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韩喃文学系40周年

星期三 - 2012年11月14日 03:51
USSH——2012 年,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文学学院韩喃系迎来了成立 40 周年。值此特殊时刻,我们想介绍韩农学院系主任范文奎副教授的一篇文章,向读者介绍该学院独特的培训计划。
USSH——2012 年,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文学学院韩喃系迎来了成立 40 周年。值此特殊时刻,我们想介绍韩农学院系主任范文奎副教授的一篇文章,向读者介绍该学院独特的培训计划。 1972年,在抗美战争进入激烈的历史性转折点之际,汉侬培训系在河内理工大学文学院开设了第一期班,其使命是培养一批收集、保存、研究、翻译、利用汉侬文化遗产的人才,维护和弘扬民族文化价值,服务于解放南方、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北方、走向祖国统一的革命事业。从那个艰难的开幕日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四十年。今天回首过去,这是一段漫长的奋斗历程,充满艰辛与困难,但也取得诸多成就,令人自豪。 “温故知新”,韩侬师生们对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越是感到自豪和光荣,就越是感到肩负着重大的政治使命,越要努力对得起老一辈教师,对得起创建系、为韩侬系——越南古典文学系奠基第一块砖的老师们。在本文中,我们将回顾韩喃培训和研究事业的主要特点。文章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 韩农培训行业 40 年 - 第一步。 - 行业当前十年(2002-2012)1. 韩农培训行业四十年——迈出的第一步早期,韩喃教法团队按照当时的方式和名称组织成韩喃小组。当时,韩喃研究会的主要成员有黎文君先生、阮廷胜先生、陈瑞先生,越南古今文学研究会(古代、现代、民间文学)会长丁家庆先生兼任研究会会长。参加培训并指导韩侬论文、毕业论文的有韩侬集团的教师、当时河内大学文学院和史学院的教师,如黄春仪教授、阮太勤老师、裴维新、陈廷友、潘辉黎、何文新、陈国王以及当时著名的儒家学者,如:曹春辉教授、汉学家杜玉台……这支德高望重、德高望重的大师队伍是产出产品质量的主要保证之一。如今,大多数老师都已去世。缅怀老师们,我们感动不已,满怀敬意、缅怀和感激,缅怀和缅怀他们在艰苦的建系过程中为汉喃培训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永远不能忘记。我们还特别向文学院和河内国立大学的教师团队表示感谢,他们积极按照当时大学级的韩侬培训计划为培训韩侬工作人员团队做出贡献。当时的本科韩语课程是与语言学院的两个培养专业——文学和语言——紧密结合设计的。除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党史等整个越南大学系统的共同科目外,三个专业(韩语、文学、语言)都在同一讲堂、同一学年、同一课程、同一位老师学习一系列科目,例如:越南文学(民间、古代、现代、现代);文学理论、中国文学、语言学概论、越南语语音、越南语语法、越南语词汇、越南语学习风格。在共同的语言基础上进行培养,是河内国立大学“韩语成品”区别于其他一些院校的基础之一。河内国立大学韩农产品中融入的社会和人文知识是河内国立大学长期以来打造“韩农品牌”的重要因素之一。该品牌得到了韩农留学生就业机构及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肯定。同时,综合这些知识也是帮助韩农毕业生适应工作分配要求、在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找到工作的重要基础。可在韩语研究所、大专院校、档案馆、文化机构等直接使用韩语的领域以及其他文化、社会领域工作。在韩农工作的人之所以能够广泛地利用韩农文化遗产的价值,部分原因在于他们从课程以及受人尊敬的大师团队那里获得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当然,即使拥有广泛的社会科学和人文背景,如果没有通过掌握文字和翻译、注释韩语文本而体现出来​​的韩语专业知识,也不可能创造出河内韩语大学的特色、性质或差异。如果不阅读和理解汉喃文本,就不可能谈论对文本价值的任何利用或解释。阅读和翻译中文文本,仅仅认识文字是不够的,还要了解文本中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问题。正是这些历史和文化内容问题指导了创建文本的规则。韩语知识块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按照由易到难的要求,在4年半的时间里均匀分布,适合学习者的水平,也适合一般教育培训的要求。