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元甲将军。
突然想起44年前,同样是一个秋日,天气开始有些凉意,瓢泼大雨,听到胡志明主席逝世的消息时,我也有同样的感受。只是那时不像现在,我很年轻,不是刚上高中的年龄,像我们当时一整代农村学生,听到胡伯伯去世的消息,都非要“辩解”说,像胡伯伯这样的人不可能“死”。一个时代幼稚而又异想天开的信念。但当时笼罩着整个国家的痛苦却是真实的。现在我有足够的经历来看待生活的真相,我明白无论我们多么爱一个人,我们仍然无法克服生死的规律。虽然此刻我什么也做不了,但看到人群涌入黄耀街30号房子,最后一次向这位一生都与国家存亡息息相关的人告别,我觉得我很难保持平静。不管怎样,我还是得找个理由去想他:他的确是一位将军,但曾经,他也和我一样是一位老师。于是,我心中的情感便不断涌现……
首先,我至今仍能感到自豪的是,武元甲将军也曾和我们一样,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武元甲于1938年和1939年担任升龙私立学校的历史老师)。后来他也真诚地吐露,如果生活没有发生改变,如果国家没有被侵略,他也会像很多老师一样,依然是一名普通的老师。为什么不呢?无论一个人多么能够掌控和引导自己的生活,有时他仍然会被命运所推动和安排。此外,这种推拉使像武元甲这样具有天赋和仁慈之心的人处于一个无可挑剔的地位。那位历史老师承诺将自己的生命与许多人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甚至与整个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武元甲在辉煌的时刻之后,以至于全世界都承认他是20世纪人类少数几个最有才华的将军之一,那么,或者说,在那些时刻之外,他仍然回归到一个普通教师的品质:始终对每个人都和蔼可亲,注重人格教育,一生都在思考一件事:“教育培训不仅有提高人的知识、培养人力资源、培育人才的使命……而且还有创造对推动社会进步发展有意义的文化、道德、美学和精神的宝贵方向的使命,因为教育培训是人生的目的,为了人,为了生命……”。如果他灵魂深处没有隐藏着教师的人格,我想他不可能如此伟大。
我有幸曾是与武元甲大将(功勋教师、邓氏杏副教授,邓氏河将军夫人的妹妹)家人关系密切的老师的学生和同事,因此,尽管无意中观察到了武元甲大将的妹妹洪居中将和邓英道副教授(邓氏杏女士的妹妹)的丈夫洪山中将一家人的作风、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例如,他是胡志明主席的亲密战友,深受国家元首的爱戴和信任,并被授予“英文”绰号的故事。很难说武元甲身上的“武学”品质和“文学”品质究竟孰强孰弱。关于军事天赋,或许到了这一步,我们已经不需要再多讨论了。不仅民众、战友、朋友,就连曾经在前线交锋的敌人,都不得不承认他天生的军事才能。法国《世界报》在武元甲将军逝世后,用两个版面刊登文章,其中一篇标题为“越南拿破仑——武元甲逝世”,表达了诚挚的哀悼。可以说,一位将军能在众人,甚至战线不同方向的人们心中拥有如此“地位”,实属难得。武元甲大将为何能引起如此良好的反响?如果有人花点时间去了解他,就会发现,从他刚开始指挥越南革命武装力量,到后来担任将军、国防部长,甚至退位后回归普通百姓,武元甲依然保持着朴素的平凡面貌,却又拥有高尚的人性。法国人将他比作拿破仑——一位他们非常敬佩的天才将军。这样的对比,我想,对于一位越南将军来说,已经是一种骄傲了,但如果再深入思考一下,或许拿破仑只是凭借军事才能赢得了大家的钦佩,而武元甲赢得的不仅仅是钦佩,还有尊敬。他身上具有的教师潜质,造就了如今的武元甲。许多有机会接近武元甲大将的越南士兵回忆说,作为军队总司令,这位人民将军始终把士兵的生命置于胜利之上。这种品质或许非常接近胡志明领袖的灵魂和人格。一位诗人曾写下如此美丽的诗句来描述胡志明:“胡伯伯并不把那些伤亡惨重的战斗誉为美丽的战斗,我却把美丽的言辞藏起来,如同藏起我心中的狭隘……”。
沃将军的人文教师的潜力几乎是永不枯竭的。这种品质几乎主宰了他的所有工作、思想和行为,即使当他回归平凡生活,没有地位和权力时也是如此。但我认为很少有人比他更有权力。看着排着长队的人们,以及他去世时流下的眼泪,没有人会不同意我的观点。这就是秋天最后一天对一位曾经是老师的伟人的无尽情感,我想献给他。
南海– 这几天,惊悉越南人民的传奇将军武元甲大将逝世的消息,越南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国内外媒体用数千页篇幅对他进行隆重报道,赞扬这位20世纪最杰出的将军之一,他不仅以英勇的战斗改变了国家和世界的历史;但最重要的是,他以卓越的智慧和罕见的人文品质在越南人民和世界朋友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爱戴。许多人流下了眼泪,留下来的人们也感到悲伤、沉思和反省。武元甲大将的一生和事业,无疑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反思、学习和反省自己的榜样……在这样的情感洪流中,许多教师、科学家、老战士、社会人文大学的学生和学员纷纷向学校网站发来表达对这位人民将军深厚感情的文章。我们想向读者介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