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老师的仙女花园

星期五 - 2017年11月10日 04:16
值此越南教师节(11月20日)之际,新闻与传播中心隆重推出人民教师河明德教授所著的《学习的世界与教师》一书。本书概述了27位教师、社会科学家和人文学者的人物肖像和职业生涯,他们是教师中的大师,奠定了学术基础,点燃了教师的薪火,并传递给后代。

1954年10月10日,河内恢复和平,首都解放。1954年10月20日下午,我回到河内。走了两天的路,最后一班三轮车把我送到了河内火车站前。抗战时期,河内这个遥远而朦胧的城市,如梦似幻的景象,如今已然浮现在眼前。我立即前往大学,询问高考的消息。大学雄伟的建筑让我感到震惊和惊叹。我爬上四十多级白色石阶,来到学校办公室。负责教育工作的中年人阮先生身材魁梧,戴着一副白框眼镜,热情地告诉我:“欢迎考生早点来,学校12月才开始招生。”我不得不苦苦等待,努力赚钱,才等到入学的那一天。

那一天真的来了,气势恢宏的大学报告厅,每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半圆形的小舞台上,摆着一张大桌子,供老师讲课。当老师们被介绍上台时,我们心中充满了期待。听名字,我们以为这些教授都是长发碧须的老人,但实际上他们只有五十多岁,依然气宇轩昂。学校给每位老师配发了一辆梅西耶牌自行车。陈德草老师经常骑着自行车径直上山坡,到报告厅门口,停好车就去上课。他身边有很多传奇人物,有在与让-保罗·萨特等法国哲学家多次辩论中获胜的,有被胡伯伯请回来的法国知识分子名单上的,胡伯伯曾告诫大家,从唯心主义哲学的顶峰走上去,不能走横向,必须下山,才能逐步到达唯物主义哲学的顶峰。在我们面前的是老师,高高的额头,戴着白色的眼镜,一副高贵朴素的样子。老师没有书本和试卷,只是微微颔首,手握麦克风,长长地吐着气,仿佛对听众漫不经心。班上在前排准备了两把椅子,桌子上放着粉笔,供阮廷柱和范黄嘉录音。没有录音,但两人及时录了下来,老师稍加修改,然后打印出来作为课文。陈德草是一位真正的哲学家,他没有掺杂社会学或政治哲学,而是一块块、一股纯粹、抽象、凝练的思维之流。沿着河曲街走,有时会看到一个人边走边挥舞着手臂,仿佛在和人说话或争论。孩子们一开始觉得奇怪,追着他跑,但渐渐地就习惯了。老师则全神贯注于自己的思路,很少关注外面的生活。从此以后,在教书的日子里,他的人生如同流浪者,踏上通往圣地的旅程,历经磨难,最终获得荣耀。老师去世时,家中只剩下一位至亲。老师希望将他的墓地迁回故乡。在我们班50周年毕业纪念会上,阮廷柱教授与全班同学商量,他希望成为他的后代,将他的墓地迁回故乡。当地人民热烈欢迎并期盼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的灵魂和骨灰安葬在他的故乡——这片因拥有如此才华横溢的儿子而倍感荣耀的土地。

我还记得仙境花园里那棵枝繁叶茂的古树——邓泰迈先生。迈先生面容庄重,目光锐利,笑容谨慎而慈祥,他不仅是我们的老师,也是他众多挚爱弟子的师长和父亲。跟随迈先生学习一小时是一段难忘的经历。我很幸运能成为他的秘书。他安排我第二年留在学校教授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他帮助我,分析我的学习情况,并鼓励我保持冷静的教学态度。他听完课后,拍拍我的肩膀说:“不要有情绪。”老师坐在前排,一边听着,一边看着窗外。课后,他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他告诉我,文章或文件的第一个字是日期,最后一个字是出处。没有日期,文件就毫无价值。他经常用汉字写作,几行优美流畅的字迹就足以表达许多想法。尽管身体不好,他仍然抽很多烟。每次他来上课,仍然坐在床上,倚着高高的枕头上课。他不需要任何书籍来查阅,一切都凭记忆。他教我科奈勒、布瓦洛、拉辛的作品,有时还会朗读拉辛或科奈勒的长篇大论。离开时,他有时会和我握手。实际上,他只是伸出手,手指微微下垂,我只敢握住他的手,然后迅速放开。他点点头,微笑着,我便示意离开。有一次我生病了,老师给了我一瓶泮托克林,说:“你一定要保重身体,工作还很长。”

