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某些大学,人们常常以历史年限来评判贡献。例如,俄罗斯的罗蒙诺索夫大学、美国的伯克利大学和哈佛大学等,都拥有悠久的历史,这也是一个国家学术界的骄傲。然而,如今随着政治、社会和技术生活诸多领域的飞速发展,涌现出许多突破性创新,创造了诸多伟大成就,信息和新闻产业便是其中之一。1990年,经教育培训部批准,新闻学院成立,虽然规模不大,但很快吸引了众多知名教师和科学家的加入。正如俗语所说“好地方招鸟飞”,从第一学期起,学院就拥有了杜春河、杜光雄、段香、阮氏明泰、武光浩、杨春山、丁香等教授和博士。

新闻与传播学院历届教师和员工
幸运的是,新闻学院隶属于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这样规模庞大的科研机构,因此历史学院、哲学学院和经济学院的教授们都参与了教学工作。新闻学院组织编写了许多教科书和学术著作,例如:越南新闻史、时间与见证馆藏包括三卷本的回忆录,讲述了记者们与法国和美国抗争的故事,以及教授们自己的著作。学院院长一职由以下几位教授担任:1990年至2000年两届的河明德教授、2000年至2010年两届的丁文香副教授,以及现任院长——年轻的邓氏秋香副教授。邓氏秋香曾是学院一年级学生,成绩优异,后赴英国留学,并获得新闻学博士学位。副院长们也都是来自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年轻有为的学生。
时光荏苒,二十多年过去了,许多老教师都已相继退休。
如今的新闻学院充满活力,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年轻一代的总体趋势是努力推动科学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紧跟世界新闻业的发展步伐。大多数师生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许多人曾在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地接受培训并获得高等学位,这既是优势,也是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基础。虽然教师队伍中不乏年长的退休教师,但他们中的许多人仍然积极参与文化和社会活动。诗人段香是学院的常客。早晨的咖啡。Doan Huong 和 Nguyen Thi Minh Thai 是该节目中的两位“女演讲者”。骄傲的旋律他说话条理清晰,言辞犀利,酸甜可口,无人能及。副教授武光浩是一位真正的语言学家,至今仍往返于高原地区,为民族语言的发展贡献力量。副教授杨春山一如既往地热情洋溢、活力四射。至于范廷兰先生,他则孑然一身,担任学院新闻与传播中心主任。该中心有能力制作高质量的影片。我感谢中心采纳了学院的建议,为我拍摄了一部影片。无尽的翅膀值此我八十岁生日之际。电影的片名很美,但实际上,近年来“鸟儿的翅膀已经疲惫”,它很少飞翔,而是待在巢穴里,享受着稻草的温暖。

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副教授邓氏秋香博士在学院首任院长、人民教师何明德教授80岁寿辰之际(2014年)向他献花。
新闻与传播学院正值全国新闻运动蓬勃发展之际。每年,来自各类报社的众多优秀记者和新闻从业人员都会前来授课,承担起新闻运动的重要任务。在这幅宏大的图景中,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也贡献良多。他们中的许多人担任了《妇女报》(Thuc Hanh)等报社的总编辑,最近还有《越南网报》(Pham Anh Tuan)的总编辑。
尤其是在中央电视台,我记得洪光、杜德黄、越河、裴秋翠、裴鸿福、武清香……以及许多其他才华横溢却默默无闻、等待发掘的人才。想到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们在社会以外的媒体机构所做出的贡献,我为学院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值此学院成立25周年之际,我写下这些文字,不禁感慨时光荏苒。时间带来悲伤与喜悦,这是人生的常态,但最重要的是,对于那些懂得尊重时间、善用时间的人来说,时间依然是一种恩赐。
作者:教授、人民教师河明德
最新消息
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