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明江教授——科学与培训委员会主席、河内国立大学前副校长
- 尊敬的教授,祖国解放统一大业(1975年4月30日)至今已40年,但其重大的历史意义和价值至今犹存。您能否就此评价谈谈几点?
1975年4月30日结束的胡志明战役是越南民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世界具有特殊意义。这不仅是我国人民抗美救国事业的光荣胜利,也标志着长达90年的民族解放斗争的彻底结束。1885年法国占领首都顺化后,国家沦为殖民主义的枷锁。此后,一代又一代的越南人民奋起反抗,为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而斗争。从芹王运动到维新运动,以及无数次武装起义……展现了人民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英雄气概,但最终都葬身于血泊之中。直到1930年越南共产党诞生,民族解放运动才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在党的领导下,仅用15年时间,我国人民就取得了第一次民族民主革命。1945年8月东南亚首次爆发独立战争,但因法军反攻,人民继续进行9年抗战,恢复独立的事业尚未完成。
奠边府大捷震惊世界,迫使法国签署了1954年条约,这是一场意义深远的胜利,但越南只有一半的国土获得了独立。从1955年开始,全民族进行了长期的抗美援朝战争,付出了无数牺牲和艰辛,终于在1975年4月30日取得了最终胜利。
回顾越南人民抗击外敌的整个历史历程,我们可以肯定,4月30日的胜利为近百年来争取独立、主权和国家统一的斗争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是百年来在外敌入侵中积压的全民族爱国主义、自力更生精神、坚强意志和向往精神的结晶。

1975年4月30日在独立宫升旗
- 教授,印度支那大学的前身河内大学是越南早期知识分子阶层的摇篮,它对民族解放事业最典型的贡献是什么?
从1906年法国殖民时期印度支那第一所多学科、多领域的大学典范——印度支那大学;到1956年为越南革命发展基础科学做出贡献的第一所基础科学大学——河内大学;再到如今的越南国立大学,一个以开拓创新、创造和引领越南教育为使命的人才培养和科研中心,越南国立大学河内分校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河内国立大学自豪地见证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并有机会做出宝贵贡献,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道路上留下了许多印记。
许多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极其重要贡献的著名人士和精英人物都曾在印度支那大学和河内理工大学学习或与这两所大学有或多或少的联系。杰出人物如:越南人民军传奇将领武元甲大将、前学生邓春鼓(又名张征总书记)……都是印度支那大学的毕业生。许多各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伟大的知识分子都为抗战做出了直接贡献。前学生兼讲师孙世松是越南著名的肝移植医生,在战场上负责士兵的医疗保健。历史学家、革命家陈文饶是著名历史学家陶维英的学生,他为奠定革命史的基础做出了贡献,编写了越南历史界第一部基础史书。著名哲学家陈德草,以及河内大学第一代研究人员邓泰梅、阮太甘……
在抗美救国的战争年代,该校师生员工做出了宝贵贡献,像英雄、诗人、烈士黎英雄(曹黎贤)——河内大学历史系青年教员,像阮文德烈士——阮文德……在战争的磨砺下,该校许多师生员工成长为杰出的领导人,像政治局委员苏辉儒(中央组织部部长)、范光义(河内市委书记)、丁世黄(中央宣传部部长)……他们都曾在广治战场上挥枪自尽,参加过开辟长山公路的青年志愿军,当过前线记者……许多人后来成为一代又一代祖国各领域杰出的科学家。
越南国立大学杰出的知识分子面孔也是越南百年来科学教育史上杰出的面孔。这是越南所有教育科研机构所不具备的骄傲。

