Đào tạo

TTLA:16-19 世纪越南中部地区关系中的“源头” (以 Cam Lo - Quang Tri 为例)

星期一 - 2023年11月6日 04:03
1. 博士生姓名:Vu Thi Xuyen 2. 性别:女
3.出生日期:1988年11月27日 4.出生地点:河内
5. 关于认定博士生的决定:2018年12月4日第3618/2018/QD-XHNV号关于认定博士生的决定
6. 培训流程的变化(如有):
7. 论文题目:16-19世纪越南中部地区关系中的“源头” (以锦禄-广治为例)
8. 专业:世界历史
9.代码:9229010.03
10. 科学顾问:Nguyen Van Kim 教授
11.论文新成果总结:
1.论文的目的和研究对象
论文的目的在于分析和阐明16至19世纪越南中部东西方贸易网络中“源头”的构成要素及其与“源头”地区的关系。通过对“源头”形成过程、运行机制及发展历程的研究,以此为基础,以现今广治省“甘露源头”为例进行研究。
论文重点分析了“源头”的形成、发展和运作,它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海关部门——代表州政府的机构,负责向在高地人的土地上进行贸易的低地商人征收税款;和贸易市场 - 是一个源头市场,是高地人和低地人的聚会场所,自由交换和贸易;其次,通过考察东西方贸易体系的“来源”,本文阐明了中央政府在几个世纪中与该地区建立的政治和经济关系。
以“锦罗源头”为例,本文着重阐述锦罗在西连东南亚大陆各国、东连海港的贸易路线上的重要地位。 Cam Lo 是一个“源头”市场,是来自老挝、暹罗(东北)等地区市场的商品的聚集地……然后被运往三角洲市场,最终目的地是海港的贸易活动。论文将“Cam Lo源头”与上游和下游市场紧密联系起来,从而阐明了这些世纪以来商品的流动和各民族参与东西方贸易活动的情况。
考察“锦螺源头”的形成、发展、围绕税收问题的矛盾,以及阮朝时期锦螺源头的衰落,可以部分揭示中世纪越南中部“源头”的全貌,从而更加具体地认识16至19世纪中部地区港口众多商业中心的繁荣基础。
研究对象: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源”的构成要素及其运行方式;以及“源头”与区域市场的关系,特别是“Cam Lo源头”。
2. 研究方法
本论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历史科学研究方法。此外,论文还运用了比较研究方法、结构系统研究方法,特别是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3.主要结果和结论
3.1.主要结果
本论文是第一部研究“源头”在中世纪越南中部经济体系和区域关系中的作用的论文。了解“源”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于解释16至18世纪党仲繁荣昌盛的基础,以及阮朝中部地区的诸多经济、社会问题。
本论文也是首次具体化和明确西原“源头”的形成内容和运行机制的论文。论文重点关注海关部门和贸易市场,有助于阐明“源头”税的贡献以及上游市场相对于国内和区域市场的收益。
通过研究 Cam Lo 案例,论文揭示了“源头”与边境另一侧的商业中心以及下游地区的联系。这不仅肯定了顺光省典型的跨境贸易活动的重要地位,也表明了中部地区与区域贸易网络的密切关系。
本论文也有助于阐明阮朝时期民族关系、跨境贸易关系、移民问题以及中部山区开垦等部分情况。这些成果有助于澄清19世纪越南社会的许多问题。
在资料方面,本论文通过深入挖掘周班文献的资料来源,为肯定和具体化这一资料来源在研究阮朝越南政治、经济和社会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做出了贡献。
3.2.总结
16至19世纪,阮政府通过“阮经天”体系控制着东西方贸易,这是中部地区最重要的贸易活动。源头的两个要素是:巡逻处和贸易学校,它们在向在高地贸易的低地商人征收税款以及控制上下游之间的自由贸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中部地区“源头”形成的研究表明,“源头”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始终处于平原与山区贸易网络之中。特别地,有两个条件突出,在上部区域形成了“源头”。一是“源”要有西部山区丰富的物产资源支撑;第二,它必须位于平原与山区贸易路线的交汇处。
从“锦罗源头”的例子可以看出,这里地处公路和水路的交汇处,是西部山区货物(如珍贵木材、蜂蜡、象牙、犀牛角、水牛、马……)和平原货物(如金属器皿、瓷器、盐、鱼露……)汇聚的理想场所。置于中部沿海与东南亚大陆国家的贸易体系中,可以看出,如果没有从老堡到越门的跨山贸易路线,锦罗就不会有繁华的商业活动。由于地理位置优越,紧邻东边的越门港,位于通往老挝海的贸易路线上,锦螺镇很快成为汇集高地和沿海地区商品的货源市场。
