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老师的仙女花园

2017年11月10日,星期五,04:16
值此越南教师节(11月20日)之际,新闻与传播中心谨向大家隆重介绍人民教师何明德教授的著作《学习与教师的世界》。本书描绘了27位教师、社会科学家和人文学者的生平事迹,他们是教育界的楷模,奠定了学术基础,并将教育之火传递给了后世。

1954年10月10日,和平恢复,首都解放。1954年10月20日下午,我回到了河内。走了两天路,最后一辆人力车把我送到了河内火车站前。抗战期间,河内那个遥远而朦胧的梦幻景象,如今已真切地呈现在眼前。我立刻前往大学打听高考的消息。大学宏伟的校舍让我既震惊又惊叹。我爬上四十多级白色石阶,才到达学校办公室。负责教务的中年男子阮先生,身材魁梧,戴着一副白框眼镜,热情地告诉我:“欢迎考生们早点来。学校要到十二月才会正式招生。” 我不得不一边工作一边等待,盼望着能入学的那一天。

那天终于到了,庄严的大学阶梯教室里,每个人都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还有一个小小的半圆形讲台,上面摆着一张大桌子,供老师讲课。老师们一一介绍,我们都充满了期待。听到他们的名字,我们以为教授们都是些头发浓密、蓄着胡须的老前辈,但实际上他们都只有五十多岁,依然精神矍铄,英俊潇洒。学校给每位老师都配了一辆梅西耶自行车。陈德草老师经常骑着自行车径直爬上山坡,来到教室门口,停好车就去上课。他身边有很多传奇人物,比如那些曾与让-保罗·萨特等法国哲学家辩论并屡战屡胜的人,以及那些被胡志明主席从法国召回的知识分子。胡志明主席告诫他们,从唯心主义哲学的巅峰走上来,不能走弯路,必须循序渐进地攀登唯物主义哲学的高峰。站在我们面前的是老师,他额头很高,戴着白框眼镜,仪态高贵而朴素。老师没有带书也没有讲稿,只是微微点头,拿着麦克风,长长地叹了口气,仿佛对听众漠不关心。班里在前排准备了两把椅子,桌子上放着粉笔,供阮廷柱和范黄嘉记录。虽然没有录音,但两人还是按时记录了下来,老师做了些修改,然后把记录打印出来作为课件。陈德草是一位真正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不掺杂社会学或政治哲学,而是一气呵成,纯粹、抽象、简洁的思考。沿着杭楚街,有时会看到一个人边走边挥舞手臂,仿佛在和人说话或争论。起初,孩子们觉得很奇怪,追着他跑,但渐渐地就习惯了。老师全神贯注于自己的思路,很少关注外界。此后,教书育人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他的生活如同前往圣地的旅人,历经磨难,最终获得尊崇。老师去世时,家中只剩下一位至亲。老师生前希望将自己的墓地迁回故乡。在我们班五十周年毕业纪念会上,阮廷柱教授与同学们谈及,他希望由后代来完成将老师的墓地迁回故乡的愿望。当地民众热烈欢迎这位伟大知识分子和哲学家的灵魂和骨灰回到故乡安息,这片土地也为拥有这样一位杰出的儿子而感到无比荣幸。

我记得邓泰迈先生,就像仙境花园里那棵枝繁叶茂的古树。他神态庄重,目光锐利,笑容温和而谦逊。迈先生不仅是我们的老师,也是许多他挚爱的学生的父亲。与迈先生学习一小时的经历令人难忘。我很幸运能成为他的秘书。他安排我留校一年,教授法国文学古典学。他帮助我、分析我的教学,并鼓励我冷静地授课。他旁听我的课,拍拍我的肩膀说:“不要流露感情。”老师坐在前排,一边听课一边向外张望。下课后,他说:“这是个好的开始。”他教我,文章或文件开头要写日期,结尾要写出处。没有日期,文件就毫无价值。他经常用汉字写字,寥寥数行优美流畅的字迹就足以表达许多思想。尽管身体不好,他还是经常抽烟。每次来上课,他都坐在床上,靠着一个高高的枕头讲课。他不需要查阅任何书籍,一切都凭记忆。他教我科内耶、布瓦洛、拉辛的作品,有时还会朗读拉辛或科内耶的长篇段落。临走时,他有时会和我握手。其实,他只是伸出手,手指微微下垂,我才敢握住他的手,然后迅速松开。他点点头,微笑着,我便请求他允许我离开。有一次我生病了,老师给了我一瓶泛酸钾,说:“你一定要保持健康,因为工作很长。”

