Đào tạo

TTLA:越南语间接祈使句研究及与汉语的比较

2024年6月7日,星期五,04:09
1. 研究者姓名:黄晓龙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88年4月25日 4. 出生地:中国广西
5. 关于博士生认可的决定: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 2018 年 10 月 24 日第 3064/QD – XHNV 号决定,有效期为 2018 年 10 月 24 日至 2021 年 10 月 24 日。
6. 培训流程的变更(如有):
- 延期文件第1号:2021年10月25日至2022年10月24日
- 延期文件第2号:2022年10月25日至2023年10月24日
- 延期文件第3号:2023年10月25日至2024年10月24日
- 根据评审专家对研讨会论文的评价意见,更改研究课题名称。
+ 旧课题名称:越南语间接祈使句研究及其与汉语的比较与对比
+ 新课题名称:越南语间接祈使句研究及其与汉语的比较
7. 论文题目:越南语间接祈使句研究及与汉语的比较
8. 专业:比较语言学 9. 代码:9229020.03
10. 科研指导教师:副教授阮氏芳翠博士,副教授陶氏清兰博士
11. 本论文新成果总结:
论文目的:本论文研究交际中提及的间接祈使句(IOU),识别、描述并探究越南语中间接祈使句的语法、语义和语用结构特征,并将其与汉语中的类似语言现象进行比较,以探究造成两种语言间接祈使句异同的因素。对造成两种语言间接祈使句差异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提高外语教学和翻译工作的整体质量,并帮助越南和中国的学习者减少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越南和中国的 PNCKGT,包括常规和非常规的 PNCKGT 类型。
- 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语言对比法:首先描述越南语和汉语中 PNCKGT 类型的特征,然后从语法结构、语义和语用层面比较越南语中的 PNCKGT 类型与其在汉语中的对应类型,以确定这两种语言的异同。
+ 语境分析方法:在本论文中,分析语境时,我们将说话者和听话者的位置、时间、空间、社会礼仪、交流语境等语境因素结合起来,以正确推断话语中隐含的命令的含义。
+ 实地调查方法:该方法主要应用于数据收集部分,记录和转录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越南语和汉语 PNCKGT 对话。
+ 统计方法:运用简单的统计方法对数据和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计算祈使句的类型数量、每种祈使句的祈使级别数量,比较越南语中每种祈使句的使用频率与其在汉语中的对应表达方式……
- 本论文的主要成果、新贡献和结论:
1)本论文总结了PNCKGT(人际沟通和语境理论)的研究现状,对已发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总结了PNCKGT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论文介绍了PNCKGT的概念,以及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语境理论、比较方法等相关理论,并阐明了PNCKGT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功能。
2)本论文对越南语和汉语中的PNCKGT(人际沟通、言语和行为)进行了调查、分类和描述,将其分为两大类:常规型和非常规型,并根据其表达形式分为三种:提问、叙述和请求。研究结果如下:+ 越南语中的常规型PNCKGT分为15个子类别,非常规型PNCKGT分为13个子类别。+ 汉语中的常规型PNCKGT分为23个子类别,非常规型PNCKGT分为13个子类别。
3)比较步骤后的结果如下:+ 相似之处:PNCK疑问句(祈使句)、叙述性祈使句和感叹性祈使句的使用情境,祈使句的表达程度倾向,以及表达肯定/否定敬语的一些策略……+ 差异:汉语组的句式更多。一些代词是越南语特有的词汇,汉语没有相应的敬语系统。表达肯定/否定敬语的一些策略使用情境也不同。越南人和中国人的语言思维和说话习惯存在差异。将非常规PNCKGT从越南语翻译成汉语时,句式可能会略有变化。
4)关于实用价值,本文在翻译PNCKGT时指出以下几点:+ 翻译PNCKGT时,应尽量保持原文的形式和句法,选择直接翻译的方法,准确翻译语句中的祈使句含义。+ 有时,翻译非常规PNCK时应更加灵活,可以结合多种翻译方法,例如翻译含义、添加内容或转换句式,以准确翻译特定语句中的确切含义。
5)关于新的贡献:该论文有助于澄清 HĐCKGT 和 PNCKGT 的理论,这对于外语教学、翻译等实际工作很有帮助,并且对于语言和思维的研究以及跨文化交际很有价值。
1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进行语言比较研究。
+ 通过与一般礼貌理论中的 PNCKGT 进行比较,对该主题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
+ 能够编写有关祈使句语法和语义的教科书。
13. 与论文相关的出版物:
1Hoang Hieu Long (2021),“从对等翻译的角度研究汉语间接祈使语翻译越南语的策略——以小说《青蛙》的越南语译本为例”,红河学院学报(5),第28-32页。
2). Hoang Hieu Long, Lu Cam Anh (2023),“从翻译目的的角度调查汉语间接祈使语句翻译中的省略——以小说《莫言》的越南语译本为例”,《科学与教育杂志》(2),第184-188页。