专门的韩语知识模块的设计遵循了韩语文本创作者自己学习的步骤。古时,人从六岁起便要上学,先学小学,有一定的知识,再学习四书、五经、诸子、史记、文言文。 “为学必有始,由小学至四书……”“通经必通四书,通六经则可读……”“为学必有始,小学毕,可读四书……”“懂经,能背四书,能读六经……”。 “经明则读之,……经明则读之,史明则考之,世事明则知始末……”,《三子敬》有云。 “立科”时期的第一堂汉语课,在阮廷胜老师的讲课中回响,他背诵了一课,引用了孔子在旧儒学堂的一句话:“先生丘先生,教出三千七十个学生,能仁能礼。”属于小学范畴的《四书》和部分《五经》由汉族祖先的老师教授。 Le Van Quan老师讲授《论语》,Tran Thuyet老师讲授《孟子》、《礼记》,Nguyen Dinh Thang老师讲授《中庸》和《大学》。京语课程由越南汉学代表、教师中的教师——高春辉教授讲授。这位博学的教授用洪亮的声音朗诵着《诗经》中“难以理解”的句子。杜玉台先生曾参加古代科举考试的“帐床”课程,讲授《诗经》。他向学生们分析、寻找含有《诗经》典故的文学和诗歌材料。张廷阮老师透过厚厚的眼镜,以幽默的语气,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两汉至唐宋时期历史论文课的词汇。越南语中文部分由 Tran Thuyet 先生和 Do Ngoc Toai 先生授课。陈水先生教授李朝和陈朝的中国文学。杜玉台先生在黎朝时期教授中国文学。 Nom 脚本部分由 Le Van Quan 先生教授。该科目安排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内容包括民歌选段、从侬的故事到阮翘传的故事、阮廌的民族诗歌、阮平谦的民族诗歌等。韩侬专业的学生还要听语法和语音方面的课程,例如:黎文君先生讲授的汉语语音。阮太坎老师讲授的汉越阅读的起源和形成过程;文本学由何文谭先生讲授……虽然主题不多,但在方法论、如何处理韩语文本以及在撰写论文或进行研究时解释一些韩语问题方面对学生有很大帮助。我们上面提到的第一届大学阶段的韩农培训项目,基本上已经贯穿了行业40年的培训过程,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引导和管理。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Han Nom 大学和其他级别的培训计划结构总是根据学校、河内国立大学、教育培训部等高等教育管理机构的培训方向以及生活的要求进行调整;然而,我们仍然承认最初建立该行业的培训计划的传承。韩农文学系首届学生于1976年毕业,为河内理工大学文学院第17届。多年来,该系已毕业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他们是许多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档案馆、文化管理机构、社会团体等机构从事韩侬和越南文学文化相关工作的主要人力资源。在各研究机构中,原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韩农部——现越南社会科学院韩农研究所是培养韩农毕业生最多的地方。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展现了韩农工作所要求的能力和素质,如:工作勤奋认真,尊重民族文化价值观,热爱职业,能够阅读、理解和利用韩农文本所蕴含的文化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韩侬系的韩侬教学人员得到了保留学生以及其他一些来源的补充。随着时间的推移,培训机构与科研机构、培训与招聘之间已经建立了联系和协调。来自各研究机构(首先是韩语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都来这里参加培训,既负责授课,也指导论文、学位论文、毕业论文……值此之际,我谨代表社会科学人文大学文学学院韩语系的老师们,向所有对我们韩语培训事业给予过帮助的老师们表示感谢。每五年,韩农培训部门的举措都会在部门成立周年报告以及文学学院成立周年报告中进行全面回顾。因此,在报告的这一部分,我仅强调艰苦但令人难忘的成立时期的步骤和行动,这些步骤和行动需要在这些周年纪念日中提及。在下面的第二部分中,我们将回顾当前10年(2002-2012年)的主要问题。2. 韩农培训行业十年历程距离上一次韩农培训业周年纪念(2002年-30周年)已经过去了10年。十年来,在学院的指导下,人才培养取得了如下里程碑:开设本科阶段的独立招生门类;将课程和方法转换为基于学分的培训;本科(学士)和研究生(硕士和博士)培训;提高培训质量;拓展国际关系 该部工作人员在履行政治任务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这一努力体现在以下方面:2.1.执行训练任务:- 开设大学阶段独立招生代码(代码610)(2004年),从C、D组招生,年度招生目标:30名。这为韩农在大学阶段的招生创造了先机。