原河内理工大学
- 教授,除了杰出的校友外,河内国立大学在各个具体领域还做出了哪些贡献?
河内国立大学的前身河内国家大学和外国语大学作为提供适合各种活动的专业课程的教育机构,在战争期间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民族解放和统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抗美救国战争中,当我国抗战进入最激烈时期(全国变成战场)时,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当时河内大学青年科学家的作用。他们参与制造武器、发展技术、进行改革,为后方提高劳动生产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和奉献精神。
例如,物理学家参与了摧毁磁性炸弹的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研发。探测磁性炸弹的故事不仅是一项智力贡献、一项技术解决方案,而且在当时越南所有海港都被敌方水雷封锁的情况下,这项技术尤其具有意义。我们如何才能开辟新的通道和渠道,打破孤立状态,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并确保海上援助?
数学家们参与计算火炮和高射炮的方位角,以便精确击落敌机并制造现代武器。外国语大学的官员和讲师们利用语言这一强有力的武器作为桥梁,在与苏联专家合作、审讯俘虏和外交斗争等方面做出了许多具体贡献……其中不乏著名人物,例如前副总理武宽,他就是外国语大学的毕业生。
越南国立大学的科学家对战场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前线,还体现在其他领域。例如,他们编写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书籍,鼓舞了全民士气。例如,在1972-1973年战火纷飞的时期,潘辉黎教授、陈国王教授和学校的历史学家们参与编写了《越南历史》丛书。总理范文同指出,整个民族的历史都被带入了战斗,这套丛书被传阅,供我军士兵阅读。这些都是在战场上做出的直接智力贡献。
在严酷的环境下,河内理工大学和外国语大学全体撤离到战区、郊区,以最坚定的精神坚持教学工作。这两所学校培养的知识分子队伍,正是祖国统一后,参与巩固革命成果、赢得抗战胜利的力量。
战争结束后,教育活动,特别是西贡市高层的教育活动似乎陷入瘫痪,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领域陷入危机,因为南方所有知识分子都已撤离。但解放后,我们很快就恢复了当地主要高等教育机构的正常活动。河内理工大学和河内外国语大学(现为越南国立大学外国语大学)凭借强大的科学家和知识分子队伍,在抗战胜利后参与了接管和支援南方大学的行动。文大学、理工大学、顺化大学研究院和岘港大学的院长均来自河内理工大学和外国语大学。例如:文大学院长是潘友达教授;西贡理工大学院长是物理系主任李和教授;顺化大学研究院院长是李和教授。阮国禄……后来,为了构建南方大学的体系,我们动员了不同年代的基础科学骨干,特别是刚刚毕业的优秀青年才俊,到南方大学工作。这是我们作为国家领先的重点科研教育机构,为4·30胜利,尤其是在当时构建革命科教基础的背景下做出的贡献。这些贡献值得历史铭记,我们值得骄傲。

越南河内国家外国语大学师生在载着学生的大巴出发前往前线时互相问候。
- 越南民族解放斗争史有着英勇而美丽浪漫的一页,那就是知识分子和青年放下笔杆,奔赴战场为祖国捐躯的运动。这些美好的画面通过诗歌和电影被广泛传颂。教授,您能分享一下您对这场运动的记忆吗?
我可以说,每次回忆起这些往事,我都深受感动。河内大学有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和学生,他们放下学业,自愿参军,奔赴最激烈的战场。当时,这场运动在年轻人中如火如荼地展开。学生们用鲜血写下书信,请求退伍。他们愿意离开亲人和家人,暂时放下书本和文学,去迎接严峻的挑战。他们愿意为祖国牺牲。在校园和讲堂举行的告别仪式神圣而感人。这群支援战场的士兵和学生,改变了我军的“素质”。他们把英勇、浪漫和舍身奉献给战场。
国立大学前任师生的许多英雄事迹已成为不朽的象征。据统计,共有64名国立大学师生烈士在战场上牺牲,数百名受伤士兵重返故土,继续学业和工作。因此,不仅他们做出了特殊的知识贡献,越南国立大学前身的师生也做出了直接贡献,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为民族的最终胜利奉献了鲜血。
-教授,这一传统对于越南国立大学当今一代的科学家、学生和学员来说有多宝贵和激励?
正如我上面所述,越南国立大学很荣幸能够在诸多领域为国家历史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这种自豪感并非每个教育机构都能拥有。我们已经拥有重要的地位和宝贵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懂得如何将这种力量和价值倍增。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都要求每个单位和个人承担不同的任务。现在是和平时期,没有流血和战争,因此我们必须为建设一个强大繁荣的国家做出贡献,与地区乃至世界先进国家并驾齐驱。在我们自己的领域,科研和人才培养就是我们的贡献。
如何才能拥有高价值、一流的科研项目,解决国家发展的诸多实际问题?如何才能培养出既具备专业能力、品德优良、胸怀美好理想的人才?如何才能营造健康、一流的学术氛围?如何才能成为创造和传播知识的火车头,将越南科学教育推向新的高度?我始终相信,越南国立大学的使命——这在《高等教育法》、越南国立大学2020年发展战略和2030年愿景中都已明确——将永远是传承传统的最宝贵途径,也是纪念和缅怀民族4·30伟大胜利的最切实途径。
- 谢谢您的分享,教授。
作者:清河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