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一等奖:《天空明亮之处》

星期一 - 2015年11月23日 00:58
Giải nhất: Nơi vầng trời tươi sáng
一等奖:《天空明亮之处》

对于我们这些在偏远地区、学习条件和经济条件依然十分艰苦的地方读书的学生来说,能够考上一所规模宏大、传统的大学,是一个伟大的梦想,也是我们全家引以为豪的骄傲。努力考上名牌大学,不仅是我的目标,也是我们高中时代很多年轻人的目标。每当老师们讲述学生时代的故事时,我们都会静静地聆听,似乎每个人都描绘出一幅即将步入大学的喜悦和自豪的画面。因为大学是让我们接触新的知识、新的、更科学的工作方式、培养未来工作和生活必备技能的地方,是我们修身养性、向文明社会学习、回国报效祖国的地方。

 

人文?

那天,我把高考申请表带回家问爸爸,那是他第一次听我提起人文学院。我花了好长时间才记清楚“人文社科大学”这个名字,以至于弟弟拿着成绩单回家说“考上国立大学了”的时候,我还跟他争论了一番。直到入学之后才明白:是啊,我考上了人文学院,“大学生”这几个字听着很像,当时心里好自豪啊!话说回来,三年前高考的时候,最兴奋、最享受的,莫过于看到高楼大厦,看到汽车行驶在每天晚上电视上经常看到的宽阔美丽的街道上。另一部分,是想跟朋友们炫耀一番,满足一下“我去过首都”的自豪感。不需要多大,只要有我这样的上级就足够了。

入学后,我突然发现,新的学校对我有一种神奇的吸引力。“蒙族人从哪里来?”“他们为什么不住在平原,而住在高山上受苦受难?”“为什么在地球另一端的美洲也有蒙族人?”……这些问题让我好奇了很久。后来,仿佛命中注定,通过学习和阅读历史,我找到了答案。人文学科解答了我那些不明所以的问题,让我更加热爱人文学科!我知道答案,但我怎么知道它们是否正确呢?我们一直尊敬的老师——人民教师黄文宽副教授曾对我说:“大学是自学,方法在于每个学科。”没错,在历史系,《越南的历史进程》这门课让我了解到,我所好奇的那些事件确实在历史上出现过。学习“越南文化基础”、“民族与民族政策”等课程帮助我区分和认定属于本民族或其他民族的事件,考古学让我懂得如何从“地下”寻找答案,发现文化生活方式、民族心理以及存在于该民族群体中的诸多因素……就这样,一件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从那些细小、模糊的问题中,我突然发现自己对研究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产生了无法抗拒的热情。我的同学们经常说:“现在研究成了一种激情,一种热爱。”话虽如此,做科研并不容易。我必须学会如何正确、恰当地利用文献,如何引用文献,如何命名主题,当然最困难的还是对待研究问题的态度,如何在文章中消除我的主观意见,以最客观的方式表达问题。学习研究也需要学习如何呈现研究成果,所以我们必须深入学习更多软技能:计算机科学、演示文稿、公开演讲等。除此之外,仁文大学的教学方法要求每个学生具有高度的自我意识和活力。我记得每次我注册课程时,我都担心我会熬夜而仍然无法注册,而且学费必须通过我以前从未使用过的银行卡支付。在新的环境中学习也让我接触到所有新事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似乎才刚刚成为一名三年级学生,拥有与仁文大学三年的回忆和无数城市生活的琐事,这些就足以让我拥有回忆,拥有梦想。

在仁文大学,我们这些历史系的学生经常被朋友们冠以“教授”的称号,因为我们总是忙着翻阅图书馆的书架,有时甚至能堆满三四层书架。然而,这正是我们作为一名历史学研究本科生的骄傲和价值所在。在系里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我们对科研的热爱与日俱增。每年,我们都以最优秀、最“热门”、最精妙的课题热情迎接学生科研季。我们还创建了“自家”风格的“游乐场”,由几位志同道合的成员组成学习和研究小组。我们互相组织报告,并带彼此前往古螺古城,寻找仅存的土屋,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就这样,我们离开了仁文,又回到了仁文,仿佛那里就是我们的家!

我身上有人性!

正是在那里,我找到了我的热情所在。对我来说,过去三年非常美好,我能够在这所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消逝的学校里,活出自己的热情。我心中的人文精神将永存,并将永远存在……

作者:Vang A Cu - K57 历史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