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胡志明报:创作主体的独特身份与标志

星期四 - 2017年5月18日 05:05
《胡志明出版社》是人民教师河明德教授荣获2010年胡志明科学技术奖的作品之一。值此胡志明主席诞辰127周年之际,人文社会科学大学网站刊登该书第五章《创作主体的身份和独特印记》,向读者隆重介绍。
Báo chí Hồ Chí Minh:  Bản sắc và dấu ấn độc đáo của chủ thể sáng tạo
胡志明报:创作主体的独特身份与标志

与文学和艺术创作领域不同,新闻业是一种旨在告知和宣传的政治活动,因此创作主体的作用是谨慎地在类型界限内展现的。然而,具有独特才能的优秀记者经常会在文章中创造性地表达他们的主题。胡志明是一位伟大的新闻工作者,他的新闻事业生涯跨越五十余年,经历了1945年以前、抗法时期、北方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抗美救国时期。他的新闻工作者身份体现在许多方面:秘密活动时期的革命战士;八月革命以来任总统,指挥过两次抗战的将军;人民群众的父亲、叔叔、兄弟。可以说,胡志明新闻事业中贯穿的主观印记就是其政治论点中体现出的坚强精神。在《读《天嘉诗》有感》一文中,他也要求这首诗要有钢铁般的品质。有了媒体,这一座右铭和原则就更加清晰了。钢铁体现在对原则问题的坚定性、为真理而战的热情和激情、以及对界限的明确划分。不产生歧义、混乱、保留和双重表达。说话坦率、直接、有力、清晰的人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在与敌人的对话和辩论中,他采用了尖锐、有原则、积极主动的写作风格。他在评论国家和人民的重大问题时,具有庄严豪迈的风格。这种英勇果断的文风在《独立宣言》中得到了典型的体现:“一个勇敢地反抗法国奴役八十多年的民族,一个勇敢地与盟军站在一起反对法西斯主义斗争了数年的民族,这个民族必须获得自由,这个民族必须获得独立。”在《全民抵抗号召》中也写道:“我们宁愿牺牲一切,也不愿失去我们的国家,也不愿成为奴隶。”这种勇气和风格通过多种新闻类型表现出来,包括采访。在回复美国记者哈伦·艾萨克的提问时,他通过自己的回答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智慧和身份:

问:您认为法国与保大之间的谈判将会是怎样的?

答:我们不需要知道那个“谈判”。

问:您认为,根据法国割让给保大的部分,是否可能改善贵国政府与保大之间的关系?

回答:私人和整个国家选举产生的政府之间是什么关系?

问:近代以来,越南军队能够打败法国军队吗?而在目前的情况下,那次袭击什么时候会到来?

答:打败殖民主义者是绝对可能的。到时候我会告诉你的。

问:您认为中国的局势是否有利于越南独立?

答:越南的独立始终是越南力量的结晶。

...

问:您是否担心越南会成为任何国家的藩属国?

答:不,我不害怕。

...

问:美国在亚洲的政策是什么?

答:仅从越南的角度来说,我们对美国向法国提供武器来杀害我们的人民、摧毁我们的国家感到遗憾。

以上只是 Aaron Isaac 提出的 45 个问题中的几个;但仅此一点就足以看出胡志明的政治才能。这种政治品格和勇气所铸就的自我,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了胡志明的全部著作。胡志明的一生是为解放民族、解放社会、解放人民不断奋斗的一生,因此,他的新闻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殖民主义的控告和批判、对敌人的论战、对人民的号召,这一切都体现出他是一位杰出政治家的标志,他具有严肃的性格、坚强的脾气和对生活亲切而热烈的热爱。国家主席范文同深刻地概括了胡志明的品质:“胡志明是一位对民族前途、对人类、对社会主义充满坚定信念的人……胡志明是一位坚定不移地与一切敌人和一切困难作斗争,并将这种坚定意志传递给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人。胡志明是一位充满活力、灵活多变、充满奉献精神的人,他的灵魂和举止充满智慧与平和。”一切为了大家,为了共同的生活,在文章中,他不谈自己,也不希望别人谈论他。正如苏胡教堂所说:人们“如高山之巅,隐藏其身形”。

