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20世纪的越南——从对抗到合作(历史文化视角)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12:26
Việt Nam thế kỷ XX - Từ đối đầu đến hợp tác (Một cách tiếp cận Lịch sử  - Văn hóa)
20世纪的越南——从对抗到合作(历史文化视角)

1. 许多研究者认为越南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作为历史的必然,在漫长的民族发展进程中,越南不得不不断面对地区强权和世界帝国的入侵战争。在《越南历史的多元一体性历史学教授潘辉黎曾总结道:不仅传说中记载的雄王时期抗击外敌入侵的战争,仅从公元前3世纪抗击秦朝的战争到1975年,越南人民为了保卫祖国就经历了15场战争。其中,12场抗战取得胜利,3场战败。这些失败的抗战给越南历史、文化和社会带来了诸多严重的后果。[1]

从以上概述可以看出,公元前179年越南人民抵抗赵阇入侵失败,导致长达千年的中国统治,直到公元938年吴权领导的白藤战役胜利后,越南才获得独立。1406-1407年胡朝抵抗明朝失败,越南被迫进入长达二十年的明朝统治(1407-1427年)。1802-1945年阮朝抵抗法国殖民统治失败,以及1885-1896年干王运动失败,使越南人民遭受了长达八十余年的法国殖民统治(1858-1945年)。这些都是越南历史上悲惨而黑暗的篇章!

在30年间(1258-1288年),在陈朝的领导下,大越军队和人民不得不三次抵抗蒙古-阮氏帝国的扩张和侵略野心。蒙古-阮氏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具侵略性的游牧民族。图片来源:互联网。

值得注意的是,在被列强占领期间,尽管遭受剥削、压迫,损失惨重,越南人民始终坚持不懈地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而斗争。越南人民总共发动了200多次起义和民族解放战争。抗击外敌入侵的时期长达12个世纪,占越南历史的一半以上。几乎每个世纪,越南都不得不与外敌作战。例如,在13世纪的30年间(1258-1288年),在陈朝的领导下,大越军队和人民不得不三次抵抗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具侵略性的游牧民族——蒙古-阮氏帝国的扩张和侵略野心。[2]18 世纪,越南人民在 5 年(1784-1789 年)间,同时还要与北方的清朝和南方的暹罗侵略者作战。[3]总的来说,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侵略者的兵力往往远胜于己方。许多战争也清楚地表明了侵略者吞并和破坏的目的,其中最具体的体现就是企图同化和摧毁文化遗产。可以说,在亚洲国家历史上,很少有国家像越南一样,经历了如此之多的严峻政治挑战,这些挑战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生存。为了生存、发展并拥有足够的力量抵抗外敌入侵,越南人民团结一致,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增强捍卫领土主权和文化认同的意识。[4]

显然,越南的历史绝不仅仅是战争史。越南的历史也是一个拥有众多文化创造的民族的历史;是经济关系和活动的历史;是社会阶层、居住群体形成和演变的历史;是精英阶层和普通民众的历史……所有人都为建设和保卫祖国这一民族历史的英雄篇章做出了贡献。越南的历史也是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历史;是意识形态潮流和运动的历史;是宗教派别和信仰的历史;是国际和区域关系的历史。[5]然而,战争已成为一种持续的威胁,甚至可以被视为越南历史的“典型特征”。这一特征不仅在战前和战时对越南人民的心理生活、文化行为和发展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战后时期也对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2. 纵观历史的起伏,可以看出20世纪是我国面临最严峻、最激烈的政治挑战的世纪。在20世纪上半叶,越南不得不集中全部力量反抗法国的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6]越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背景下赢得了保卫战,为越南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东亚,亚太战争对区域政治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事实上,1945年的八月革命不仅标志着长达八十多年的法国殖民统治的结束,也结束了日本军队在越南的存在。[7]然而,在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法国政治阶层打着协约国的旗号,向印度支那派兵,随后是英国军队和蒋介石的军队。响应号召,“没有什么比独立和自由更珍贵。“胡志明主席领导了全体越南人民奋起反抗侵略军队的斗争。”[8]在那神圣而崇高的革命事业中,杰出的领袖胡志明发挥了重要作用。胡志明主席的名字与越南人民争取自由和独立的英勇斗争史上最重要的事件紧密相连。这场斗争对民族解放运动和世界革命进程,对巩固地球上和平、民主和社会进步的力量,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在胡志明主席的旗帜下,越南人民于1945年成功发动了八月革命,给予亚洲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以致命一击。在胡志明主席的旗帜下,越南人民建立了东南亚第一个工农国家——越南民主共和国,并在长达九年的抗法战争中捍卫了这一国家。[9]

