Đào tạo

TTLA:中国失业保险制度(1986-2010)

星期二 - 2015年10月13日 02:57

博士论文信息

1. 研究者姓名:阮梅芳          

2.性别:女

3.出生日期:1980年12月31日

4.出生地:河内

5.河内国家大学校长 2009 年 10 月 28 日第 3076/QD-SDH 号关于承认博士生的决定。

6. 培训过程的变化:改变论文题目名称的决定,越南河内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 2011 年 10 月 3 日第 923/QD-SDH 号决定。

7.论文题目名称:中国失业保险制度(1986-2010)

8. 专业:汉学 代码:62.31.50.01

9. 科学指导老师:副教授阮金宝

10.论文新成果总结:

第一,本文在研究西方和中国失业及失业保险理论的同时,系统梳理了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产生过程。论文发现,中国在建立失业保险制度方面借鉴并创造性地运用了西方的理念和实践经验。从中国社会失业观念的变化看,基于社会和谐理论,我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失业保险模式。这就是失业保险由政府、市场(包括企业和劳动者缴费)和社会(体现为“和谐”、“公平正义”、各级保险组织参与)“三足鼎立”的社会市场政府模式。

周一,论文发现,中国的失业保险已经从局限于国有企业的“企业自保”体制,转变为由职工缴纳失业保险基金的“社会预算”机制。这是我国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对失业和失业保险认识的重大创新,体现了参加失业保险劳动者的义务与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符合失业保险制度的一般规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周二,论文从失业保险对受益人、对社会的影响三个方面联系并分析了我国失业保险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失业保险基金的投资和使用;失业保险管理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得失、原因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评价。通过对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实践的研究分析,通过对越南与中国失业保险制度进行比较,找出两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相同点、不同点和优缺点,并结合越南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失业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两国社会经济背景、失业保险政策机制等方面的相似性,不能照搬所有经验,必须根据本国国情灵活借鉴和创造性运用。在此基础上,作者为政策制定者提出了一些建议,以逐步推动越南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11.实际应用:

帮助职能部门在制定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方向、政策和措施方面具有理论和实践基础,最大限度地发挥失业保险对劳动者特别是全社会生活的作用和功能。

研究成果可供社会人文大学、劳动荣军社会大学等高校教学使用……

12.下一步主要研究方向:一是,继续研究完善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问题; h谁是中国农村失业保险问题研究; b、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中的失业保险问题研究。

13.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著作:

1. Nguyen Mai Phuong(2011),“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一些特点”,社会保险(186),第30-34页。

2. Nguyen Mai Phuong (2012),“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社会保险(196),第 34-38 页。

3. Nguyen Mai Phuong (2012),“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社会保险(197),第 30-33 页。

4. Nguyen Mai Phuong(2013),“失业保险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分析”,中国研究(10),页30-43。

5. Nguyen Mai Phuong(2014),“中国失业保险基金——存在的问题”,中国研究(1),页72-81。

 

博士论文信息

1. 全名:Nguyen Mai Phuong 2. 性别:女

3.出生日期:1980年12月31日 4.出生地点:河内

5. 录取决定编号:3076/QD-SĐH 日期:2009 年 10 月 28 日,越南河内国立大学校长

6. 学术流程变更:VNU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于2011年10月3日颁布的第923/QD-SĐH号决定,关于修改论文题目。

7. 论文题目:中国失业保险制度(1986-2010)

8. 专业:中国研究 9. 代码:62.31.50.01

10. 监事:副监事。阮金宝教授

11.论文新发现总结:

论文首先研究了西方和中国的失业及失业保险理论,系统梳理了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诞生。论文发现,中国在建立失业保险制度方面借鉴了西方的思想和实践经验,并创造性地运用到中国的具体国情中。从中国公众失业意识的变化看,基于和谐社会理念,中国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失业保险模式。它由政府、市场(企业和劳动者的贡献)和社会(和谐公平的社会、各级保险机构的参与)三大支柱支撑。

其次,本文发现,我国失业保险已经从局限于国有企业、由企业担保的制度转变为由劳动者缴纳失业保险基金的制度。这是我国对失业保险及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作用认识的重大转变,体现了失业保险参加者义务与权利相结合的规律,符合失业保险制度的普遍规律,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三,本文从失业保险对受益人和社会的影响三个方面,论述和分析了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失业保险基金的投资、使用情况;失业保险管理和运营。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得失、原因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进行研究与分析;比较越南和中国的失业保险制度,找出各自制度的相同点、不同点、优点和缺点;通过对越南社会经济状况和失业问题的分析,指出了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建议越南不应照搬中国的所有经验,而应根据越南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

基于这些发现,作者为政策制定者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促进越南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微调。

12.实际适用性:

研究结果为有关部门制定完善国内失业保险制度的方向、政策和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失业保险对劳动者和社会的惠益提供了理论和实证基础。

研究成果可作为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和劳动与社会事务大学的教学材料。

13. 进一步研究方向:(1)继续研究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2)中国农村失业保险;(3)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失业保险。

14. 论文相关出版物:

(1) Nguyen Mai Phuong (2011),“中国失业保险制度概述”,社会保险(186)第30-34页。

(2) Nguyen Mai Phuong (2012),《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196) 第 34-38 页。

(3) Nguyen Mai Phuong (2012),《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197)第30-33页。

(4)阮梅芳(2013),“失业保险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分析”,中国研究(10) 第30-43页。

(5) Nguyen Mai Phuong(2014),“中国的失业保险基金——关键问题”,中国研究(1)第72-81页。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最新新闻

旧闻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