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河内社会科学大学是胡志明主席在独立自由时代初期决定创办的。

2015年4月22日,星期三,凌晨1点48分
八月革命的胜利和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越南民族发展史上的新纪元——独立自由时代。
ĐH Văn khoa Hà Nội thành lập theo quyết định của Chủ tịch Hồ Chí Minh từ đầu kỷ nguyên độc lập tự do
河内社会科学大学是胡志明主席在独立自由时代初期决定创办的。

进入新时代,整个国家都面临着新的十分严峻的挑战。

应对内外敌人、维护革命政权、维护民族独立自由的历史重任落在了以胡志明主席为主席的政府肩上。

指示抵抗战争和国家建设越共中央常委指出:此时此刻的越南革命仍然是民族解放革命,口号仍然是:民族至上!祖国至上!

胡志明主席指出:为了维护独立和自由,我们必须在新政权和新人民的基础上,大力激发民族精神。抵抗必须与国家建设齐头并进。要建设一个国家,我们必须拥有人才。在法国殖民统治时期,我国9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国家人才也极为稀少。

为了消除法国殖民者愚昧政策的恶果,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培养年轻一代——国家未来的主人翁,造就人才,政府加大了扫盲力度,开办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学校,制定了改革旧教育制度的计划,逐步建立新型的民主国家教育体系。

政府,特别是胡志明主席,高度重视大学教育,以培养人才服务于抗战和国家建设。政府决定继承并改革法国在河内创办的旧大学和学院。[1]我们刚刚赢得了控制和发展若干所新大学的权利,以便为独立自由的越南建立一个民主的国民高等教育体系。1945年9月22日、10月4日、10月8日、10月31日和11月8日,政府委员会相继召开会议,讨论了开放旧大学和学院以及建立新大学的政策。

国家刚刚获得独立自由,许多学生和年轻人都想离开大专院校,前往机关和战场,直接服务于抗战和国家建设任务。然而,考虑到国家培养人才的需要,政府委员会决定立即恢复大专院校的招生。根据政府的命令,1945年10月8日,教育部长武廷虎签署法令,宣布从1945年11月15日起,在河内开办包括以下学院在内的大专院校:医学院、药学院、牙医学院、理学院、美术学院、农学院、兽医学院,迎接学生返校。政府成立了大学事务局,由阮文玄担任副局长,直接管理大专院校部门。根据第43/SL号法令,各大学有权设立自主基金。大专院校的教学使用越南语。院长、教授、讲师的选拔任用也由政府讨论,包括在必要时聘请外籍教授任教,并确定教授、讲师的薪酬政策。

在法国殖民时期的大学体系中,并未设立文学院(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学院)。胡志明主席深知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在一个独立国家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于1945年10月10日签署了第45/SL号法令,正式设立文学院。大学文学院[2] 河内大学文学院由邓泰梅教授领导,他是一位对古代和现代文化、东西方文化都有着深刻理解的革命学者。文学院的任务是培养高中文学教师,并提升越南文学水平,使其配得上一个独立国家的地位,从而与世界先进国家并驾齐驱。

河内大学文学系设有哲学、越南学、汉学、历史和地理等系。学生毕业后可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学士)。学校还培养和授予硕士学位,并可组织文学博士(PhD)考试。1945年11月3日,国家教育部长令对学习计划、教学、毕业考试、文学博士答辩和授予学位等规定进行了科学而严格的规定。原法律大学需要改革。但考虑到当时的迫切需要,政府决定在文学大学设立一个临时的政治与社会学院,由秘书长领导。政治与社会学院的任务是在两年内培养能够担任外交部和国家行政机构高级官员的专业人才。政府任命高春辉先生、邓泰梅先生、阮孟祥先生、胡友祥先生、阮文玄先生、阮德元先生为该大学文学院教授,​​任命陶维英先生、瞿辉灿先生、陈文甲先生、吴春耀先生、陈庆贵先生、范维谦先生、裴祺先生、阮廷氏先生、段富慈先生为文学院专题课程教授。校长将与上述人员就1945-1946学年的教学问题和授课时长进行协商。社会政治课方面,除了法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外,教育部还计划邀请政治活动家授课,其中胡志明先生和范文同先生将讲授宪法,武元甲先生将讲授经济学……

胡志明主席于1945年10月10日颁布第45/SL号法令,决定建立文学院。重大事件这标志着越南人文大学(现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成立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越南民主共和国第一大学开幕式,胡志明主席和阮廷和部长坐在第一排中间

为贯彻落实政府政策,1945年11月15日,在河内黎圣宗街19号的印度支那大学校园内,举行了越南民主共和国政权下第一届越南大学的开学典礼。胡志明主席主持了典礼,多位国际嘉宾出席。大学事务主任阮文玄宣读了开幕致辞。国民教育部长武廷会介绍了越南大学在新时期的任务。

1945年11月15日,越南大学举行开学典礼,设立医学、理学、文学、社会政治学和美术五个学院。其中,文学学院是全新的。正如校长阮文玄在开学典礼致辞中所述,该学院的成立旨在培养一批高中教师和一批知识扎实的青年人才,参与哲学、社会、文学、历史、地理等学科的研究与创新,为人类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河内大学的落成,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契机,向世界展示在祖国未来岌岌可危的危急时刻,“越南人民除了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也为人类文化的进步做出了不懈努力。我们希望这所新大学成为越南人民战斗力量中的一支强大力量,成为长期抵抗、彻底收复失地、解放民族精神的堡垒。我们是拥有千年独立历史的文明民族,在这片太平洋沿岸创造了独一无二的文明。”[3]

