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明江教授,博士——科学培训委员会主席,河内国家大学前副校长
- 尊敬的教授,自1975年4月30日民族解放统一事件发生至今已40年,但该事件的伟大历史意义和价值至今依然不减。您能否就此评价分享一些看法?
1975年4月30日结束的胡志明战役是越南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世界也具有特殊意义。这不仅是越南人民在反抗美国侵略、拯救祖国的斗争中取得的光荣胜利,也标志着长达90年的民族解放斗争的彻底结束。1885年法国占领首都顺化后,越南沦为殖民统治的枷锁。此后,一代又一代的越南人民奋起反抗,为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而战。从干王运动到维新运动,以及无数次武装起义……展现了人民炽热的爱国情怀和英勇无畏的精神,但最终都化为血泪。直到1930年越南共产党成立,民族解放运动才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在党的领导下,短短15年,越南人民就取得了第一次民族民主革命。1945 年 8 月,东南亚爆发了第一次独立战争,但由于法国军队卷土重来,争取独立的斗争尚未结束,人民被迫继续进行长达 9 年的抵抗战争。
奠边府战役的胜利震惊了世界,迫使法国签署了1954年的条约,这是一场意义重大的胜利,但独立仅发生在半个国家。从1955年开始,全国人民开始了与美帝国主义的长期抵抗战争,付出了无数牺牲和艰辛,最终在1975年4月30日取得了最终胜利。
回顾越南人民面对外敌入侵的整个历史历程,我们可以肯定,4月30日的胜利标志着近一个世纪争取独立、主权和国家统一斗争的彻底结束。它是整个民族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外敌入侵中积蓄已久的爱国主义、自力更生、力量和抱负的最终爆发。

1975年4月30日,在独立宫升起国旗
教授,越南国家大学(印度支那大学的前身,河内大学——早期越南知识分子阶层的摇篮)对民族解放事业最典型的贡献是什么?
从1906年法国殖民时期成立的印度支那大学——印度支那第一所多学科、多领域的大学模式——到1956年成立的河内大学——越南第一所基础科学大学,为越南革命的基础科学发展做出了贡献——再到如今的越南国家大学——以创新、创造力为先导,引领越南教育发展的培训和科研中心,越南国家大学(河内)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越南国家大学(河内)为能够伴随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而感到自豪,并有幸做出宝贵贡献,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道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许多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极其重要贡献的著名精英人物都曾在印度支那大学和河内理工大学学习或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越南人民军传奇将领武元甲将军、其学生邓春求(即后来的张征总书记)等杰出人物都毕业于印度支那大学。许多各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和知识分子也直接投身于抗战。其学生兼讲师孙世松是越南著名的肝移植医生,负责战地士兵的医疗救治。历史学家兼革命家陈文耀师从著名历史学家陶维英,为革命史的奠基做出了贡献,编纂了越南历史学界的第一批基础性历史著作。著名哲学家陈德草,以及河内理工大学的第一代研究人员,如邓泰梅、阮泰干等,也都毕业于印度支那大学。
在抗美战争期间,学校师生为保卫祖国做出了卓越贡献。全国人民都熟知像英雄、诗人、烈士黎英春(原名黎贤)——河内大学历史系青年教师,以及烈士阮文泽等光辉榜样……在战争的磨砺下,许多师生成长为杰出领导人,例如中央组织委员会委员苏辉瑞、河内市委书记范光宜、中央宣传部部长丁世黄……他们都曾亲临广治战场,参与青年志愿军开辟长山公路,担任前线记者……之后,许多人又成为各领域国家级科学家。
越南国家大学杰出的知识分子面孔,也是过去一个世纪以来越南科学和教育史上的杰出人物。这是越南并非所有教育和研究机构都拥有的巨大荣耀。