我记得黄春意先生,他身材高大,年纪不大,但头发花白。他曾在法国和德国学习和工作多年,精通多门外语。抗法战争期间,他负责南方的教育工作,在河内集结,后回国教授“俄苏文学史”这门新兴的、具有引领性的学科。黄春意先生潜心学习俄语,短短几个月就能够翻译书籍。1956年,《越南学生报》第10期出版发行。风暴鸟之歌高尔基的作品由尼先生从俄文原版翻译而来。他继续攻击俄罗斯文学,翻译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史厚厚的几千页。Nhi老师就像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兵,捍卫党的路线,在学术上也勇于创新。在Simson上,他积极地来回奔波。他教授俄罗斯和苏联文学,但他对研究胡主席的诗歌尤其感兴趣。这本书了解何主席的诗歌这是第一本研究胡伯伯诗歌的著作。胡伯伯的家在金莲区,两间独立的房间里摆放着许多书籍。有一次晚上我去拜访他,看到了一个奇怪的场景。他正坐着工作。桌子上盖着一张大蚊帐,以防蚊虫叮咬。灯亮着,蚊帐是白色的,这位满头白发的教授看起来像个修行的道士。他知识渊博,精通四门外语,读过许多法语、德语和俄语文学,但他仍然特别尊重革命文学和诗歌,这片尚未被发现的圣地。他一直担任文学系主任,直到抗美时期结束。他说:“教育部长任期最长的是阮文玄,大学校长任期最长的是阮如昆嵩,文学系主任任期最长的是我。”

与黄春仪老师的活力四射不同,曹春辉老师明显带有东方风格。他深谙东方哲学,对国学精髓的理解深入到字字珠玑,犹如一棵古树,庇荫蔽日,引导人们走向善良与宽容。他崇尚柔道,重视柔道的力量。他不追求物质享受,不贪图享乐。关于他的趣闻轶事很多。他常常慢步而行。有一次,在天光湖边,孩子们看到一位长得像胡伯伯的英俊慈祥的老人,便跑上前去,喊道:“啊,胡伯伯,我们向您问好,胡伯伯。” 曹春辉老师笑着挥手:“不,您不是胡伯伯,您是老师。” 孩子们都感到很惊讶,纷纷抱拳致歉,也纷纷向他打招呼。曹春辉老师经常在家,气氛很安静。据说,房子空了,一个小偷溜进来,想从院子里偷走他的衣服。他晾在绳子上的漂亮衣服也被小偷偷走了。老师坐在屋里,透过半开的门看着,什么也没说。小偷觉得安全了,就又回去拿走了剩下的一条裤子。这时,老师才开口:“你应该给我留一条。”这个故事听起来像是出自古书,但却是真实发生的。

同样默默在线的还有阮良玉教授。阮教授是《春秋雅塔》的作者之一。他写道寂静仿佛在讲述他的人生哲学。他的人生如同一条河流,冲过了激流,如今平静如水,深不可测。他沉稳内敛,对下属和晚辈都彬彬有礼。他负责文学理论课,课堂上讲课时,语气平和,却意味深长。有人评论说,革命前的一些知识分子,在遇到喜怒哀乐时,往往会强颜欢笑,强颜欢笑,压抑自己的情绪。或许,这是一种自我保护,不想让别人清楚地了解自己在某个事件发生前情绪的变化。他从苏联和中国的理论书籍中汲取了这门新学科的知识,并结合自身广博的知识,编写了这本教材。除了教学和领导系里的工作,他还参与了所有工作,包括到田间地头帮人收割水稻。

