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越南海洋文化知识体系:遗产与价值推广

2024年12月19日,星期四,04:07
今天上午(2024年12月19日),由亚洲海洋与贸易研究强研究小组(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组织的科学研讨会讨论了以下内容:对海洋知识体系进行全面研究,提出保护和促进越南海洋文化知识体系价值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对海洋知识体系进行全面研究的紧迫性
本次会议以“越南海洋文化知识体系:遗产与价值传承”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名学者参与,并收到了37篇高水平学术报告。这些学者来自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越南历史科学协会、越南民族学博物馆、越南国家文化艺术研究院、越南社会科学院、胡志明市国家政治学院、会安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越南国家大学越南研究与发展科学研究所、越南国家大学跨学科科学与艺术学院、河内国家教育大学、海岸警卫队培训与职业发展中心、河内文化大学、大南大学、胡志明市中央师范学院等。
作为东亚国家,越南濒临西太平洋,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海域。数千年前,海洋是越南人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丰富的资源地,也是越南经济和文化的门户。越南沿海居民很早就形成了丰富多元的海洋知识体系。
越南的海洋知识体系在古代文化中得到了清晰的展现,从北部的东山文化,到中部地区的沙黄-占婆文化,再到湄公河三角洲的奥克-富南文化,都体现了这一点。纵观历史,沿海社群创造、传承并弘扬海洋知识资源,以此维持生计,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并拓展人际关系和外交活动。
然而,迄今为止,对海洋知识体系的研究仍然相当有限,尚未系统化。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国家海洋知识体系中的许多价值未能得到妥善保存,并且正在日益流失,因此,亟需对海洋知识体系进行全面研究,以提出保护和弘扬这些价值的解决方案。
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副校长邓氏秋香副教授在会议上致开幕词。
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副校长邓氏秋香副教授强调了此次会议的重要性,她认为此次会议不仅是学者、专家和研究人员进行深入学术交流的论坛,而且还提炼了有价值的信息,提供了重要的论点和解释,提出了建议,并为党、国家和相关各方的政策制定过程服务。
国家文化遗产委员会副主席、亚洲海事与贸易研究组组长阮文金教授主持了本次研讨会。
据国家文化遗产委员会副主席、亚洲海洋与贸易研究组组长阮文金教授博士介绍,在众多顶尖专家的参与下,我们将采用专业化和跨学科相结合的方法,继续明确越南海洋文化知识体系的分布空间,初步评估其储量、特征和价值;分析保护包括海洋文化知识体系在内的海洋文化遗产所面临的优势和挑战,以及调动和推广这些资源以服务于建设和保卫祖国的能力。
人民教师武阳宁教授,博士——曾任河内科学大学历史系副主任(1992-1995年),曾任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人民教师、河内国家大学历史系前副主任(1992-1995)、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前院长武阳宁教授高度评价了本次会议的科学价值,并指出会议从多个角度阐明和提升了海洋的重要性。拥有丰富科学知识的研究人员为提升人们对海洋在国家可持续发展中所扮演角色的认识做出了贡献。
从多个科学角度看海洋文化知识体系
本次研讨会分为 3 个环节,采用现场和在线形式,包括:(1)越南海洋文化知识体系:一般问题;(2)越南海洋文化知识:一个复杂的体系;(3)越南海洋知识:时代和特征。
科学家们已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海洋知识问题进行了全面探讨:对海洋空间的认知、自然条件特征、季风规律、洋流;海洋资源、渔场、海上贸易航线、经济活动、海洋生计等方面的知识;造船技术、船舶及航海工具等方面的知识;维护国家主权、海上安全和海洋经济资源等方面的知识;体现在节日庆典、文化活动和海洋社群精神生活中的海洋知识;海上救援和搜寻方面的知识以及识别和预防海洋及自然灾害的能力等等。基于以上研究,科学家们提出了保护和弘扬越南海洋文化知识体系价值的建议和方案。
阮文金教授指出,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四个海域和社区中,仍然蕴藏着独特的海洋文化遗产。这是一种坚韧不拔、充满爱心和创造力的人民的知识体系。海洋居民,特别是老渔民,始终秉持着“知天知地知河知海”的理念。这些居民和才华横溢的人们始终致力于保护文化基因资源,他们正是守护着国家珍贵稀有文化基因的人。
杜氏鸾教授博士发表了题为“东北地区居民的海洋文化知识体系”的论文。
副教授阮维绍博士分享了题为“追随星辰出海:越南渔民的本土知识”的信息。
在题为“星空下出海:越南渔民的传统知识”的演讲中,副教授阮维绍博士指出,渔民的传统知识是一笔取之不尽的财富,蕴含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价值,是构成每个社区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讨会上,他详细介绍了各种传统知识体系,例如:空间感知知识体系、基于时间框架的知识体系、识别渔获物习性的知识体系、预测自然灾害的知识体系、适应自然环境的知识体系、博洛族人的防风暴知识体系以及社区医疗保健知识体系。
阮维绍副教授博士指出,民间知识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实际意义外,也已成为每个特定社群身份认同的一部分。即使人们被迫迁往大陆定居,甚至被迫改变传统职业,不得不与祖先留下的知识渐行渐远,从事文化研究和管理的组织和个人也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制定策略,研究、收集和记录丰富的本土知识宝库,以便将这些宝贵的知识传承给子孙后代。
越南历史科学协会副会长、人民教师阮光玉教授博士作了题为“16世纪庄桢故土的新资源与活力”的报告。
越南历史科学协会副会长、人民教师阮光玉教授在研究16世纪庄桢故乡的新资源和活力时指出,庄桢的故乡位于永宝县中岩乡(父系故乡)和海防市仙陵县建切乡(母系故乡),是16世纪大越民族最大、最重要的门户,也是促进东方杰出人才和智慧发展的地方。
郑阮平谦是一位博学多识的智者,精通古今,是莫朝时期越南最杰出的智者,也是自16世纪初至今,在越南历史文化进程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他最卓越、最全面的贡献在于,他是一位天才的战略家,凭借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诚之心,克服了动荡时代的种种复杂险阻。他深谙东海蕴藏的丰富资源和莫朝的海洋战略,日夜思索,最终提炼出越南民族和人民的生存之道:“东海辽阔,守护越南,越南国土方稳,安宁昌盛。” 守住东海,越南方稳,安宁昌盛;失去东海,越南方将失去一切。 人民的老师阮光玉强调,这些被认为是庄贞对国家和人民的智慧和才智的巨大贡献,不仅在16世纪,而且在后世也同样如此。
越南国家文化艺术学院副教授范兰莺博士及其报告《越南海洋烹饪文化中的海洋身份和民间知识的一些特征》 
从文化视角,特别是饮食文化角度分析越南海洋民间知识,范兰莺副教授指出,民间知识在海产品开发、保鲜和加工技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与宗教仪式和文化习俗紧密相连。她强调了越南海洋饮食文化的地域性多样性,并指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越南海洋饮食面临的环境污染和知识流失等挑战。
海洋民间知识,尤其是在饮食文化方面,清晰地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也反映了越南沿海社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研究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系统化海洋文化价值,也为文化保护和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为传统美食在当前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契机。
越南社会科学院皇城研究所副教授赖文泰博士发表了题为《史前人类与海洋以及对东海大王的崇拜》的论文。
越南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教授阮氏芳芝博士,河内医科大学郑氏香博士:《越南沿海地区和岛屿上陈朝时期佛教的影响》
越南国家大学跨学科科学与艺术系主任、副教授陈氏安博士发表了题为“在寻求‘精神安全’的过程中运用本土知识——以清化省后禄县迪姆普节的龙洲放船仪式为例”的报告。
本次研讨会吸引了众多不同世代的科学家进行热烈的交流,分享了丰富的科学和实践经验,充分展现了越南海洋文化知识体系研究的吸引力、传承性和延续性。许多报告体现了专业性和跨学科的思维方式,为当前热点科学问题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进展。
研讨会结束后,亚洲海洋与贸易研究小组将向党和国家机关提供政策建议,以保护海洋文化遗产,并调动和促进这些资源用于国家建设和国防事业。
会议论文集预计将作为研究著作出版,吸引科学界和相关机构的关注,彰显越南科学家,特别是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科学家在该领域的声望、学术水平和研究深度。
2024年12月19日举办的“越南海洋文化知识体系:遗产与价值推广”研讨会的部分图片:
阮志本教授博士——越南国家文化艺术学院前院长
黎氏明丽博士——越南文化遗产协会副会长
杜丹欢博士 - 越南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论文题目为《越南历史上拥有盐资源的君主制国家:文献与认知》。
来自胡志明市中央师范学院的研究员阮清利分享了有关征服和开发南部海域的海洋知识的信息。
河内国家教育大学历史系武德廉博士,论文题目为《明命帝大南地缘政治结构中的海洋》。
范文翠副教授博士 - 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海洋与岛屿研究中心主任
 
