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博士生姓名:Do Thi Phuong Thuy 2. 性别:女
3.出生日期:1985年2月1日 4.出生地点:太平省
5.关于承认博士生的决定: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 2019 年 7 月 30 日第 3013/2019/QD-XHNV 号决定。
6. 培训变更(如有):2 次延期
7. 论文题目:英语使役结构动词make与越南语lam的比较研究。
8.专业:比较语言学 9.代码:9229020.03
10. 科学顾问:阮红昆副教授
11.论文新成果总结:
(一)论文的目的和研究对象
- 阐明英语和越南语句法结构的语义和句法特征
- 找出两种语言中引起句法特性的结构的异同。
(2)研究方法
- 采用描述性方法(运用分布分析、直接成分结构分析、表达性语义结构等技术)考察相关因果结构的语义和句法特征。
- 运用对比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有关习语结构在句法、语义上的异同。
(3)主要结果与结论
3.1. 主要结果
- 描述
在语义方面,论文清晰地区分了影响事件和结果事件,以及结构中各成分之间的语义差异。特别是,论文突出了使役结构中各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在句法特征方面,论文分析了4个变体结构与带make的使役结构典型结构和2个带lam的使役结构变体结构之间的关系。论文清晰地分析了使役结构中各成分的形态句法特征。特别是,论文深入分析了上述两个谓词的句法特征,这些特征表现为它们能够与使役结构中其他成分相连接。由于这两类使役结构既可以在简单句中出现,又可以在复合句中出现,因此它们在英语和越南语句子中的功能十分丰富。
- 比较和对比
从相似性和语义特征来看,两类使役结构都包含两个原因和结果,它们在时空、逻辑和情境要素上相互关联。上述两类使役结构在主体中都产生了四种类型的结果。使役结构都表达因果关系,不具有强制性,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有[+-主动]和[+-意向]两种类型。两类结构的句法特征相似,都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类型[N1 V1 N2 V2]。本文还分析并阐明了参与该结构成分在句法形态上的许多相似特征。
从不同特点来看,在语义上,带make和làm的使役结构在划分使役与非使役的比例、感性与意性、两个使役动词的性质、非因果的位置以及强调非因果的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此外,带make和làm的使役结构在隐匿原因的能力上也存在差异。在语义关系上,本文对造成这两个使役结构区别的两个语义特征,即强制性和间接性进行了分析和阐明。这两个使役结构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句法特征上,即变体结构的数量及其与典型结构的关系。正是这种句法结构的差异,造成了两种语言在区分直接因果和间接因果方面的差异。两种使役结构之间,在使役动词、使役动词、结果动词的形态特征、位置、结构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差异。此外,两种使役结构的句法差异在于连系能力,以及两类宾语补语和结果补语之间的关系已得到明确。由于语言类型学特征不同,英语在时态副词的组合和使用方面较为明确,而越南语则较为复杂。
3.2. 结论
本论文完成了研究目标,即描述英语动词make与越南语lam使役结构的语义和句法特征,然后进行比较,指出两种语言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从句法类型学的角度进行解释。
12. 下一步研究方向:对英语中带谓语make的使役结构与越南语中带谓语lam进行语用层面的比较研究。
13. 与论文相关的出版物:
(1)Thi Phuong Thuy(2023),《越南语使役结构的句法特征》,国际研究生研讨会论文集,第1卷,第357-371页,ISBN:978-604-384-167-1
(2) Do Thi Phuong Thuy(2023),“使役结构中事件的语义特征”,人文社会科学杂志,第28卷(4),第39-46页,e-ISSN:2279 – 0937,p-ISSN:2279-0845。
(3) Thi Phuong Thuy(2024),《MAKE因果结构中的语义关系》,《教育研究与方法杂志》,第14卷(1),第13-16页,e- ISSN:2320-7388,p- ISSN:2320-737X