越南大学在八月革命成功后诞生,这让当时的大学师生对独立自由的越南的大学感到无比自豪,也极大地激励了师生们提高建设国立大学的决心,并准备迎接抗战和国家建设的艰巨挑战。

基于此含义,1945年11月15日的开幕式是开启新时代越南大学

因此,自八月革命后的第一个学年开始,越南的教育体系在组织和性质上都发生了全面变革。开放后,各级教育都以服务祖国为核心开展教学和学习。在大学层面,文学院有253名学生,社会政治系有52名学生。所有大学共有1149名正式学生和270名旁听生。[4]1946 年 10 月 11 日,政府颁布第 197/SL 号法令,决定在越南大学开设法律系。

在评价越南新政权执政第一年教育系统的组织和运作情况时,胡志明主席说:“我们在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比法国做得好得多。”[5]

1946年12月,全国抗战全面爆发,高校全部内迁解放区,抗战激烈异常,部分高校暂时缩减办学规模或停办一段时间。

大学继续以适当的规模进行培养,例如医学院和药学院(1947年)、公共工程与运输学院(1948年)。法学院于1949年初重建,次年学校分为法学院和经济学院。美术学院于1949-1950学年重建……

科学大学于1947-1948学年在四区间重新开设了数学入门班,并在1948-1949学年继续开设。在北部地区,从1948-1949学年起开设了数学入门班,随后并入科学大学教育系。

1948-1949学年,文科大学和理科大学也开设了大学教育学系,培养专门从事文学和科学的中学教师。

为提高师范院校的师范质量,满足教育改革的要求,国家教育部对师范院校体制进行了改革。1951年10月1日第234/ND号法令决定建立中央校区,下设3个学院:基础科学学院、高级师范学院和中央中等师范学院,由教育部直接管理。随后,教育部又颁布了1951年10月11日第276/ND号法令,决定撤销理科大学师范委员会,建立高级师范学院,为普通学校培养高中教师,下设3个系:数学、物理、化学和物理系;第277/ND号法令(1951年10月11日)1952学年伊始,在第四区开设了一年制大学预科班,下设两个系:社会科学系(课程包括:哲学与政治、越南文学、外语、世界文学史、历史、地理、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系(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这两个系的课程设置与大学一年级水平相当,旨在服务于迅速发展的抗战。首届(1952年)约有200名学生。大学预科班由教育部直接管理。

同时,推行全面改革普通教育制度,以九年制普通教育代替旧教育制度,继续恢复一批大学教育,并选派干部和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为抗战胜利后的国家建设积极做准备。

在战争激烈、战场分割、自由区经常遭受敌人袭击的情况下,党和政府仍然重视发展新型国民教育和科学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平,继续保留高等院校,包括理科大学、文科大学,为高中培养师资,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培养科研人员。

这一时期,普通高等教育、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大学所取得的成就虽然有限,但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不仅服务于抗法战争,而且为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大规模建设国立现代越南大学体系的大型骨干大学,服务于社会主义北方建设事业和后来的抗美救国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4年北方解放后,河内进入经济恢复和文化建设时期,逐步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党和政府继续巩固和发展河内各重点大学。1956年6月4日,政府颁布第2183号令,成立河内理工大学等5所重点大学和15所职业高中。1956年9月14日,教育部长发布决定,任命阮如昆嵩教授为文史学院院长,邓泰梅教授为文史学院院长。

原河内理工大学(现河内市黎圣宗路19号)

河内国家大学是一所基础科学大学,是在原科学大学和文大学的基础上建立的。[6]

1993年12月10日,政府颁布法令,在对河内地区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进行重组的基础上,成立河内国立大学。河内国立大学由河内理工大学、河内师范大学和河内外国语大学组成。河内理工大学分为自然科学大学和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两所学院。

今日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是在胡志明于 1945 年 10 月 10 日创立的文学院的基础上,发展迈向新的阶段。文学院下设文学院、历史学院以及随后几年成立的其他社会科学学院。

回顾文学院(现为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的诞生、发展及其对抵抗运动和国家建设、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国(现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所作出的贡献,有助于我们清楚地看到胡志明主席——这位杰出的民族文化人物——对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战略性作用的远见卓识。正如O. Mandenxtam在1923年12月23日苏联《星火报》第39期中所写,胡志明主席很早就“从阮爱国中散发出一种文化,不是欧洲文化,而可能是未来的文化”。[7]阮爱国-胡志明文化是越南人民文化价值观与人类文化的辩证吸收和综合,以发展和丰富越南人民文化。


[1]直到1906年5月,印度支那总督保罗·博才……匆忙法国签署法令,在印度支那以“大学”之名建立一系列大学培训机构,旨在通过法语向印度支那及其周边国家传播经济知识和科学管理,以服务于法国在印度支那的统治。由于行动迟缓和仓促,直到1907年,这所学校才正式开学,招收了94名学生。但实际学生人数仅为41人。到1939年,印度支那的大学学生人数已达730人。这种使人民愚昧无知、限制普通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的政策,是法国殖民主义奴役人民的阴险手段。

[2]文学院,即文学院,现为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3]阮文玄:“1945年11月15日在越南大学开幕式上发表的讲话”,《人民报》。

[4]1945 年政府委员会会议记录。国家档案馆中心文件 III。

[5]1945 年政府委员会会议记录。国家档案馆中心文件 III。

[6]科学大学(自然科学)成立于 1941 年,当时称为理学院;文学院成立于 1945 年 10 月 10 日。

[7] 胡志明全集CTQG,H,1995,卷。 1,p。 478.

作者:乐茂汉副教授

文章总评分为:5 分(满分 1 分)

点击为文章评分

最新消息

旧新闻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