亚洲海事与贸易研究集团(越南国家大学海洋与亚洲商业研究小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9年(当时名为越南国家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大学亚洲商业研究小组),最初由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历史系(现全球历史系)的部分成员组成。在发展过程中,小组成员不断壮大。经过近25年的发展,小组在研究、培训和国际合作领域取得了诸多成就。
2015年,亚洲历史与贸易关系研究小组正式被认定为越南河内国家大学21个实力雄厚的研究小组之一。凭借其卓越的研究成果,该小组巩固了其在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并实现了研究、培训与成果发表的综合发展。2023年,该小组更名为亚洲海事与贸易研究小组,并被越南河内国家大学认定为该校实力雄厚的研究小组。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科学家在海洋岛屿、海洋文化、经济交流活动、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为促进海洋研究活动,厘清经济传统、文化、海洋关系等,亚洲海洋与贸易研究小组——海洋岛屿研究中心(CSIS)确定了若干基础研究方向,其中包括重点研究越南海洋空间的形成、运行及其经济社会作用,以及越南商业港口体系。
研究小组与大学、专业机构和地方政府合作,举办了关于东北地区、中北部地区以及中南部和南部地区商业港口系统的研讨会。2023年,该小组成功举办了题为“越南历史上的船只类型和使用方法”的科学研讨会。
除了组织科学研讨会外,研究小组的许多成员还积极参与国内外专业活动,直接为中央机构和地方政府撰写咨询报告。2024年,研究小组将继续举办“越南海洋文化知识体系——遗产与价值推广”研讨会。据组委会介绍,此次研讨会将成为研究小组和中心在科研和学术发展道路上迈出的新一步,为海洋和岛屿研究事业做出切实贡献,保护和弘扬海洋文化价值,并成功实施越南海洋战略。
联系信息: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海洋与岛屿研究中心
河内市清春市 Nguyen Trai 336 号 B 座 205 和 206 室


相关新闻:
亚洲历史与贸易关系研究小组
亚洲海事与贸易研究小组继续被公认为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的一个实力雄厚的研究小组。
关于越南历史上船只及其用途的新信息和科学知识

作者:Thuy Dung - USSH 媒体

文章总评分为:5 分(满分 1 分)

点击为本文评分

最新消息

旧新闻

您尚未使用过该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