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元甲将军。
恍然回想起44年前,同样是秋日,天气略微转凉,细雨淅淅沥沥,听到胡志明主席逝世的消息时,我也有同样的感受。只是那时,与现在不同,我还很年轻,并非刚上高中的年纪。当时像我们这样一整代农村学生,听到胡伯伯去世的消息,都执意“辩解”说像胡伯伯这样的人是不会“死”的。这在当时是多么幼稚荒谬的信念。然而,当时笼罩着整个民族的伤痛,却是真实存在的。如今,当我拥有了足够的阅历,看清了人生的真谛,我明白,一个人,无论我们多么爱他,都无法战胜生死的规律。虽然此刻我无能为力,但眼看着人潮涌入黄耀街30号门,与这位毕生为国家存亡而战的伟人做最后的告别,我却难以平静。总之,我得找个理由去想他:他的确是一位伟大的将军,但他也曾像我一样,是一位老师。于是,我心中的情感之流便奔涌不息……
首先,我至今仍为武元甲将军曾经和我们一样,是一位普通的教师而感到自豪(武元甲将军1938年和1939年在升龙私立学校担任历史老师)。后来,他也曾真诚地吐露,如果生活没有变化,如果国家没有遭受侵略,他会像其他老师一样,一直做一名普通的教师。何乐而不为呢?一个人,无论他多么能够掌控和引导自己的人生,有时都会被命运推来推去。而且,这种推来推去,让像武元甲这样才华横溢、心地善良的人,处于一个不容“批评”的位置。这位历史老师甘愿将自己的生命与许多人的生命,甚至更高,与整个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武元甲在辉煌的时刻之后,以至于全世界都承认他是20世纪人类少数几个最有才华的将军之一,但此后,或者说在那些时刻之外,他仍然回归到一位普通教师的本性:始终对每个人都和蔼可亲,注重人格教育,一生都在思索一件事:“教育培训不仅肩负着提高人的知识、培养人才、造就人才的使命……而且肩负着创造具有推动社会进步发展意义的文化、伦理、审美和精神方面的宝贵方向的使命,因为教育培训是人生的目的,为了人,为了人生……”如果他的灵魂深处没有隐藏着一位教师的人格,我想他不可能如此伟大。
我有幸曾与一位与武元甲大将(功勋教师、邓氏行副教授,邓氏河将军夫人之妹)家族关系颇为密切的老师共事,因此,尽管并非有意为之,但通过观察洪居中将(武元甲大将的“妹妹”)和洪山中将(邓英道副教授(邓氏行女士之妹)的丈夫)的家风、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我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例如,他曾是胡志明主席的亲密战友,深受国家元首爱戴和信任,并被授予“英文”的绰号。很难说武元甲身上究竟是“尚武”还是“文武”更胜一筹。至于军事才能,或许到此为止,我们无需再多谈。不仅人民、同志、朋友,就连曾经在前线交锋的敌人,都不得不承认他与生俱来的军事才能。法国《世界报》在他逝世后,用两个版面刊登了有关武元甲大将的文章,其中一篇题为《武元甲——越南的拿破仑逝世》,并致以诚挚的哀悼。可以说,很少有一位将军在大家,甚至在不同前线的人们心中,拥有如此“地位”。武元甲大将为何能给人如此美好的感觉?如果有人深入地了解他,就会发现,从他最初执掌越南革命武装力量,到后来成为将军、国防部长,甚至在离开一切岗位后回归普通百姓,武元甲依然保持着平凡人的面貌,却又拥有如此高尚的人性。法国人把他比作拿破仑,一位他们由衷敬佩的才华横溢的将军。我想,这样的比较也值得越南将军引以为豪。但如果深入思考,我就会发现,拿破仑或许只是凭借军事才能赢得众人的钦佩,而武元甲不仅赢得了钦佩,还赢得了尊敬。他身上潜藏的教师气质造就了这样的武元甲。许多有机会接近武元甲将军的越南军人都回忆说,这位人民将军作为军队总司令,始终将士兵的生命置于胜利之上。这种品质或许与胡志明领袖的灵魂和人格息息相关。一位诗人曾用优美的诗句描写胡志明:“叔叔不把那些伤亡惨重的战斗誉为美丽的战斗/我隐藏着美丽的词句,如同隐藏着我内心的狭隘……”
武元甲将军身上蕴藏着一位人文教师的潜能,几乎永不枯竭。这种品质几乎主宰着他所有的工作、思想和行动,即使他回归平凡,没有职位,没有权力。然而,我认为很少有人比他更有力量。看着长长的队伍,看着他离世时流下的泪水,想必没有人会不同意我的观点。而这些,正是我在秋天最后一天,对一位曾经的教师伟人的无尽感慨,我想献给他。
南海– 连日来,越南人民的传奇将军武元甲大将逝世的消息传来,举国上下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国内外媒体用数千页篇幅对他进行悼念,颂扬这位20世纪最杰出的将军之一。他不仅以英勇的战斗改变了民族和世界的历史,更重要的是,他以卓越的智慧和罕见的人道主义品德,在越南人民和世界各国朋友心中留下了深深的敬意。许多逝者为此潸然泪下,也为他悲伤、沉思和反思。武元甲大将的一生和事业无疑是一面伟大的镜子,值得我们反思、学习和审视自己……在这种悲痛的浪潮中,许多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的教师、科学家、退伍军人、学生和学员纷纷向学校网站发送文章,表达对这位人民将军的深切怀念。我们愿意恭敬地向读者介绍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