本次研讨会由IPAM与罗莎·卢森堡基金会东南亚河内代表处(RLS SEA)联合举办,吸引了来自越南国家大学经济大学、越南国家大学自然科学大学、越南国家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越南国家大学胡志明市分校循环经济发展研究所(ICED)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学家和专家参加;此外,还有来自欧洲可持续发展研究所(SERI)的国际专家以及罗莎·卢森堡基金会东南亚河内代表处的代表出席。研讨会也吸引了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各院系/研究所的科学家参加。
通过交流和分享研究成果,科学家们探讨了越南社区发展中涉及的生态和社会转型问题。这些也为IPAM和RLS SEA未来的合作活动提供了建议。
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副校长陶清长副教授在研讨会上致开幕词。
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副校长陶清长博士指出,经济增长与发展若不注重生态和社会环境保护,其负面影响将严重阻碍社会的未来发展。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平衡,是确保可持续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的首要基础。当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向相协调时,人民不仅是受益者,也是平衡各方因素的主体。社会各成员的合作,以及个人对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越南在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最近,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举行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上,越南与世界许多国家一道承诺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与此同时,越南还采取了一系列切实行动,例如发布了《循环经济发展项目》、《国家绿色增长战略与行动计划》、《2050年前国家气候变化战略》以及相关政策,以持续推进绿色增长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在此背景下,社会生态转型并非新议题,但在评估实际增长和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它已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它是否满足了当今已建立和正在建立的绿色社会建构的期望?相应地,在越南仍被视为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依然存在并造成严重影响的情况下,可持续社区发展是否得到了保障?
据副教授陶清长博士介绍,鉴于此问题的必要性,自2018年至今,IPAM与罗莎·卢森堡基金会东南亚代表处(河内)合作,在社会生态转型领域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包括举办国际会议、出版书籍和研究报告,以及为热爱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青少年举办SETY科学夏令营等活动。在2022年至2025年期间,IPAM将继续推广现有项目的成果,并继续在地方层面开展社区发展活动和政策制定方面的应用研究。
在 2023 年合作项目框架内,开展了关于面向社会生态转型的可持续社区指标框架的研究:以越南为例。
本次研讨会旨在发表和评价该研究文件,有助于加强国内外科学家和专家在社区实施 SET 指标集方面的学术交流。
副教授阮安盛博士分享了关于面向社会生态转型的可持续社区指标框架的最新研究成果。
项目成员、越南国家大学经济学院发展经济系主任阮安盛副教授在介绍研究成果时,分享了研究团队在越南开展的典型研究中,针对可持续社区社会生态转型指标框架所部署的内容。
该指数框架包含不同方面(社会、经济、环境)的分析指标,参与讨论的科学家们认为它是一套不同层次的综合指标,在微观和宏观经济中都有效。
在研讨会上,科学家们就如何构建越南可持续社区的社会生态转型框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该框架结合了可持续韧性社区(SRC)的各个方面以及社会生态转型(SET)的关注程度。
国际专家也指出,该研究需要采用专家德尔菲法来确定纳入指标框架的指标集。在下一阶段,该研究需要开展案例研究,结合其他专家方法,组织学术研讨会等,以校准并确定指标框架中各项指标的合理分布。
副教授陶清长博士对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宝贵意见表示赞赏,并强调了该课题亟需开拓新的研究方向。他指出,在研讨会各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关于生态社会转型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向,未来必将取得丰硕成果。
张光学教授,博士 - 越南国家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科学培训委员会主席
约阿希姆·斯潘根贝格博士——德国联邦共和国欧洲可持续发展研究所(SERI)名誉主席
河内国家大学副教授、专家陈玉加博士审阅了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
副教授,阮秋香博士 - 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人类学系
白丹生博士 - 越南国家大学胡志明市分校循环经济发展研究所(ICED)高级顾问
武廷俊博士 - 越南国立大学理学院环境科学系
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众多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