1. 研究学生的全名:黄晓龙(Hoang Hieu Long)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88年4月25日
4. 出生地:中国广西
5. 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于 2018 年 10 月 24 日签发的第 3064/QD-XHNV 号录取决定,自 2018 年 10 月 24 日起至 2021 年 10 月 24 日止有效。
6. 学术流程的变化(如有):
- 续期1:2021年10月25日至2022年10月24日
- 第二次续约:2022年10月25日至2023年10月24日
- 第三次续约:2023年10月25日至2024年10月24日
- 根据研讨会审稿人的意见,论文名称已更改
+ 先前论文题目:越南语间接祈使句研究及其与汉语的比较与对比
+ 新论文题目:越南语和汉语间接请求行为的对比研究
7. 正式论文题目:越南语间接祈使句研究及与汉语的比较
8. 专业:比较语言学-对比语言学 9. 代码:9229020.03
10. 主管:副教授。 Nguyen Thi Phuong Thuy 教授、博士、副教授。 Dao Thi Thanh Lan 教授、博士
11. 本论文新发现的总结:
论文目的:本论文研究越南语中间接祈使句的运用,旨在识别、描述和探究越南语间接祈使句的语法、语义和语用特征,并将其与汉语中的类似语言现象进行比较,以找出造成这两种语言间接祈使句异同的因素。通过分析和总结造成两种语言间接祈使句差异的因素,旨在提高外语教学和翻译的整体质量,并帮助越南语和汉语学习者消除文化交流障碍。
- 研究对象:越南语和汉语的间接祈使语气,包括常规和非常规的间接祈使语气类型。
- 适用的研究方法:
+ 语言比较法:参考越南语和汉语间接祈使语的特点,然后从语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对比越南语间接祈使语和汉语间接祈使语的相似之处,以找出这两种语言的异同。
+ 话语分析方法:当论文中开始进行话语分析时,会将说话者和听话者的位置、时间、空间、社会礼仪、交际语境等话语因素结合起来,以正确推断表达中隐含的含义。
+ 实地研究方法:该方法主要应用于数据收集,以识别和记录日常对话中的越南语和汉语间接祈使语气。
+ 统计策略:采用简化的统计方法对语料库和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计算间接祈使句的数量、每个间接祈使句中的祈使程度,并将越南语中每个间接祈使句的使用频率与其在汉语中的相似之处进行比较……
- 本论文的主要发现、新贡献和结论:
1)本论文总结了以往关于间接祈使语气的研究,对已发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并简要介绍了间接祈使语气的研究成果和主要发现。论文界定了间接祈使语气的概念,阐述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语篇理论、比较方法等相关理论,并阐明了间接祈使语气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功能。
2)本论文对越南语和汉语中的间接祈使句进行了调查、分类和描述,将其分为两大类:约定俗成的间接祈使句和非约定俗成的间接祈使句,并以疑问句、叙述句和祈使句三种形式加以阐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越南语中分别有15种和13种约定俗成的间接祈使句和非约定俗成的间接祈使句。+ 汉语中分别有23种和13种约定俗成的间接祈使句和非约定俗成的间接祈使句。
3)对比分析结果包括:+ 相似之处:在所讨论的语境中使用祈使句的情况、叙述句和祈使句的形式、祈使句范围表达的倾向、一些肯定/否定敬语策略……+ 差异:汉语组的祈使句形式更多。一些称呼词是越南语特有的词汇,汉语中没有,因为汉语没有敬语系统。一些使用肯定/否定敬语策略的场景也不同。越南人和中国人的语言思维和语言使用习惯存在差异。当越南语中非常规的间接祈使句翻译成汉语时,句式可能会略有变化。
4)关于实际应用,本论文针对间接祈使句的翻译提出了一些建议:+ 翻译间接祈使句时,建议尽量保持其形式和句法不变,选择直接翻译法,并准确翻译祈使句的含义。+ 有时,在翻译非常规的间接祈使句时,建议采取更灵活的方法。可以结合多种翻译方法,例如语义翻译、添加更多内容或转换句式,以准确翻译特定语句的目标语言。
5)新的意义:该论文有助于澄清间接祈使行为和间接祈使言语的理论,并产生了更多意义,例如外语教学与学习、翻译、语言与思维研究机构以及文化交流。
1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进行语言对比研究。
+ 从礼貌理论的角度对间接祈使语气进行对比研究。
+ 针对祈使句的语法和语义方面的课程教材设计。
13. 与论文相关的出版物:
1). 黄晓龙 (2021),“基于相似性翻译的中文翻译越南语间接祈使句翻译策略研究——以《麦娘》小说越南语译本为例”<Frog> 》,《洪河学院杂志》(5),第 28-32 页。
2). 黄晓龙、卢锦英(2023),“基于目的翻译的汉语间接祈使句翻译中的省略研究——以《麦娘》小说越南语译本为例”<Frog> 《科学与教育杂志》(2),第 184-188 页。


 

作者:USSH 媒体

该文章的总评分为:0 分(满分 5 分)

点击为本文评分
您尚未使用过该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