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通过主角和配角展现了苏联越南人社会生活的画面。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但并不完美,因为“人无完人”。海外越南人社群,特别是在前苏联和现今俄罗斯的越南人社群,都暴露出难以掩盖的“致命弱点”,即“群体”的邋遢、不团结、松散,更注重谋生而不是改善人性,在国内显得非常团结和强大,但在国外却明显非常分散和软弱。为了生存,我们有时会失去诚信和人格。而最重要的是文化行为,以乡村文化去面对和对话工业文明的文化。生活的画面是通过人、通过文学/小说中的人物来展现的。人物形象折射出思想主题,而且人物形象也承载着其精神导师——作家的风格。在我们在俄罗斯的人民的故事其中,我关注的是洪浩这对人物情侣,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绝配”。这是贯穿作品的主要“轴线”,就像一块大磁铁,吸引着许多关系、许多线索(情感、经济、世俗)、许多远近的人物。洪是一名士兵,经历过残酷的战争,经过“红火和冷水”的考验,并晋升为上尉。这意味着要从战术之上的层面来看待战争。他曾被俘,幸运地被一名越南共和国军官救出。这个人就是明中尉。地球是圆的,二十年后,他们在俄罗斯的土地上面对面,在帮派之间的事务和商业阴谋中,将军和指挥官为争夺地盘和利益而争斗。 Hung 和 Minh 的商业关系开辟了另一条生活溪流,我称之为“地下”。在这种激烈甚至暴力的流通中,只有你死我活的竞争,只有生存与死亡,因为“市场就是战场”。我在苏联政权衰落的俄罗斯呆了三年,在雪国了解了市场机制,后来又被它的洪流席卷到我的祖国。当 Huu Dat 写到这句话时,他并不是以观察者的身份,而是以参与者的身份。胡达笔下雄在商场中所经历的残酷,我个人觉得很生动,很现实,有时甚至像现在的电视广告一样“对每个细节都充满热情”。这是现实生活的片段,读者拿到小说时就会被它吸引。我们在俄罗斯的人民的故事作者:Huu Dat 越南人在异国他乡赚到的钱,充满了泪水,有时甚至浸透了鲜血。正因如此,这部小说才能让我们对这个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的古老而辽阔的国家的时代、人民和政治氛围产生新的认识。在那场风暴中,越南社区的命运十分渺小,看不到未来。
但第二股潮流创造了小说的深度,即越南人在异国他乡的爱情故事。即使生活在乱世之中,他们也依然要遵循永恒的法则——心灵的法则。在冰雪和白桦林的土地上,越南人是如何感受到快乐与悲伤、爱与恨、希望与绝望的?他们在遥远的国度里是怎样感受到贪、嗔、痴、爱、恨、喜、怒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看看上面提到的洪、豪这对角色之间的关系。即便是“在夫妻之外”的“婚外情”,看似不符合民族传统,但还是客观存在的。但在作家的笔下,它有时却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它是“碎片”的相遇,是无法在一个地方治愈而在另一个地方治愈的情感创伤的治愈。我知道在他的作品中,Huu Dat 总是偏爱 Hao、Thu、Luu、Le Thu 等女性。为什么?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因为我们很容易认识到他们的劣势和牺牲,无论他们的生活条件如何,无论是在越南还是在国外,在此时还是彼时,无论是在小家庭还是在更大的社会中。他们需要慷慨、保护和支持。我发现这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充满了利他主义精神。对郝来说,洪是快乐的源泉,所以每次出门他都会带着洪:“郝坐的出租车经过宽阔的马路,两旁是一排排高大的房子,房子的设计风格几乎都一样,每次没有洪的陪伴,郝就觉得很单调、很无聊。”那时我们才知道,他们对彼此有多么重要,他们有多么深厚地属于彼此。我感觉 Huu Dat 讲述别人的故事就像讲述自己的故事一样,写作时仿佛将自己的心血倾注到每一句话中。这只是我的猜测!对于这对完美的情侣,我看得出作者并没有批评或赞扬他们的意图。他把它们当作客观存在来写,评判的权利在读者手中。
