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次活动旨在向为国家独立献出生命的战士们致敬。电影放映结束后,座谈会讨论了战后战争文学以及将这些作品改编成电影的相关问题。
《归来者》改编自作家苏月明的小说《周江码头的人》。影片讲述了战后生活与残酷战场交织的故事。主人公梅是一位勇敢的女军医,她的青春在战场上度过。和平恢复后,梅带着身心创伤悄然归来,却又投身于新的“战争”。

电影放映活动吸引了众多来自不同专业和院校的学生参与。照片:阮簪
出席电影放映及讨论会的有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的退伍教师——他们曾是战场归来的战士;小说《周江码头的男人》的作者——作家苏昂月明;以及电影《归来者》(人民军电影制片厂)的代表——副导演阮光决。此外,文学院委员会的代表以及来自文学院各系的历任教师也出席了此次活动。
在开幕致辞中,文学院副院长阮氏南黄博士感谢电影社(艺术研究系)组织了此次意义非凡的活动;她还表达了对作家白月明诗意故事的钦佩之情,这个故事启发了许多越南导演。她尤其对那些亲历战争、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贡献、如今又回到文学院发展壮大的老教师们表示敬意。

阮氏南黄博士在电影放映会上致开幕词。照片:阮簪。
放映后的讨论中,阮伯清先生评论道:这部电影成功地展现了那些令人难忘的日子里悲壮的氛围与英雄主义精神的交织。范清雄先生也表示:“《归来的人》唤起了人们奔赴战场的心情,帮助我们这些老兵重温那段充满英雄主义和荣耀的时光。”
在探讨改编短篇小说《周江码头的男人》的问题时,作家苏月明不仅从原著作者的视角审视了这部电影,也以一位亲历战争的士兵的身份进行了思考。他认为,这部电影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未能完全还原战争场景。但他同时强调,战争本身就难以完全描述。

作家Suong Nguyet Minh与观众互动。照片:Nguyen Tram
作为一名电影研究员,陈兴先生也指出:尽管影片仍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例如未能充分利用原著剧本,但就讲述梅的悲惨爱情故事而言,它仍然可以算作一部成功的电影。他还特别赞赏了执导过八部影片的女导演邓泰玄的才华。
 
 
作为剧组的代表,副导演阮光决表示:当人们对某件事印象过于深刻时,就很难接受其他事物,这对拍摄战争片和改编电影的年轻导演来说是一个压力。他和其他在和平年代出生的年轻人一样,对战争的了解仅限于文学作品和纪录片。此外,电影制作也高度依赖资金和观众。他强调,他对这个题材研究得越深入,就越感到他们这一代人肩负着巨大的历史责任。

副主任阮光决与学生们分享道:“人文大学的青年朋友们,特别是那些热爱艺术的同学们,让我们携手学习更多关于这个主题的知识吧;因为这个主题非常广阔。” 照片:阮簪
电影《归来者》的放映以及题为“战后文学与电影”的讨论,帮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战争,从而对阵亡将士表达敬意,并更加珍惜那些幸运归来的人。正是战争带来的痛苦和失去,让他们更加展望未来,追求更加美好、更有意义的人生。

放映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照片:阮簪
这部电影的回响以及由此引发的讨论,必将在观众心中留下长久的印象,因为正如艺术研究系主任黄锦江女士所说:“电影和战争文学将长期陪伴年轻一代,因为过去的问题将永远存在,并成为现在和未来的答案。”

作者:比奇·阮
最新消息
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