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拥有丰富历史传统的祖国到苏联俄罗斯
范光明副教授博士出生于海阳省宁江县,并在那里长大。宁江县位于湄公河三角洲北部的一个农村地区。他的家乡是一片历史印记深厚的土地,拥有著名的洛河,这条河连接着红河和太平河,曾出现在阮攸的诗歌中:“洛克河向东流去,永不回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片土地也是众多英雄的摇篮,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许承佑总督,他为越南人民摆脱近千年的中国统治,奠定了独立的基础(905-907年)。宁江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传统,还以其充满家乡风味的甜糯米糕而闻名,令人垂涎欲滴,恨不得至少品尝一次。范光明副教授博士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为傲,同时他也善于创新,积极融入地区乃至世界,因此,他的讲座和科研课题既饱含历史底蕴,又兼具现代性和创新性。

副教授,范光明博士
他出生于1962年,成长于战乱时期,学习十分艰难。由于热爱学习,也因为家中无人照料,范光明从5岁起就跟着哥哥去上课,不知不觉中成了班里的“非正式成员”。直到今天,他仍然无法忘记一年级时,全班被迫疏散到村里的寺庙,防空洞就挖在桌子底下,以便学生们在美军飞机来袭时可以立即爬进去躲避。课堂总是被打断,气氛也总是紧张的,因为学生们必须一边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一边还要时刻注意飞机警报。除了学习用品,他们还必须带上一顶草帽戴在头上,以及一个用稻草编织的圆圈围在背后,当时宁江省的人们称之为“稻草矮人”,用来保护自己免受美军飞机弹片的伤害。
尽管生活环境艰苦,范光明始终勤奋刻苦,克服重重困难,学业成绩优异。因此,1978年,年仅16岁的他便成为河内国家大学历史系K23班最年轻的学生。大学一年后,凭借优异的学业成绩和训练,他被学校选派到苏联学习世界历史。1980年秋,他正式踏上苏联的土地,在莫斯科国立大学完成了一年的预科学习。一年后,他进入位于俄罗斯南部克拉斯诺达尔市的库班国立大学学习,该市毗邻著名的黑海。时至今日,他仍然认为在苏联的六年学习经历(1980-1986)是他实现求学梦想的最佳时期。美丽的俄罗斯,热情友善的人民,以及他对祖国和家乡的自豪感,帮助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和挑战,取得了优异的学业成绩,并为他未来的职业生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198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并被分配到河内科技大学历史系担任讲师,这所大学正是他之前求学的地方。

他是国际政治和越南外交政策方面的专家。
在河内科技大学任教初期,尽管面临诸多困难,有时甚至看似无法克服,但凭借朋友和同事的帮助,年轻的讲师范光明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对工作尽职尽责,求知若渴,不断努力奋斗。他最突出的特质在于,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除了本职工作之外,范光明还积极在位于中王高中的夜间外语中心学习英语。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1988年至1989年的那些下午,当大家都在休息或下班外出时,他却不得不“边工作边学习”。据说,他最初是去中王外语中心应聘俄语教学以谋生时,却“发现”自己可以免费学习英语,因为中心会优先考虑在中心工作的人。所以,每天下午5点到7点,他是俄语老师;晚上7点到9点,他又是英语学生。两年来,他既是老师又是学生,经历了无数个饥饿和停电的日子,他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他获得了英语B级证书。但他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参加了河内外国语大学英语兼读课程的考试。经过一年艰苦卓绝的学习,有时甚至不得不卖掉家里所有的家具来维持生计,他最终通过了考试,获得了河内外国语大学颁发的英语C级证书。他经常开玩笑说,这是他“最宝贵”的证书。
在德国长大
1991年9月,凭借当时积累的工作经验和出色的英语水平,他获得奖学金前往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攻读硕士学位,主修东南亚历史,辅修政治学和欧洲历史。他至今仍难忘抵达德国西部杜塞尔多夫机场的第一天,那时他一句德语都不会说。然而,凭借极强的适应能力和融入能力,经过一年的积极学习,他通过了考试并获得了德语水平证书(PNDS),从而得以在德国的大学深造。
1992年7月,他回到巴伐利亚州的帕绍大学继续深造。帕绍是一座小巧却风景如画的城市,素有“三河交汇处”的美誉,这三条河流——因河、伊尔茨河和多瑙河——在此交汇,位于慕尼黑西南约180公里处。在这里,他有机会接受先进、现代、开放且跨学科的教育。学校对学生要求严格,注重教学质量,全部采用德语授课,但教材大多为英文,这对外国学生来说并非易事。然而,他克服了所有障碍,最终圆满完成了既定目标。199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并立即投身于当时新成立的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的建设工作中。作为外事处处长,他与同事们携手,凭借在海外学习和研究期间积累的经验,建立并发展了国际合作关系,为学校未来的合作开辟了诸多机遇。
