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美救国时期的后备军建设(1954年-1975年)
1945年至1946年,美国帝国密谋干涉越南,支持蒋介石军队入侵并推翻年轻的革命政府,建立傀儡政府。自1950年起,美国公开帮助法国维持和推动印度支那战争,并从1954年7月法国失败后直接统治南越,把南越变成了美国新型的殖民地。美国帝国调动一切可能的资源,对越南进行侵略战争。
美军动员前往越南战场(1956年-1975年初): + 战争时间(月):222(第二次世界大战:42个月) + 战争成本(十亿美元):6760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3410亿美元) + 参战士兵人数(千人):6,600 + 服务业企业(千家):122 + 参战军种比例:陆军:70%、海军陆战队:60%;海军:40%;空军:60% |
这些数字证明越南战争是美国帝国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花费最昂贵的战争。
为了应对那场侵略战争,在共产党和胡志明主席的领导下,越南高度重视各方面后方建设,不断发挥巨大潜力,确保后勤保障,增强军队实力,推动抗战由低级走向高级,直至取得彻底胜利。
在北方,政治上自1954年7月起,越南实行和平防御、巩固北方的政策,决定从南方聚集力量到北方,把北方建设成为全国的革命根据地。 1955年至1960年期间,越南集中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剩余任务,恢复经济,医治战争创伤,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使北方走向社会主义,支持国家统一斗争。
1960年9月,越共第三次代表大会确定了新时期越南革命路线,确定虽然南北双方都肩负着解放南方的共同目标,但是南北双方都有各自的作用和地位,其中北方的社会主义革命对于整个越南革命事业、对于祖国的统一具有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须尽一切努力建设和保卫北方,使北方成为全国的根据地、解放南方斗争的战略后方。开展了“大风海浪三旗”、“一人两队为亲爱的南方”、“全民交通”、“一切为了伟大的南方前线”等争当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巩固国防者的群众运动。
-经济上到1957年,北方完成了经济恢复计划,治愈了战争创伤,实现了与法国殖民时期最繁荣的一年——1939年相当的增长率。到1965年,北方又迈出了新的发展步伐,出现了河内、海防、南定、荣、太原、越池等许多大型工业区;第一个五年计划(1961—1965年)确定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改善人民生活、增强国防实力……等目标,都基本实现和超额完成了。 1965年至1972年,尽管美国空军和海军的毁灭性战争给北方带来了巨大的破坏,特别是在工业和交通运输方面,但北方当地的农业和工业仍然得到维持并不断发展。 1973年《巴黎协定》签署后,朝鲜注重经济复苏,大力开发后方潜力,到1975年增长水平已恢复到1965年的水平,并有较大发展,对外关系也得到拓展。
- 关于文化和社会1954年至1964年期间,北方推进扫除文盲、建立新生活运动,大力发展教育培训,提高各阶层人民的文化水平。文化、医疗、教育设施建设。 1965年至1975年期间,尽管战火纷飞,北方在“没有什么比独立自由更珍贵”的口号下,在“三个准备”、“三个勇敢”、“分裂长山救国”的精神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弘扬了转向前线的精神,南北感情……
- 关于军事,日内瓦协定(1954年)签署、和平恢复后,党和国家立即主张加强北方的国防潜力。自1957年以来,人民军队建设不断向现代化正规化迈进。常备军总数保持在适当水平,1959年为16万人,1963年为17万人(占总人口的1%)。此外还有国防人员1.6万人、武警2.1万人、预备役部队120万人、民兵140万人。 1965年初,朝鲜现役军人人数为19.5万人,到1965年底,已增至40万人。武器装备得到更新,组建了多支技术部队。
1965年至1975年期间,人民战争形势牢固确立,形成了河内、第四区等多个坚固防御区。第559团编为长山军,辖3个工兵师、2个师、29个运输团,拥有汽车6770辆。长山公路纵横交错,总长16790公里(东西向)。南北输油管道总长1712公里,设有泵站101座。
-关于接受国际援助凭借正确的外交政策和灵活的国际倡导,朝鲜得到了巨大的精神支持,并且得到了其他国家主要通过铁路和水路提供的大量极其重要的武器和军事装备。 1964年至1968年,中国向越南提供了巨额军事援助。
年份/类型 | 1964 | 1965 | 1966 | 1967 | 1968 | + |
枪 | 80,500 | 220,767 | 141,153 | 146,600 | 219,899 | 808.919 |
大炮 | 1,205 | 4,439 | 3,362 | 3,984 | 6.406 | 19,396 |
弹药(千发) | 25,240 | 114,010 | 178,120 | 147,000 | 247,920 | 712,290 |
炮弹 | 335 | 1,800 | 1,066 | 1,363 | 2,082 | 6.646 |
收音机 | 426 | 2,779 | 1,568 | 2,464 | 1,854 | 9,091 |