他始终保持着自我批评的精神,对工作负责:“我必须坦诚地说,这些成功是同胞们努力的结果。上述的不足之处是我们自己的错。人非神明,谁也避免不了缺点。”他的天性是谦虚,是君子的谦虚,深刻意识到自己的真正价值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谦逊还体现在对人类生活中能够达到和不能达到的极限的认识。当然,觉醒的结果不是悲伤或被动,而是在公共和私人工作中表现出主动性以及对自己和他人的信心。所以人们很容易在他身上看到一种平静、深刻、宽容的态度。人们有巧妙的方法来处理复杂的问题和不友善的言语。

有人说:“胡志明不知所措,今天只谢这个人,明天又谢那个人。” 是啊!我很乐意接受这样的批评!而且,我希望每天都能写很多封感谢信,因为这证明我们人民积极践行了“有钱给钱,有力给力”的口号。

他的直率、真诚、果断的品质在他的作品中时常显露出来。在接受一位外国记者采访时,他写道:“你问我这个问题,我会放下谦虚,诚实地回答:我没有家,没有妻子,没有孩子,越南是我的大家庭。越南的长辈是我的亲戚。越南的女人是我的姐妹。我只有一个愿望:让我的祖国独立、统一、民主。当我实现这个目标时,我会回归公民身份,去旅行、读书、园艺。”

谈新闻活动中的创作印记,要注意创作主体的特点。尤其是胡志明主席的自我意识赋予其政治活动以个性和创造精神,其著作有灵魂,客观材料与主观因素相融合、和谐统一。

八月革命以来,我们通过报纸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他真诚、庄严、深情的一面。注意听众(向谁讲话、向谁写信、谈论什么)和适当的表达方式才能最有效。

在越南独立后第一个中秋节之际,他作为国家主席向全国儿童致信。这封信通过故事和熟悉的称呼方式与孩子们建立了特殊的联系和亲密关系:“我是胡志明,在和你说话”,“老胡也和你一起开心地笑着”。然而,他不仅给孩子们带来爱,也时刻提醒他们今天,特别是未来生活中的责任。他在越南民主共和国开学第一天的《致同学们的信》中写道:“越南能不能变得美丽,越南人民能不能登上光荣的舞台,与五大洲强国比肩而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们的学习。”

热情、真诚以及对共同事业的鼓励和激励的想法往往是他在用自我来分享、承诺和鼓励当时紧迫的事情时的许多文章中熟悉的特征,特别是在八月革命初期的文章中。面对复杂的政治形势,内忧外患,外敌入侵,饥荒肆虐,愚昧无知,他恳切号召、解释和鼓励全体人民克服“危急”局面。

粮食匮乏,饥荒威胁着人们,胡志明号召大家勤俭节约,他自己也率先行动起来:“当我们端起碗吃饭的时候,想到那些挨饿受苦的人,心里不禁会有些感动。所以我向全国同胞倡议,并首先身体力行:

每10天禁食一餐,每月禁食三餐。把那份米(每餐一杯)拿来救济穷人。

这样,穷人就有了一顿菜、一顿粥,等待下一茬稻米收成,不至于饿死。”上述话语体现了越南人民互助互爱的优良传统。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这只是权宜之计,根本问题是粮食生产。他在1945年12月7日《每日报》(Tac Dat)第1期上呼吁:

增产!现在就增产!再增产!这是我们今天的口号。这是我们维护自由和独立的实际行动。农民同胞们,前进!前进!

