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中国美学史概述

2014年12月26日,星期五,22:58
《中国美学史纲要》一书由北京大学叶朗教授撰写,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年首次出版,至今(2013年)已重印18次,是中国高校、科研院所及美学研究和社会科学领域官方认可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
Đại cương lịch sử mỹ học Trung Quốc
中国美学史概述

中国文学艺术史成就斐然,但或许从先秦到汉、唐、宋、元、明、清等数千年的历史,才是留下众多作品和学者的最悠久篇章。迪普·朗教授精选并整理了文学、历史、艺术、绘画、雕塑、建筑等不同领域的大量文献,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可靠资料。本书虽然深入探讨了中国文化、文学和艺术的历史,但仍然聚焦于两大美学方向:

《中国美学史纲要》一书封面(照片:成龙)

第一种方向:这是中国所谓的“金雕线”之美,也是一种以自然、质朴、质朴却又蕴含深意的美为艺术表现方向的审美。中国美学称之为“初绽芙蓉”式的美,自然而然地展现美感。根据第一种方向,作者关注楚国设计、楚国诗歌、汉赋、六朝平行散文、唐诗、明清陶瓷、京剧女装……作者认为,所有这些都是以“金雕线”、“雕琢”的方式创作的……

第二方向:受魏晋、六朝影响的审美方向。汉代的青铜器、王羲之的书法、顾其之的绘画、宋代的瓷器,乃至陶谦的诗歌,都遵循自然之美,而非繁复的雕琢。作者迪普·朗认为:中国美学还存在另一个根本问题,即“幻象”与“现实”的平衡。中国美学认为:艺术源于生活,而图像总是具有两面性:“现实”面贴近所反映的生活,“幻象”面则是艺术家才华所创造的“神圣世界”。过于贴近生活的作品是复制品,反之,如果想象过多,远离生活,则容易沦为虚构。因此,中国美学要求艺术家将“幻象”与“现实”相结合,使观者能够与图像产生共鸣,这样才能称之为有价值的作品。因此,中国美学很容易产生“留白”现象。齐白石画马时只画一个角度,画虾蟹时也总是画一个特定的角度。正是这些留白,构成了观者眼中的“神域”。

总而言之,这本书:中国美学史迪普·朗教授的著作对于比较越南美学而言至关重要,它也为越南文化艺术从业者提供了创作独特艺术作品的指导。此外,该书还有助于越南美学研究者和教师了解中国美学的历史,但本书对其进行了概括和详尽的阐释。

 

作者:副教授 Do Van Khang 博士

该文章的总评分为:0 分(满分 5 分)

点击为文章评分
您尚未使用过该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