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博士生姓名:HOANG MINH HONG 2. 性别:女
3.出生日期:
1985年12月8日4.出生地:河内
5.博士研究生认定决定编号:
1745/2017/QD-XHNV2017 年 7 月 13 日,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6.培训流程的变化:
据初步了解,该博士生注册导师为一名,为杜天山教授。随后,该博士生向学校提交了为其第二篇博士论文增设导师的申请,导师为武春荣博士,学校已就此问题发出了第853/QD-XHNV号决定。
导师变更 1:Prof. Dr. Do Tien Sam 升任副教授。冯氏惠教授(原因:杜进山教授在督导期间患病去世),学校就此问题发布了第 2422/QD-XHNV 号决定。
修改论文名称:由《1988年至2015年的中缅关系》改为《2011年至2021年的中缅关系》
将12个月的培训期从2020年7月14日延长至2021年7月13日。
培训期延长12个月,从2021年7月14日至2022年7月13日
7. 论文题目:2011年至2021年中缅关系
8. 专业:中国研究 9. 代码:
62 31 06 0210. 科学指导老师:
第一导师:Phung Thi Hue 副教授,第二导师:Vo Xuan Vinh 博士
11.论文新成果总结:
- 为处理拥有共同边界且历史上彼此具有约束力关系的大国和小国之间的不对称关系提供一种方法。
- 深入了解中国与其他小国建立关系所采用的方法。
- 对缅甸政治改革至今的中缅关系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通过分析其内容,本文阐明了这一关系对缅甸的影响以及对该地区和越南的影响。
- 在理论层面,本文为分析双边关系,特别是大国与小国关系贡献了更多的理论基础。
12.实际应用:
本论文可为学习、研究和教学中缅关系提供有益的参考。
13.进一步研究方向:未来一段时间继续研究中缅关系。
14.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著作:
14.1.黄明红(2017),“对十八大后中国国内人事政策的一些评估和预测”,公安部综合五局《大事记》杂志,第10/2017期,第37-46页
14.2.裴氏秋贤、黄明鸿,(2019),《中国司法改革四十年回顾及对越南的建议》,《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回顾与展望》,越南社会科学院中国研究所,第 34 页。 391-411
14.3.陈氏海燕、黄明鸿(2019),“十九大以来中国外交的回顾与未来走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研究文集》(5),第5页。 40-52。
14.4.裴氏秋贤、黄明鸿、朱公雄(2020),《当今中国的监察改革》,《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70年》一书,越南社会科学院中国研究所,第166页。 267-287
14.5.黄明红(2020)中国与香港国安法的颁布,《世界全景》杂志(165),第7-8页
14.6.黄明红(2020),中国“双循环”战略及其对东盟的影响,《世界全景》杂志(165),第17-18页
14.7. Tran Thi Hai Yen、Hoang Minh Hong(2021),《拜登总统领导下的中美关系》,《今日美国》杂志(04),第15-23页
14.8.黄明红 (2021),《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在缅甸的影响力》,《东北亚研究期刊》(8),第 13-22 页
14.9.陈海燕、黄明鸿 (2021),《习近平领导下中国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影响力增强》,《世界经济与政治问题》杂志 (8/304),第 304 页。 44-54
14.10. Vo Xuan Vinh - Hoang Minh Hong - Chu Cong Hung (2022),《中缅经济走廊:越南的视角》,《Nam Today》第 CIXV 卷,(3),2022 年 3 月,第 6-12 页。ISSN 2347-319314.11.朱公兴、黄明红(2022),《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看法与战略》,《国际社会与人类研究期刊》(5),ISSN 2644 – 0679,第1695-1704页
14.12.武春荣-黄明鸿-周丛雄(2022),“中国以“横向联盟”理论打破东盟国家在南海的“纵向联盟”,《南今日报》第CIXVI卷,(6),2022年3月,ISSN 2347-3193,第14-20页
14.13.黄明红 (2023),《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缅甸》,第一届社会科学与人文问题国际会议,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ISBN 978-604-9990-98-4,第 14-34 页
14.14.朱公兴、黄明鸿(2023),“习近平时代中国对东南亚的外交政策”,第一届社会科学与人文问题国际会议,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ISBN 978-604-9990-98-4,第35-55页
14.15。周丛雄、黄明红(2023),“一带一路:中国的目标和对越南政策的建议”,第一届社会科学与人文问题国际会议,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ISBN 978-604-9990-98-4,第 56-75 页