通过对“锦螺源”的研究表明,“锦螺源”的征税制度早在阮朝就已建立。阮朝时期,这里的税收活动受到更为严格和具体的管理。这也说明19世纪组织“源头”税征收受到了阮朝的特别重视。这被认为是中央的中心任务之一。
3.2.进一步研究方向:
本论文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辟了中古时期中原经济“源”制度的研究方向。研究这一经济模式的形成条件、运行方式、国家管理方式以及崩溃的原因,对于解释16至19世纪邓仲对外贸易的繁荣,以及阮朝时期平原与山区经济联系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对中原经济体系中“源头”问题的研究,也有助于厘清16—19世纪中原与汉地的关系。这进一步肯定了中部地区作为东南亚、东北亚地区桥梁和中介市场的重要地位。除了经济关系之外,这一时期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也呈现出十分多样和丰富的形式。
海上与大陆的经济、社会、文化交流是中部地区传统而悠久的关系。本论文继续肯定这些经济联系的作用,并开拓了围绕“源头”体系的社会关系的研究方向,有助于解释19世纪阮朝的诸多社会问题。
13. 与论文相关的出版物:
  1. Vu Thi Xuyen (2022),《十六至十八世纪交趾支那经济中的商品流动》,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第一届社会科学与人文问题国际会议,越南国立大学出版社,河内,ISBN 978-604-9990-98-4,第 802-820 页
  2. Vu Thi Xuyen (2022),《海洋与大陆:回顾山路在中北地区的作用》,《历史研究杂志》(9)(557),第48-61页
  3. Vu Thi Xuyen (2021),《十六至十八世纪阮朝领主在南越的贸易活动和国际文化交流》,《俄罗斯越南学刊》第 15 卷。 5(4),页。 87-105。
  4. 武氏川 (2021),《从商业资源的流动看16-18世纪党仲的整合》,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杂志,第 34 卷。 7 (6), 第683-695页
 
博士论文信息
  1. 全名:武氏川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88年11月27日
  4. 出生地:河内
  5. 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于 2018 年 12 月 4 日签发了第 3618/2018/QD-XHNV 号录取决定。
  6. 学术流程的变化
论文题目:16-19 世纪越南中部地区关系的“来源”(以 Cam Lo - Quang Tri 省为例)
  1. 专业:世界历史
  2. 代码: 9229010.03
  3. 导师:Nguyen Van Kim 教授
  4. 论文新发现总结
研究目的:
本论文着重分析“源”的建立、发展和运作,其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两个:巡抚司——代表政府负责向在上游地区从事贸易的下游地区商人征税的国家机构;贸易学校——上游市场和上游与下游地区各个部落进行自由贸易的聚会点。此外,它还调查了东西方贸易体系中的“来源”,阐明了这些世纪以来中央政府与各地区建立的政治和经济关系。
以“锦罗源头”为例,本论文重点阐述锦罗在西连东南亚大陆国家、东连海港的商路上的地位。锦罗是“上游市场”,是与老挝、暹罗(东北地区)等邻近地区进行区域贸易的汇合点,然后到达下游市场,最终在海港从事商业活动。论文建立了“Cam Lo Source”与上游和下游市场的紧密联系,旨在阐明这一时期货物的流动以及各个部落参与东西方贸易的情况。
本论文通过考察阮朝时期“阮锦路”的形成、发展、围绕赋税问题的矛盾冲突以及锦路的衰落,简要描绘出中世纪时期越南中部“源头”的全貌,从而更加具体地了解16至19世纪越南中部港口城市各商业中心的繁荣基础。
研究目标:本论文主要探讨越南中部低地与高地贸易网络中“源头”的构成因素、存在方式和运作方式。它还探讨了与区域市场的联系,并以广治省 Cam Lo 为中心进行了具体案例研究。
研究方法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历史科学研究方法。此外,论文还运用了比较研究方法、结构系统方法,特别是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主要结果和结论
