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生姓名: 冯氏草 |
2.性别:女性 |
2. 出生日期: 28/11/1983 |
4. 出生地:太原 |
5. 关于博士生招生名额认定的决定:2999/2013/QD-XHNV-SDH,由河内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于 2013 年 12 月 30 日签署。
6. 培训流程的变化:
- 2016 年 12 月 29 日发布第 4619/QD-XHNV 号关于延长 QH-2013-X 课程博士生学习时间的通知。
- 2017 年 12 月 29 日发布第 3550/QD-XHNV 号关于延长 QH-2013-X 课程博士生学习时间的通知。
7. 论文题目名称:1947 年至 1964 年印度对东南亚的外交政策。
8. 少校:东南亚研究 |
9:代码: 62 31 06 10 |
10. 科学指南: 副教授 Do Thu Ha 博士
11.论文新成果总结:
本论文是越南第一部研究1947年至1964年期间印度对东南亚外交政策的科学著作,主要涉及政策形成的基础与理论、政策内容(目标与原则)、政策实施过程与政策回应、政策结果与影响、特点以及现阶段(1991年至2017年)的政策关系等关键问题。
与以往越南研究截然不同,本文运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研究方法,对1947年至1964年期间印度的东南亚外交政策进行了阐释。通过两种研究方法,本文指出并论证了各个时期印度东南亚外交政策实施原则的共通性和一致性。
12.实际应用:
本论文系统研究了1947—1964年印度的东南亚外交政策,可供东南亚研究、印度研究、国际研究和历史学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参考。
在当前背景下,亚太地区,尤其是东盟,在印度“东向政策”和“东进”战略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研究和解读1947年至1964年印度对东南亚的外交政策,并将其作为现代印度与东南亚关系的奠基时期,将有助于增进和促进东南亚与印度以及越南与印度之间的相互理解。
此外,指出从古代(1947-1964年)到现代(1991-2017年)外交政策实施原则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将成为帮助东南亚政策制定者,特别是越南制定适合东南亚与印度关系现实的指导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之一。
1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1964年后印度对东南亚的外交政策
+ 印度东南亚外交政策中的中国因素
+ 1947年至今印度对越南的外交政策
14.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著作:
[1]. Phung Thi Thao (201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对日内瓦协议和万隆会议最后宣言的影响》,杂志 印度和亚洲研究(2),第25-42页。
[2]. Phung Thi Thao (2015),《印度在国际停战委员会中的北越观点(1954-1964):从历史、意识形态和国际关系的角度看》, 青年科学家会议论文集: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跨学科研究:理论与实践视角下的方法,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河内,第 193-209 页。
[3]. Phung Thi Thao (2015),“印度在印尼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作用(1945-1949)”,杂志 印度和亚洲研究(6), 第13-26页。
[4]. Phung Thi Thao (2015),“20世纪40年代缅甸政府虐待印度人的政策:从经济角度看”,东方:传统与现代,世界出版社,第43-55页。
[5]. Phung Thi Thao (2016),“从印度的不结盟政策到1947年至1964年的不结盟运动:从国际关系视角看印度的价值观”,印度价值观在亚洲,胡志明市国家大学出版社,第175-192页。
[6]. Phung Thi Thao (2017),“印度对越南实施日内瓦协定的外交政策(1954-1958)与中越东海争端:理想主义的视角”,越南-印度国际科学会议论文集:建交45周年和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印度研究中心,第 446-458 页。
[7]. Phung Thi Thao (2017),“东南亚国家对1947-1950年印度外交政策的看法——以印度尼西亚和越南民主共和国为例”,印度和亚洲研究杂志(8), 第25-33页。
[8]. Phung Thi Thao (2017),“印度软实力在东南亚外交政策中的作用(1947-1961)”,国际科学会议论文集: 印度的软实力——区域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越南软实力,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印度研究中心,第 329-338 页。
[9]. Phung Thi Thao (2018),“与缅甸印度侨民有关的法律”,杂志 印度和亚洲研究(1),第24-30页。
