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永远的士兵

星期四 - 2012年7月26日 晚上11:05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目前拥有近500名教职员工,其中58人为退伍军人。许多退伍军人是学校的首席讲师、科学家,或在学校各项活动中担任重要管理职务。让我们聆听老师们分享他们难忘的军旅时光,感同身受他们的经历,以及对生活和年轻一代的思考……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目前拥有近500名教职员工,其中58人为退伍军人。许多退伍军人是学校的首席讲师、科学家,或在学校各项活动中担任重要管理职务。让我们聆听老师们分享他们难忘的军旅时光,感同身受他们的经历,以及对生活和年轻一代的思考…… * 阮志华老师(培训质量保证中心主任):相信年轻一代。我于1972年4月19日入伍。当时我17岁,是兴安市高中的最后一年。我特意获得了毕业证书,可以奔赴战场。1976年11月13日,我退伍,进入河内大学语言系学习。如果说语言学的大学学位对我的人生意义重大,那么同样重要的大学学位就是“军校”的“实用”学位。虽然学费是用骨头、鲜血、健康和青春来支付的,但它给了我不断奋斗的意志,并“锤炼”纪律,作为我未来人生的前提。作为一名退伍士兵,继续学习和工作的最大困难和障碍是健康——在战场上多年的艰苦奋斗已经严重损害了我的健康。 “收获”在于不断奋斗的意志和“锤炼”纪律——军人的习惯——这“渗透”了我所有的活动。我常常铭记“每一天都要精彩”。当然,我并非事事如意,但总的来说,意志、工作和纪律在生活中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这些军人的品质也帮助了我从事教学和科研。我对当今这一代的学生和青年充满信心,就像我对我们这一代的学生和青年充满信心一样。他们聪明、有毅力、有纪律……每当祖国遭受入侵时,他们宁愿流尽最后一滴血,也不愿失去祖国的一寸土地……当你看到他们照顾家人、照顾个人……或者说一些胡言乱语时,永远不要对他们失去信心。我爱他们,尊重他们,因为几十年前他们就是我们。* 武清松老师(越南语与越南语学院讲师):保持自我,才是真正的军人。我于1970年底入伍,入伍八天后就收到了河内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当时,即使有正当理由,我这个年纪的年轻人也不能留在后方。经过一年的训练,我们徒步行军六个月到达同塔梅,成为卧底士兵,参与当地武装力量的建设。1976年10月,我进入河内理工大学文学系学习。战争的记忆有很多。但我可以说,在我们卧底和建立基地的过程中,我们与许多“基地”成员生活在一起,这些“基地”是敌人安插的间谍,我们称他们为“天鹅”和“凤凰”。只有当我们的保安来逮捕我们时,我们才会感到惊慌和恐惧。在美国“战争越南化”战略之后,南三角洲的大部分革命根据地都被摧毁了。我们每晚突袭各个村庄(秘密进入战略要地),与根据地联络,在人民中集结力量。必须说,人民从未放弃革命。只是革命干部让他们失去了信心。幸运的是,当时北方人民对胡伯伯充满信心,仅仅听到我们操着北方口音,他们就相信了。在残酷的战争中,每天都有人死亡,许多人无法忍受,纷纷开小差,逃往他乡。我们活了下来,因为我们相信有一天我们会回来。我们必须相信人民,对他们诚实,不欺骗他们,有了人民就等于有了一切。在那些年里,我们没有得到任何政权。我们活着是因为人民养活了我们,保护了我​​们。对于回归平民生活的士兵来说,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像普通人一样生活。我这样说是为了表明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在上世纪80年代经历了多么艰难和艰辛,许多希望和信念都动摇了,破碎了。我们这些老兵,在艰苦残酷的战争年代里,才得以保持自我,学习认真,完成好各项任务。我自己也常常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友们,他们劝诫我,要保持军人的本色。作为一名军人,也是一名教师,我必须加倍努力,远离日常生活的一切诱惑,诚实做人,做一个诚实的军人,一个有个性、有担当的教师。我非常担心下课后,学生们会把我看作一个渡河的摆渡人,把一切都忘得一干二净。上课时,我总是努力让学生们明白,我把全部的热情都倾注在帮助他们掌握专业知识上,在每一次讲课中都保持诚实,才能在生活中做到诚实。幸运的是,很多学生写信给我,感谢我的亲切和真诚。也许是战争赋予了我这些?有人曾请我为今天的学生政治思想教育贡献自己的见解?我认为,只有真诚才能感化彼此。世间万物,皆是虚浮。真诚,是互相守护,守护对国家、民族未来的信心。老师,要成​​为学生的依靠,成为学生的镜子。* 范廷兰老师(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多年的军旅生涯是今天人生的基石。1975年祖国统一胜利后,我入伍参军。15年的军旅生涯,虽然没有经历过激烈的战斗,但也经历了不少艰难困苦,尤其是在老挝北部执行雷达站值班、保卫邻国领空的那段时光。士兵们各方面条件都欠佳,甚至没有姑娘们的声音和笑容,嘴唇都变得薄了,但他们的眼神始终清澈警惕,恪尽职守。后来在北部边境战乱的岁月里,我们行军,敌军炮火从后方扫射,道路两旁也响起枪声,但那时的我们似乎并不畏惧死亡。也许是爱国之情、对祖国的爱、对父母的爱、对雄鸡啼鸣的热爱……促使我去战斗,去履行我的职责。服役15年后,我肩负着上尉军衔,不到30岁就转学到河内理工大学(现为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新的环境,背负着军人的行囊,承载着胡伯伯士兵的精神。在讲台上,多年的军旅生涯是支撑,是将讲座更好地传达给学生的信念。讲给学生听的故事是回忆,是涌现的回忆。作为一名老教师,我希望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过去,更加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更加感激父辈和兄弟们的贡献。如今的年轻人在开放但充满挑战的环境中学习和训练。现在的生活与过去不同,有很多需求,也有很多陷阱。你可以克服一切困难,但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生活。你应该生活、学习和工作,让历史永远陪伴着你,不要让这段距离越来越远。如果你这样做,历史不会忘记你的感激之情,会满足你的愿望。对吧,伙计们?

作者:清河

 标签:消息活动人物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