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光明教授在会议开幕致辞中提到,该大学几代教师和科学家建立了伟大的传统基础,为创建如今享有盛誉和公认品牌的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奠定了基础。年轻员工继承了这一传统,在研究和培训活动中肯定了自己的资质、知识和勇气,并创造了自己的身份。
范光明教授在会上发言
学院秉承通识教育的办学理念,努力创新发展理念和管理活动,努力向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综合性的学院新形象迈进。与此同时,与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对话活动变得更加实质性和开放。学校正在尽最大努力为年轻教职员工创造条件,使他们的能力和智慧得到充分发展,期望教师在研究和培训方面达到新的高度,达到与国际同行相当的水平。
全院教研人员共368人,其中35岁以下的讲师114人,这是一支肩负学院未来发展重任的队伍。
但校长也问道:“我们是否沉湎于辉煌的过去,而其他大学的年轻员工却在不断进步?”过去3年,学院对参加会议的个人有经济资助,但有多少年轻干部出国参加国际会议?有多少年轻教职工报名参加国际英语考试并获学院资助?学院组织的大型国际会议中,有多少年轻教职工积极参加学习、提升专业技能?这些都是年轻干部必须思考、确定自己未来方向的问题。
参加会议的年轻干部
国内科技出版物方面,2015年全校共发表科技论文550篇,其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发表165篇,占30%。 2016年,共有540篇科学文章,其中128篇由年轻员工撰写。 2017年共发表科研论文545篇,其中青年员工贡献145篇。因此,年轻干部每年贡献的国内出版物约占25%-30%。
关于国际出版物,2015年,学院记录到,在47篇国际文章中,有5位作者是年轻员工。 2016年,共有42篇国际出版物,其中包括4篇年轻员工的文章。 2017年国际出版物56篇,青年作者增至7人,青年教师国际出版物数量占全校论文总数的10%-13%。
考虑到上述数字与年轻员工的潜力不相称,校长教授建议教师们需要表现出主动性,具有冒险精神,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
针对年轻教职员工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国际出版困难的担忧,副校长黄英俊副教授肯定地说:国际出版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困难。但年轻干部也不要对培训班抱有太高的期望,也不要等待学校的支持政策。自己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大家需要意识到,国际发表是科研人员提高自身融入世界科学界能力的强制性、必要性要求。这是生存的条件,也是必然的趋势。
黄英俊副教授在会上发言
学校方面,黄英俊副校长也提出:为了帮助年轻教职工突破障碍,在科研和国际发表上取得突破,学校要有具体的扶持政策,从提高英语水平、规范英语到支持年轻教职工参加国际会议,把好的研究想法变成现实。对在国际发表成果上取得良好成绩的青年干部,要给予表彰、认可,并给予比其他学科特殊的奖励。
学院未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因素,因此对人力资源的投入需要放在首位,并有一个长期的战略,包括接受前期但必要的投资。
黄英俊副校长肯定,当今的年轻一代面临的竞争压力比以往更大,工作要求和人生目标也越来越高,同时也相信新的机会越来越多。能不能抓住它、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年轻人的意志和主动性。
会谈结束时,范光明教授强调:学校希望并期待年轻教职员工在未来的学校科研培训活动中积极主动、积极参与并做出重要贡献。只要老师有好的科研想法,特别是有能力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学院都愿意支持,并投入启动资金。
此外,校长建议,学校应定期召开年轻教职员工与董事会的会议,直接听取教师们的想法和顾虑,以便学校及时有效地调整支持政策。
会见中,青年教职员工还坦诚分享了所遇到的困难,并表示将始终努力提高和发展自身能力,不辜负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一流大学的传统和品牌。
作者:清河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