同样是美食的主题,以上两段文字,却流露出一个人既富有同情心、智慧敏锐,又十分朴实和体贴的两种情感和思想,这依然是胡志明政治写作中自我意识的特征。

在对高级军事官员的讲话中。胡志明主席谈到权力与地位的关系,这是一个熟悉而又具有深刻哲学意义的问题。讲力与实在,就是讲物体本身的存在及其在时空辩证运动中的性质与力量。胡志明主席以通俗易懂、令人信服的方式解释了上述问题:“一公斤的砝码,如果处在有利位置,力量就会大大增强,能够举起几百公斤的物体。这就是以力取胜的局面。我们与美国人作战,凭借着极其有利的位置,以少胜多。我们的胜利显而易见。敌人的失败也显而易见,但他们仍然非常顽固,不愿放弃侵略我国的阴谋。”文章中虽然没有直接出现“我”字,但其富有哲学深度的思维方式,具体、朴素、灵活的形象,都带有浓厚的胡志明烙印。

对于一个多次提及的话题、一个思想、一种感受,作者总能有新的表达方式,既具体又深刻,令人印象深刻。

在国外工作期间,作者始终铭记对祖国的热爱。以阮爱国为笔名的许多文学和新闻作品都体现了这一思想。在图尔代表大会上,他作为印度支那代表说:“亲爱的同志们,今天,我本应和你们一起来到这里,为世界革命事业作出贡献,但我怀着沉痛的心情,以一名社会主义党员的身份来到这里,抗议在我的祖国发生的滔天罪行。”在一次大型会议上,这位殖民地的年轻人没有失去冷静,仍然积极地表达了他真诚而深刻的想法。

也是在这个时候,这位年轻的革命家在阅读列宁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时,找到了拯救祖国的道路:“这个提纲使我多么感动、激动、开阔和充满信心啊!我感动得哭了。我独自坐在房间里,像面对一大群人一样大声说道:‘我受苦受难、流亡在外的同胞们,这就是我们需要的,这就是我们获得解放的道路。’”这些思想标志着阮爱国政治意识的根本转折,承载着整个民族的气息、气息和愿望。这是一个特殊的时刻,作者充分表达了自己,并在内容和语言上创造了独特的印象。

还可以继续陈述许多主要论点,即作者记录了独特的个人印记。首先是“谨向同胞报告”的信写于1941年6月6日,署名阮爱国,凸显了时代特征。那时敌人的实力已经衰落,所以变得更加凶猛。南溪、北山、多良等地的起义,继承了前辈黄花探、潘廷丰的遗志,最终被淹没在血泊之中。但这也是解放的契机,作者号召全体人民团结起来:“亲爱的同胞们!救亡是共同的任务。每一个越南人都要分担一部分责任:有钱的贡献钱,有财产的贡献财产,有力的贡献力量,有才能的贡献才能。至于我,我愿意全心全意地加入你们的队伍,为了我的同胞获得自由和独立,哪怕要牺牲我的生命。”

阮爱国的信是号召全体人民觉醒、团结起来、消灭敌人。这封信仿佛是对国内外即将发生的重大社会运动的预言。信中强调了机遇因素,分析了敌我力量对比,并肯定了我们的力量:“解放的时刻已经到来。让我们高举独立旗帜,带领全民战胜共同的敌人。”

八月革命成功了,他担任总统,他的地位就是灯塔,他的话就是命令,他的思想就是战略指导。但我们依然遇见一个真诚、亲近、为民、为国的自我。几十年来,南方人民生活在美国傀儡政权的统治下,生活极其困苦。理解这种处境后,他始终对南方怀有最温暖的感情:“南方的形象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他仍然对人民和国家,特别是南方人民怀有深厚的思想和感情:

“在南越,25岁以下的人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自由的。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痛苦,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痛苦加在一起就成了我的痛苦。

