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培养高素质人才和科研成果,服务区域发展和国际一体化

星期五 - 2015年10月9日 01:51
10月7日下午,红河流域17所高校董事会代表在“第二届红河流域高校校长论坛”期间,围绕培养服务国际一体化的高素质人才、开展区域发展科研合作两大主题进行了研讨交流。会议探讨了许多共同关心的问题,为协会未来的发展方向找到了共同的声音。
Đào tạo nhân lực chất lượng cao và nghiên cứu khoa học phục vụ phát triển khu vực và hội nhập quốc tế
培养高素质人才和科研成果,服务区域发展和国际一体化

副教授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阮文金教授(发言)和大理大学副校长段利和教授主持第一场讨论会。

红河流域面积约16.9万平方公里2 其中越南面积最大,为87840平方公里,中国第二,约81200平方公里,老挝上寮1100平方公里。近年来,越中两国教育政策具有诸多优势。 1993年2月,签署中越教育合作会谈纪要。 1996年,两国达成协议,将在1997年至2000年期间加强教育和培训领域的合作。 2000年4月18日,两国续签2001年至2004年交流与合作协议。 2009年,两国签署了承认同等大学学历的协议。这是红河流域高校推进高素质人才培养合作、科研合作的重要法律依据。

文化、体育、旅游等交流活动不断拓展。两国加强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等领域合作。每年双方互派艺术表演团体,举办多项文化、体育交流活动。有效落实体育合作协议。积极推动在对方国家设立本国文化中心。

此外,越南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日益增多。 2012年,越南与中国进出口总额达400亿美元。 2013年达到499亿美元,增长21.1%。越南与中国之间的投资关系取得了许多发展。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达23亿美元。特别是云南地区与越南北部地区的经贸合作也发展强劲。通过举办云南—越南经济论坛等许多具体活动体现出来;金城—老街跨国经济合作区及河口—红河合作区。

这些地理、经济、文化、社会条件,为红河流域高校合作培养高素质人才创造了条件。目前,中国每年还向越南学生提供约130个长期奖学金名额。目前,越南在中国有大约13500名留学生,中国在越南也有大约3500名留学生。其中,仅云南省就有约2000名越南留学生,约占该省留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培养高素质人才 服务国际化进程

以“红河流域学校人力资源培训合作”为主题的报告,在红河流域学校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如:学生和讲师的交流;短期培训1+3、1+4; 2+2培训;研究生培训

在学生、学者交流活动方面,学校可互认课程学分,以加强同专业或相关领域学校之间的学生交流。增加派遣学者到学校任教和开展研究,交流知识和专业知识。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副教授阮文孝博士作题为“合作培养优质人力资源服务一体化”的介绍性报告

在1+4合作形式中,学生第一年在接收国学校学习语言,之后转入接收国学校攻读大学课程。或者在当地学校学习 3 年语言,并在东道国进行 1+3 语言实习。或者在夏季和冬季实施2至6周左右的短期培训计划。学生可以学习专业科目并体验不同地区的生活和文化。

采用2+2培养模式,学生有2年的时间在国内学习外语和基础学科,获得基础知识。剩余两年学生将学习专业并在中国或越南的大学实习。学位由一方颁发,也可以采用联合学位的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实施培训,可以帮助学生减少不少学习和生活费用。

《报》还指出,红河流域院校间培训合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如成员院校间专业信息不全;语言障碍也是一个很大的困难;各个学科领域的培训计划,特别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领域的培训计划还不够真正灵活;学校设施并不十分统一。这些都是红河流域高校推进高质量人才培养合作过程中面临的障碍。

座谈中,红河流域高校总体上同意在培训领域加大合作交流的方向。具体采取2+2、1+3、1+4的培养方式,以适应各学校所属行业和专业。此外,各校校长还同意加强师生交流、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等,加强团结,促进教育合作。因为文化是最短的连接路径之一。

海防大学校长范文强先生拥有与中国20多所高校合作的经验,他建议:“除了教师和学生交流之外,学校还应加强领导层的交流。直接互访将促进双方更快、更深入地做出合作决策。”

文化大学校长补充道:“我们应该在培训和合作两个领域组织更频繁的会议。具体来说,培训部门的领导和国际合作部门的领导需要定期交流和会面,以便获得多维度的信息。这样,就可以向董事会提出许多建议和意见。”

海防大学校长范如强先生在论坛上发言。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文化,彼此之间并不重叠。因此,学校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融入公共区域,创建跨国游乐场,并建立强大的社区。以交流原则、加强培训交流合作为核心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在打造高素质队伍上迈出坚实步伐。”昆明学院副校长说。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解决方案如学费支持,以减少两国学校之间的培训成本差异;促进论坛秘书处有效运作;建立良好的校际论坛信息数据体系。

科研合作促进区域发展

除了推动高素质人力资源培养合作外,推动科研合作服务区域发展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红河流域乃至全世界都面临着许多全球性问题,需要许多国家和民族共同努力解决,如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文化交流等。

通过科研合作,提高科研能力,有利于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创造优良科研成果,对全社会、国际产生影响,也有利于加强两国及红河流域两个相连地区的友好合作。所有这些目标,最终都是为了给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贡献价值。

副教授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副校长范光明(发言)和红河学院校长 Cam Tuyet Xuyen 教授主持第二场讨论会。

讨论中,校领导指出了流域内高校可以共同探讨的若干议题,不仅在今天的论坛中,而且可以作为交叉议题在后面的论坛中讨论。例如可持续发展的议题——这是一个学科交叉性很强的议题;文化、旅游、民族问题;城市化和现代化问题;旅游和文化发展问题...

海防大学领导对未来科研合作提出两点建议:一是重点推进云南—海防经济走廊相关课题的交流;开展云南省走廊和越南北部省份的文化和旅游活动。

大理大学认为近期可能的研究方向有五个:生态环境、农业活动、药学、民族文化、旅游文化。大理学院校长也建议,两校可以合作,共同研究一个课题。其中的主题与当地活动紧密相关,以便能够利用财政预算。此外,还要促进信息交流和学术交流,为提高科学家的研究能力做出贡献。

下午讨论会概述

在资金方面,学校可以利用国家财政资源,结合国家重点课题,如越南有优先发展“三西”地区、云南地区的政策,中国政府也为生态环境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此外,研究课题还可以联系地方实际,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成果,利用地方政府的投资支持来源进行资助。并定向寻找企业,开展相关领域的社会招商。

并提出了科研成果共享、发挥学校优势、建立共同科研信息数据等议题。

作者:方志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最新新闻

旧闻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