然而,他意识到继续深造、提升自身资质的重要性。因此,在工作三年后,他于1999年申请并荣幸地获得了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的全额奖学金,赴德国攻读博士学位。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教授们的悉心指导,仅用了三年时间,他就以优异的成绩从世界顶尖学府——德国洪堡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洪堡大学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学府,成立于1810年,被誉为现代研究型大学的“摇篮”。洪堡大学秉持自由与科学的精神,激励着从欧洲、亚洲到美洲的世界各地大学。可以说,范光明在俄罗斯期间系统地学习了知识,而德国的求学经历则培养了他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坦诚直率的品格和高度的自律性。
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理论与实践之间:1945年至今越南的农业政策该论文因其理论和实践意义而备受赞誉。论文利用中央和地方档案馆的大量原始文献,真实生动地展现了越南的历史和政治。论文采用历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跨学科视角,解决了越南的一个关键问题:农业、农民和农村地区,同时为发展中国家的政策问题和建设实践提供了借鉴。具体而言,该论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个该论文认为,越南的发展史主要取决于农村问题的解决。制定正确、及时和适当的政策固然重要,但政策的实施同样至关重要。研究表明,越南的发展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差距,政策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干部。周一大多数政策都是“自上而下”制定的,但也有许多政策源于“自下而上”的倡议。正是农民凭借自身的经验、知识和力量创造了奇迹,他们才是土地的真正主人。20世纪50年代的土地改革、60至70年代北方地区的农业集体化、70至80年代南方地区的农业集体化,以及90年代赋予农民农业用地使用权的创新进程,都是越南农村发展的生动例证。重要的是,政策制定者必须了解实际情况,认真考虑并及时做出符合人民意愿的决策。周二然而,现实情况也表明,目前人均耕地面积偏低,农民难以维持生计。同时,土地分散零散的现状不利于农业投资、机械化和现代化,因此也难以实现高产。迄今为止,该论文的结论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2002年,范光明博士在洪堡大学成功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后,其论文立即引起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关注。基于这项研究,他首次受邀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主办的“越南最新动态”国际科学会议上作题为“越南的基层政府”的报告。他在会上作了题为“理论与实践之间:海阳省的基层政府”的报告。该报告于2003年由本·T·克尔克弗利特教授和戴维·马尔教授编辑,收录于新加坡出版的《超越河内:越南的地方政府》一书中。
2002年,范光明博士被任命为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负责教授和研究越南及周边地区的政治和国际关系这一新兴领域。凭借在俄罗斯和德国接受的知识基础,他迅速学习、吸收并掌握了这一新领域。他主持过众多学术研讨会,编写过大量教材,指导过众多硕士和博士论文,并在美国、德国、法国、中国、新加坡、泰国、日本、韩国等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过数百篇学术报告。他是国际学术论坛的常客。迄今为止,他已出版4部专著,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70余篇论文,其中20余篇发表于牛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等众多知名学术期刊。2007年,他被授予历史学副教授职称。

副教授范光明博士因其对促进加拿大在越南开展科研工作的贡献,荣获加拿大总督戴维·约翰斯顿颁发的奖章(2011年11月)。
“坚持不懈是决定性因素。
