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它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研究方向,每个方向都根据其哲学基础,对研究对象本质的理解方式截然不同。可以说,语言学史就是各个学派的历史,与之相对应的是一套极其多样化的方法和技术体系,当然也包含一些所有学科都通用的技术。这一特点并非语言学所独有。然而,该领域的理论变革速度非常快。显然,即使对于经验丰富的研究人员来说,想要全面了解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哲学基础、发展、传承、优势和局限性等相关方面并非易事。
人民教师阮天甲教授
在此背景下,阮天甲教授撰写的《语言研究方法论与方法》应运而生,旨在为读者提供一本非常便捷的方法参考指南。该书的积极作用和影响远远超出了作者谦虚设定的三个目标:(i)各流派的区别;(ii)各流派的贡献、传承与发展;以及(iii)当前的一些研究趋势。
可以说,与同一作者教育出版社2009年的《语言研究方法》一书相比,本书无论在厚度、时效性、解题性、理论性、应用插图……以及成熟度等方面,都规模庞大得多。
本书第一部分以《语言学方法论》为题,依次介绍如下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语言学方法论、日内瓦学派方法论、布拉格学派方法论、哥本哈根学派方法论、美国结构主义学派方法论、伦敦学派方法论、生成语言学方法论、认知语言学方法论和人类学语言学方法论。
不难看出,本书以连贯且出奇简单的方式介绍了最基本但有时并非最容易掌握的内容,而不仅限于方法论的内容。每个语言学流派都根据三个基础进行识别和考虑:(i)总体介绍,(ii)基本理论和(iii)哲学基础。除了提供具有令人信服的解释的一般性理论公理,有助于阐明方法论的某些方面(尽管强度不同)之外,本书也没有忘记提及与每个流派相关的越南语言学家的应用和成就。除了经典的方法论知识外,本部分还全面更新了近年来仅在越南为人所知的当前科学问题,例如认知语言学的方法体系,人类学语言学的扩展方法(参见:认知语言学方法,2007 年和语言、文化与社会,语言人类学导论,2007 年)。由此可见,为了使书页看起来简单,作者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必须阅读大量的文献,并且必须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具有科学勇气的人,才能在复杂的文字矩阵中提取出描述书籍结构所需的每个主题的必要和足够的知识。
第二部分,介绍语言研究的方法,在确立了一些工具性术语的起点之后,本书提到了:外部解释方法;内部解释方法;逻辑、数学、心理语言学的方法;比较历史方法;历史比较方法;对比方法。
如果说上篇将一些较为学术性的问题较为简单地呈现出来,展现出一位理论家在学术上的渊博、在认知深度上的流畅、在知识传播上的主动性、在内容引导上的敏锐,那么本篇则体现出一种不同的视角,通过对例证的分析、对一些术语内涵和外延的阐释、将问题与一些耳熟能详的公式联系起来的方式,读者也体会到,在一本本专门教材的背后,隐藏着一位毕生致力于语言学研究的教育家的宝贵经验。
这部专著是越南首次出版关于狭义研究方法问题的专著。可以说,该著作概述了世界语言学认知过程中的一些重要里程碑和相关工具,并系统地介绍了语言学研究方法中不可忽视的一些基本知识。
对于研究人员、研究生、博士生、学生以及对语言学感兴趣的人士来说,这是一本必读之书。它无疑将有助于提高语言学研究著作、学位论文和学位论文的质量,因为根据主题和感兴趣的领域,《语言研究方法论》将提供许多实用且有益的建议,无论该方法是作为一种通用方法,还是作为一种发现部分真理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