因此,我与生命之间有一个,我是生命中的一个分数,或者说,当个体完全融入并投入到共同生命中时,我是共同生命的一个倍数。他郑重声明:我将把我的一生奉献给我的人民。

这是为人民、为国家而活的神圣、高尚的一生。

胡志明的新闻中经常展现出开朗、幽默的个性。八月革命前,胡志明的文学风格充满讽刺、反讽。记者胡志明通过《法国殖民统治判决书》的篇章和讨论所谓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正义的文章,证明了他是一位出色的讽刺作家。讽刺风格是胡志明的品质和特点,体现在他的所有诗歌、短篇小说和政治文学作品中。在许多政论文章中,他以强烈、尖锐、丰富而有说服力的讽刺笔触、深刻而精妙的思想、以及既是被压迫者又是掌握正义者的讽刺性微笑,直接攻击法国殖民主义。讽刺挖苦成为胡志明攻击敌人的惯用写作风格。从法国殖民者到土著,到法国殖民者,到美国帝国主义者……半个多世纪以来,敌人始终出现、遏制、包围和入侵我们的国家。他曾以阮爱国、建思、陈力、CB、D.X.等多个笔名写作,始终积极主动地攻击敌人。八月革命以来,作为总统,他没有采用人们熟悉的讽刺风格,而是主要与法国、美国等国元首进行辩论,直接批评敌人的入侵阴谋和罪行。和人民相处时,他很少使用讽刺或挖苦的语言。人们在与群众交谈时常常表现出开朗、诙谐的一面。可以在“人物”中找到聪明、坚定、坚强的性格加上亲切、开朗的笑容,很容易在人与人之间营造亲密、和谐的氛围。如果是批判性的观点,听众就很容易接受。如果是一个幽默的微笑,一切都会变得更容易相处。在与清化省委干部的谈话中,他以幽默、诙谐却又不失严谨的语气,批评了会议期间的饮酒现象:“虽然‘聚众饮酒’的风气比以前有所减少,但仍然盛行。官员们要花钱请客,却吃不饱,这就等于没有帮助官员‘长生不老’。叔叔去的一个地方,官员们宰了一整头牛,说是‘招待胡主席’,结果把胡主席‘吃’了。我们必须积极纠正这种现象。”

在回复本报记者 Martha Rohat 同志时格拉玛(古巴)他的讲话方式非常幽默,很容易深入人心,并且产生了非常具体的教育效果:“目前,女性正在做着她们以前从未担任过的任务,担任着她们以前从未担任过的领导职务。我们可以见到很多女性,她们目前是合作社的负责人。你们知道吗,女性甚至比男性更有效率,因为当男性在工作中取得成就时,他们经常会组织聚会、喝酒,有时花掉的钱比他们额外赚到的还多。女性不会做这样的事。”

别告诉男人们我刚才说的话,但女人确实工作得很好。”

可以说,胡志明在写作中非常关注他所写的主题、他所交谈的人,并且有适当的行为方式。可以说,他尊重书写和言语的行为文化,但并不落入礼仪或形式。友好亲切的同时又不失文化行为规范,为作品创造了独特的感染力和魅力。

通过千万篇文章,创作主体的身份与印记得以多方面展现。有时它是作者的直接话语。但更为普遍、全面的是作者的思维、方法、风格、语言等特点深深地渗透在作品之中。主席范文同评论道:

关于胡志明思想:“胡志明理论思想的突出特点是系统的观点”,“极其重要的是要强调其风格,即适应历史发展的回应”。

关于人学理论:“胡志明革命纲领的核心是人学纲领”、“共产主义人道主义”以及在领导革命实践中“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培育人民力量、发挥人民潜力”、“胡志明的人性品质是越南品质、革命品质、共产主义品质、人文品质……”。

关于方法论:“胡志明使理论在实践中活跃起来,又使实践充满理论”。胡志明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家和实践家。上述品质和特点在其作品中以不同层次展现,有助于通过其作品塑造胡志明的身份和印记。

创作主体的身份和标记并不封闭或仅仅集中在胡志明某一位个人记者身上,而是在许多革命记者身上可以复制、并且已经复制的共同范例。

作者:GS。人民教师河明德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