每位老师都是一本博学的书籍,是他们丰富人生阅历和简朴高尚生活方式的宝贵财富。有些老师生活沉静,深思熟虑;有些老师则对教学和日常生活都充满热情。陈文饶老师、阮孟祥老师和张图老师都是演说家。陈文饶老师是一位革命家,曾领导过南方和西贡的革命运动。他学习过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参与过越南工人运动。他的论点极具说服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是哲学家,也是实干家。他的博学、大胆的演讲,加上他高大的身材和开放的心态,使他拥有一位革命演说家的魅力,能够在成千上万的人面前大声疾呼。他热爱学生,学生也非常爱他,经常聚集在他身边。许多学生都想成为他的弟子,尊他为师。他热爱并关心“林、黎、陈、王”四人组。无论是在法庭前还是在会议室,阮孟祥教授和张图教授都是辩论的演讲者。阮孟祥教授二十多岁时就获得了法学和文学两个博士学位,在法庭上也是一位著名的优秀律师。在法庭上,他辩论犀利流畅,举止优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课堂上,他讲课条理清晰,知识面广,深度也广。学生们常常羞于接近他,因为他们觉得他有些拘谨和严肃。张图教授的外貌很独特。他身高中等或偏矮,但举止庄重,举止端庄。张图教授教授越南现代文学,尤其对作家武忠丰和黎文张感兴趣。张图教授的演讲方式很有感染力,与其说是演讲,不如说是演讲。思想根基牢固,语言层次丰富,时而强调,时而停顿,偶尔还点缀着一丝满意的微笑。他尤其留着一撇漂亮的小胡子,时而闪烁,为故事增添光彩。在“人民解放阵线”运动期间,杜大师因其文章中存在的与时事不符之处而饱受批评。

如今,一切都过去了。陈文饶先生已年事已高(96岁),在世的老师们也早已辞世。许多老师的名字都刻在西湖畔的邓泰梅街、玉庆湖畔的范辉通街、市中心的阮庆全街等街道上……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事迹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他们的人生是后世的光辉榜样。他们如同园林中的古树,茁壮成长,枝叶茂盛,直抵云霄。我们的大学拥有百年历史,但从时间维度来看,与世界上的优秀大学相比,仍然显得微不足道。但我们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涌现出一代又一代才华横溢的学者。胡德棣、孙世宗、邓文五、陈友德、陈大义、黎文添等教授,他们的才华曾闪耀过光辉。社会科学领域的教授们是一支值得骄傲的先驱者和启蒙者队伍。永远是老师的童话花园,绿树成荫,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永远感恩老师,感恩大学讲堂上敬爱的老师,感恩人生路上的恩师。

(本文刊登于2007年12月《教育与时代报》春节刊)

人民教师河明德教授从业50余年,出版过多部文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方面的著作和研究成果,荣获国家多项奖励,特别是2000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007年荣获国家文学艺术奖、2010年荣获胡志明科学技术奖。

《学习的世界与教师》是河明德教授出版的第69部著作。本书由人民公安出版社出版。我们谨以此书诚挚地推荐给各位读者。

 

D《学习的世界与教师》一书中的文章列表

1. 阮庆全教授、院士,学界与教师。

2. Dang Thai Mai 教授为人沉静,博学多识。

3. 关于教授兼评论家怀青的小回忆。

4. 祝贺黄春尼先生以该街道命名。

5. 范辉通教授、院士,诗人、历史学家。

6.陈德草先生是一位睿智的哲学家,具有高尚的人格。

7. 阮良玉教授才华横溢,品德高尚。

8. 张笃教授的回忆。

9.阮兰教授与教师的品格。

10.黄如梅教授。

11.教授、院士黄郑。

12. Dinh Gia Khanh 教授——惊人的突破和日常生活。

13. 关于裴文玄教授的剩余故事。

14. Nonna Vladimirovich Stankevich 教授和 Nguyen Tai Can 教授对科学和家庭的热爱。

15. 黎廷祺教授和他在农村撤离的日子。

16. 白能氏教授

17. 纪念阮咸阳博士。

18.哲学-美学研究员-文学博士黄玉贤。

19.曹宣豪,天才语言学家。

20. 缅怀您,潘居德教授,院士。

21. 陈国王教授。

22. 阮廷珠教授。

23. 阮海河教授,模范教师,自学楷模。

24. 阮文焕副教授,意大利共和国功绩勋章骑士,侨胞学协会主席。

25. 拥有双重国籍的杜文康博士。

26. 乐巴汉副教授和家庭幸福。

27.来自郊区的Tran Thuyet老师。

作者:乌什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