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从幼儿园到中学再到大学,许多学校都投入资金实施了价值观教育项目。然而,家庭教育似乎仍然沿用上一代人的经验,并暴露出诸多不足。本书将深入分析家庭中儿童价值观教育的一些问题。
我们都知道,家庭是每个人迈出人生第一步的见证之地,也是人们年老时最后的归宿。正是这种特殊的亲密纽带,使得家庭成为塑造人格的有利环境,对每个人性格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的祖先有句谚语:“家家户户的篮子,家家户户的把手”,“父亲的儿子不仅像羽毛,更像翅膀”,这句谚语道出了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外貌上,更体现在性格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固然重要,但只有以家庭教育为基础,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因此,我们感兴趣的是,当今的父母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他们希望孩子走向何方,以及他们采用何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家庭中的儿童价值观教育并非新议题。虽然不常被称为价值观教育,但在每个家庭中,祖父母和父母都会引导和教导孩子关于美好事物和正确之事,那些被认为重要、正确和美好的事物。父母的教诲和榜样是真正的人生课程,深深地烙印在灵魂深处,伴随每个人一生。爱国主义、同情心、求知欲、勤奋、孝道、谦逊、不忘本源等民族优良传统价值观,一直以来都由祖父母和父母精心培育,并传承给下一代。然而,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特别是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2007年1月11日)以来,儿童价值观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快速变革的背景下,许多家庭尚未明确年轻一代的价值观教育目标和方法,而这种变革也导致了价值体系的转变。
事实上,祖父母辈的权威式和父权式教育方式以及以往的价值观已不再完全适应现代社会,而孩子们又太容易接受外来的价值观并将其传播给同龄人。代际冲突和矛盾日益加剧,孩子们不听父母的话,再加上日益增长的工作压力,导致一些父母在价值观教育上感到迷茫,最终将教育孩子的责任推卸给学校和社会。结果,许多父母无法掌控孩子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只有在发生诸多不幸事件后才感到后悔。
全球化和国际一体化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挑战,包括在家庭中建立新的价值体系和新的教育方法的挑战,这些体系和方法既要继承和弘扬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又要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相一致。
在编纂过程中,作者团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本书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我们期待收到研究人员和读者的反馈意见,以期提升本书的质量。
河内,2016年
作者:作者组。
最新消息
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