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博士生的全名:裴八泉2. 性别:男
3. 出生日期:1984年12月7日 4. 出生地:河内
5. 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2016年9月30日关于博士学位授予的第3253/2016/QD-XHNV号决定
6. 培训流程变更:否
7. 论文题目名称:“对朱图《易经》图解在中世纪越南儒家思想中的解读研究“
8.专业:汉名9.代码:62 22 01 04
10. 科研指导教师:副教授阮金山博士
11. 本论文新成果总结:
首先,本论文检索并整理出楚图占卜相关的汉字文献,包括52部著作,共计100余篇汉字文本,这些文本保存在多个不同的藏书库中。在此基础上,本论文重点研究了其中38部著作,对应87篇文本,总篇幅约15000页。论文解决了文本研究中的诸多关键和复杂问题,例如作者、成书日期、异文、重复版本、流传过程等。同时,论文还研究了上述文献中收录的190幅占卜图。此外,博士生还翻译了7部典型汉字著作中关于楚图占卜的部分注释,译文共88页,收录于附录4。这些译文有助于提高论文信息的可靠性和论证的严谨性。
其次,本文对越南儒家《易经》研究的观点、方法和内容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本文指出了两种诠释趋势:1)完全忠于朱子图,以成为郑朱的功臣为荣;2)秉持批判精神进行选择性接受。在诠释方法方面,越南儒家通常采用论证方法,将图解与理论相结合。大流行医学证据,运用医学证据大流行本论文的研究表明,18至19世纪越南对《易经》的研究诠释与明代中国的情况大体相似,主要体现在宗派解读和对绍子和朱子《易经》意义的阐释发展上。然而,越南儒家对《易经》的诠释倾向于服务于科举考试的教育,因此并未深入探讨《易经》研究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尽管如此,一些儒家学者,如黎贵敦、阮文秀和黎文五,吸收并更新了清代的《易经》研究,从而提出了一些批判性的观点或对朱子《易经》的研究进行了修正,但这些诠释不足以形成像清代中国或德川幕府时期日本那样对朱子《易经》进行批判的学派。
第三,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文学、医学、宗教、建筑、美术等诸多其他学术领域的新认识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例如,正如论文初步表明的那样,通过阅读和理解20世纪以前在越南流传的《学志》(Dịch đồ học)的内容,我们便有理由肯定关于……的知识。易经占卜与传统医学密切相关,反之亦然。
12. 实际应用:
- 该论文的研究成果可用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和培训。
13.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朱图对越南占卜术与科举教育关系的研究。
- 朱图《易经》图在越南的传播与改编。
- 朱图在东亚背景下对越南的图解研究。
14.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作品:
[1]裴伯钧撰(2011),〈易肤丛说景印弁言〉,收入《东亚儒学资料丛书·易肤丛说》,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台北。
[2]佚名撰(2013),《易肤丛说》,邓德良、裴伯钧校点,收入《儒藏精华编越南之部第一册》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
[3] 裴八泉 (2015) “《易经》中‘形象’的概念及其对楚图‘形象’的‘诠释’”您好,很抱歉。阮金山(主编)越南的儒家经典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河内,第284-308页。
[4] Bui Ba Quan (2017),“越南医生对‘八卦’命题的解读”大流行还不足以称之为“御医”(不知)。大流行那么我们就不能讨论Y了”,阮金山(主编)东亚儒家思想:传统与现代性,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河内,第428-459页。
[5] Bui Ba Quan (2017),“阮朝时期越南儒家学者实践佛法与体验《易经》:以阮文礼为例”,期刊韩侬2(141),第60-72页。
[6] Bui Ba Quan (2018),“吴世荣对‘Dich’一词的看法”朱唐周翻译了这篇文章《杂志》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第 4 卷(3b),第 413-431 页。
博士论文信息
1. 全名:裴八泉2. 性别:男
3. 出生日期:1984年12月7日 4. 出生地:河内
5. 录取决定编号:3253/2016/QD-XHNV,日期:2016 年 9 月 30 日,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
6. 学术过程的变化:
7. 正式论文题目:“一项关于解释的研究《朱子易图学》中世纪越南儒家“
8. 专业:中文名 9. 代码:62 22 01 04
10. 导师:副教授 Nguyen Kim Son
11. 本论文新发现的总结:
首先,本论文检索并整理出一份关于“朱子易图学”的汉喃文献清单,其中包括52部著作,共计100余篇汉喃文本,这些文本保存在多个不同的藏书库中。随后,本论文对其中38部著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共计87篇文本,总计约15000页。论文解决了诸多文本学上的关键和复杂问题,例如作者、成书年代、文本异文、文本重复以及流传过程等。同时,本论文还对上述文献中收录的190幅易学图进行了研究。此外,作者还翻译了7部典型汉喃著作中关于“朱子易图学”的部分注释和评注,译文共88页,见附录4。这些译文有助于提高本研究信息的可靠性和学术性。
其次,本文对越南儒家学者解读《朱子易图学》的观点、方法和内容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研究表明,越南儒家学者的解读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完全忠于朱熙的理论,以身为程朱神为荣;二是选择性地吸收批判精神。在解读方法上,越南儒家学者常用“朱子易图学”、“訓詁”(释义)、“图说”(图解)以及“以易证医,以医证易”等手法。研究表明,十八、十九世纪越南儒家学者对《朱子易图学》的解读与中国明代儒家学者的解读大体相似,都包含对邵熙和朱熙的学术译本进行复述、解释和阐释。然而,越南儒家对《朱子易图学》的诠释倾向于服务于教育和科举,因此并未着重探讨其一些根本性问题。不过,一些儒家学者,如黎贵敦、阮文秀和黎文五,倾向于采纳并更新清代的诠释,从而对《朱子易图学》提出了一些批判或修正。然而,这些诠释不足以形成像中国清朝或日本德川幕府时期那样的朱子批判学派。
第三,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文学、医学、宗教学、建筑学、美术等诸多其他学术领域的新认识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例如,正如论文开头所指出的,通过阅读和理解二十世纪以前在越南流传的《朱子易图学》的内容,我们有理由断言,……易钦克《朱子易图学》与传统医学密切相关,反之亦然。
12. 实际应用性:
- 该论文的研究成果可用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某些领域的研究和培训。
13.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越南的“朱子易图学”与教育课程有关。
- “朱子易图学”在越南的传播和涵化。
——东亚背景下的越南《朱子易图学》。
14. 与论文相关的出版物:
[1]裴伯钧撰(2011),〈易肤丛说景印弁言〉,收入《东亚儒学资料丛书·易肤丛说》,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台北。
[2]佚名撰(2013),《易肤丛说》,邓德良、裴伯钧校点,收入《儒藏精华编越南之部第一册》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
[3] 裴八权(2015),《朱子的“象”概念与《羲经蠡测》中“易快照”的推演》,阮金山(主编),越南的儒家经典越南国家大学出版社,河内,第284-308页。
[4] Bui Ba Quan (2017),《越南医家对‘不知易,叩言太医’命题的解读》,Nguyen Kim Son(主编),东亚儒家思想:传统与现代性越南国家大学出版社,河内,第428-459页。
[5] Bui Ba Quan (2017),“阮氏王朝的占卜实践与变迁之道:阮文礼研究”,韩侬评论 2 (141),第 60-72 页。
[6] Bui Ba Quan (2018),“吴世荣对‘义’的看法”诸堂周易随笔”,社会科学与人文杂志第 4 卷(3b),第 413-431 页。
作者:武恩加
最新消息
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