电话 | 2,941 | 9,502 | 2,235 | 2,289 | 3.313 | 20,280 |
坦克 | 16 | - | - | 26 | 18 | 60 |
战舰 | - | 7 | 14 | 25 | - | 46 |
飞机 | 18 | 2 | - | 70 | - | 90 |
卡车 | 25 | 114 | 96 | 436 | 454 | 1.125 |
军服(千套) | - | - | 400 | 800 | 1,000 | 2,200 |
1965年,苏联同意向越南提供地对空导弹系统、飞机、训练飞行员和技术人员,以保护河内、海防和其他几个重要城市,从此苏联对越南的军事援助开始增加。早在 1965 年,就有一批 MIG 15、17 和 IL 28 飞机交付给越南。至1967年,社会主义国家对越南的援助总额约为15亿卢布(15亿多美元),其中苏联援助占36.8%(6.08亿美元)。到1967年底,苏联援助已占社会主义援助总额的50%,其中军事援助占三分之二。 1968年,苏联是援助越南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首,援助总额达5.42亿卢布(约合5.822亿美元)。此外,战争期间在越南服役的苏联军事专家约有1500至2500人,其中包括工程师、飞行员以及负责雷达和导弹系统的技术人员。
1969年至1972年期间,由于苏联、中国和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的援助,北方后方的潜力迅速增强,特别是在军事方面。
类型 | 1969 | 1970 | 1971 | 1972 | + |
枪 | 139,900 | 101,800 | 143,100 | 189,000 | 573,800 |
大炮 | 3,906 | 2.212 | 7,898 | 9,238 | 23,254 |
弹药(千发) | 119,170 | 29,010 | 57,190 | 4万 | 245,370 |
炮弹 | 1,357 | 397 | 1,890 | 2.210 | 5,854 |
收音机 | 2.210 | 950 | 2,464 | 4,370 | 9,994 |
电话 | 3,453 | 1,600 | 4,424 | 5.905 | 15,382 |
坦克 | - | - | 80 | 220 | 300 |
战舰 | - | - | 7 | 14 | 21 |
飞机 | - | 18 | 2 | - | 20 |
卡车 | 162 | - | 4.011 | 8,758 | 12,931 |
Q.制服(千套) | 1,200 | 1,200 | 1,200 | 1,400 | 5,000 |
随着北方后方的壮大和兄弟国家的大力支持,越南的军事潜力全面增强。 1973年10月24日,第一军(桂胜军)在三叶(宁平省)成立......
朝鲜战胜了美帝国主义的两次破坏性战争,保卫了这一地区,并为与南方前线“分享战火”做出了贡献。两次打击破坏性战争中,朝鲜共击落飞机4181架,其中包括68架B52和13架F111,并烧沉了271艘军舰。其中,民兵击落飞机357架,老民兵击落飞机6架,女民兵击落飞机30架。仅在1972年的战役中,特别是1972年底(12月18日至30日)持续12昼夜的奠边府空战中,朝鲜就击落了包括62架B52、10架F111在内的多架现代美国飞机,并击沉了128艘军舰。
然而,朝鲜也因美国空军和海军的两次毁灭性战争而遭到严重破坏。在工业领域,18%的工业机械无法使用,26%的工业机械损坏,其余机械每天仅运行6小时,每年仅运行91天。农业方面,耕地面积减少了3.6%,生产成本增加了75%。合作社成员收入下降了23.7%,人均粮食由1961—1965年的305公斤下降到1966—1975年的252公斤。交通运输遭受了敌人60%的攻击。 1965年至1968年间,平均每公里公路有19.3枚炸弹,被击中4次,每公里河内至荣市的铁路被击中19.5次。数十万人死亡。大多数建筑物、桥梁、医院、学校……都被摧毁了。
在南方,五政治的,越南很早就有建立本土后方基地的政策。 1954年,北韩军队收复北方时,许多干部留在根据地,将战斗上升为政治斗争,依法要求按照日内瓦协定的规定举行和平统一大选。 1960年以后,同起运动后,越南主张保卫和建设解放区成为地方大后方,建立和利用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兼任革命政府,巩固中央机关,建立南方人民革命党,建立革命青年联盟、解放劳工协会……到1969年,越南主张建立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在解放区和游击根据地、争议地区建立各级革命政府体系。民族解放阵线和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承认,建立外交关系,并提供支持和援助。
- 在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1960年以来,越南在各解放区和各大根据地主张发展生产,保证当地特别是西原和东南部军民的部分粮食和武器需求。另一方面,有效地取得北方后方的物质支援,千方百计利用敌人的经济来抗敌,动员临时沦陷区的人民支援解放军,向抗日根据地提供物资。南方地方后方经过努力,保证了主力部队大部分粮食、补给、武器装备和生活必需品的需要,也保证了地方部队和游击队的大部分需要。通过聘用当地教师和从北方大后方引进的教师,首先在小学阶段建立了普通教育体系。各级医院、疗养院、养老院、外科站等卫生网络不断加强。电影队、文艺团体纷纷奔赴前线,为官兵、为人民服务……
