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文信息
1. 研究者姓名:阮氏玄
2.性别:女
3.出生日期:1986年5月21日
4.出生地:河内
5.河内国家大学校长 2013 年 12 月 30 日颁发的第 2999/QD-XHNV-SDH 号关于承认博士生的决定。
6. 培训流程是否有变化:否
7.论文题目名称:越南人交流中的英语语码转换现象(河内部分大学语言学生的情况)
8.专业:越南语 代码:62.22.01.02
9. 科学指导老师:副教授郑锦兰
10.论文新成果总结:
首先,运用矩阵语言框架模型,本文表明在代码转换语言中,越南语是一种矩阵语言,而英语是一种嵌入语言。分析结果显示:在115个对话的964条话语中,有321条话语仅以越南语创建,有163条话语仅以英语创建,有480条话语为混合语。分类按照结构和说话目的对163个句子/话语进行分析表明,从结构上看,英语话语主要由简单句和特殊句组成。从说话目的来看,英语中陈述句和疑问句所占比例较大,尤其是疑问词(what、why、how……)在疑问句中的使用频率较高,感叹句和祈使句所占比例则较少。混合话语(矩阵语言+嵌入语言)是调查的重点。基于矩阵语言理论,我们将仅由混合话语产生的话语分为三个部分:(1)矩阵语言岛; (2)混合岛;以及(3)嵌入式语言岛,其中本论文研究了(第(2)和(第(3)个)组成部分。从结构上看,嵌入的语言元素以词为主,其次是短语,最后是句子。从语音学角度看,矩阵语言对嵌入语言成分发音的影响也明显地表现在,矩阵语言对一些英语音节进行了调性处理,导致英语单词在“嵌入”越南语话语时,其辅音和元音系统发生了一些变化(表现在最小的发音单位——音节上)。从词类上看,嵌入的语言成分主要是名词,其次是动词和形容词。
其次,对于语言动机和态度,自然语言语料库显示语言学生对代码转换相当“感兴趣”,其中代码转换被标记为满足某些交际动机的更常见的行为。自然对话和深入访谈的数据支持这一发现。语言态度研究的结果令研究人员感到惊讶,因为它们大多与最初的预测不一致。对于语言学生来说,接触母语人士的结果、持续时间、兴趣或频率对他们的代码转换频率影响不大;同时,上述因素对他们的语码转换行为有正向影响。
11.实际应用:
研究结果还表明,一些仅适用于西方语言社区的理论模型也可以积极地应用于越南语语料库。从理论上看,这些结果有助于证明本论文所采用的方法和理论模型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12. 进一步研究:
这只是一个关于越南人交流中英语代码转换现象的初步研究课题,研究对象是语言学生(越南社区中部分双语人士)。随着目前全球化的速度,以及社会对普及英语学习的迫切需要,将来研究的范围和主题肯定会扩大和探索,例如,可以调查越南语专业高中学生或者在有外国合作伙伴投资的大公司和企业工作的受试者和办公室工作人员在交际中英语代码转换的现象……必将获得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从而使我们在本论文中进行的关于越南语交际中英语代码转换现象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更有意义。
13.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著作:
1. 阮氏玄 (2016),《从矩阵语言理论看越南语交际中的英语码转换现象》,《语言与生活》杂志 (9),第45-53页。
2. Nguyen Thi Huyen (2016),《越南语交际中的英语码转换——从语用学角度的探讨》,《外国语学杂志》(48),第29-41页。
3. Nguyen Thi Huyen (2017),《越南语交际中英语语码转换动机研究(以河内语言学生语码转换为例)》,《词典学与百科全书》(2),第77-84页。
博士论文信息
1. 全名:Nguyen Thi Huyen 2. 性别:女
3.出生日期:1986年5月21日 4.出生地点:河内
5. 录取决定编号:2999/QD-XHNV-SDH,由VNU校长于2013年12月30日签发
6. 学术流程变化:无
7. 论文题目:越南日常会话中的英语代码转换(以河内大学越南英语学生为例)
8.专业:越南语言学 代码:62.22.01.02
9. 指导老师:Trinh Cam Lan 副教授
10.论文新发现总结:
首先,关于矩阵语言框架(MLF),分析表明,越南语在代码转换话语中以多种方式成为矩阵语言(ML),而英语是嵌入语言(EL),但作用较小。在 115 场对话中收集的 964 条话语中,我们有三个模型:(1)321 个完全属于 ML 的规范成分,(2)163 个完全属于 EL 的规范成分,以及(3)480 个混合话语(ML + EL 成分)。 163 个完全属于 EL 的规范成分按结构分类包括简单句(10.4%)和无主语句(89.6%),按言外之力分类有肯定句(什么、为什么、如何……)、否定句(10.4%)、指示句(6.8%)、疑问句(15.3%)、感叹句(8%)。 480混合话语是分析的重点,包括矩阵语言岛(ML岛)、ML+EL岛和嵌入语言岛(EL岛)。由于第二章的目的,我们只分析(2)和(3)。从结构上看,EL 的成分以词为主,短语居其次,句子居最后。在语音上,ML 设置了表现出代码转换的句子框架,并改变了 EL 成分的发音方式,例如英语声母是带声调的,这采取了英语系统中辅音和元音的变化。 EL(英语)的词性特征主要有:名词(70.5%);动词(20.1%)、形容词(8.5%)和其余(0.9%)。
其次,从语码转换的动机和语言行为来看,越南英语学习者对语码转换相当“感兴趣”,表明选择语码转换是为了传达一定的意向性信息。越南英语学生的语言行为是最难以预测的结果。英语学习成绩、学习时间、英语学习爱好、学习英语频率对语码转换频率的影响不显著,但这些因素均对语言行为有正向影响。
11.实际适用性:
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一些假设模型,这些模型可以令人满意地应用于河内大学越南英语学生在随意对话中出现英语代码转换的越南语篇。
12. 进一步研究方向:
越南高中英语学生以及在外国公司或外商投资公司工作的越南官员之间的代码转换可能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3. 论文相关发表成果:
1. Nguyen Thi Huyen (2016),《来自矩阵语言假说的证据:日常对话中越南语-英语的代码转换》,《语言与生活》(9),第45-53页。
2. Nguyen Thi Huyen (2016),《越南语会话中的英语码转换——从语用学角度看》,《外国语研究》 (48),第29-41页。
3. 阮氏玄 (2017),《越南语交际中英语语码转换动机研究(以河内市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语码转换为例)》,《辞书百科》(2),第77-84页。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