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会听取了该大学副校长黄英俊副教授关于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培训活动创新主要特点的介绍。近年来,学校致力于创新培训流程,以学习者为中心。训练部协调各单位,灵活有效地梳理和调整训练流程和时间安排,避免训练出现“死”时间。最高的专业角色和责任完全分配给培训单位,增强讲师的作用,而培训部门提供技术和程序支持。
此外,招生工作也朝着招生经常化、活动形式多样化的方向不断改进。与注册和申请提交相关的程序也得到了改进,以便更好地服务学习者,特别是利用在线实用程序。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学院还制定了标准化的培养计划,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业。保护过程也缩短了不必要的程序,遵循“一站式”方向,但仍确保了该部和 VNU 的一般规定。
学校还不断调整培养方案,促进行业、专业之间的对接,增加学员的学习和就业机会。学校还考虑与越南国立大学成员单位合作开设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培训项目的选修科目也进行调整,以增加对学习者的吸引力。
会议讨论的另一个主要内容是促进人文社科大学科研成果国际发表的解决方案。副教授黄文仑博士(科研管理系主任)在就此主题发表论文时评论道:近年来,学院的国际出版物日益繁荣,并在教职员工中产生了连锁反应。 2012年至2016年期间,学院的国际出版物数量从20种增加到42种。然而,目前国际出版物仍然集中在历史、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东方研究和社会学等少数几个部门。这些出版物主要来自个人,而不是研究团体的成果。
国际科学出版目前被认为是帮助促进国际融合和提高研究团队能力的方向之一。为此,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将国际出版目标分配给每个单位,并逐步分配给每个讲师和研究人员的职称;将国际出版标准与薪酬和奖金优先顺序挂钩;专注于建立强大的研究团队,以实现国际出版物的可持续性;试点组织并分配联合研究计划和项目给研究小组以供国际出版;投资升级《社会科学与人文杂志》成为国际科学杂志......
会议讨论的第三个主要内容是提升学院各中心运营效率的解决方案。据人文社会科学大学副校长陈氏明华副教授报告,目前,该大学拥有13个中心和1个附属公司,其中包括8个培训支持研究中心、5个培训服务中心和1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目前,中心活动除了取得一定成效外,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中心与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不够好,活动效率不高;一些尚未与研究型大学模式挂钩的中心的发展方向;服务中心数量较少,且仅提供培训服务,缺乏科技服务。
在学校向研究型大学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意见需要重新审视和评估中心的地位和作用。首先,学院要重新审视各中心的职能、任务和管理重点,并逐级进行重组。任何有效运作的中心都会继续获得大学的投资以扩大其业务,甚至成为跨学科研究中心。对于效率低下的中心,可以与其他单位合并。此外,学院将建立更加严密的运行机制,使各中心既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研究潜力,又能对学院承担具体的责任。
作者:清河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