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ới thiệu

在青春讲堂播撒人文主义种子的人

2025年9月21日,星期日,上午8:03
有些老师不会陪伴我们一生,却像一朵好运的云,静静地、温柔地、持久地留在学生的记忆深处。对我而言,汉副教授就是这样一位老师——她在高中教了我三年公民教育,后来,机缘巧合——或许是命运的安排——她又成了我大学的哲学讲师。
人们常说:“哲学是那些喜欢钻研复杂深奥理论的人才会去学的学科。”但汉老师并非以这种方式“教授哲学”。她不会让我们学生死记硬背马克思、黑格尔或亚里士多德的枯燥语录。她讲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整套价值体系、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种生活方式。
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高中毕业前的那些下午,教室里鸦雀无声,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全神贯注地听着。她讲授职业道德和人权——不是在灌输课程,而是像一个亲身经历过这些重大问题的人那样。她毫不犹豫地提出关于社会、权力和信任的棘手问题。而最重要的是,她从不直接给出答案——她让我们自己去寻找答案。
讲台上,她是老师;教室门后,她是倾听者。她知道班上哪个学生正承受着家庭的重担,哪个学生刚刚错失奖学金,哪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为道德抉择而苦恼。她记得每个学生的名字、面孔,甚至记得我们上学期提出的那些未解答的问题。下课后,她留在教室里,默默地为那些仍在求学和人格塑造道路上迷茫的人们指引方向,如同灯塔守护者一般。
副教授,陈氏行博士 -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哲学系
在这个“教师”似乎被成就和形象标准所束缚的时代,韩老师依然选择坚守岗位——她不张扬,不炫耀,也不制造争议。正是这份沉静,这份对职业的持久热爱,以及她始终如一的人道主义精神,使她成为一位难得的教师——她不仅教我们如何思考,更教我们如何为人。

作者:潘秋宝岸

您尚未使用过该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