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院首任院长何明德教授在贺信中,值此教授70岁生日之际,回忆起越通社社长、记者何进毅到新闻学院访问并赠送给学院一台旧打字机的情景。古老机器存在于原始事物之中,作为需要实践技能的行业的科学技术的象征。由此可见,结合当时生活实际,组织教学的匮乏和极端困难。拥有用于教学的设施,无论多么小或多么简陋,仍然是“查皮梦”始终隐藏在当时新闻学院任教的人们的心中。
但后来,“查皮梦”“不再睡觉,不再睡觉。党委坚持动员电视台,重视对这一特殊研究领域的投资,学校董事会拨出部分预算用于购置设备。学校投资了10台Zennit摄像机,越南电视台总经理在学院院长教授参观并在电视台工作后向学院赠送了3台M300摄像机。有了这些初始设备,购买了几台电视机,学校就为新闻实践提供了额外的办公室。这是第一步,清楚地展示了后来新闻与媒体职业中心(CMP)的发展。仅仅几年后,在河内国立大学领导和社会科学人文大学董事会的重视下,利用世界银行的投资渠道,学院投资17亿越南盾购置电视设备。然而,媒体行业的培训需求太大,行业发展太快,17亿台设备就像是沧海一粟,学生只是停留在表面练习,没有条件深入到媒体产品的创作,只是通过屏幕观看,通过图像描述。
CMP 工作室的录音会议
2007年,河内国家大学继续通过科技项目优先进行投资。在与各委员会和成员学校(包括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的代表)的工作会议上,大家一致同意不再进行小规模投资,而是以项目为重点进行投资。资金由科技部提供。为了推进该项目,学校决定成立新闻与传播中心,作为学校的一个部门,在董事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并制定其章程,其职能和任务如下:
- 关于功能:
a) 组织人文社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进行专业培训和实践技能培训。
b) 根据法律和学校的规定向个人、机关、工会、社会组织提供通讯服务。
c) 介绍和宣传学校品牌和河内国立大学。
- 关于任务:
包括按照项目框架对各体系学生及受训人员进行技能培养、任务安排、实践工作等;安排学习时间表、地点、学习和教学的技术设备;制定投资计划,投资于服务中心活动的设备和设施;举办新闻和媒体技能和技术短期培训班;根据合作伙伴的要求按照现行法规等制作媒体产品。
为具体落实上述任务,中心向学院提出了近期和远期人力资源开发的建议。组织新闻媒体产品制作培训和实习;有效利用已投资的设备。目前中心共有9人,其中董事会:3人;网站工作组3人;广播电视工作人员3人;办公室和技术团队2人。此外,中心还有10名教师定期为网站撰写文章;有数十名合作者是新闻学院的学生,他们参与学校及其成员单位 VNU 的传播活动。
一期投资项目已取得显著成效。技术上安装了完整的电视广播同步设备系统,包括:拥有现代化设备系统的演播室练习室,可以组织产品开发,组织演示、研讨会、会谈并提供设备支持。播出系统包括直接在机器上进行的录制、前期制作、后期制作。这种同步设备系统允许从第一阶段到最终完成阶段的封闭生产,并在学院网站上发布,并向有需要的新闻机构发布。
- 关于效率:
该中心每年参与培训并提供培训服务超过200名新闻专业学生和学员,电视、广播、纸媒和网络报纸实践教学近1000小时。
中心每年在学院网站上发布1500余篇新闻稿件、公告、论文信息等,介绍人文学科领域的日常活动、专业学术交流等。
新闻与传播中心已成为学校和越南国立大学形象宣传工作的重点单位之一。组织接待国内外领导人的交流活动、学校的政治、工会活动等多项重点交流项目,如:接待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活动;欢迎东帝汶共和国总理;欢迎加拿大总督的活动;欢迎国会主席(现越南共产党总书记)阮富仲的活动;欢迎国家主席张晋创;欢迎阮晋勇总理莅临越南国立大学参观并出席新学年开学典礼。欢迎并报道数百位国际嘉宾来访和参加学院主办、协办的国际会议。
该中心组织制作了传统电影产品、在《我们的河内》节目中播出的科学家系列肖像片以及《根据国立大学容量组织入学考试》报道。利用视频片段进行电视讲座和练习的系统。为学校单位提供通讯支持。发布10个典型年度事件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媒体产品都是由CMP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建议下制作的。有数十部视频作品在毕业论文评审会上进行答辩并获得高度评价。特别是,Ha Thai 53 班和 Ha Le Diem 54 班两名学生在电影协会组织的全国比赛中获得了电影协会颁发的银鸢奖 - 这两名学生都是 CMP 的合作者。
该中心组织撰写近100幅优秀教师和科学家肖像,并在网站上发布,以纪念传统大学70周年和河内社会人文大学建校20周年。
与 Doji Group 等合作机构联合;越南工商会……负责组织和咨询活动传播。
取得的成果证明项目投资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在一期工程完成的基础上,VNU继续投入二期工程,增添设备,建设虚拟演播室和服务器系统,用于存储数据信息并分发给有需要的单位。
未来几年,中心的发展规划将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构建“学有所用——工有所为”的新闻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创新机制,开拓创新。 CMP中心的环境注重为学生提供知识、培训方法、工作技能、独立研究和创造力。作为合作的桥梁,连接企业与培训机构,向在研究型大学环境中运营的企业方向发展。
- 中心承担的传播角色定位是内部传播与外部传播相结合,让社会正确认识和理解人文社科大学的品牌、地位和贡献。确定学院的7个主要传播目标群体,也是传播和公共关系工作的对象:(政府和当局、学生、讲师、专家、校友、企业-社区)。此外,人文社科大学拥有作为全国最大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院校之一的优势,并已初步具备生产传播产品的现代化机器设备体系,但也需要有自己创造性的传播方式。如果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和人力资源,建立自己的传播渠道,为大学推广形象,将比“依赖”大众媒体更加有效,而且成本更低。
- 打造承接传统平台的媒体产品核心差异化。构成学校品牌的核心要素最终是培训、教育产品和研究的质量。这是媒体产品创造差异化、地位、声望的基本前提。传播策略、传播产品、传播导向必须明确体现弘扬文化价值观和民族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促进社会发展,以实现国家长远、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作用和目标。
对于从事新闻和媒体培训工作,特别是 CMP 的人来说,未来充满了机遇,但也充满了挑战。
作者:順。范廷兰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