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人文社科大学各项工作继续有新的进展。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国际培训合作、培训检查和质量评估等活动按计划按规定定期开展。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不断拓展,正在形成新的方向和新的机遇。重点关注员工培训。该校继续确立其在 VNU 结构和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以下是基本结果。
大学培训:QH-2008-X提前毕业学生数量增加5倍
在培养方案和教材体系建设方面,学校已完成22个培养方案按输出标准调整,完成东南亚研究专业和公共关系专业建设项目,实施CLC体系心理学专业建设项目,完成越南国立大学基础科学专业新经费机制试点计划6个项目,对NVCL体系语言学专业项目进行调整,使其更符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和目标。投入的学习资料体系卓有成效,已接纳47部DCMH、83部TLHDMH、21部讲座、9部教材、12份译著;出版了40本书籍、教科书和参考资料;新签订讲义、教材、译文编写合同14份。人文社科大学积极推动学分培养真正走向深入,创新教学方式:实施04门试点学科,为52门学科选拔讲师,试点25门学科利用学科网站进行教学。特别是利用学科网站增加师生互动,初步获得了师生的积极反馈,开启了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应用的前景。首次与新加坡国际基金会专家联合举办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课程,帮助45名青年讲师提升专业技能。

在培养组织管理方面,QH-2008-X班共有管理学专业学生89名、图书情报专业学生62名、哲学专业学生21名提前一学期毕业。这一数字较QH-2007-X课程提前毕业的学生人数增加了5倍。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说明学生们正在适应越来越高的学分培养方式,找到适合自己个人情况的最佳学习路径。
研究生培养:硕士招生数量增长近30%
2011-2012年度,学院组织两轮研究生招生,共招收研究生842名,其中NVCL项目学生04名,外国留学生10名;博士生 59 名,其中 NVCL 项目博士生 4 名,外国博士生 1 名。与上一学年相比,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近30%。高校在校生总数约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35%。培训和考核流程逐步系统化,更加适应学分制培训的要求。上学年,学院组织453名达到产出标准的研究生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并获得毕业证;成功答辩论文并建议越南国立大学向 30 名博士生(包括 5 名外国博士生)授予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日益朝着互联互通、面向社会需求、高度融合的方向完善。学校按输出标准调整了53个培训项目,并根据教育培训部新的行业规范对部分培训项目名称进行了整合和调整。学院现有研究生培养专业55个,其中02个为NVCL专业。目前,学院有 03 个研究生课程正在评估并等待 VNU 的批准(人类学、电影艺术和美国研究硕士课程);正在推进其他06个项目建设(宗教学博士、科技管理博士、越南文化史硕士、中国学硕士、办公室管理硕士、临床心理学硕士)。学校已签订了12个讲义、教材及译文编写合同,并组织了05个讲义、教材及译文的鉴定。
科研成果:05届教师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这是过去学年成绩突出的活动领域之一。学院积极主动地与相关机构和合作伙伴合作,为教职员工和学生提出并实施了许多科研课题和项目。因此,学院的资金来源和科研活动体系是多元而丰富的。 2011-2012学年,共受理各级各类科研课题61项,其中优质课题占72.2%。学院目前正在执行国家级项目02项、国家科技基金项目10项、其他项目71项。学校组织青年教职工科学大会,创造条件,鼓励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青年教职工申报河内国立大学A、B类课题和国家科技基金课题。基础课题100%面向年轻员工——博士生、研究生。学校在科学期刊和科学会议报告上发表论文685篇,其中在国际科学期刊上发表科学报告21篇。共举办了26场研讨会和讲习班,其中包括17场国际科学研讨会和讲习班,其中许多是跨学科且高度专业化的,例如:东南亚的新研究方向、政治和社会组织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贡献、区域一体化:欧盟和东盟的视角、越南与东亚之间的文化交流:从社会历史和人类学的角度、环境新闻学......学生研究继续保持和发展,全校18%的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开展706份学生研究报告。 2011年全校有02个项目荣获教育部“青年科研人才”奖; 08个项目荣获VNU的SVNCKH奖。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的五名教师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勋章,这是该校去年取得的突出成就之一。那些是老师:已故教授。陈国旺 - 胡志明奖 - 作品集“越南文化 - 传统与现代”,GS。河明德 - 胡志明奖 - 作品集“胡志明的文学和新闻生涯以及越南文化艺术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教授。段天术——国家奖——作品《越南语音学》、副教授阮承熙博士——国家奖——作品《17、18、19世纪的升龙-河内》、教授阮天甲博士——国家奖——作品组《越南词语和词汇》。这是党和国家对人文社科大学一代又一代教师、科技工作者为国家科教事业和国家建设发展所作贡献的重大肯定。
组织-员工:做好员工的培训和培养
学校以打造和发展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为目标,过去一学年对教职员工的培训与发展工作受到高度重视,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选派干部出国留学、研修、授课170人次,增长35%。干部上大学人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截至2012年5月,全院有在国内外攻读博士学位的教职工150人,攻读硕士学位的教职工50人。 70%以上的教师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教学和研究,16%的教师精通其他外语。学校选派402名教职员工前往不同领域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实施NVCL方面,学院选派历史学院、语言学院04名讲师前往美国和澳大利亚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为语言学系教职工开设高级英语班。此外,还调整了内部支出规定,鼓励员工,首先是年轻员工,通过工作和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过去的学年中,11名教职工顺利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2名讲师被授予副教授称号。
政治思想和学生工作:创新多项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活动形式多样,实施方式创新。学校继续以多种生动、务实的形式开展第二期“学习践行胡志明道德榜样”运动和其他学生运动;通过学校领导与各专业学生对话的方式,实行民主规范,参与学生达500余人。志愿者活动、慈善公益活动不断开展,重大节日庆祝活动隆重有效。学校举办了272名优秀工会干部、学生党员党性培训班,吸收新党员54名。学生工作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社会政策和学生医疗保健得到很好的落实;定期关注咨询、职业指导、毕业生求职以及为学生创造求职机会。学生数据库登录已迅速完成。