这是范光明副教授在谈及科研成功之道时真诚分享的观点。对他而言,从事科研的主要动力源于自身的热情和毅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并为国家的共同发展做出贡献。范光明副教授曾说过:“对我而言,唯一的选择就是继续从事教师职业,留在16岁开始学习的那所学校,后来我在这里指导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直到现在,这仍然是一个正确的、明智的选择。”可以说,他的科研过程与教学生涯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对他而言,只有在扎实的科研基础上,教师才能进行精彩而引人入胜的授课,向学生传授有用的知识;反之亦然,在教学和展示过程中,学生的提问、疑虑和愿望是他不断探索新研究课题的动力源泉。
自2006年起担任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该学院成立于1995年,他与同事们不懈努力,逐步将学院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科研和培训基地,以及社会各界信赖的学术机构。由于他的卓越贡献和杰出能力,2012年他被任命为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副校长,主管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
谈到范光明副教授的研究方向,就不得不提到一些兼具时事性、历史价值、创新理念和国际一体化等主题。他的研究课题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越南的国际政策与关系;以及比较政治学。他近年来的典型研究课题包括:区域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由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NAFOSTED)资助;主题为“亚太地区新安全架构的形成及其对越南的影响“; “越南1986年至今创新型外交政策的形成过程;1954-1975年抗美战争中越苏中三角关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暹罗和越南的改革:成败原因分析所有这些项目都由河内国家大学赞助。此外,他还主持了河内市的一个项目。到2020年发展河内对外信息的主要解决方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还与一些外国学者合作开展了多项研究项目,例如:”寻求东盟身份认同”(《探寻东盟身份》)由日本日本财团赞助;亚洲眼中的欧盟”(亚洲眼中的欧盟)由亚欧基金会赞助。
范光明副教授博士因其在培训和科学研究方面的贡献,荣获多项国内外奖项。其中包括加拿大总督戴维·约翰斯顿阁下于2011年11月17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期间颁发的奖章,以表彰其为促进加拿大在越南的研究所作出的贡献;以及2007年“好书奖”。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东亚一些国家的改革运动”(主编:武阳宁教授)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 2007 年出版);2012 年河内国家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越南1986-2010年的创新型外交政策”世界出版社 2012 年。
为了在科学研究中取得成功,范光明副教授博士凭借对历史科学的热忱,克服了重重困难和挑战。他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拥有极富创造力的学术精神,并对国家和世界当前的问题保持着高度的敏锐度。他成功的秘诀在于谦逊的品格、持续不断的学习以及与国内外专家的交流互动。范光明副教授博士希望通过他的研究,提醒人们珍惜、保护和弘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同时也要紧跟开放、创新以及与地区和世界融合的步伐。
|
副教授、博士范光明
+ 工作单元: 国际研究学院(2002-2012)。 董事会成员(2012年至今) + 管理职位: 国际研究学院院长(2006-2012)。 副校长(2012年至今)。
了解世界政治机构政治行政出版社,河内,2010年。 越南外交政策创新(1986-2010),世界出版社,河内,2012年。 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河内,2015年。 在越南教授东南亚国际关系:机遇与挑战。《亚太国际关系杂志》,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 年 1 月,第 9 卷,第 1 期,第 131-155 页。 《政党文件全集》的意义。越南研究杂志S加州大学出版社,第 5 卷,第 2 期,2010 年,第 208-218 页。
+ 2007年优秀图书奖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东亚一些国家的改革运动(武阳宁教授,主编,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07 年); + 因该项目荣获2012年河内国家大学杰出科研工作奖越南外交政策创新(1986-2010),世界出版社 2012 年。 |
作者:香水
最新消息
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