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2013学年,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在各项活动中取得了全面成果。副校长阮文金博士总结了这些杰出成就,并宣布了学校在新学年的重要发展方向。
- 请您介绍一下上学年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在人才培养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
首先必须指出,正是由于对自身作为一所领先的培训和基础科学研究中心的角色和使命有着清晰的认识,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才得以制定路线图并采取切实措施,融入国家发展实践,顺应当前教育培训国际化的趋势。在此基础上,近年来,持续创新和创造的精神一直是贯穿大学各项活动和发展方向的指导思想。
该大学在人才培养领域最杰出的成就,是成功地将23个本科阶段的培训项目和54个研究生阶段的培训项目按照产出标准进行了转换。这极大地促进了各专业之间以及本科阶段与研究生阶段培训之间的衔接。这些培训项目以质量为最高标准,借鉴了本地区乃至世界一流大学的培训项目,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全校各院系、专家团队和讲师的智力资源。此次转换也充分展现了该大学人才培养中心对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各专业发展趋势、社会需求和内部发展需要的清晰而深刻的认识,以及强大的适应能力。
为了不断补充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创造就业机会,学院一直致力于推进双学位培训项目、双专业、专业与辅修项目的建设。旅游与旅行服务管理双学位培训项目已成功建成,学院也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在管理学、社会学、新闻学、国际研究、东方学等多个具有社会吸引力的专业领域,推出双学位培训项目。根据规划,这些培训项目的成功建设将使学院的核心培训项目数量从23个增加到122个。学院希望这能够成为一种有效的培训方法和模式,既能满足当前学生的需求,又能充分发挥学院在衔接培训项目方面的优势。
此外,国际培训合作项目也进展顺利,并将很快扩展为与合作伙伴的2+2、3+1联合项目。该校还与法国图卢兹勒米拉伊大学合作开设了“公共政策与企业管理”(MAPE)和“儿童与青少年发展心理学”两个硕士培训项目。该校还与该大学合作建设“劳动、职业与环境社会心理学”项目。此外,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还与合作伙伴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成功建立了三个越南研究中心。上学年,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受中央组委会和165办公室委托,开设了首个科技管理硕士课程。课程期间,从培训计划、组织、管理到知识转移、技术引进等各个环节均按计划顺利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最终,38名学生中有36名顺利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许多学生取得了优异成绩。在此基础上,学校正积极与瑞典隆德大学协调,以完成中央组织委员会、165办公室和VNU分配的第二期课程的培训任务。
可以说,高质量的培训项目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社会的信任,也赢得了学员的信赖。近年来,报考学院培训项目的考生人数一直保持稳定。除了传统的C、D类考生外,A、B类等新增考生也越来越多。学院的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副教授阮文金博士在2013年大学入学考试期间接受了媒体采访。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的培训活动将着眼于以下四个主要目标:
首先,要不断改进并确保培训质量。学校始终将质量放在首位,因为这关乎学校的品牌、声誉和荣誉。
其次,教学与科研应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当前及未来几年,必须特别重视科研工作,以支持高校和研究生的培养。事实上,最新的科研成果已由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生动有效地应用。
第三,要推进培训项目的国际化,使学院的培训活动始终保持适应性,并与国家发展趋势以及本地区乃至全球大学教育、培训和科研发展水平保持同步。培训项目的国际化并非仅仅指用英语进行教学,而必须体现在每位讲师在各门课程中的教学内容、知识体系、教学方法、研究视角和先进方法等方面。
第四,制定计划并构建路线图,持续开设新的培训专业和课程,不断更新自身,提升培训项目对学习者的吸引力。培训专业和课程的多元化,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学院对国家发展趋势以及当前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发展方向的远见卓识。
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实现以上四个目标,我相信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将会取得更多成就。
2013年1月17日,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与越南科学家以及来自巴黎第一大学、国防部军事历史研究所、蒙佩利耶大学、里昂大学(法国)、夏威夷太平洋大学(美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德国)的专家合作,举办了以“1973年巴黎协定:回顾40年”为主题的国际科学会议。
您提到创新和创造精神是学校活动的指导原则。这种精神在科学研究活动中是如何体现的?
