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讨论主题“流动,电影:从阮辉捷的作品中汲取灵感”

2021年4月12日星期一 03:42
2021 年 4 月 7 日,电影俱乐部与文学院合作,组织了电影《想念乡村》的放映和题为“电影流逝:从阮辉捷的作品中汲取灵感”的讨论。

本次活动是电影周的一部分,该电影周以作家阮辉捷的作品为主题。这是一项旨在向阮辉捷及其贡献致敬的活动。他的作品不仅限于文学领域,也成为导演创作电影作品的源泉。

在电影周期间,电影俱乐部选择放映电影《想念乡村》、《开膛手》和《母亲的灵魂》。

这三部电影均改编自作家阮辉捷的同名作品。每部电影讲述的故事各不相同,时代背景也各异。然而,它们都塑造了内心坚韧不拔的人物形象。面对生活的种种困境,他们永不放弃,始终追求超越当下悲剧的崇高价值观。

本次研讨会特别邀请了多位电影导演参与,包括人民艺术家导演邓日明、功勋艺术家导演王德和功勋艺术家导演范如江;以及多位电影研究人员,包括副教授范春石博士、阮氏南黄博士、阮氏秋翠博士和黄锦江博士。此外,来自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河内国家教育大学和河内戏剧电影大学的众多讲师和研究人员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谈及改编阮辉捷的小说,导演邓日明表示,将《天涯海角》搬上银幕对他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短篇小说《天涯海角》激发了我将其改编成电影的热情,于是我便开始不断创作剧本。” 导演认为,阮辉捷小说之所以具有“电影质感”,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作者从未直接揭示故事的主旨,而这正是电影的精髓所在。

导演邓日明在活动中分享了这一观点

导演范如江表示,作家阮辉捷的故事不仅启发了她拍电影,对她个人而言也意义非凡。这些故事曾是范如江导演的“床头书”。“阮辉捷笔下的人物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却也无力应对生活的困境。然而,他们依然怀揣着向往大海、向往美好事物的愿望。这同样也是所有越南人的共同愿望。”导演分享道。

导演范如江评论道:“阮辉捷作品中的议题和故事永远不会过时,而且总是与时俱进。”

据导演王德(Vuong Duc)所说,作家阮辉捷(Nguyen Huy Thiep)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作品中蕴含的多重含义:“阮辉捷先生是一位很有想法的作家。他的作品蕴含着许多层含义,而作品越好,改编就越难。”

导演王德在研讨会上分享

在研讨会上,电影研究者们分享了他们对阮辉捷小说作品感染力的见解。副教授范春石博士表示:“在革新开放之后的作家中,阮辉捷与电影有着最深厚的渊源。他的故事触动了我们共同的情感。”他认为,正是阮辉捷小说中独特的主题和氛围激发了导演们的创作灵感。

副教授范春石博士在研讨会上分享了观点。

作为改编研究领域的学者,阮氏秋翠博士评论道:“阮辉捷的故事具有无限的创作潜力。他的文字生命在改编作品中得以延续。这些电影触及了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命运。这三部电影都与原著产生了优美的对话。”

文学作品与电影之间始终存在着双向关系,彼此影响。“一方面,正是文学作品的魅力促使电影人将其改编搬上银幕。电影又赋予了文学作品新的生命,而这种新的生命又将原著带给了读者。”——阮氏南黄博士评论道。

作家阮辉捷的文学作品的生命力绝不会止步于文学领域或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如书名《流吧,我的河流》所示,阮辉捷思想中蕴藏的暗流将永远在我们心中流淌,他对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将永远伴随着我们。

作者:范德明

该文章的总评分为:0 分(满分 5 分)

点击为本文评分
您尚未使用过该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