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而言,研究越南抗美战争并非新课题。但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国际关系,尤其是越苏中“三边”关系的角度来研究这一问题。
作者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丰富多样的文献资料,成功分析了1954年至1975年期间越南与两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中国的三角关系的走向。
本书结构严谨,科学合理,共八章。第一部分,作者阐述了战略三角关系的理论基础、形成机制、特点及其对越南的启示。在此基础上,作者深入分析了越苏中三角关系的形成基础、发展历程以及在战争各个阶段的影响。最后,作者全面评估了越苏中三角关系对战局、对各国、对地区乃至对世界的影响。作者在抗美战争中研究越苏中三角关系的经验教训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即在外交事务中必须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必须采取独立自主、机智主动的外交政策,以“以不变应万变”的原则平衡大国关系。

“该作品的新颖之处在于从越南-苏联-中国‘三边’关系的角度进行研究”(武阳宁教授)。
可以说,范光明副教授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个非常复杂但也非常有趣的问题。复杂是因为越南、苏联和中国三个主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交织、相互依赖和密切的关系。有趣是因为每个问题都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和考虑。抗美战争时期越苏中三角关系的发展是冷战时期国际政治的典型例子。在那场战争中,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目标、政策和实现最终目标的方法。这些都表明了越苏中三角关系的复杂性。越南凭借其勇气和智慧,冷静而巧妙地处理问题,维护了国家利益,取得了抗战胜利。
范光明副教授的研究工作是在越南南方解放、国家统一战争(1975-2015)结束40周年之际完成的,因此具有更有意义的意义。
考虑到所有这些,我愿意恭敬地向您介绍这项宝贵的研究工作。
作者:武阳宁教授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