此前,Han Nom 的入学代码是文学代码。想要考入韩语系的考生必须先参加文学学院的入学考试。一起学习了大概一年半之后,我们就分专业了。因此,行业的划分遇到很多困难。有些年份只招收 4-5 名学生。自自主招生以来,Han Nom培训在选择投入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主动性。第 49 门课程是第一门采用这种单独招生方式的课程。此项主动招聘活动至今已实施8年。 -将培训计划从基于学年的培训转变为基于学分的培训,这是为学习者创造更多主动性的一步。该行业于2006年完成了程序转换步骤,并于2007年正式应用此程序(课程52)。该学分计划的实施与依据学科大纲制定的相应讲义和教材的编写同时进行。 -制定了汉侬博士培养计划,并自2010年起受河内国立大学校长委托承担培养任务。2012年制定了符合产出标准的培养计划(大学、硕士、博士)。这是一项与系里每位教职员工的专业知识和工作内容相关的任务,因此在系里进行了充分的讨论。项目已完成,验收后获得良好评价。2.2.人事工作和团队发展:过去十年也是该部门人员结构发生诸多变化的时期。该部有四名工作人员根据国家劳动政策退休(Nguyen Quy Huu先生、Nguyen Van Thinh先生、Ta Doan Quyet先生、Le Anh Tuan先生)。阮金山副教授博士曾任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副校长(2009 年),随后任越南河内国立大学副校长(2011 年);因此,补充韩农产业的人力资源是当务之急。目前,该系仅有7名工作人员,但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生的任务远远超出了其能力范围。汉农干部大多年龄在40岁以下,还在读研究生、写论文等培训阶段,还要参与助理工作、协助领导、管理工作……同时,他们还要完成很多任务,正处于一个忙于家庭工作的年龄。可以说,为了完成目前巨大的工作量,汉喃局的6名汉喃干警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汉农部年轻干部目前主要处于研究生阶段。 2012年6月,阮俊强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Nguyen Phuc Anh正在日本做研究; Dinh Thanh Hieu 和 Pham Van Dung 正在该国进行研究。在队伍建设工作中,我系特别注重提高运用外语、信息技术、科研交流和国际合作的能力,加强与国际合作、接受国际支持的能力。韩农的年轻干部大多具备这些能力,这是一个很大的努力。希望他们能走得更远,取得更多的成就。2.3.科研工作及研究方向:科学研究是该系成果的亮点之一。系全体成员按照学院的规范和目标,出色地开展了科研活动。研究课题均与训练任务相关,其成果用于讲座、教材、论文、学位论文、毕业论文。即使是资金有限的草根性话题,也有文章发表在专业期刊上。近10年来,该系教职工完成了许多各级科研课题,如: - 保护和弘扬顺化韩庵文化遗产,这是一项由副教授、阮文盛博士主持的国家级科技课题。 -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越南汉族在越南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是河内国立大学副教授研究的重点课题。范文奎博士主持会议。丁清孝、范文勇、潘秋贤、阮福英等韩农部年轻干部均有各级科研课题被接受。大多数主题在被接受时也会有文章发表在科学期刊上。大部分韩农年轻干部都参与编写讲义或教科书。本系人员的科研方向为:汉学、中国文学、越南华文文学、中越交流、通过汉字研究东亚文学、汉字应用等问题。 - 有关侬文、侬文本、侬民族文学、通过侬文了解越南历史、韩侬双语的问题。 - 韩农文化遗产与越南传统文化结构的关系问题,从韩农文化遗产的角度探讨如何确保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文化连续性。 - 有关儒家思想、经典以及通过汉族传统接受儒家思想的问题。 - 佛教问题,通过汉族传统接受佛教。 - 关于汉喃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汉喃研究的技术和操作、解码和分析汉喃文本、挖掘汉喃遗产的文本和文化价值。 - 有关韩语文献的作者、作品和类型的问题。 -汉字文本研究的问题。这些方向既有狭隘的专业性,又有宽泛的性质,与越南汉庵遗产——具有中世纪文化特征的遗产——的研究对象相对应。2.4.国内、国际合作:国内和国际合作的目的是确定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韩农培训部与开展韩农工作的中心和单位的地位。国内方面,人文社会科学大学文学院韩语系与韩语研究所等韩语研究、培训机构开展了良好的合作;河内国立师范大学文学院韩喃系;顺化理工大学文学学院韩喃系...