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谨此缅怀老师兼学者阮石江

2017年3月22日,星期三,03:49
我们的副教授阮石江逝世了!他辛勤工作了九十年,于2017年3月14日下午2点15分心脏停止跳动。
Tưởng nhớ Nhà giáo – Học giả Nguyễn Thạch Giang
谨此缅怀老师兼学者阮石江

副教授阮石江于 1928 年 12 月 3 日出生于广治省锦禄县锦水乡,出身于一个有着悠久教学传统的名门望族。

他青年时期接受了传统与西方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他很早就投身革命,为国家漫长的抗战做出了贡献。1945年8月至1946年8月,他在顺化和广治参与了民众教育和自卫工作。1946年8月至1949年9月,他在广治应征入伍,成为第95团的一名士兵。1949年10月至1951年12月,他在广治省教育厅工作。1951年12月至1955年5月,他在中国广西南宁中央校区工作。1956年至1992年,他在河内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现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工作。

他进入科学领域后,有幸师从邓泰梅教授、陈黎仁先生、吴立志先生等当代最杰出的导师,并不断精进自身学识,使其知识日益渊博。在他的科研生涯中,他荣获了多项重要奖项,例如阮廷昭奖、潘周贞奖等。

然而,一个人留给世界的不仅仅是他的履历!让后世铭记阮石江这个名字的,是他的成就和贡献!

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越南语学院将他铭记为越南语系的首任系主任,是奠基人,是他创建了如今的越南语学院,不仅培养人才,还开展科学研究;不仅招收外国学生,也培养越南学生;不仅负责本科生培养,还负责研究生培养。

照片:成龙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拥有合适的装备!阮石江副教授就像一只勤奋的蜜蜂,不知疲倦地汲取知识,拥有极其精准且独特的科学素养!他秉承前辈的理念:“质量比数量更重要”。但同时,他也非常严谨:“必须有数量才能有质量!”正因如此,他才达到了如今的成就:“我负责远东考古学院图书馆的汉喃文献收藏”。

早在2011年,阮石江副教授就曾坦言:“如今我已年老体衰,准备踏上漫长的旅程!”如今,他的确走得很远!回望过去,我们不禁惊叹于他那极其详尽的“准备”:近80部著作,字里行间饱含着他满腔的热情!其中不乏佳作,例如:《喃字文学词典》、《古典文学词典》、《民族语言文学词典》……以及堪称典范的研究著作《传桥》!

他的家人、朋友、同事和熟人也都知道他,正如他在《拾得的乡语》一书中回忆的那样:“他一生勤奋写作,一年到头,没有一个星期天或暑假。”或许正因如此,他留下的作品才如此分量沉重,难以估量。仅他修订过的《金云翘传》一书,就已重印33次,总销量达20万册。这真是一部“销量无数”的作品。也正是凭借这部作品,他获得了极少数科学家才能获得的殊荣:他曾受邀参加已故总理范文同的友好晚宴——这是这位伟人、这位伟大的知识分子、这位伟大的领导人表达的感激之情,旨在表彰和赏识这位国家人才!……我们认为,毫不夸张地说:只要越南人民仍然将《金云翘传》视为国家的精神财富;如果人们记得阮攸是国家和世界文化名人,他们也不会忘记阮石江副教授——正是他研究了《金云翘传》,使之能够真正体现真、善、美!

1970年,他坦言:“做任何事,我的心总是围绕三个方向:过去、现在(心怀感恩)和未来(敢于承担对子孙后代的责任)”。凭借这番坦白,以及他为人处世的方式,他堪称正直品格的典范,达到了智者的精神境界!

在人生的起伏跌宕中,他不禁忧虑,曾自述道:“默默地孤独工作,一生孤独地消磨时光……”甚至在他最后一部重要著作的书名《拾起乡语》中,我们也能感受到那份孤独、甜蜜与苦涩!这些情感,他无需在序言或后记中掩饰!……然而,每个人都知道并期待的,是那个拥有勇气、敢于挑战自我的阮石江,正如他自己所说:“怀着一颗高尚而又略带倦怠的心,我将拥有古人般的智慧、仁爱与勇气,长期而卓有成效地学习和研究!”

我们最杰出的侬族文学学者之一,副教授阮石江(Nguyen Thach Giang)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但他将永远活在他的作品中,活在他——这位“作家”——留给世界的“灯前阅读的芬芳手稿”中!

为留下的人和离开的人感到心碎。

泪水落下,浸湿了石头和蚕。

天空阴沉多云。

“青草凋零,枝头沾满了露水!”

作者:越南研究与越南语学院

该文章的总评分为:0 分(满分 5 分)

点击为文章评分
您尚未使用过该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