有全日制学生404名,研究生03名,非全日制学生30名,他们因学业和工作成绩优异、克服困难、学业优异而受到奖励; 161 名学生和年轻教职员工是学校级杰出青年,其中包括 11 名学生和 4 名教职员工是 VNU 级杰出青年。学校积极协调企业组织学生实习;向招聘机构和企业介绍毕业生;公布2012年应届毕业生名单,以便各地积极组织招生;配合并实施好教育培训部与《青年报》联合举办的2012年大学招生咨询会。
外交和国际培训合作:签署国际合作文件共计152份
2011-2012学年,学院继续与国外大学签署10项新的合作协议,新签署02项合作协议,累计与国外签署的合作协议达152项。学院组织实施了由基金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及研究项目,如:支持人类学系发展项目、人类学研究项目、人类学博士培养方案建设与教学科研能力提升项目、越南教育政策研究项目、提升越南欧洲研究教学能力项目、国际问题研究发展项目(第二阶段)、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研究项目(新加坡SIF资助)等。学院共接待国际学生590人次、外国科学家210人次来院参加研讨会、科研交流、实习、学习和研究;有 170 名教职员工和 16 名学生在此工作、交流科学、参加研讨会、进行研究和出国学习。

继续开展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在儿童青少年发展心理学、组织管理、酒店管理、科技管理等专业开展短期项目、“3+1”、“2+2”本科联合培养项目和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
质量保证:根据AUN标准进行内部评估
多年来,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一直是越南国立大学质量保证领域的领先单位。学校继续实施旅游学专业培养方案外部评估、实施东方学专业培养方案评估、完成档案学与办公室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自我评估报告初稿。特别是,学院首次按照东南亚大学网络(AUN)的标准对语言学专业进行了内部评估。此外,教师授课评估结果也显示出积极的成果:学科组织质量、学科项目质量、教师教学活动质量、学校考核评价活动质量都有明显提高。具体而言: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的学科组织质量达到4.04/5,而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的学科组织质量为3.82/5。普通科目课程取得了明显进步,达到 4.25/5,而 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为 4.05/5。该课程计划受到高度评价,达到了 4.25/5,而 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的评分为 4.05。教学活动在整体教学质量方面获得良好评价,达到 4.32/5,而 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的成绩为 4.13/5。评估活动取得了 4.32/5 的高分,而 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的得分为 4.09。教学质量总体平均得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4.25/5。课程组织质量、课程设置、教学活动、师资考核等均得到学生的高度评价。通常是历史学院(4.54/5);哲学(4.43/5)信息 - 图书馆(4.33/5)政治学(4.31/5)国际研究(4.26/5)文学(4.23/5)。此外,在2011-2012学年,培训质量保证中心下属的培训咨询和支持团队(CASA)成立。 CASA 的职责是为学生提供学习技能和职业技能方面的建议,并支持讲师提高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