1945年,胡志明主席宣读了《独立宣言》,越南民主共和国由此诞生。图片来源:互联网。

1946年至1954年间,在进行武装斗争的同时,胡志明政府也实施了大胆而巧妙的外交政策,以争取国际支持和承认。最终,经过九年漫长而艰苦的战斗,随着1954年奠边府战役的胜利,越南恢复了半数国土的独立。[10]

根据《日内瓦协定》,以北纬17度线和奔海河为界,作为南北临时分界线。[11]越南人民抵抗美国及其“盟国”侵略的战争持续了21年(1954-1975年)才最终取得胜利。然而,此后越南又经历了保卫西南和北部边境的战争。在接下来的十年里,越南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发展和社会稳定等方面都经历了极其艰难的时期。

因此,如同13、15世纪一样,20世纪也是越南人民面临诸多严峻政治挑战的世纪。国家的生存一度受到严重威胁。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多的外敌同时入侵越南领土,也从未有过越南国家遭受如此巨大的牺牲和损失!然而,越南屹立不倒,战后逐步复兴发展,展现出强大的文化活力。在某些方面,历史的严峻挑战塑造了越南人民的性格,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对和平的渴望,并最终造福了每一个越南公民和整个越南民族。

战争是对一个国家活力最严峻、最全面的挑战。为了对抗并战胜军事力量远胜于己的强大敌人,越南人民必须动员一切资源,全力以赴地为解放南方、统一国家而奋斗。人民战争[12], 这 ”圣战“越南人民组织起来是为了捍卫国家最神圣的价值观。在那场英勇的抗战中,爱国主义和民族独立精神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充分展现。全体越南人民团结一致,决心捍卫国家原有的文化价值,捍卫国家主权和国家统一。越南赢得了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鼎力支持。”[13]在那艰苦卓绝的 21 年征程中,国家的力量与时代的力量相结合,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最终取得了 1975 年春季的胜利。

1973年,越南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代表团团长阮氏平女士(中)签署了结束越南战争、恢复越南和平的《巴黎协定》。照片:互联网。

3. 经历了战争的严峻挑战之后,到了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认识到不能再沿用冷战时期的管理政策和思维方式以及“传统”的对外观点,越南在党的领导下,自1986年起推行革新开放政策,其首要突破性政策是废除补贴性的官僚机构,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策。作为一个经济潜力主要依赖农业的国家,越南在农业领域实施了多项开放政策,同时规划了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等各领域的发展方向。[14]因此,在短短的时间内,越南从一个粮食匮乏、长期面临饥饿的地方,从根本上解决了粮食问题,成为粮食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能够向世界市场出口大量农产品。除了原油和农产品外,大米也成为重要的出口产品,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外汇,稳定了超过80%农村人口的生活,并促进了越南众多新兴产业和经济体的建设。[15]

1995 年,越南前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阮孟锦(右二)与东盟外长在文莱出席越南加入东盟的会议。照片:互联网。

