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副教授TS。功勋艺术家黎辉小——“沉浸”于中国文学的一生

星期二 - 2015年10月13日 22:02
严肃、庄重但又非常真诚、充满感情,这是任何有机会见到副教授的人都会对他产生的第一印象。黎辉小博士——一位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中国文学研究和翻译工作充满“热情”的教师。他不仅是家人、宗族和家乡琰琰的骄傲,他忠诚的生活方式和认真、热情、负责的工作态度也成为同事和一代又一代学生学习的光辉榜样。
PGS. TS. NGƯT Lê Huy Tiêu - một đời
副教授TS。功勋艺术家黎辉小——“沉浸”于中国文学的一生

出生于贫穷的沿海乡村——簋田盐村(太平省太水县),那里的人们整天辛勤劳作,为世人奉献着用汗水浸透的珍贵盐粒,因此没有读书的传统,但与大多数同龄人不同,他是一名副教授。 TS。黎辉小自幼勤奋好学,热爱读书,尤其喜爱诗歌和文学,很早就显露出文学倾向(曾在法国殖民时期的儿童作文比赛中获奖)。从小到大,他最爱读的就是小说,尤其是中国古典小说,这些小说一直是他的床头书。从此,文学就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里,当他有机会去中国留学时,他选择的专业正是文学。

副教授、博士、功勋教师 Le Huy Tieu/摄影:Thanh Long

1954年高中毕业后,他被派往中国留学。在南宁校区学习了一年汉语后,他正式成为中国山东大学的学生。在这所著名学校就读的5年间(1955-1960年),他始终是一名优秀的外国留学生,深受老师和朋友的尊敬和爱戴。证据就是,直到几年前他回校参加校庆时,还满满地带着与外国友人的师生情、朋友情,以及那段仿佛遥远的“辉煌岁月”的回忆。

1960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山东大学,回国后被河内理工大学文学院聘用,并在这所热爱的学校工作了40年,直至2000年退休。四十余年间,他追随邓泰梅、张政等教授,为培养一代又一代学生、发展越南的中国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一名教师,他每年为各个级别的学生授课 200 至 300 小时。他刚到学校工作时,主要教授中国古代文学,后来由于师资力量不足,他又兼任中国近现代文学教学,后来又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繁重的工作也使他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并取得新的成果,为填补越南中国研究领域的空白做出了贡献。

在他的教学生涯中,除了每年指导学院学生数百篇大学毕业论文作为义务任务外,至今,退休十五年后,他还指导了数十名研究生和博士生在学校以及河内国立师范大学、文学学院等其他培训机构顺利通过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答辩。凭借他的专业声誉,尽管他已退休十多年,但仍定期受邀参加河内和胡志明市的许多博士论文评审委员会。而就在2013年9月,尽管已经过了“罕见”的年龄,他还是被广西民族大学亲自邀请担任该校的客座教授。

黎辉小副教授年轻时

在一所研究型大学工作,他的教学培训工作总是与研究齐头并进,有时研究工作甚至显得更为重要。几十年来,无论在职还是退休,他在《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等专业刊物上发表了数十篇有关中国文化和文学的研究论文,并主持了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多项,例如:主持校级课题社会科学领域近期出现的汉越词汇(1995年被接受),项目联合主席新书及其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南社会的影响(1997年录用,同年国家政治出版社出版)尤其是为了在“老竹未长成”的时代引领和培养年轻一代,尽管他已经退休,不再承担任何责任,他仍然提议并与系里一位年轻职员共同主持了河内国立大学层面的特别课题,名为“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文学批评理论创新(1978-2000)(2009年接受,已编辑并以书籍形式出版)。此外,他还在河内、胡志明市主持过多次中韩文学研讨会(如“新书研讨会”、“韩国文化与文学影响研讨会”等),在北京、山东、广西等地出席过多次中国文学研讨会并撰写文章……

上世纪90年代初,在战后中越关系正常化的背景下,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大,在教材、文献特别是工具书匮乏的情况下,他和同事及时编撰了一套汉越词典(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该词典后来多次重印,至今仍被认为是最好的汉越词典之一,深受学习者的喜爱。此外,凭借对中国文化和文学的渊博知识,他还编撰了以下珍贵书籍:汉语成语词典(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中国寓言(妇女出版社,1993年)……

凭借对明清小说和汉语的了解,他(和他的亲密同事黎德念副教授)经常受到出版商的邀请,为他们出版的越南语翻译的中国文学经典作品进行校对和撰写引言。杰作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东周战争》...在越南出版,主要由老师以新的视角编辑和介绍。

除了教学和研究之外,他还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编辑或亲自翻译了许多重要且有价值的作品。