[10]. Phung Thi Thao (2018),“尼赫鲁总理时期印度对越南的外交政策(1947-1964)”,杂志 印度和亚洲研究(3),第20-26页。
博士论文信息
1. 全名:冯氏草2.性别:女性
3.出生日期:11月28日日,1983年4.出生地:太原
5.录取决定编号:2999/2013/QD-XHNV-SDH,日期:2016 年 12 月 30 日,由河内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发布。
6. 学术流程的变化:
- 2016 年 12 月 29 日发布了针对 QH-2013-X 博士生的延期通知 No.4619/QD-XHNV。
- 2017 年 12 月 29 日发布了针对 QH-2013-X 博士生的延期通知 No.3550/QD-XHNV。
7. 正式论文题目:1947年至1964年印度对东南亚的外交政策。
8. 专业:东南亚研究9.代码: 62 31 06 10
10. 主管:Do Thu Ha 副教授
11.论文新发现总结:
本论文是越南第一篇以1947-1964年期间印度对东南亚外交政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论文,研究内容包括该政策的理论与现实基础、政策内容(目标与原则)、实施过程、东南亚国家的反应、政策结果与影响、政策特点以及1947-1964年期间印度对东南亚外交政策与后续时期(1991-2017年)的关系。
本文不同于其他著作,运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视角来阐释1947—1964年印度对东南亚的外交政策,并以此发现和论证印度独立以来东南亚外交政策实施原则的轨迹和一致性。
12. 实际适用性(如有):
本论文是对1947—1964年印度东南亚外交政策的系统研究,对东南亚研究、印度研究、国际关系研究、历史研究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当前,亚太地区尤其是东盟地区是印度“东向政策”和“东进政策”的核心。本文以1947-1964年印度对东南亚的外交政策为背景,探讨当代印度与东南亚关系,有助于增进东南亚与印度、越南与印度之间的相互了解。
除此之外,探索印度外交政策在古代、1947-1964年以及当代时期的相互关系和实施原则的一致性,是东南亚国家特别是越南决策者制定更适合和更有效的东南亚国家与印度关系政策的基础之一。
13. 进一步研究方向(如有):
+ 1947-1964年后印度对东南亚的外交政策
+ 1947年以来印度东南亚外交政策中的中国因素
+ 1972年以来印度对越南的外交政策
14. 论文相关出版物:
[1]. Phung Thi Thao (201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在日内瓦协议和万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的足迹”,越南印度和亚洲研究评论(2),第25-42页。
[2]. Phung Thi Thao (2015),“从历史、意识形态和国际关系角度看印度对越南国际监督委员会(1954-1964)中越南北部问题的观察”,青年讲师和研究生的科学论文集: 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跨学科研究:理论与现实USSH,河内国立大学,第 193-209 页。
[3]. Phung Thi Thao (2015),“印度尼西亚非殖民化与印度的作用(1945-1949)”,越南印度和亚洲研究评论(6), 第13-26页。
[4]. Phung Thi Thao (2015),“20世纪40年代缅甸针对印度侨民的歧视性政策:经济方面”,东方:传统与当代, Thegioipublishers,第 43-55 页。
[5]. Phung Thi Thao (2016),“从印度的不结盟政策到1947-1964年的不结盟运动:国际关系中的印度价值观”,“印度价值观在亚洲,越南国立大学出版社,胡志明市,第 175-1912 页。
[6]. Phung Thi Thao (2017),“印度对越南实施日内瓦协议的外交政策(1954-1958)及其在越中边洞争端中的立场:理想主义视角”,国际科学会议论文集 越南与印度:建交45周年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印度研究中心,第 446-458 页。
[7]. Phung Thi Thao (2017),“东南亚国家对印度外交政策的看法(1947-1950):以印度尼西亚和越南民主共和国为例的研究”,越南印度和亚洲研究评论(8), 第25-33页。
[8]. Phung Thi Thao (2017),“1947-1961年印度东南外交政策中的软实力”,国际科学会议论文集:区域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印度软实力——越南软实力,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印度研究中心,第 329-338 页。
[9]. Phung Thi Thao (2018),“缅甸与印度侨民相关的法案”,越南印度和亚洲研究评论(1),第24-30页。
[10]. Phung Thi Thao (2018),“尼赫鲁总理领导下的印度对越南外交政策(1947-1964)”,越南印度和亚洲研究评论(3),第20-26页。
作者:乌什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