此外,在推行革新政策的过程中,越南对政治环境和世界格局的认识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大约十年间(1986-1995年),越南为解决国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做出了许多突出努力。从“……”政策开始,越南的政策……想和所有国家都成为朋友以座右铭为准:“越南愿成为国际社会的朋友和可靠伙伴,为和平、独立和发展而努力。[16]越南传递了和平信息,表达了与世界各国人民建立、巩固和发展合作友好关系的诚意,实际上翻开了国际关系的新篇章。这种和平、积极主动、注重对话的外交政策提升了越南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随着越南外交政策日益开放,地区和世界各国对越南的了解也更加深入、更加正确。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越南成功解决了“柬埔寨问题”,继续巩固与老挝的特殊友谊,逐步改善与东盟国家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与中国关系正常化和改善与美国关系方面取得了诸多重要进展。[17]经过多方努力,1991年3月,中国总理李鹏宣布“越中关系解冻”。同年11月,两国领导人正式宣布关系正常化。在东北亚地区,越南继续加强与日本的特殊关系,并于1992年与韩国正式建立国家级外交关系。[18]

2006年5月31日,梁文图先生和美国代表团团长巴蒂亚先生在胡志明市签署了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议。越南副总理武宽、胡志明市委书记黎清海、外交部副部长黎功峰、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首席代表苏兰斯女士出席了签字仪式。图片来源:互联网。

自越南革新政策实施以来的历史进程中,有两个重要的转折点:1995年和2006年。1995年是越南外交关系中诸多重要转折点发生的一年。一些评论人士称,这一年是越南外交取得巨大胜利的一年。1995年7月28日,越南正式成为东盟第七个成员国。同年,继1994年2月3日美国下令解除对越南的禁运后,1995年7月11日,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正式宣布与越南关系正常化。随着这些重要的外交胜利,越南在国际关系中长期处于孤立和封锁状态的时期结束了。事实上,越南拥有了更多融入地区和世界共同发展的有利机遇。

十年后的2006年,越南继续取得两项重要的外交胜利: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并成功举办了在河内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同年,越日关系提升至战略层面。越中美关系也取得了诸多重要进展。越中两国解决了双边关系三大根本问题中的两个。[19]新一轮投资浪潮聚焦越南,这个拥有丰富潜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国家……越南已成为世界各地众多商人、经济集团、银行和大型金融机构极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越南成功举办了2017年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图片来源:互联网。

通过对20世纪基本面貌和历史发展的重构,可以得出一些评论和解释:

1. 越南的战略位置

事实上,要彻底回答越南的战略地位如何在历史时期和国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作用和体现这一问题并非易事。因为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越南的地缘战略地位既有恒定不变的因素,也有可变因素,也就是说,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国内、区域和国际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可以看出,随着越南热带多样化生态系统(Tropical Diversity Ecosystem)的潜力和丰富资源(一般生态系统越南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对较大的三角洲、众多有利于实施军事防御计划和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商业港口……此外,越南还是东北亚国家与东南亚国家之间、大陆与海洋之间的交通枢纽,这凸显了越南在区域政治版图上的重要性。[20]文章中写道:“从亚洲视角看越南的地缘政治:第三次印度支那战争对当今有何启示?研究员克里斯托弗·戈沙表示:“越南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一个在世界地缘政治中占据极其重要地位的国家,这源于越南位于欧亚大陆的地理位置,以及它毗邻东海地区。” 将越南置于亚洲与世界的关系和影响力争夺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越南的国土面积相对较小,但从历史到今天,越南“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对美国,而且对俄罗斯、中国、日本,甚至印度也是如此”。[21]

越南位于东南亚半岛东坡,海岸线长达3260公里,地处东南亚半岛与岛屿、东北亚与西南亚的交汇点。越南是众多移民潮的目的地,也是东南亚地区多种文化的交汇点,更是东南亚与中国、印度之间的重要纽带。正如许多研究者所指出的,历史上,印度的影响主要通过经济、文化和宗教途径——即和平途径——传播到东南亚,而该地区的人民,特别是那些与印度接壤且在东亚拥有重要海上贸易地位的国家,则经常遭受来自北方的强大政治和军事压力。

