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革命新闻事业的过程中,胡主席关于新闻事业的宝贵经验教训对今天和明天的新闻工作者仍然具有价值……
在新闻领域,胡志明主席是越南革命报刊的创始人,在1945年以前我国的报刊是在殖民环境中运作的背景下,越南革命报刊被视为未来的报刊。他也是第一位革命记者。他的新闻活动不仅始于《青春报》(1925年)革命新闻事业的诞生,而且在此之前,他还在法国时就作为共产国际的一名共产主义者为《人民报》、《人道报》撰稿。他不仅是一位政治风格极富战斗性、丰富多彩、富有现实性和文化深度的优秀记者,而且是一位宣传艺术娴熟的才华横溢的记者。
1925年至1945年越南革命报刊在两个不同时期诞生了两份报纸,为越南革命和民族解放斗争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两份报纸均由阮爱国创办并直接领导。这两份报纸分别是1925年创刊的《青春报》和1941年创刊的《越南日报》。虽然这两份报纸创刊时间相隔近16年,但却有着许多有趣的巧合。
青年报——革命新闻事业的起源……
20世纪20年代初,法国殖民者对我国实施第二次大规模、深入的殖民剥削政策,造成越南社会的深刻分裂。许多阶级形成和发展,在不同层次的政治、经济利益上发生冲突,其中工人阶级是受剥削最严重的阶级,但在数量和质量上发展最为迅速。他们不仅认清了法国资本主义的阴险本质,而且也清楚自己对民族和国家所扮演的角色。大批爱国青年跨越国境来到中国广州,接受新思想,参与世界革命。一些年轻人如何东茂、黎鸿山、黎鸿峰……成立了三思社,其宗旨是“团结大家,集思广益,勇往直前,把被剥夺的人权还给每个人,为国家谋幸福”。年轻的范鸿泰针对印度支那邪恶总督梅林投下的沙甸炸弹,标志着斗争进入新阶段。
此时,阮爱国正在苏联。面对此种情况,共产国际立即派他前往中国广州革命根据地直接指挥。 1925年6月,他在三军组织中挑选了一批年轻士兵,建立了具有马克思主义倾向的革命组织。那就是越南革命青年协会。在阮爱国的倡议下,越南革命青年同盟中央委员会出版了《青年报》,作为该协会路线、目标和行动纲领的宣传机构。 1925年6月21日,《青春报》创刊1期,这一天被认为是越南革命新闻事业的诞生日。 《青年报》是第一份革命报纸,因为它是无产阶级革命组织的声音,由无产阶级共产主义战士创立,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越南革命报刊开始按照列宁关于报刊活动的观点运作:“报刊是集体的宣传者、集体的鼓动者和集体的组织者。
创刊初期,阮爱国兼任该报总编辑,直接指导和撰写重要文章,并负责编辑文章、绘制插图等工作。 《青春报》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几个基本点上:“加深人民对侵略者的仇恨;研究国内外历史,以期使越南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宣传马列主义,聚集力量,建立组织,建立有足够力量的政党,领导群众进行革命”,五年后(1930年),这些目标得以实现。
在阮爱国同志的领导下,《青春报》向我国人民介绍了革命道路、革命方法和新型革命人物。报纸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哲学思维。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人生哲学开始渗透越南。该报积极倡导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工人运动和越南爱国运动相结合的新革命道路。
…致《越南独立报》——“懂得很多事情,懂得如何团结起来对抗法国、对抗日本”
十六年后,法国殖民者在本土失败失陷后,日本法西斯侵入印度支那,与法国一道,对我国人民进行了残酷的剥削。此时,阮爱国正在华南地区,努力与党中央取得联系,为回国直接领导革命创造条件。 1941年春,在漂泊了30年后,他和一批秘密党员回到了自己挚爱的祖国——那个在法西斯帝国主义的蹂躏下日夜流血的祖国。
