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长期以来一直以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民族而闻名,并因其前所未有的壮举而闻名于世界历史上。越南人民摆脱了北方一千多年封建统治的束缚,这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越南人民在大越文明时代不断崛起,三次战胜了13世纪世界上最强大、最具有侵略性的蒙阮帝国,证明了大越文明的综合实力。
越南独立一千多年期间,在白藤、芝陵、同大等英雄圣地创造了许多辉煌的功绩……然而在现代,一个一直以过去的英雄功绩为荣的民族却面临着危险的挑战。由于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在阮朝统治下,从19世纪下半叶起,大南逐渐陷入落后,国力衰竭,人心涣散。 1885年首都顺化沦陷后,虽然芹王运动短暂地持续了一段时间,但国家主权实质上落入了法国殖民者手中。可以说,越南人民为争取恢复独立而经历的漫长而充满牺牲和艰辛的征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这项事业经历了90年的漫长历程,直到1975年才彻底完成。
猫年春天的大胜利是一个奇迹,是越南人民在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所取得的最高荣耀。胜利的价值无与伦比,但代价也是无法估量的。两场战争中,数百万人丧生。国家遭到严重破坏,长期残酷战争的多方面后果成为战火停止后难以立即克服的负担。更不用说当一个国家有两个政权,而且很大一部分人口与入侵军队合作时,国家内部的分裂甚至分裂所带来的无形但真实的困难。和解与和谐并非一两天就能轻易实现,特别是在世界分裂、几乎所有国家都陷入国际冲突的背景下……伟大的胜利是顽强韧力传统的顶峰,向全世界,特别是那些有霸权阴谋的国家发出信号:越南是一个不可征服的民族。辉煌的胜利成为国家今天地位的宝贵价值。
胡志明战役的伟大意义并不仅仅止于军事上的胜利,无论多么伟大。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更加重大,因为实现了全民族的神圣愿望——国家统一。
如果说特殊的地缘战略位置使这个国家始终面临外敌入侵的威胁,一代又一代人不得不竭尽全力与强大而残暴的侵略军抗争的话,那么,南北狭长的地形则极易被意图分裂的势力所利用的自然条件。在1954年日内瓦协议签署后,滨海河成为临时边界之前,南北双方已在郑阮战争期间分离了数个世纪。人们原本以为,按照日内瓦协议的精神举行大选后,北纬17度线将不再是分界线,国家将重新统一,但这并没有发生。由于越南长期处于列强的盘算之中,形势变得极其危险和严重。
1975年4月30日以后,全国人民享受了胜利的喜悦,满足了国家统一的愿望。岁月将流逝,但我国人民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将永远载入民族史册,成为最辉煌的一页,成为革命英雄主义和人类智慧彻底胜利的光辉象征,作为二十世纪的伟大壮举、具有重大国际意义的事件和深刻的时代精神载入世界史册。这也是千万个家庭团聚的日子。祖国的统一不仅是伟大的精神胜利,也为下一步强有力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直接源于四月底那些历史性的日子。
在欢庆这一历史性节日半个世纪之际,越南国立大学也为自己为全民族的共同事业做出了宝贵贡献而感到无比自豪。这里是党和国家历来特别重视的地方。越南独立后,临时政府在巴亭广场举行就职典礼两个多月后,1945年11月15日,胡志明主席亲自主持越南国立大学首届学生开学典礼。越南国立大学是一所刚刚在越南民主共和国改组的多学科、多领域的大学。秉承这一传统,作为越南顶尖大学,河内国立大学不断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鼓励,赋予其重要任务,为完成任务创造良好条件。特别是,学校非常荣幸地接待了胡志明主席。陪同胡主席出访的还有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伏罗希洛夫(1957年)、印度总统普拉克萨特(1959年)、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1959年)等国家元首。
河内国家大学肩负着培养人才和开展基础科学研究的使命,是整个国家科学事业的基础,也是政府总理范文同亲自要求培养人才和开设专门体系,为未来培养一代又一代优秀科学家的大学。数学系成立于1965年,正值激烈的抗美战争时期。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制定了选拔和培养优秀学生和优秀科学家的政策,为建设和保卫祖国的事业培养人才。