我记得黄春二先生,他身材高大,年纪不大,但头发已经花白了。他曾在法国和德国学习和工作多年,精通多种外语。抗法战争期间,他负责南方地区的教育工作,后来在河内集结后返回越南,教授当时新兴的热门课程——俄罗斯和苏联文学史。黄春二先生专注于学习俄语,短短几个月就能翻译书籍。1956年,《越南学生报》第10期出版。暴风鸟之歌高尔基的作品由尼先生从俄语原文翻译而来。他继续抨击俄罗斯文学,翻译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史厚达数千页。尼老师就像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兵,捍卫着党的路线,在学术上也勇于创新。在辛普森号上,他经常往返于两地之间。他教授俄罗斯和苏联文学,但尤其热衷于研究胡志明主席的诗歌。这本书了解何总统的诗歌这是第一本研究胡志明诗歌的著作。这位老师的家位于金莲区,两间独立的房间里藏书丰富。有一次晚上我去拜访他,看到了一幅奇特的景象:他正坐在那里工作,桌子上盖着一张巨大的蚊帐,用来防蚊。灯亮着,蚊帐是白色的,这位白发苍苍的教授看起来像个道士在施法。他学识渊博,精通四门外语,对法国、德国和俄罗斯的文学作品也颇有研究,但他尤其崇敬革命文学和诗歌,视之为尚未被发现的圣地。他一直担任文学系主任,直到反美战争结束。他说:“任期最长的教育部长是阮文玄,任期最长的大学校长是阮如昆嵩,而任期最长的文学系主任是我。”

与黄春二老师的强劲活力不同,曹春辉老师的风格明显带有东方特色。他对东方哲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对汉学研究更是精益求精,从字里行间探寻其精髓。曹春辉老师犹如一棵古树,枝繁叶茂,指引人们走向仁爱与宽容。他推崇柔道,崇尚柔道的力量。他很少关注物质需求和享乐。关于他的轶事有很多。他常常步履缓慢。有一次在天光湖边,孩子们看到一位英俊慈祥的老人,长相酷似胡志明,便跑上前去,大声喊道:“啊,胡志明,我们向您问好,胡志明!” 曹春辉老师笑着摆摆手说:“不,您不是胡志明,您是一位老师。” 孩子们惊讶不已,连忙合掌致歉,并向他问好。曹春辉老师常常在家中安静的环境中工作。据说当时房子里没人,一个小偷溜进去偷他晾在院子里的衣服。他挂在晾衣绳上的漂亮衣服都被小偷偷走了。老师坐在屋里,透过半开的门往外看,一句话也没说。小偷觉得安全了,又回去拿走了剩下的那条裤子。这时老师才开口说:“你应该给我留一条。” 这个故事听起来像是从老书里搬出来的,但却是真实发生的。

同样在这条安静的线路上的还有阮良玉教授。阮良玉教授是《春秋芽》的作者之一。他写道:寂静仿佛在谈论他的人生哲学。他的人生就像一条河流,曾经湍急奔腾,如今却平静如镜,深不可测。他为人沉稳内敛,对下属和晚辈都彬彬有礼。他负责文学理论这门课。他讲课时,言辞虽不激昂,却意蕴深远。有人评论说,革命前的一些知识分子常常习惯于压抑自己的情绪,面对喜怒哀乐时,他们总是强颜欢笑,掩饰内心的情感。或许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他们不希望别人轻易察觉到自己在特定事件发生前的情绪波动。他编纂了这门新学科的教材,将苏联和中国的理论书籍与自己渊博的知识相结合。除了教学和领导系里的工作之外,他还参与所有日常事务,甚至下地帮人收割稻谷。

