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研讨会由IPAM和罗莎卢森堡基金会东南亚 - 河内代表处(RLS SEA)联合举办,吸引了来自越通社经济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和专家参加;越南国立大学理科大学;越南国立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胡志明市国立大学循环经济发展研究所(ICED);欧洲可持续发展研究所(SERI)国际专家,罗莎·卢森堡基金会东南亚代表,驻河内代表处。研讨会吸引了来自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各学院/研究所的科学家。
通过交流活动和分享研究成果,科学家们讨论了越南社区发展相关的生态和社会转型问题。这些也是对IPAM和RLS SEA未来合作活动的建议。
副教授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副校长陶青长在研讨会上致开幕词。
副教授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越通社人文大学副校长陶青长表示,经济增长和发展不重视生态和社会环境的保护,产生的负面影响已严重影响社会未来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的首要基础。而当环境、社会因素发展的和谐与经济发展、增长取向相一致时,人不仅是受益者,更是调节上述各因素平衡的主体。社会每个成员的合作、每个人对社区认识的转变,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的最重要因素。
多年来,越南在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做出了许多卓越努力。近日,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国会议上,越南与世界许多国家一道承诺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并采取切实行动,出台循环经济发展项目、国家绿色增长战略和行动计划、至2050年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以及相关政策,继续落实绿色增长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社会转型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它已成为评估实际增长和发展目标过程中的一个紧迫问题。它是否符合当今已经和正在设定的期望和绿色社会建设?那么,在越南仍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自然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依然存在且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的情况下,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还能得到保证吗?
Dao Thanh Truong 副教授表示,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必要性,从 2018 年至今,IPAM 和罗莎·卢森堡基金会东南亚代表处在河内实施了一系列社会生态转型项目,包括组织国际会议、出版书籍、研究文件和为热衷于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年轻学生组织 SETY 科学夏令营等活动。 2022-2025年期间,IPAM将继续推广现有项目成果,并继续将应用研究应用于社区发展活动和地方政策规划。
在2023年合作项目框架下,开展了《面向社会生态转型的可持续社区指标框架:以越南为例》研究。
本次研讨会是发布和评估该研究文件的论坛,有助于加强国内外科学家和专家在社区实施SET指标方面的学术交流。
副教授阮安盛分享可持续社区社会生态转型指标框架新研究成果
副教授 Dr. 介绍了研究成果。项目成员、越南国立大学经济大学发展经济学系主任阮安盛介绍了研究团队在越南实施的面向社会生态转型的可持续社区指标框架的内容,并进行了案例研究。
该指数框架涵盖了社会、经济、环境等不同方面的分析指标,参与讨论的科学家认为它是一套涵盖不同层次的综合指标,在微观和宏观经济领域均有效。
研讨会上,科学家们就如何结合可持续弹性社区(SRC)的各个方面和SET的关注程度,为越南社会生态转型构建可持续社区框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国际专家也对本研究提出了意见,建议采用专家德尔菲法来确定指标框架中整合的指标集。下阶段,上述研究需通过开展案例研究、结合其他专家方法、组织科学研讨会等方式,对指标框架中的指标进行校准和确定合理的分布。
赞赏国内外专家、科学家的批评意见。副教授Dao Thanh Truong 强调了为该主题开发新研究方向的紧迫性。在研讨会上各位科学家的贡献下,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在可持续发展向社会生态转型的研究方向将在未来取得良好成果。
Truong Quang Hoc 教授 - 越南国立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科学与培训委员会主席
Joachim Spangenberg 博士 -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欧洲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SERI) 名誉主席
副教授河内国家大学专家Tran Ngoc Ca审查研究小组的成果
副教授阮秋香 - 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人类学系
TS。 Bach Tan Sinh - 胡志明市国立大学循环经济发展研究所(ICED)高级顾问
TS。 Vu Dinh Tuan - 越南国立大学理科大学环境科学学院
本次研讨会吸引了众多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