越南地处东北亚和东南亚两大洲的交汇点,似乎总是首当其冲地承受着来自北方以及南部和西南边境地区部分势力的强大压力。在向南扩张影响力的过程中,越南作为众多北方君主国通往东南亚的门户,占据着重要的陆路和海路交通枢纽地位。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如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法国等)从南海地区切入东南亚半岛和广袤的中国南方市场,也将越南视为重要的征服目标。客观而言,越南的地缘战略位置为其经济发展、拓展外交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但也正是这一位置,使越南极易成为地区和国际强权争夺的目标。[22]

2. 关于民族的起源和强大生命力

如上所述,如果我们从公元前3世纪秦朝入侵算起,到1975年,在22个世纪的时间里,越南不得不进行15次抗战来保卫国家,与外国侵略者作战的时间长达12个世纪。[23]作为东南亚早期形成的国家,文郎国和瓯雉国的居民很快就意识到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居住空间和独特的文化。在中国长达一千年的统治期间,随着“汉化“是一种文化自卫的过程:”去中国化一些作者认为,这个过程“汉化这种文化现象仅在部分上层社会阶层中较为盛行,且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该地区汉代墓葬和汉式墓葬以及都城的密集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观点。因此,尽管北方文化在越南统治了相对较长的时间,但总体而言,其影响范围仅限于红河三角洲及一些拥有本土文化底蕴的地区,这些地区也深受东南亚文化的影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方文化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许多社会阶层的文化生活中。在长达千年的中国统治时期,很难想象北方文化没有渗透到某些农村地区。事实上,来自北方甚至南方的一些文化元素、习俗和实践已经逐渐渗透并成为越南文化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上层社会中。

此外,还必须指出的是,在乡村和偏远地区,与东南亚文化密切相关、根基相同的越南古代传统文化元素,仍然作为一个稳定的核心结构保存了下来。关键在于,尽管中国文化的压力非常大,影响也持续不断,但它并未削弱或摧毁传统结构。对自身起源、领土主权和独特文化传统的深刻认知,是其内在力量,是外来文化元素本土化和自身结构得以保存的根本因素。这种结构也体现在村民之间的紧密联系、习俗、文化活动和常识,以及深厚的社区意识中。这种意识是社会成员之间的神圣纽带,可以成为凝聚力,成为推动社会转型发展的动力。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当国家利益和主权受到威胁时,爱国主义情绪总是会倍增。

此外,如果我们从南北轴线上的文化交流过程,并从文化分析和横截面的角度来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北方对越南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基本类型或领域。首先是来自华南文化区的影响,它传播到东南亚和越南。其次是来自华北文化区的影响。最后是来自华北文化区的影响,它已经……南方化“其中,第一文化圈与南方文化有些接近,所以当它渗透到东南亚社会——尤其是越南时,并没有引起强烈的反响。

重要的是,越南在坚决捍卫政治独立的同时,在文化方面并没有排斥许多外国文化价值观。从“没有中国人,和中国没什么区别。(不逊于中国,亦不与中国不同)一代又一代的越南人民在区域文化宝藏中发现了创造性发展的潜力,并准备接受这些遗产,不仅将其作为补充,而且将其作为增强自身必要抵抗力的手段。事实上,在越南的文化传统中,从政治制度、法律、文学、教育……都留下了许多区域文化的印记。关于越南历史和越南意识形态的一些思考历史学家何文坦曾说过:“在越南意识形态的历史上,经常需要磨砺现有的意识形态武器以适应越南的需要,而越南最重要、最紧迫的需要是维护国家的生存。”[24]

还必须补充的是,越南文化的优势也源于印度文明的影响,特别是佛教和印度教的人文思想和观点。[25]越南文化以本土文化基础和深厚的民族主权意识为基础,吸收了东北亚和西南亚文明的许多价值观和元素,从16世纪到17世纪,西方文化的影响补充和增强了越南文化的价值和创造活力。[26]可以说,越南文化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找到了自身的内在潜力和强大的生命力,真正开始了摆脱中国十个世纪统治的历程。这解释了为什么越南在获得独立后不久,凭借着对国家长远发展的信念、新的地位、愿景和活力,大越迅速崛起为东南亚强国。