(4)杜氏芳水(Do Thi Phuong Thuy)(2023),《越南语使役结构中“do”成分的句法特征》,《语言与生活杂志》,(6/341),第51-59页,ISSN 0868 - 3409。
博士论文信息
- 全名:Do Thi Phuong Thuy
- 性别:女
- 出生日期:1985年2月1日
- 出生地:太平省
-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于 2019 年 7 月 30 日颁发的录取决定编号 3013/2019/QD - XHNV
- 学业进步的变化:延长2倍。
- 论文题目:英语MAKE与越南语LAM使役结构对比研究
- 专业:比较语言学
- 代码: 9229020.03
- 导师:Nguyen Hong Con 副教授
- 论文新发现总结
(一)论文目的与目标
- 阐明两种语言中 make 和 make 的句法结构的语义和句法特征
- 从句法类型学的角度论证和解释语言中句法结构的异同。
(二)研究方法
- 采用描述法(运用分布分析法、直接成分结构分析法、表达意义结构法)研究make、lam结构的语义和句法特征。
- 运用对比方法,指出相关结构在句法、语义上的异同。
(3)主要结果与结论
第 1 部分:描述
在语义方面,论文清晰地区分了致因事件和结果事件,以及结构中成分之间的语义差异,尤其突出了两种结构中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在句法特征方面,论文分析了典型结构与4个带make的致使结构变体以及2个带lam的致使结构变体之间的关系。论文清晰地分析了每个成分的形态特征和句法特征。特别是,论文深入分析了两个谓语的句法特征,表明这两个谓语能够与结构中其他成分相衔接。由于这两类致使结构既能出现在简单句中,又能出现在复合句中,因此它们在英语和越南语句子中的运用能力相当丰富。
第二部分:比较与对比
就语义特征而言,两类使役结构均包含两个在时间、空间、逻辑和逻辑要素方面相互关联的事件。事件是构成该结构的成分。两类结构均产生四种结果:新的动作、新的状态、新的过程和新的姿态。因果结构表示因果关系,不具有强制性,可以是直接的或间接的、[+-动态]和[+-意向性的],并且假定结果具有一定的成功性。就句法特征而言,make 和 make 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类型 [N1 V1 N2 V2],其中 V1 为 make 或 make,V2 为动词不定式或形容词。此外,本文还描述和分析了该结构中参与成分的许多相似的形态特征。
就语义特征而言,两种使役结构在原因分类比例、使役谓语的性质、原因的位置以及强调原因的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就语义关系而言,造成这两种使役结构差异的两个语义特征具体是强制意义和直接性,本文也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澄清。这两种使役结构的句法特征差异主要体现在变体结构的数量及其与典型结构的关系上。正是这种句法结构的差异导致了两种语言在区分直接因果和间接因果关系方面的差异。在这两种使役结构中,成分的形态特征也存在诸多差异……此外,这两种使役结构在句法上的差异在于连接的可能性,以及两种补语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澄清。语言类型学特点不同,英语时间副词的组合使用比较明确,越南语则比较复杂。
结论
本论文完成了研究目标,即通过描述英语中的两个使役动词make和越南语中的lam的使役结构语义和句法特征,并进行比较,指出两种语言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从句法类型学的角度进行解释。
- 未来研究方向:对英语使役结构与越南语LAM进行语用学对比研究。
- 论文相关出版物
(1)Thi Phuong Thuy(2023),《越南语使役结构的句法特征》,国际研究生研讨会论文集,第1卷,第357-371页,ISBN:978-604-384-167-1
(2) Do Thi Phuong Thuy(2023),“使役结构中事件的语义特征”,人文社会科学杂志,第28卷(4),第39-46页,e-ISSN:2279 – 0937,p-ISSN:2279-0845。
(3) Thi Phuong Thuy(2024),《MAKE因果结构中的语义关系》,《教育研究与方法杂志》,第14卷(1),第13-16页,e- ISSN:2320-7388,p- ISSN:2320-737X
(4)杜氏芳水(Do Thi Phuong Thuy)(2023),《越南语使役结构中“do”成分的句法特征》,《语言与生活杂志》,(6/341),第51-59页,ISSN 0868 - 3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