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一等奖:《天空明亮的地方》

2015年11月23日星期一 00:58
Giải nhất: Nơi vầng trời tươi sáng
一等奖:《天空明亮的地方》

对我们这些来自偏远地区、学习条件和经济条件仍然十分艰苦的学生来说,考入一所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大学是莫大的梦想,也是全家人的骄傲。努力考上大学不仅是我一个人的目标,也是我们高中时期许多同龄人的共同梦想。每当老师们讲述我们学生时代的故事时,我们都会静静地聆听,仿佛每个人都在描绘着成为大学生时的喜悦和自豪。因为大学将帮助我们获取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更科学的工作方法,培养未来工作和生活所需的技能,也是我们提升自我、向文明社会学习,以便将来回国后服务祖国的地方。

 

人文科学!

那天,我把高考申请表带回家问父亲,那是他第一次听到我提起人文科学。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清楚地记住“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这个名字,以至于哥哥拿回成绩单说“他考上了国立大学”时​​,我还跟他争论了一番。直到我正式入学后,我才意识到:是的,我考上了人文科学,“大学生”这几个字似乎近在咫尺,那时我感到无比自豪!话说回来,三年前参加高考的时候,最让我兴奋和享受的是看到那些高楼大厦,看到汽车在宽阔美丽的街道上穿梭——这些我每天晚上在电视上都能看到。还有一点就是可以向朋友们炫耀,满足一下自己“我去过首都”的自豪感。其实并不需要多么了不起,能被比我地位高的人认可就足以让我感到骄傲了。

入学后,我突然意识到这所新学校有一种神奇的吸引力。诸如“苗族人来自哪里?”、“为什么他们要住在高山上受苦,而不是住在平原上?”、“为什么苗族人会生活在远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国?”……这些问题一直让我好奇不已。仿佛命中注定一般,通过学习和阅读历史,我找到了答案。人文学科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惑,也让我更加热爱人文学科!虽然有了答案,但我如何才能确定答案的正确性呢?我们一直尊敬的黄文宽副教授(人民教师)博士告诉我:“大学是自学的,而方法就藏在每一门学科之中。”没错,在历史系,《越南历史进程》这门课让我明白,我一直困惑的那些事件确实在历史上出现过。学习“越南文化基础”、“民族与民族政策”帮助我区分和识别属于我族群或其他民族的事件;考古学让我知道如何从“地下”寻找答案,探寻文化生活方式、民族心理以及存在于该民族社群中的诸多因素……就这样,一件事接着一件事,从这些最初模糊不清的小问题中,我突然发现自己对研究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充满了无法抗拒的热情。我的同学们常常彼此说:“现在,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激情,一种热爱。”话虽如此,做科研并非易事。我必须学习如何正确、恰当地利用文献,如何引用文献,如何命名研究主题,当然,最难的还是对待研究问题的态度,如何在文章中消除个人主观意见,以最客观的方式阐述问题。学习做研究也需要学习如何展示研究成果,所以我们必须深入学习更多软技能:计算机科学、演示技巧、公开演讲等等。此外,仁文大学的教学方法要求每位学生都具备高度的自我认知和积极性。我记得每次选课时,我都担心熬夜到很晚都选不上,而且学费还要用一张我从未用过的银行卡支付。在新环境中学习也让我接触到了许多新鲜事物;但时间飞逝,转眼间我仿佛已经升入大三,在仁文大学度过了三年美好的时光,也经历了这座城市里无数的精彩故事,这些都足以让我拥有值得铭记和回味的回忆。

在仁云,我们这些历史系学生经常被朋友们戏称为“教授”,因为我们总是忙着泡在图书馆的书架前,有时甚至堆满了三四层书架。然而,这正是我们作为历史学本科生进行研究的自豪感和价值所在。在系里老师们的悉心教导、指导和帮助下,我们对科学研究的热爱与日俱增。每年,我们都满怀热情地迎接学生科研季的到来,并提出最精彩、最热门、最深入的研究课题。我们还会自发地组建学习小组,组成“本土”的学习乐园,成员之间志同道合。我们会互相组织报告,还会一起去古螺城,寻找唯一一座幸存的土屋,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就这样,我们离开仁云,又回到仁云,就像回到了家一样!

我身上的人性!

正是在那里,我找到了我的热情所在。对我而言,过去的三年无比美好,那段时间我得以在这所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淡去的学校里,全身心地投入到我热爱的事业中。我对人文的热爱将永存……

作者:Vang A Cu - K57 历史

该文章的总评分为:0 分(满分 5 分)

点击为本文评分
您尚未使用过该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