该系许多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国家重大任务,例如:升龙建城1000周年庆典,参与编撰和出版周年庆典期间的许多出版物。过去十年也是国际合作的十年。该部门已组织了数十场国际科学家就与韩农有关的具体问题进行演讲。仅在过去5年(2008年至2012年)中,该系就邀请了东京大学、二松学舍大学、早稻田大学和大阪大学的教授发表了一系列关于“Kanbun Kundoku”的主题演讲;日本儒家教育史、中国教育史;古日语字母词典;经院哲学视野下的中国文学;写作视角下的人与社会;中日汉语教育;安南语翻译研究;通过佛经​​《大报恩经》的喃文资料,重建15世纪越南语语音;如何解读汉越语和《Thiet van》中的重复问题……(注:这些演讲的具体内容可以在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韩语培训与研究四十年研讨会论文集的摘要中找到 - 该研讨会于2012年11月16日上午举行)。该部门还与美国木材保护协会建立了合作关系;本系部分人员曾赴日本进行研修、学习和科研交流。可以说,韩农学部的国际关系领域是近代以来成果较多的领域之一。然而,过去十年也是韩农工作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的时期,特别是在人员和组织方面......我们需要直面这一事实,以便根据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首先,要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提高韩农干部队伍的能力。韩语系的人才补充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应该将其视为一个包含三个学习层次的培训领域,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仅仅被视为文学院众多系中的一个。从专业角度对韩农的认知也需要具备适合目标受众的必要步骤。汉侬遗产是中世纪文化遗产,采用跨学科方法是必要的,但我们不能忽视专业化的方法。这里面有属于韩农产业内部层面的问题,也有属于韩农产业外部层面的问题,以及两个层面之间的关系也需要进一步思考。庆祝在河内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开展韩农培训 40 周年,回顾 40 年,我们韩农工作人员对我们的使命和职责感到非常自豪。我们相信,韩农工作的一切成绩都离不开学院领导和文学院的指导。这两个韩农角色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了我们必须要做的工作的性质。 “HAN NOM”这两个词清楚地让人联想到国家书面遗产的实体,但使其看起来像是具有博物馆或图书馆性质的遗产。保留这个名称是必要的,但我们也应该拓宽视野,将其视为越南古典文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文学”两个词本身必须包含如《论语》或《战胜吴宣言》中的词语一样的精神和内容。越南是一个文明国家,汉侬文化遗产是越南古典文化最具体的“象征”之一。必须本着这种精神来建立和体现汉农的跨学科水平。与此同时,韩农也必须在韩农培训成果的基础上,加紧承担建设越南古典文学产业的重任。首先,在行业培训计划中,应开设越南古典文化课程(科目),制定有关国家文化遗产的保存、编辑、公布、出版和社会化工作的内容,明确其在现代文化生活中的任务,以便韩侬在社会上得到更广泛、更深层次的传播。以韩侬为基础,努力打造越南古典文学培训产业,是产业的任务,也是韩侬培训的目标。此外,越南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国家,需要有自己的古典文化培训部门,而河内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在韩侬培训和研究方面拥有40年的经验和成果。四十年后,在“四十不惑——四十不再是错”的年纪回首往事,虽然我们培养和研究韩喃的事业还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但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成绩体现在一代又一代校友的成功上,成绩体现在社会的评价上。本人有一幅庆祝汉喃训练界成立40周年的对联,拼法如下:四十年后,道教已不再混乱。 天师过剩,师徒传承圆满。(四十年来,道法已昭示,无遗漏,学者、师生已传承千余人,皆得成就。) 我略加解释。 “四十不惑”这句话出自《论语》。 “教、教、现”三个字取自《中庸》,但在这里是指党的光辉,具体是指在党委、校董会的领导下,所以我们系没有错误。下半部分取自历代儒家开学时常诵读的一句话:“大人,圣人化三千七十士,吾是能知礼之人。”这些冗长的解释也总结了我的文章。

作者:行政

 标签:消息事件角色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