在长达一千年的中国统治、十个世纪的抵抗外敌入侵、捍卫独立主权和建设国家的历程中,越南人民展现了强大的政治魄力、坚定的文化认同感、顽强的毅力和卓越的智慧。回顾越南的历史文化历程,我们可以理解:文化认同是一个文化的凝练、核心价值观;这些价值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在不同的文化时代中不断完善,代代相传,正是由于这种文化认同,人们才能在所有文化和人类文明中认识到一个文化的相似之处、差异、贡献、独特价值和创造能力。

3. 越南——一个充满活力的国家

一些研究者认为越南是一个农业国家,越南文化也是一种农业文化。农业是越南乃至东南亚文化的特征和标志。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东南亚并非一个拥有同质化自然生态系统和文化的区域或中心。[27]东南亚文化复杂多元,该地区每种文化都包含并交织着许多不同的传统。越南文化则是一个多元统一的文化。越南人民不断扩张领土,开发中部地带以及湄公河三角洲,逐渐形成了地域性多元的文化传统,其三大基本基础分别是:北部的东山文化、中部沙黄-占婆文化以及南部的奥克-富南文化。越南地处半岛,沿海指数高,这些自然条件也是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充满活力的原因之一。[28]

越南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受复杂的生态系统影响,越南人民信奉多神教。这是塑造越南典型文化行为和传统的核心因素。因此,当新的文化和宗教元素渗入越南社会时,本土文化能够自然而然地接纳,往往不会产生重大而激烈的文化冲突。文化包容以及将这种包容精神转化为思维和行动的文化行为,是东南亚文化和越南文化的独特价值之一。

过去几十年,人们越来越多地谈论亚洲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体现在佛教、印度教、儒家、伊斯兰教等思想和哲学中;体现在人与社会、文化环境以及自然界的紧密联系中;体现在亚洲社会结构和社区组织的特点中;体现在家庭成员之间的秩序、情感纽带和传承中……这些价值观是人类最精髓、最人道价值的综合体现,超越时空,存在于当今许多国家追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中。

胡志明市——越南发展最迅猛的城市之一。图片来源:互联网

许多文化研究者认为,在越南传统文化中,越南人情感丰富,甚至有些多愁善感。我认为这种说法固然没错,但还不够全面。越南人也拥有丰富的实践思维,重视实用价值,并具备很强的适应特定政治环境的能力。凭借这种思维和理性,越南人组织社会力量修建了大规模灌溉系统。越南人还组织了许多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战役,展现了高超的军事才能,并战胜了强大的敌人。凭借这种实践思维,越南人决心摒弃旧的经济社会管理制度、方法和政策,在历史上推行改革,并在现代践行革新开放政策。凭借这种实践思维,他们也懂得如何改变“传统”的外交政策,从单极化转向多极化,发展多边化国际关系,以实现利益共享,并与人类进步保持同步。在革新时期,越南成功化解了许多复杂的关系,从对抗走向对话,为地区的共同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越南不能(也不会)被逼到绝境,把自己变成隐藏在亚洲的“战场”或“火药桶”。[29]在对话与合作的大趋势下,越南积极弥合过去的许多伤痛,展望未来,没有错过任何促进国家复兴的重大机遇。

事实上,越南的革新开放并非旨在调整或改变某些具体政策,而是一个全面的创新过程这具有决定国家发展新方向的转折点意义。这条道路既符合国家崛起的愿望,又符合历史现实和新的国际形势。越南正在建立一种面向一体化的新型发展模式。[30]

一个自信、充满活力、富有创造力的越南,正在适应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这已成为一种普遍且不可避免的趋势。越南正努力成为一个充满创造力、创业精神强的国家,并积极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世界潮流。[31]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在积极看待第四次工业革命时表示:“塑造第四次工业革命,确保其赋能于人、以人为本,而非分裂和非人化,并非任何单一学科、领域、地区、行业或文化所能完成的任务。这场革命的深刻性和全球性意味着它将影响每个国家、每个经济体、每个行业和每个人,同时也会受到它们的影响。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重视并积极投入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打破学术、社会、政治、国界和职业的界限。我们需要这些协调互动的努力,构建积极、普世且充满希望的未来图景,让世界各地的个人和团体都能参与其中,并从中受益。”[32]