- 关于军事,自1960年起,在解放区和战区存在的情况下,越南加强了各级武装力量建设,成立了解放军、全区、各区、各省指挥部。建立了许多军工厂,为地方武装生产武器。拿起敌人的武器和作战手段去打敌人的行动已经开展,成为一场普遍的运动,并取得了极大的成效。从广大后方不断获得军事支援的仓库、道路、车站体系得到组织和互联,不仅在南方,而且在老挝和柬埔寨等邻国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在北方大后方的支持下,1974年5月17日,第二军(香江军)在治天成立,1974年7月20日,第四军(九龙军)在东南地区成立,1975年3月27日,第三军(西原军)在西原地区成立。
总体来看,越南在南方和老挝、柬埔寨的根据地和解放区,已经建立了强大的当地后方基地,能够得到北方大型后方基地的人员支援,为整个地区解放军和印度支那三国整个战场的作战和胜利提供了日益充足的后勤保障。
限制1954年至1975年期间,在建设后方保障越南军队后勤工作中,北方社会主义建设思路还比较简单,模仿外国,仓促改革一些尚有成效的经济部门,在基本条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仓促推进工业化。很多领域的生产规模不适宜,都要求大规模,特别是在战时情况下。北方和南方解放区的建设与后方保障、前线支援的结合,有时不够严密,浪费很大,有的地方有时给敌人造成很大的损失。群众组织和竞赛运动仍停留在形式化、低质量的阶段。依赖和等待外界援助和支持的心态依然强烈,战时补贴心态盛行,并将造成日后的长期后果……
二、当前的一些经验
- 一是,后方的实力决定军队的实力。后方是决定战争胜利的恒定因素。后方、军队和前线之间关系的一般公式一直是:为了军队的胜利,零售供应必须始终等于或大于军队/前线的需求。因此,无论在战争时期还是平时,我们都要正确认识这个观点/公式,努力建设和保卫后方各方面力量和国家后方潜力,创造确保军队打胜仗的地位和力量。没有真正的实力(物质、人力、技术、领导、指挥、意志、精神、领土等),军队就不可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不可能在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领海和领空方面取得胜利。
二是,建设和保卫后方,动员后方的力量为军队,为战争必须全方位地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必须彻底掌握依靠人民、依靠自己力量的观点,同时努力争取国际支持。我们的后方必须是人民战争的后方,必须有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一个优越进步的社会,一个经济、国防逐渐强大的社会,才有能力保证军队的后勤,才有能力保证前线的打赢。
第三,为了拥有强大的后方,特别是战略后方,我们必须努力保卫和解放“天时、地利、人和”的地方,这些地方是历次抗战中的后方基地(如越北、西北、清、义静、长山、西原、东南补……),同时,我们必须根据每个时期、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创建适合我军作战对象、作战方向和新的战争需要的据点、根据地和战略后方,前线类型为远离大陆的海上和岛屿地区。总的来说,我们必须极其积极主动、富有创造力、灵活变通地建设和保卫国内后方、战略后方和国际后方。
四是,建设、保卫后方、保障陆军后勤、支援前线,是一个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的过程。要把建设任务和保障支持工作结合起来,任何任务都不能掉以轻心,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各有侧重。总体来说,建设必须与保护相辅相成。建设是保障和支撑的基础。必须立足于培育人民力量,调动人民力量。要切实做好军后和战后大后方工作,为军队建设、为保卫祖国的长远事业“打下深厚而持久的根基”。
五是战争越是现代化,经济和后方因素对于军队和前线的作用就越大。越是现代化的战争,持续时间越短,但损失却越大越快,特别是技术人力资源和昂贵武器的损失,因此军队和前线对后方的依赖性越强,但后方不断遭受攻击,难以满足需求。因此,从平时开始,从战前开始,从全国开始,从各个地区、各个地方开始,都必须把经济和国防、国防和经济结合起来,使战争时军队不处于被动,后方不处于混乱。另一方面,要把宣传后方和乡村国防潜力与隐瞒军队实力、设置国防态势陷阱结合起来,避免不必要的潜力和态势暴露。
第六,在当前保卫祖国的事业中,虽然许多问题与过去不同,但后方军队的强大和战争的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仍然是后方和国家的潜力。新时期后方建设仍然要以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为重点;必须将经济与国防和外交结合起来。把握国家实力与军事实力关系的辩证观点、后方在前线胜利中的决定性作用、1954年至1975年期间建设和提升人民实力、国际实力等方面的经验,对当代人来说十分必要。它不仅有助于深入透彻地认识过去抗美救国战争胜利的原因,而且对今天越南工业化、现代化、融入国际社会和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岛屿事业也具有现实意义。
副教授Ngo Dang Tri,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作者:副教授吴当智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