每一位老师都是一本博大精深的知识宝典,是人生阅历的宝贵财富,是简朴高尚生活方式的体现。有的老师生活静谧,沉思冥想;有的老师则教学热情洋溢,生活充实。陈文耀老师、阮孟祥老师、张秀老师都是雄辩家。陈文耀老师是一位革命家,曾领导南方和西贡的革命运动。他研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越南工人运动。他论证的力度和说服力源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既是哲学家又是行动者。他的博学、雄辩的言辞,加上他高大的身材和开朗的性格,使他成为一位极具魅力的革命演说家,能够在成千上万的人面前慷慨激昂地演讲。他热爱他的学生,学生们也非常爱戴他,常常聚集在他身边。许多学生都渴望成为他的弟子,并尊他为师。他深爱着“林、黎、谭、王”四位学生,并对他们关怀备至。阮孟祥教授和张秀教授是法庭或会议室里的雄辩家。阮孟祥教授二十出头就获得了法学和文学双博士学位,在法庭上也以精湛的律师技艺而闻名。在法庭上,他辩词犀利流畅,举止优雅得体,极具魅力。在讲堂里,他讲课条理清晰,知识渊博,学识渊博。学生们常常因为他略显严肃正式而不敢接近他。张秀教授外形独特,身高中等甚至偏矮,但姿态端庄庄重。他教授越南现代文学,尤其对武仲峰和黎文长两位作家颇感兴趣。张教授的演讲风格引人入胜,与其说是讲课,不如说更像是一场演讲。他的思想根深蒂固,语言层层展开,时而强调,时而停顿,偶尔还带着一丝满足的微笑。他尤其拥有一撇漂亮的胡须,时而轻拂,仿佛在为故事定格。在人民解放运动期间,由于一些文章与时事脱节,图师傅曾受到批评。

如今一切都已结束。陈文耀先生已享年96岁高龄,其他老师也早已离世。许多老师的名字被镌刻在街道上,例如西湖畔的邓泰梅街、玉庆湖附近的范辉通街、市中心的阮庆全街……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著作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他们的生平是后世的楷模。他们如同花园里的古树,枝繁叶茂,枝叶伸向天空。我们大学拥有百年历史,但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历史仍然略显短暂。然而,我们曾涌现出一代杰出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者。胡德迪教授、孙德松教授、邓文五教授、陈友拓教授、陈大义教授、黎文添教授,他们的才华曾熠熠生辉。社会科学系的教授们更是令人骄傲的开拓者和启蒙者。永远是老师们的仙境花园,绿树成荫,生机勃勃。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永远感激老师们,感激大学讲堂里敬爱的老师们,也感激人生中的所有老师们。

(本文发表于2007年12月《教育与时代》报纸春节特刊)

人民教师何明德教授从事教育工作50余年,出版了许多文化、社会科学和人文领域的书籍和研究著作,并荣获国家颁发的多项奖项,特别是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2007年国家文学艺术奖和2010年胡志明科学技术奖。

《学习的世界与教师》是何明德教授的第69部著作,由人民公安出版社出版。谨此向各位读者隆重介绍。

 

D《学习的世界与教师》一书中的文章列表

1. 教授、院士阮庆全,学习与教学的世界。

2. 邓泰迈教授性格沉稳,学识渊博。

3. 关于教授兼评论家怀清的一些小回忆。

4. 祝贺黄春二先生为这条街道命名。

5. 教授、院士、诗人、历史学家范辉通。

6. 陈德草先生,一位睿智的哲学家,一位高尚的人格。

7. 阮良玉教授才华横溢,品德高尚。

8. 追忆张秀教授。

9. 阮兰教授和教师的品格。

10. 黄如梅教授。

11. 黄桢教授、院士

12. 丁嘉庆教授——辉煌的突破与日常生活。

13. 关于裴文玄教授的剩余故事。

14. 诺娜·弗拉基米罗维奇·斯坦克维奇教授和阮泰干教授对科学和家庭的热爱。

15. 黎廷基教授和他在农村疏散的日子。

16. 巴赫·南·蒂教授

17. 纪念阮咸阳博士。

18. 哲学-美学研究员-文学博士黄玉贤。

19. 曹宣昊,语言天才。

20. 对您的回忆,潘居德教授、院士。

21. 陈国王教授。

22. 阮廷珠教授。

23. 阮海河教授是一位模范教师,也是自学的典范。

24. 副教授阮文欢,意大利共和国功勋骑士勋章获得者,基尤研究协会主席。

25. 拥有双重国籍的杜文康博士。

26. 副教授 Le Ba Han 与家庭幸福。

27. 来自郊区农村的教师 Tran Thuyet。

作者:乌什

该文章的总评分为:0 分(满分 5 分)

点击为本文评分
您尚未使用过该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