经过三十多年的革新,越南真心希望成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员,并为维护和平、加强合作友好关系、促进国家以及亚洲和世界各国在21世纪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潘辉乐:越南历史的多元一体性,出自:《寻找根源》,第 1 卷,世界出版社,H.,1998 年,第 495 页。

[2]Ha Van Tan - Pham Thi Tam:13世纪抵抗元蒙古入侵的战争社会科学出版社,河内,1970年。

[3]Phan Huy Le - Bui Dang Dung - Phan Dai Doan - Pham Thi Tam - Tran Ba Chi:国家历史上的一些战略战役人民军出版社,H.,2004年。

[4]潘辉乐:越南历史与文化——部分内容,世界出版社,H.,2012;武明江:越南传统与现代历史教育出版社,H.,2009年。

[5]阮文金:越南的文化同化与融合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16 年,第 83-119 页。

[6]丁春林:越南的反殖民主义运动教育出版社,H.,2015;阮孟勇: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法国入侵越南的过程——原因和后果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16年。

[7]在1940年至1945年日本占领越南期间,除了军事行动外,日本占领军的经济政策也被认为是导致超过200万人死于饥荒的主要原因之一。参见Van Tao - Furuta Motoo:1945年越南饥荒——历史证据知识出版社,H.,2011年。

[8]Vu Duong Ninh:国际棋盘上的越南革命——历史与问题,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16年,第39-48页;范鸿松:越南1945年八月革命史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13年;多位作者:胡志明——永垂不朽的亚洲人,国家政治出版社,H.,2010。

[9] 纪念胡志明主席诞辰90周年“越南与世界”国际会议声明,载于:越南与世界,真理出版社,H.,1981年,第202-212页。

[10]JC 罗马:1954年——变革之年; 在越南国家大学河内分校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从越南和法国科学家的视角看奠边府》,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05 年,第 20-26 页。

[11]在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越南无法在外交决策中完全主动。事实上,该协议是为实现大国间的力量平衡而达成的利益安排。在越南历史上,随着《日内瓦协议》的签署,越南的领土第二次被分割(21年后),第一次分割发生在长达114年(1672-1786)的郑-阮氏冲突期间。参见米切尔·K·霍尔:因为他们的信仰——卡尔卡夫和宗教对越南战争的反对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90 年;拉里·伯曼:没有和平,就没有荣誉——尼克松、基辛格与越南战争中的背叛美国国会图书馆出版物数据,2002 年;皮埃尔·阿塞林:苦涩的和平——华盛顿、河内与《巴黎协定》的达成北卡罗来纳大学出版社,2002 年。

[12]这一概念的基本内容和精神最早由胡志明主席在1946年12月的《全国抗争号召》中提出。后来,武元甲将军继续发展这一思想,完善了这一概念的理论。

[13]越南历史学家认为,民族精神以及对民族独立和统一的深刻认识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非常典型的体现。致将军和士兵的公告陈兴道(1226-1300)宣告战胜吴国世界文化名人阮廌(1380-1442)独立宣言胡志明主席(1890-1969)出色地继承了许多思想。独立宣言1776 年的美国和《人权和公民权宣言》1791年法国大革命。

[14]丹峰:在创新前夕“打破经济学壁垒”知识出版社,H.,2009;Dang Phong:1975-1989年越南经济思想知识出版社,河内,2009;武高潭:悖论及其解决之道——探讨越南科学与教育发展的哲学世界出版社,H.,2014。

[15]越南粮食产量持续增长,从1987年的1750万吨增至1999年的3430万吨,13年间翻了一番。越南每年平均进口100万吨粮食,1989年开始出口大米,到1999年出口量增至450万吨,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泰国。参见Pham Xuan Nam:越南社会经济创新(1986-2000)概述; 出自:《20世纪的越南》,第一卷,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01年,第237页。