越南国立大学各单位师生员工的贡献不仅仅停留在专业和学术领域,更是在战场上冒着枪林弹雨奋战的师生员工的业绩。在激烈的战争年代,师生们不仅认真学习,还奔赴前线直接参加战斗。在抗美救国学习的岁月里,仅河内大学的讲堂里就有1333名干部、学生放下笔,奔赴战场。他们为了祖国英勇作战,许多人作为英雄倒在战壕里。全国人民都知道诗人黎英雄(Ca Le Hien)的名字,他是槟椥起义故乡的儿子,曾是历史系的学生,后来成为讲师。他24岁志愿赴南方作战,28岁英勇牺牲,被追授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其《越南姿态》等不朽作品荣获国家文学艺术奖。河内、胡志明市、广平等地的街道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与Ca Le Hien同龄的是Chu Cam Phong(Tran Tien)。从河内大学文学院毕业后,他也被留校接受讲师培训,但他决心返回南方作战,并在自己的祖国英勇牺牲。朱锦峰的老师、广南学生的英勇事迹深深感动了这位广南学生,他说道:“时间不会悄然流逝,但会留下英雄的榜样,朱锦峰就是其中一位英雄,他是河内国立大学的骄傲。”在艰苦卓绝的日子里,朱锦峰依然坚持创作,为世人留下了优秀的诗歌和文学作品。后来结集成一本近一千页的书,名为《战争日记》。他的作品曾荣获国家文学艺术奖,他本人被追授“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
在为解放南方、统一国家事业献身的学生中,有一个光辉的榜样。这就是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烈士黄金军。海防男孩是河内理工大学物理系第六期(1961年至1965年)的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国防部总后勤部技术研究部工作。由于他早年能力突出,被派往苏联留学。但那时毁灭之战已进入极其激烈的时期。数百万吨炸弹弹药,包括磁性炸弹、地雷等被投下,造成通往战场的交通运输受阻,严重影响了抗战。
面对这种情况,黄金教提出了利用电场摧毁磁性炸弹的研究课题。在物资匮乏的战争条件下,他直奔美帝国主义破坏战争最惨烈的四区前线,与队友们在火海之地成功地进行了实验……为了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他数百次与死亡面对面,亲自拆除了72枚定时炸弹,其中包括40枚磁性炸弹。但1968年底,年仅27岁的黄金教英勇牺牲,留下了许多未完成的科研计划和梦想……
黄金教同志的“排除磁性地雷、磁性炸弹,保障1967年至1972年交通”项目荣获第一期胡志明科学技术奖(1996年)。
那些年,有那么多兄弟姐妹奔赴战场,永远留在战场上。学校和朋友们至今仍会提起阮重定、吴文肃、范玉俊、阮文德的名字……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但所有上战场的同学都具有非常相似的乐观和浪漫精神。至今没有人能够解释,为什么阮文德在1971年写给女友的信中说要回答女友的问题“什么是幸福?” 1975 年 4 月 30 日(?)。惊人的!
你们是学校的优秀学生,没有一天与亲友相聚,却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英勇牺牲。有了祖国,你二十岁就永生。对于学校来说,你们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令人敬爱的河内理工大学的光荣传统中。
南方彻底解放后,工作量大到难以想象。其中之一就是接管、重组南方大学。应高校与职业中学部的要求,河内理工大学派出代表团为文理两所学院(后改组为胡志明市理工大学)的师生开办课程。经过多轮选拔,河内理工大学向南方各高校派出了112名教职员工,其中包括12名领导干部和100名讲师(其中31名拥有博士学位)。
西贡两所大型学校——文理大学和理工大学的学生们,至今仍清楚地记得两位从北方来承担学校管理重任的老师的形象。两人均来自河内理工大学。担任理工大学副校长,后来成为胡志明市理工大学首任校长的是副教授李华博士,他是湄公河三角洲人,在抗法战争中受伤,后来在物理学领域接受训练并不断成长。文学大学执行委员会主席一职由河内国家大学历史系原主任潘友达教授担任。除了这两位老师之外,学校的许多官员也被派往南方参与管理工作,如阮国禄副教授担任顺化大学副校长,阮家富副教授担任大叻大学历史系主任……
武明江是普通科学大学历史系四年级学生,1972年1月10日入伍,当时正值战争最激烈时期。
半个世纪过去了,但每当我们庆祝伟大胜利日、全民族的节日、欣喜地回忆国家统一的里程碑时,每个越南人都会充满神圣的情感,对那些为国家牺牲的先烈们感到自豪和深深的感激。在共同的胜利中,万国军做出了令人骄傲的贡献。全国上下正面临崛起时代新机遇,辉煌的历史将是我们走向辉煌舞台的坚实基础,实现几代人的愿望和胡志明主席的遗愿:越南必须崛起,与五大洲强国并肩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