首先,他意识到中国文学教材和参考资料的匮乏,为了方便学生接受外国​​文学,避免“死记硬背”的局面,他倡议并带头翻译了许多中国文学教材和宝贵的著作,例如,他主编翻译了以下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或为文学社、作协、教育、劳动等出版社翻译了莫言、贾平凹等当代著名作家的多部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集。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一体化趋势日益强劲的背景下,中国从西方吸收并运用于中国的新的文艺理论越来越受到欢迎,而我们却常常是“落后者”。正因如此,他也对翻译、介绍西方文学理论并将其应用于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例如比较文学理论、后现代文学理论、模糊诗歌、意识流艺术等。

可以这么说,副教授。 TS。 Le Huy Tieu 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老师。除了教师、研究员、翻译等身份外,他还是一名“无证记者”。几十年来,他为《文学》、《青年》、《先驱报》、《人民》、《劳动》、《红越报》、《新世界》、《今日知识》等多家报刊撰稿,发表了数百篇有关中国文化和文学的文章。在此领域,他扮演着越南与中国文化和文学交流的大使角色。

关于老师的文章标题是一生“沉浸”于中国文学,作者没有使用任何“夸张”。没有“热情”也没关系,即使退休十五年(和Thuy Kieu流浪的时间一样长),已经“八十”高龄,他依然日夜操劳,字字珠玑,仅仅在过去五年里就出版了几本书(翻译的和撰写的):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小说(越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比较文学教科书(越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译)改革时期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创新(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14年),更不用说定期在杂志(如《文艺批评理论》杂志)和报纸上发表的许多文章。即使他并不“热情”,但他始终对当前的文学问题感兴趣,尤其是翻译文学和中国文化与文学的研讨会。就在去年,文学院组织国际翻译文学会议的时候,我们一方面(潜意识里)担心他的健康(他经常高血压、心脏病,必须做支架手术),一方面因为年轻人的“粗心”,没有人想到通知他,直到会议结束后他才知道这个消息,他非常难过和后悔,他责怪我们,但没有生我们的气。他还是一样,对“小孩子”的错误总是那么慈祥和容。这让我们感到更加内疚和悔恨。我想借此机会就我的学生的粗心大意向您道歉。

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在科学领域,而且在情感领域也展现出他的“热情”,那就是他时刻关心、指导和培养青年员工的翻译和科研工作,他接受学校的研究课题,接受翻译中文书籍,为青年员工参与创造条件。直到现在,他依然不断寻找好书、联系版权,并资助年轻人参与翻译,自己也经常担任校对,想着让“他们”既能赚取额外收入,又能提升专业水平。也许只有“香蕉鱼痴恋孩子”般的爱,老师才能做到这样的事。在这里我代表大家向大家表示感谢。

凭借着性格中固有的严肃性,无论做什么事,无论是教学、撰写论文还是指导研究生,他总是以认真的精神去做事,从不敷衍、敷衍。可以说,认真已经成为了他的“品牌”。甚至很多熟人在做研究的时候,都会带着自己的论文(即使论文的主题和老师的研究领域完全不一样)来请老师审阅,然后再提交给国家级论文评议委员会。他的美名远播,许多在中国留学的越南研究生也向他寻求帮助。许多南方的学生,尽管从未见过他,也写信寻求他的指导和建议。他总是热情、无私地帮助大家。这一切,足以说明他做事的认真、细致,做人的热情、单纯,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

在本文的最后,作者想提一个与科学无关的故事,我的老师经常带着自豪和对遥远记忆的怀旧之情告诉我这个故事。故事讲述的是抗美战争的艰苦岁月,学校一度疏散到大慈(太原),他被指派负责生产,增加教职工的粮食配给。每一项工作,从锄地、种菜、施肥、浇水,他总是积极带头,不畏艰难,还鼓励兄弟们携手增产,同甘共苦……虽然艰难困苦,但却成为他那段艰难岁月里一段难忘的美好回忆。或许在这里,“盐村子子”的品质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对工作的热情,对工作的责任感,更珍贵的是那份如盐田故乡盐粒般浓浓的盐情。

副教授、博士、功勋教师 LE HUY TIEU

  • 出生年份:1935年。
  • 家乡:太平。
  • 196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国),获得文学学位。
  • 1988年获河内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 1991年被评为副教授。
  • 2000年荣获优秀教师称号。
  • 在校工作时间:1960年-2000年。

+ 工作单位:

河内理工大学文学院(现为河内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文学院)。

+ 管理职位:

语言学院东方文学系主任(1989-1997年)。

  •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明清小说、儒家思想、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典型科研著作:

汉语越南语词典(合著,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汉语成语词典(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中国寓言(妇女出版社,1993年)。

新书与越南社会(合作主编,国家政治出版社,1997年)

对中国文化和文学的新认识(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04 年)。

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小说(越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

改革时期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创新(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14 年)。

                                                                                           

作者:順。阮清典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最新新闻

旧闻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