还必须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的政治社会环境极其复杂,政治、思想、文化思潮多种多样。然而,印度支那共产党仍然在黑夜中看到了越南革命的道路——一条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道路。这一革命道路由越共第六次中央代表会议(1939年11月)和第七次中央代表会议(1940年11月)提出,并由阮爱国主持召开的第八次中央代表会议(1941年5月)予以肯定,同时提出全党当前的任务是准备领导“争取自由和独立的武装起义”,其中民族解放任务被置于首位。他发起成立了越南独立联盟,简称越盟并计划发动局部起义,最终引发全面起义。两个多月后,1941年8月1日,他创办了《越南独立报》,作为越盟在高平省的宣传机构。该报的宗旨在第一期就明确阐述了:“目的是让我们的人民不再愚昧和懦弱,懂得做事,懂得团结,为越南的独立和自由而与法国和日本作战。
与《青春报》一样,《越南独立报》的前三十期,都是由阮爱国直接负责撰写、编辑、插画。
《独立越南语报》的文章,无论形式如何,都旨在呼吁民族团结,努力加强和建设越盟阵线的武装力量。该报注重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革命启蒙思想,谴责侵略敌人的罪行,揭露他们的一切残酷阴谋,加深人民对敌人的仇恨,树立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干大事的榜样和教训。该报还根据党的目标和政策,指导越盟阵线各组织的活动组织和方向。
宣传的艺术
如上所述,两家报纸诞生于越南革命的两个极其重要的时期,早期均由阮爱国创办、直接领导和直接负责。两份报纸都是秘密出版的,用钢笔书写,印刷粗糙。而且两份报纸的宣传艺术都带有浓厚的他自己的风格。
首先,宣传的艺术明显地表现在语言的风格上。其文笔简洁、朴素、通俗易懂,既有民族特色,又富有现代气息,对读者特别是革命群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人们常常用数字、具体事件来说明和概括问题,因此文章不仅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政治价值,而且具有真实的资料价值。他在《青年报》上谴责法国殖民主义的残酷剥削,写道:“1925年,法国人从我们这里拿走了1,319,648,916公斤大米,仅出口税就达4,609,933越南盾84许。”打电话的人说:“同胞们!自由是上天的恩赐,没有自由的人宁愿去死。醒醒吧,醒醒吧,打破西方把你关进的牢笼。” 《越南独立报》谴责日本并呼吁团结,写道:“法国人剥削我们的人民,并不比日本人剥削朝鲜人民少。现在又被日本利用了。一个人有两个脖子怎么活下去?我们要想活命,就必须迅速团结起来,抗击法国人和日本人,争取独立和自由。《青年报》深入地阐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革命无产阶级的路线、政策的宣传:“革命是将邪恶转化为善良,是被压迫的人民变得强大的行动的综合。革命必须经过破坏和建设两个阶段”。
这两份报纸在国内和国际问题上运用了新闻、文章、评论和社论等多种新闻体裁,也体现了宣传的艺术。特别是运用韵文、诗歌、插图等多种形式,有效地传达宣传内容。 《越南独立报》生动地展现了这一点。每期通常以两句押韵的句子作为该期宣传内容的标题,如创刊号101期:很多东西遮住了镜子,同一个国家的人必须相亲相爱;或 105 号:越盟是这场运动的根源。如果你想获得解放,你必须加入越盟。 …插图也是这两份报纸经常采用的方法。他在《青年报》上画了一幅画,批评国家改革政策中与法国的妥协。画中描绘了两个人:一名法国男子手持棍棒,正在殴打一名头戴头巾、身穿奥黛的越南男子,一手抓着他的耳朵,另一只手拿出一张写有汉字“顺化越战”的纸条。 《独立越南报》的“文学花园”栏目,或以“大石头”、“大家读独立越南报”等插图,或以“农夫”、“士兵之歌”、“狐狸和蜂巢”等长诗形式表达,号召大家携起手来、同心协力,进行革命。
90年来,《青春报》和《越南独立报》两家报纸对民族革命事业的贡献已载入史册。在发展革命新闻事业的过程中,胡主席关于新闻事业的宝贵经验教训对今天和明天的新闻工作者仍然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