3.1.主要成果
本论文是首次研究中世纪时期“源头”在越南中部经济体系和区域关系中的作用。了解“源头”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于解释16至18世纪党仲繁荣昌盛的基础,以及阮朝中部地区的各种经济、社会问题。
论文还介绍了西原“源头”的形成和运行机制。论文通过关注主权国库和交易所,阐明了“源头”税的贡献以及“源头”市场相对于国内和区域市场的收益。
论文通过对Cam Lo案例的研究,展现了“源头”与跨境贸易中心及下游地区的联系。这不仅再次肯定了顺光省上下游贸易活动的重要地位,也是顺光省的典型特点,也表明了中部地区与区域贸易网络的密切关系。
本论文也有助于阐明阮朝时期民族关系、跨境贸易关系、移民问题以及对中部山区的重新评估等部分图景。这些结果解释了十九世纪越南社会的一些问题。
在材料方面,通过充分利用朱笃文献的信息,本文肯定并具体说明了这些资料在研究阮朝时期越南政治、经济和社会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3.2.结论
16至19世纪,阮氏家族通过“源头”体系控制着中原地区最重要的贸易活动——东西方贸易。 “源头”的两个要素是:巡检司和外汇司在向在高地地区进行商业活动的低地商人征收税款以及控制上下游地区之间的自由贸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中原地区“源”的形成的研究表明,“源”从来不是独立孤立的,而是始终处于平原与山地之间的贸易网络​​中。研究还表明,在丘陵山区形成“源头”有两个尤为突出的条件,一是“源头”必须有西部山区丰富的商业资源支撑;第二,它必须位于平原与山区贸易路线的交汇处。
从“Cam Lo Source”的案例可以看出,由于其位于山路与河流交汇处,这里是西部山区和平原货物汇聚的理想地点。由于地理位置非常靠近东部的越门港,并且位于通往老挝海的贸易路线上,锦罗很快就成为了高地和沿海产品的贸易集散地。
《甘露源》研究表明,从阮朝领主设立的甘露税收制度到阮朝,这里的税收活动受到更为严密和具体的规范。这也表明19世纪阮朝对组织源泉税征收工作十分重视。这被认为是中央的核心任务之一。
  1.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本论文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辟了研究中世纪越南中部经济“源头”的途径。
研究其形成条件、运行机制、国家管理机制以及这一经济模式的崩溃,对于理解16至18世纪邓仲对外贸易的繁荣,以及阮朝时期低地与山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对越南中部经济“源头”的研究也有助于了解16至19世纪越南中部经济与该地区的关系。这进一步肯定了中部地区作为东南亚、东北亚地区桥梁和中介市场的重要作用。除了经济关系之外,政治和社会问题也在这一时期显现。
中原地区海洋与陆域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交流由来已久,具有传统。本论文继续强调这些经济联系的作用,同时也为研究围绕“源头”的社会关系奠定了基础,有助于理解19世纪阮朝的各种社会问题。
  1. 论文相关出版物
  1. Vu Thi Xuyen (2022),《十六至十八世纪交趾支那经济中的商品流动》,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第一届社会科学与人文问题国际会议,越南国立大学出版社,河内,ISBN 978-604-9990-98-4,第802-820页
  2. Vu Thi Xuyen (2022),《海洋与大陆——重新评估中北地区跨山贸易路线的作用》,《历史研究》期刊(9)(557),第48-61页
  3. Vu Thi Xuyen (2021),《十六至十八世纪阮朝领主在南越的贸易活动和国际文化交流》,《俄罗斯越南研究学刊》第 15 卷。 5(4),页。 87-105。 doi:10.54631/VS.2021.54-87-105
  4. 武氏川 (2021),《交趾支那融入区域和世界经济——以16-18世纪交趾支那商品流动为例》,《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报》,第7卷(6),第683-695页
 

作者:培训部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