小说中,有一个诗人角色,名叫白江,受到友达的悉心“照顾”。写到艺术家,Huu Dat 表现出一种熟悉感,因为他们与他是同性,是他的骨肉。这是他的担忧。巴江具有一般艺术家所固有的怪癖。他慷慨豁达,如同艺术家的天性。但他对金钱和生意并非如此漠不关心。正如剧中人物海图所说:“研究生有脑子,做生意应该比我们做得好。”但白江只用兴奋和创作的热情就暴露了一切。他是一个浪漫主义者。但妻子雪儿却太过现实,总是把丈夫拉回到现实。我看到 Huu Dat 同情诗人 Bach Giang 的性格。有时甚至与这个角色有灵魂上的契合。细心的人会瞥见一些反映作者精神的特征。嗯,写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主题的表达。
在我们在俄罗斯的人民的故事我发现 Huu Dat 故意同时“展示”许多角色,目的是描绘他自己族人的“人群”。无论是像雄、好、明、巴、白江……这样详细地描述,还是像罗文、陈、黄江、谭、春、川……这样点缀地描述,他们都有个性、身份和处境。他们都值得分享、值得同情、值得成为朋友。他们都像是开往应许之地的火车上的乘客。但这片应许之地正在分崩离析,当他们回到祖国时,每个人拥有的财产数量却完全不同。他们的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愿意承诺并加入改变生活的竞赛。最后大家都回到了自己的祖国。确实,“狐狸三年死,又归山”。 *
Huu Dat 的新技术我们在俄罗斯的人民的故事不是真正的现代,没有“后现代”,没有“意识流”,只是“回归老路”。但读起来很有趣。为什么?事实证明,传统写作有时具有吸引读者的力量。我认为“故事”和“文学”元素构成了这部小说的整体吸引力。故事很清晰,越南人在国外生活和经商的故事有如此多的事件,如此多的惊心动魄的“阶段”,如此多的情况,如此多的情绪和戏剧,如此多的起伏。有那么多幸运和不幸的结果。甚至悲剧也是不可避免的。至于写作,Huu Dat 的写作风格清晰、易读且引人入胜。故事通过“精彩片段”、必要的“静默”、穿插的“动”与“静”来讲述,相互影响,形成故事的“气势”(比如小说开篇,当洪与郝陷入沉思时,被明的翅膀打晕了)。让读者对 Huu Dat 的作品保持兴趣的方法之一是将动作描述与人物心理描述结合起来。不让角色单纯的演,也不让角色陷入情绪,有时候会因此而陷入惰性。记住,在俄罗斯的越南人的生活非常“活跃”,但也不缺乏“安静”。这就是自然与社会的辩证法。我们所看到的完美的一对 Hung-Hao 受到 Huu Dat 最细心的照顾,由于他们在动作和情绪中都表现出的精神能量,他们在作品中从头到尾都表现得非常生动。
Huu Dat 在写对话时有一项特殊能力。这从他的一些小说中可以看出来。 Huu Dat 的对话往往很微妙,含义深刻。在这部小说中,由于对话的存在,故事的节奏变得更加紧张和活跃,过渡变得更加流畅和灵活。但在我看来,女性角色的台词依然是最“吸睛”的。举个例子 - 这是 Thu 和 Hao 之间的简短对话:
-就算你老公是像你这样的专家,那也是太好了--Thu给Hao泡了一杯速溶咖啡,说道--每年出国一次。她们都有丈夫支持。生活是完美的。
-呵呵- 郝撅起嘴- 你以为... 你可以等我的胖子到春节。他对于每一分钱都如此精打细算,他敢花钱带我出去吗?
——是啊……感觉有点浪费。但我觉得我的生活已经厌倦了。
- 什么? - 星期四转过身 - 你说了什么?你会对生活感到厌倦吗?老公是专家。大房子,很多汽车。您还希望得到什么呢?
—哦—郝叹了口气—人的幸福不只是有房子,有车子。还有更多!
这段对话向读者揭示了她来找他的原因。她发现 Hung 是一个有侠义心肠、慷慨大方、富有同情心和乐于分享的男人,尤其懂得珍惜 Hao,就像 Bitis 的广告中说的那样“珍惜越南人的脚”!郝意识到:“直到和洪一起生活之后,郝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青春是多么的无意义和乏味……。洪从未如此深爱过一个人。战争生活过滤了无数的悲伤,让他能够带着人生中最高的代价来到郝身边。”
小说的结局显得有些突兀,让读者感到有些遗憾,甚至想要再了解几个故事,让故事有始有终,按照传统的方式接受人物的命运。这是作者“饿死读者”的伎俩吗?!未完成的事物有时会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唤醒人们的想象力。在我看来,这个结局是有效和好的,因为它创造了联想,并因此可以为作品创造回味。
河内,2015年7月
作者:裴越胜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