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革命性新闻事业的过程中,何总统关于新闻事业的宝贵经验对当今和未来的新闻工作者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在新闻领域,胡志明主席是越南革命报刊的奠基人——在1945年以前越南新闻界处于殖民统治的背景下,革命报刊被视为未来的希望。他也是第一位革命记者,他的新闻活动不仅始于1925年创办的《青年报》,更早之前,在法国期间,他曾作为共产国际成员为《人道报》等报刊撰稿。他不仅是一位文笔精湛、政治风格鲜明、兼具现实意义和文化底蕴的优秀记者,更是一位才华横溢、精通宣传艺术的记者。
1925年至1945年间,越南革命报刊涌现出两份创刊时间不同的报纸,它们在越南革命和民族解放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两份报纸均由阮爱国创办并直接领导,分别是1925年创刊的《青年报》和1941年创刊的《越南独立报》。尽管这两份报纸创刊时间相隔近16年,但它们之间存在许多有趣的巧合。
《青年报》——革命新闻业的起源……
20世纪20年代初,法国殖民者对我国的大规模、深入的第二次殖民剥削政策,给越南社会造成了深刻的分裂。各阶层形成并发展起来,在不同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层面上存在着冲突。其中,工人阶级遭受的剥削最为严重,但同时也是发展最迅速、规模和质量都最高的阶级。他们不仅清楚地认识到法国资本主义的罪恶本质,也意识到了自身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许多爱国青年越过边境前往中国广州,汲取新思想,投身于世界革命。一些青年,如胡松茂、黎鸿山、黎鸿峰等,挺身而出,成立了“团结所有人,汇聚集体意见,勇敢前行,夺回被剥夺的人权,为国家谋求幸福”的“三三社”。年轻的范鸿泰向邪恶的印度支那总督梅林投掷的沙田炸弹,标志着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当时,阮爱国身在苏联。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国际立即派他前往广州(中国)的革命基地直接领导。1925年6月,他从三三社组织中挑选了一批青年战士,组建了一个具有马克思主义倾向的革命组织,即越南革命青年协会。在阮爱国的倡议下,越南革命青年协会总部创办了《青年报》,作为宣传协会方针、目标和行动纲领的机构。1925年6月21日,《青年报》创刊号发行,这一天被认为是越南革命报刊的诞生日。《青年报》之所以是第一份革命报纸,是因为它是由一位无产阶级共产主义战士创办的无产阶级革命组织的声音,而且更重要的是,越南革命报刊开始按照列宁关于新闻活动的观点运作:“新闻媒体是集体宣传者、集体煽动者和集体组织者。
在《青年报》创办初期,阮爱国担任总编辑,亲自指导并撰写重要文章,同时还负责编辑稿件和绘制插图。《青年报》的主要内容围绕以下几个基本要点展开:“加深人民对侵略者的仇恨;研究国内外历史,以期带领越南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集结力量,建立组织,最终建立一个足以领导群众进行革命的强大政党”。五年后(1930年),这些目标成为现实。
在阮爱国的领导下,《青年报》向越南人民介绍了革命道路、革命方法和新型革命者。这份报纸赋予我们新的哲学思维方式,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开始渗透越南。该报积极倡导一条新的革命道路,即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工人运动和越南爱国运动的结合。
……致越南独立报——“懂得一些事情,懂得如何团结起来对抗法国人,对抗日本人”
十六年后,法国殖民者在故土战败,日本法西斯入侵印度支那,与法国人沆瀣一气,对我国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当时,阮爱国正在华南地区,试图联系党中央,为回国直接领导革命做准备。1941年春天,在海外漂泊三十年后,他与一些秘密党员回到了他挚爱的祖国。此时,祖国正遭受法西斯帝国主义的蹂躏,日夜流血。