[16]越南共产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文件,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06 年,第 119 页。

[17]1989年底,越南从柬埔寨撤出了所有军队和专家。面对缓和的大势,美国也调整了对印度支那的政策,停止支持柬埔寨联合政府,并开始与越南就美越关系正常化进行谈判。参见阮廷斌(Cb.):越南外交(1945-2000)国家政治出版社,H.,2005 年,第 334 页。

[18]越日友好关系于1973年9月21日正式建立,距离结束美国在越南战争的《巴黎协定》(1973年1月27日)签署仅八个月。参见白石正也:1951-1987年日本-越南关系社会科学出版社,H.,1994年,第89-95页。尽管越韩关系建立得相对较晚,但据观察人士称,由于两国文化相似以及越南拥有丰富的投资潜力和良好的投资环境,这种关系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并且未来有很多前景。

[19]签署关于陆地边界的协议1999年12月30日和2000年12月25日,越南和中国政府也签署了相关协议。关于划定北部湾的协定渔业合作协定因此,根据评估,越南已彻底解决了与中国剩余的三个领土边界问题中的两个,包括:陆地边界问题、北部湾划界问题和东海问题。

[20]希罗多德:越南地缘政治的重要性,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18 年,第 48-53 页。

[21]希罗多德:越南地缘政治的重要性,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18 年,第 26 页。

[22]罗伯特·D·卡普兰:S是的明亮的地理定义(陶廷北译),作家协会出版社,河内,2017年,第72-74页。

[23]潘辉乐:越南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出自:寻找起源,世界出版社,H.,1998 年,第 465 页。

[24]哈文坦:关于越南历史和越南意识形态的一些思考; 出处:《走进越南文化史》,河内作家协会出版社,2005 年,第 50 页。

[25]Tran Van Giau:越南人民的传统精神价值观,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11年,第121-125页。

[26]潘辉乐:越南现代化进程中与法国和西方的文化接触,载于:越南历史与文化——部分视角,世界出版社,H.,2012年,第1004-1016页;郑文草:三代越南知识分子(1862-1954),世界出版社,2013;阮文庆 (Cb.):越南的知识资源:历史、现状与展望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12年。

[27]梅尾忠夫:《历史的生态观——世界背景下的日本文明》,跨太平洋出版社,墨尔本,2003 年;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新版修订节选》,1972 年。

[28]基思·韦勒·泰勒的演出地点:越南的诞生加州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7页,以及陈国旺教授对各种因素适应性的深刻分析例如项目:越南文化的一个特点:适应能力; 出自:越南文化:研究与反思,国家文化出版社,河内,2000 年,第 41-49 页。

[29]越南国家大学河内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越南处于国家统一、创新和一体化的进程中,越南国家大学出版社,河内,2005年;越南三十年革新历程——成就与展望,洪德出版社,H.,2017;武阳宁 (Cb.):越南身处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17;阮国雄:进入20世纪世界出版社,H.,2016 年。

[30]Phung Huu Phu - Le Huu Nghia - Vu Van Hien - Nguyen Viet Thong (Co-Cb.):关于社会主义以及越南30多年革新历程中通往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国家政治出版社,H.,2016。

[31]武文福 (Vu Van Phuc) - 范明正 (Cb.):国际经济一体化30年回顾,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15年,第9-23页,280-292页;Dao Thanh Truong(Cb.):国际一体化趋势下的越南科技创新体系世界出版社,H.,2015,第55-70页,71-78页。

[32]克劳斯·施瓦布:第四次工业革命世界出版社,H.,2016 年,第 12-13 页。

文章发表于《共产主义杂志》第 923 期(2019 年 8 月),第 53-59 页。

作者:阮文金教授

该文章的总评分为:0 分(满分 5 分)

点击为本文评分

最新消息

旧新闻

您尚未使用过该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