过去一年,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在科研活动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该大学承办了多项国家级项目、部级项目、国家教育科学技术发展局(Nafosted)项目、礼宾项目以及地方政府委托的研究项目。上学年,该大学共承办了11项国家级项目和1项礼宾项目(相当于国家级项目)。该大学在科研方面从未取得过如此辉煌的成就。
这一成功体现了学院在领导力、方向、工作组织和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创新,这支队伍由讲师、研究人员和专家组成。可以说,学院教职工科研团队的科研活动组织方式和思维更加务实、高效,并提升了实力雄厚的研究团队和一流专家的作用。学院的研究团队和专家始终密切关注国家科研发展方向,积极与科研项目委员会和职能部门交流合作,提出并推进科研项目和课题的研究。
在大学方面,得益于众多专家的智力资源调动以及国内外合作,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加强并提升了科研能力,不断巩固其作为研究型大学的地位。根据科技部和越南历史科学协会的规划,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该校众多科研人员能够有机会参与一项重要的科研任务,即编纂《国家史》(胡志明时代越南史)。该史料预计将包含3个主要部分,共24卷,于2013年出版,并将持续编纂约5年。
该学院的主要科研任务之一是研究边界、海洋和岛屿主权、区域和国际组织的影响以及主要国家的政策……
- 学校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批准的重要方向之一是“集中精力落实重大科研任务”。请您详细阐述一下这一方向的内容。
目前,学院的学科体系相当丰富,涵盖历史、文化、社会、政策、科技等领域。这些学科的基本方向如下:
首先,重点阐明越南的传统价值观、社会经济生活的根本性变化、社会关系的变化、社会分层、社会资本、家庭的角色和功能、城镇化进程、政策研究以及科技转移等。这些议题的目标是阐明越南当前发展的趋势、优势、困难和挑战,并提出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的解决方案。
其次,许多研究课题集中于研究社会问题、文化和意识形态交流、融合与同化过程、宗教生活的变化、信仰、传统社会组织的作用、习惯法、本土知识以及促进本土知识资源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保障社会安全等方面的作用。
第三,为了解决越南社会在一体化、区域化和全球化趋势下不断涌现的紧迫问题,例如边界问题、海洋和岛屿主权问题、区域和国际组织的影响、主要国家的政策等,一些研究项目还聚焦于西北、中部高原和西南等战略区域。研究成果将有助于促进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为制定政策和战略提供科学依据和论证,从而巩固越南的发展模式和理念。
从研究课题的开展情况可以看出,以往大多数课题都以专业方向为主,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课题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并有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众多专家参与其中。此外,科研,特别是国际合作的开放与合作精神,是大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因为当今大学的发展必须始终与广泛的联系相结合。与区域乃至世界其他大学的合作关系,为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的科研活动将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2012年9月14日,张晋创总统出席了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2012-2013学年的开学典礼。
- 在2012-2013学年,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举办了两件大事:一是欢迎张晋创总统出席新学年开学典礼;二是欢迎教育培训部长范武銮部长访问该校并与科研人员共事。请问这两件事对大学的发展有何意义?
这是两件非常重要的事,表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这样的一流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培训和研究中心给予了高度重视。
张晋创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高度赞扬了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及其历代教师和研究人员为国家科学、教育和人才培养事业所做出的悠久传统和巨大贡献。主席强调: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肩负着教育思想、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构建社会关系、塑造越南人民价值观、道德标准、生活方式和人格的重要责任。因此,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和责任,必须成为领导单位,积极有效地贯彻落实党的各项决议,使教育和人才培养真正成为国家最高政策,成为国家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2013年初,范武銮部长访问该校期间,对该校近年来取得的创新成果和卓越成就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部长高度赞赏该校专家团队的实力,该校已有20多个项目和科研项目群荣获胡志明奖和国家奖。此外,该校教职工队伍的成熟度也令人瞩目,目前94%的教职工拥有研究生学历……
可以说,这些对学校的教职工、学生和学员来说,是未来征程中巨大的喜悦和动力。党政领导的来访和工作会议,有助于学校更加坚定自身的发展方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身在教育培训事业和国家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肩负的责任。
- 作为一所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领先培训中心,它在过去对国家教育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悠久贡献,并在当前形势下将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的发展道路充满挑战,但也蕴藏着诸多机遇,这就要求大学领导和各部门领导具备正确的洞察力,能够分析并准确预测新的发展趋势,并清晰地界定自身的使命和任务。值得注意的是,有时,我们能够从挑战,尤其是困境中,找到新的发展途径。
当前,党和国家对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然而,仍需制定更具体的政策和指导方针,开展基础调查,以更科学、客观地评估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队伍的现状、实际培养和科研能力;组织管理方式和发展机制也需要进行改革。同时,各级管理层也需要加大对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支持和投入。在此基础上,结合内部努力,学院的发展将拥有更多条件和新的动力。
学院面临的挑战还体现在其有限的设施上。目前,学院仅有少量研究室、文献室和标准教室。教职工和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空间仍然有限,与学院的目标和发展需求并不相符。然而,学院始终会在自身条件和环境下寻求创新之道,克服重重困难,稳步迈向既定目标。
另一项挑战是代际传承。这种传承发生在为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建校做出贡献的第一代科研人员与如今的科研和管理团队之间。尽管在一些单位的培训和科研工作中,组织和人员配备方面存在一些困难,但前人为大学及各单位的发展留下了极其宝贵的遗产。知识的传承、代际间的责任感、教师们对科学的热情和执着,这些都是神圣的价值观,构成了大学的特殊优势和内在动力。如今的干部和公务员队伍都兢兢业业,始终致力于维护大学的身份和宝贵传统。大学努力弘扬大学共同体的价值观,不断构建大学精神,让所有人团结一心,携手共建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另一方面,目前学院的教职工不仅积极吸收前人的知识和经验,也积极拓展知识,积极引进外部的科技成果。近年来,学院定期派遣约三分之一的教职工出国进行交流、研究和教学。这表明国内外知识的流动形成了对流,为学院的发展和融合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