博士论文信息
1.姓名:黄明红 2.性别:女
3.出生日期:1985年12月8日4.出生地点:河内
5. 录取决定编号:1745/2017/QD-XHNV,由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于 2017 年 7 月 13 日发布。
6. 学术流程的变化:
起初,该博士生注册由杜进山教授 (Prof. Dr. Do Tien Sam) 指导,后来该博士生申请增加第二位博士论文指导老师——武春荣博士 (Dr. Vo Xuan Vinh)。该大学已发布与此变更相关的第 853/QD-XHNV 号决定。
导师由 Prof. Dr. By Tien Sam 变更为 Assoc. Phung Thi Hue 教授(原因:Do Tien Sam 教授在授课期间因病去世),学校已就此变更发布了第 2422 / QD-XHNV 号决定。
论文题目变更:由“1988年至2015年的中缅关系”更改为“2011年至2021年的中缅关系”。
培训期延长12个月,从2020年7月14日至2021年7月13日。
培训期延长12个月,从2021年7月14日至2022年7月13日
7. 论文题目:2011年至2021年中缅关系
8. 专业:中国研究 9. 代码:62 31 06 02
10. 监事:第一任监事:副监事。 Phung Thi Hue 教授,第二导师:Vo Xuan Vinh 博士。
11.论文新发现总结:
- 为解决历史上有着密切联系的大国与小国之间的不对称关系提供一种方法。
- 提供中国与其他小国交往方式的视角。
- 对缅甸政治改革至今的中缅关系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通过分析其内容,本文阐明了这一关系对缅甸的影响以及对该地区和越南的影响。
- 在理论层面,本文为分析双边关系,特别是大国与小国关系贡献了更多的理论基础。
12. 实际适用性(如果有):
本论文可为学习、研究和教学中缅关系提供有益的参考。
13. 未来可进行的研究方向:未来一段时间继续对中缅关系进行研究。
14. 论文相关出版物:
14.1.黄明红(2017),“对十八大后中国政府人事和内政方向的一些评估和预测”,公安部综合五局《事件与人物》期刊,第10/2017期,第37-46页
14.2.裴氏秋贤、黄明鸿(2019),《中国司法改革四十年反思及对越南的启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反思与展望》,越南社会科学院中国研究所,第391-411页
14.3.陈氏海燕 - 黄明鸿(2019),“中共十九大以来中国外交的回顾与未来走势”,《中国研究学报》(越南社会科学院),2019年第5期,第40-52页。
14.4.裴氏秋贤、黄明鸿、朱公雄(2020),《当今中国的监控改革》,《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70年》,越南社会科学院中国研究所,第267-287页
14.5.黄明红 (2020) 中国颁布香港国安法,《全景报》(165),第7-8页
14.6.黄明红 (2020),中国的“双圈”战略及其对东盟的影响,《全景报》(165),第 17-18 页
14.7. Tran Thi Hai Yen、Hoang Minh Hong(2021),《拜登总统领导下的中美关系》,《今日美国》(04),第15-23页
14.8.黄明红 (2021),《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对缅甸的影响》,东北亚研究杂志 (8),第 13-22 页
14.9.陈海燕、黄明红(2021),“习近平主席领导下中国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影响力日渐增强”,《世界经济与政治问题》第8期(304),第44-54页
14.10. Vo Xuan Vinh - Hoang Minh Hong - Chu Cong Hung (2022),《中缅经济走廊:越南的视角》,《Nam Today》,第 CIXV 卷,第 3 期,2022 年 3 月,ISSN 2347-3193,第 6-12 页
14.11.朱公兴、黄明红(2022),《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看法与战略》,《国际社会与人类研究期刊》(5),ISSN 2644 – 0679,第1695-1704页
14.12.武春荣-黄明鸿-朱公兴(2022),“中国以‘横向联盟’理论打破东盟国家在南海的‘纵向联盟’”,《南方今日报》第15卷。 CIXVI,第6期,2022年3月,ISSN 2347-3193,第14-20页
14.13.黄明红 (2023),《中国在缅甸的‘一带一路’倡议》,第一届社会科学与人文问题国际会议,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ISBN 978-604-9990-98-4,第 14-34 页
14.14.周丛雄、黄明红 (2023),《习近平时代的中国东南亚外交政策》,第一届社会科学与人文问题国际会议,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ISBN 978-604-9990-98-4,第 35-55 页
14.15。周丛雄、黄明红(2023),“一带一路:中国的目标和对越南政策的建议”,第一届社会科学与人文问题国际会议,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ISBN 978-604-9990-98-4,第 56-7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