原河内科学大学
除了杰出的校友之外,教授,越南国立大学在各个具体领域还做出了哪些贡献?
河内国家大学和外国语大学(越南国家大学的前身)在战争期间作为拥有适合各种活动的专业课程的教育机构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民族解放和统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抗美战争期间,尤其是在抗战进入最激烈的时期(全国沦为战场)时,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当时河内大学青年科学家们的作用。他们在武器制造、技术研发以及提高后方劳动生产率的改革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和无私奉献。
例如,物理学家参与了无人驾驶车辆的研发,用于摧毁磁性炸弹。探测磁性炸弹的故事不仅是一项智力贡献和技术解决方案,而且在当时越南所有海港都被敌方水雷封锁的情况下,这项技术更显得意义重大。我们如何才能开辟通道,打破孤立,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并确保海上援助?
数学家们参与计算火炮和高射炮的方位角,以便精确击落敌机并制造现代武器。外国语大学的军官和讲师们运用他们强大的语言武器作为桥梁,在与苏联专家合作、审讯战俘以及开展外交斗争等方面做出了许多具体贡献……其中不乏杰出人物,例如前副总理武宽——他曾是外国语大学的学生。
越南国家大学(VNU)的科学家们对战场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前线,也体现在其他领域。例如,他们编纂了许多极具价值的书籍,极大地鼓舞了全民的士气。在1972-1973年的激战时期,潘辉黎教授、陈国旺教授以及该校的历史学家们参与编纂了《越南史》丛书。范文同总理曾说,这套丛书将国家历史带到了战场上,并分发给士兵们阅读。这些都是他们在战场上做出的直接的学术贡献。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河内科技大学和外国语大学全体师生撤离到战区郊区,以无比坚定的精神维持教学秩序。这两所大学培养的知识人才,后来在国家统一后,为巩固革命成果和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战争结束后,教育活动,尤其是西贡市的高等教育活动,似乎陷入瘫痪,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更是陷入危机,因为南方的知识分子都已撤离。但解放后,我们得以恢复南方一流高等学府的正常运作。凭借强大的科研力量,河内理工大学和河内外国语大学(现为越南国家大学外国语大学)参与了南方高校的接管和支持工作。文学院、理学院、顺化大学研究院和岘港大学的校长均来自河内理工大学和河内外国语大学。例如:文学院校长是潘友达教授;西贡理学院校长是物理系军官李华教授;顺化大学研究院院长是教授。阮国禄……后来,为了构建南方高校的框架,不同世代的基础科学干部,特别是那些刚刚毕业的优秀青年,都被动员到南方高校工作。作为国家领先的科研教育机构,我们为四三十胜利做出了这些贡献,尤其是在当时构建革命性科学教育基础的背景下。这些贡献值得历史铭记,我们理应为此感到自豪。

越南河内国家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师生们在载着学生的巴士驶向前线时互相问候。
越南民族解放斗争史上有一段英勇而又美丽浪漫的篇章,那就是知识分子和青年放下笔杆,奔赴战场为祖国献身的运动。这些美好的画面在诗歌和电影中广为流传。教授,您能否分享一下您对这场运动的记忆?
每当我回忆起这些往事,都深受感动。河内大学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和学生放弃了学业,志愿加入军队,奔赴最残酷的战场。那时,这股热潮在青年中熊熊燃烧。学生们用鲜血写下请愿书,请求离开。他们甘愿离开亲人,暂时放下书本和文学,投身于艰苦卓绝的征程。他们甘愿为祖国牺牲。校园和教室里的告别仪式庄严肃穆,充满感伤。正是这群奔赴前线的士兵和学生,改变了我们军队的“素质”。他们将英勇、浪漫和殉国精神带入了战场。
国立大学众多师生的英勇事迹已成为不朽的象征。据统计,共有64名曾是该校师生的烈士在战场上牺牲,数百名负伤战士重返校园继续学业和工作。因此,他们不仅做出了特殊的学术贡献,而且越南国立大学前身院校的师生也为国家的最终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战场上洒下了鲜血。
-教授,对于当今越南国立大学的科学家、学生和学员来说,这一传统有多么宝贵和鼓舞人心?
正如我前面提到的,越南国立大学很荣幸能在诸多方面和领域为国家历史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并非所有教育机构都能拥有的荣耀。我们已经拥有重要的地位和宝贵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懂得如何倍增这种优势和价值。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都要求每个单位和个人承担不同的任务。如今正值和平时期,没有流血和战争,因此我们必须为建设一个强大繁荣的国家贡献力量,使其与地区和世界上的先进国家比肩。在我们自身的领域,贡献体现在科研和人才培养上。
我们如何才能开展有价值、一流的科研项目,解决国家发展中的诸多实际问题?我们如何才能培养具备专业能力、高尚品德和崇高理想的人才?我们如何才能营造健康、一流的学术氛围?我们如何才能成为知识创造和传播的引擎,引领越南科学和教育迈向新的高度?我始终坚信,越南国家大学在《高等教育法》、《2020年发展战略》和《2030年愿景》中明确阐述的使命,将永远是传承传统的最宝贵途径,也是纪念和铭记4月30日民族伟大胜利的最切实可行的方式。
谢谢教授的分享。
作者:Thanh Ha
最新消息
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