必须指出的是,二战期间,我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极其复杂,各种政治思潮、意识形态和文化活动层出不穷。然而,印度支那共产党在黑暗中依然看清了越南革命的道路——一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这条革命道路由第六次中央会议(1939年11月)、第七次中央会议(1940年11月)提出,并在阮爱国主持的第八次中央会议(1941年5月)上得到确认,并明确了全党的当务之急是准备领导“武装起义争取自由和独立”,其中民族解放任务被置于首位。他发起成立了越南独立同盟(简称“越南独立同盟”)。越盟他策划了一场局部起义,最终演变为全面起义。两个多月后,即1941年8月1日,他创办了《越南日报》,作为越盟在高平省的宣传机构。该报的宗旨在创刊号中就明确阐述如下:“最重要的是让我们的人民不再愚蠢和懦弱,学会做事,学会团结,为了越南的独立和自由与法国人和日本人作战。
与《青年报》一样,《越南独立报》的前三十期也是由阮爱国亲自负责撰写、编辑和插图的。
《独立越南报》的文章,无论形式如何,都旨在呼吁全国团结,努力巩固和建设越盟阵线的武装力量。该报着重向群众传播革命意识,谴责侵略敌人的罪行,揭露其一切残暴阴谋,加深人民对敌人的仇恨,并树立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榜样和经验,以期成就伟业。该报还根据党的方针和政策,指导越盟阵线各组织的活动方向和组织工作。
宣传艺术
如上所述,这两份报纸诞生于越南革命的两个极其重要的时期,早期均由阮爱国亲自创办、指导和参与。两份报纸均秘密出版,用钢笔书写,印刷简陋。此外,两份报纸的宣传艺术都带有浓厚的阮爱国风格。
首先,宣传的艺术在其语言风格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文章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既体现了民族特色,又非常现代,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说服力,尤其能够打动革命群众。他经常运用具体的数字和事件来阐明问题,从而将问题概括化,因此文章不仅具有很高的理论和政治价值,也具有真实可靠的信息价值。他在《青年报》上撰文谴责法国殖民主义的残酷剥削:“1925年,法国人掠夺了我们1,319,648,916公斤大米,仅出口税就高达4,609,933越南盾84美分。”来电者:“同胞们!自由是上帝的恩赐。不自由的人宁愿去死。醒醒吧,醒醒吧,挣脱西方强加给你们的牢笼!《越南独立报》谴责日本,呼吁同胞团结,并写道:“我们的人民曾遭受法国人的剥削,其程度不亚于日本人对朝鲜人民的剥削。如今,他们又在遭受日本人的剥削。我们如何才能在双重枷锁下生存?如果我们想要活下去,就必须尽快团结起来,反抗法国和日本的侵略,争取独立和自由。《青年报》详细阐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和革命无产阶级路线及政策:“革命的本质是将邪恶转化为善良,是受压迫人民走向强大的所有行动的总和。革命必须经历两个阶段:破坏和建设。
这两份报纸运用了多种新闻形式,例如新闻报道、反思文章、评论以及关于国内外问题的社论,这也体现了宣传的艺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们运用了多种形式有效地传达宣传内容,例如韵文、诗歌和插图。这一点在《越南独立报》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该报每期通常以两句押韵的句子作为当期宣传内容的标题,例如第一期,第101期:镜子上有很多东西遮盖着,但同国的人们必须彼此相爱。或编号 105:越盟是这场运动的根基。如果你想获得解放,就必须加入越盟。插图也是这两份报纸常用的宣传手法。在《青年报》上,他绘制了一幅画,批评越南在民族改革政策上对法国做出的妥协。画中描绘了两个人:一个法国人拿着棍子殴打一个戴着头巾、身穿奥黛的越南人,法国人一只手挠着耳朵,另一只手拿着一张纸,上面写着“顺化越法”。在《越南独联报》的“文文”栏目中,刊登了“大石头”、“人人都读《越南独联报》”等插图,或以长诗的形式,如《乩乩》、《士兵之歌》、《狐狸与人》等,呼吁大家团结一心,共同投身革命。
过去90年来,《青年报》和《越南独立报》两份报纸对国家革命事业的贡献已载入史册。在革命新闻业发展的过程中,胡志明主席关于新闻业的宝贵经验,至今仍对一代又一代的新闻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