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抗战老兵协会成立于2001年12月22日。多年来,抗战老兵协会积极参与大学及各级抗战老兵协会的各项活动,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连续被河内抗战老兵协会评为优秀模范单位。青年一代的教育工作是协会始终高度重视的关键任务之一。
重大事件民族国家传统教育每年4月30日、5月7日、12月22日等纪念日,学校老战士协会配合团、学生会定期组织与历史见证者见面交流活动。典型的例子有:在奠边府大捷50周年之际与参加过奠边府战役的老战士进行交流;两次举办“富国岛监狱敌俘老战士斗争图像和文物展”并与80多名富国岛前战俘进行交流(2005年、2009年);配合越南电视台成功举办“烈火与鲜花的时代”交流之夜;与在“学习和践行胡志明道德榜样”运动中保护胡伯伯和胡志明纪念馆馆长的见证者进行交流;与学校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教师和老学生进行交流;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军作家交流……这些会见交流活动有助于培养学校年轻一代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受到了师生的高度评价。协会定期与团委、学生会配合,做好对年轻一代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工作。许多教师不仅教学出色,还在科研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热情地帮助和指导学生。2010年4月20日越南残疾人节之际,学校退伍军人协会与学校残疾学生俱乐部Hoa Da举行了会议交流活动,学校领导代表、河内市残疾学生协会和清池县残疾人协会的众多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主题为“超越自我”,旨在鼓励残疾学生努力出色地完成学习和培训任务。在升龙河内建校1000周年之际,协会还配合河内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组织与美国老兵见面交流,为增进双方老兵之间的了解、让学生了解我国人民和民族在争取民族独立斗争中作出的巨大牺牲做出贡献。多年来,学校没有学生因参与社会不良行为而受到纪律处分,没有社会不良行为渗入学校,也没有老兵子女参与社会不良行为。在4月30日胜利纪念日、7月27日荣军烈士纪念日和12月22日建军节之际,各支部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先辈的英雄传统,例如邀请历史见证者、老兵教师、军旅艺术家与学生互动交流。
传播对学校传统的自豪感河内国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大学的前身是河内文学院(根据胡志明主席1945年10月10日签署第45号法令成立)。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大学一直被党、国家和社会誉为全国最大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和研究中心,肩负着为建国卫国事业培养高素质基础科学人才的任务。大学在教育和科研方面取得的成就体现在以下荣誉上:一级劳动勋章(1981年)、一级独立勋章(2001年)、革新时期劳动英雄称号(2005年)、胡志明勋章(2010年);10名教师荣获胡志明奖,16名教师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25名教师荣获人民教师称号,56名教师荣获优秀教师称号,这些成绩是协会始终坚持教育学生优良传统的依据。
选用记者、学校老战士协会副主席范廷兰创作的两首诗来介绍广治古城: 脚步轻柔,声音轻柔 好让战友们安息在草地下 广治的天空蔚蓝,有风 虽吵亦勿摇动树木 脚步轻柔,声音轻柔 好让战友们紧紧地躺在一起 古城那么宽阔,战友们为何那么狭小? 每一寸土地都是真实的生命 所以我今天哽咽了。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是培养国家伟大政治人物的地方,如阮富仲教授、河内市委书记范光义……国家杰出科学家:陈文饶、陈德草……诗人、作家、烈士:黎英雄、阮仲定等。他们是老战士协会向学生传授优良传统的典型。特别是目前在学校工作的抗战老战士教师,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自成立以来,学校老战士协会已有14名同志通过博士论文答辩,4名同志荣获优秀教师称号,2名同志荣获教授称号,27名同志荣获副教授称号。老师们辛勤付出的榜样,给学生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学校老兵联谊会每年都会组织“回归本源”、“重游故地”等活动,重温旧梦,滋养情感,彼此提醒,要活得更好、更充实。在这些活动中,联谊会的老兵们创作了许多珍贵的诗歌、歌曲、回忆录、短篇小说……并在各大媒体上发表,将最纯粹的情感、最真挚的思念传递给当代的年轻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