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民主共和国开学第一天,胡伯伯给全体学生发了一封信,内容如下:“越南的山河能否变得美丽,越南人民能否走上辉煌的舞台,与五大洲强国比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们的学习。”(1)。
在抗美救国斗争的艰苦岁月中,1968年10月,胡伯伯在新学年开始时致函各学校,提醒道:“不管有多难,我们都要继续争分夺秒,教好、学好。”“(2)这是他去世前写给教育界的最后一封信。
在这两次信函之间,胡志明主席在视察学校时以及在表彰有突出成绩的个人和单位的信函中多次提及教育,从幼儿园教师、大众教育教师到普通学校和大学的干部和学生。从中,我们可以汲取许多体现胡志明教育思想的宝贵内容,值得我们去理解和深入领会。
2胡志明主席从未使用过“教育哲学”一词,但从他的言谈或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教育的三大主题:学什么、学什么、怎么学。换言之,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核心问题,即“教育哲学”。
关于教育目的他指出,一个独立国家的教育必须培养有用的公民,这种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能力。他在1952年致清化大学预科学校师生的一封信中明确指出:“教育应当真诚地为人民服务”。(3)1955年,北方解放后,他指出:“必须树立教书育人、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思想”。为此,我们必须努力消除奴化教育的残余影响,例如:对社会漠不关心,脱离人民的劳动生活和斗争;为学位而学习,通过洗脑教学。在另一封信中,他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重视教育,最终目的是让孩子们将来成为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好公民、好干部、好主人。”(4)上述教诲表明,胡志明教育思想的核心问题首先是人类问题培养师生服务祖国、服务人民,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这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教育在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如一的宗旨。
关于教育内容1955年10月24日,胡伯伯以笔名CB在《人民报》上发表文章指出,教育内容包括体育、智力、美育和道德。体育是为了强身健体,懂得讲卫生;智力教育是为了复习所学知识,学习新知识;美育是为了懂得辨别美丑;道德教育是为了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热爱公共财产(“五爱”)的精神。他指出,不同层次的教育应有所区别,以制定相应的教育内容。初级,需要培养“5种爱”(5)培养诚实勇敢的美德;在学校,尊敬师长,友爱友爱,互相帮助;在家,爱护和帮助父母;在社会上,根据自己的能力,参与有益于公共利益的活动。“教育的方式必须温柔而快乐,不要强迫孩子进入成人的框架。必须特别注意维护儿童的健康。”(6.)居住中学,“确保学生掌握扎实、实用的通识知识,适应国家发展的需求和未来,并省略掉与现实生活无关的部分”(7)。 居住大学“要把科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努力学习先进的理论和科学知识……结合我国实际,切实帮助国家建设事业”(8)胡伯伯教导我们的是选择知识。流行、坚固、实用、合适是提出标准学生今天需要掌握并应该考虑的基本知识是座右铭程序精简,减少负载,去除现实生活中不必要的部分。
1968年10月新学年开始之际,他在给全体干部、教师、工人、职员、学生的信中强调:“在做好政治教育和思想引领的基础上,要努力提高文化业务素质。旨在实际的解决我国革命提出的问题,并在不久的将来达到科学技术的顶峰”(9)提高文化业务素质,不仅是为了解决国家的实际需求,也是为了达到世界科技的顶峰,这对学校科研队伍来说,既是要求,也是鼓励。
关于教育方法他指出:教育必须紧密联系党和国家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学习要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要联系实际。对学生来说,学习要联系实践,才能实现将来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目标。他经常强调如何把学校教育与宣传教育、全民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显然,“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一直是胡志明主席反复告诫教师、学生和整个教育界的教育方针。
3.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从他的信中可以看出两个问题:教育改革和建设教师队伍
越南独立诞生之初,我国的教育体系就从殖民政权主导的殖民教育体系转变为人民自主控制的民主教育体系。因此,早在1948年7月,胡志明主席就提出了教育改革内容十分具体:必须彻底修改教育计划,使之适合抗战建国事业;学校必须有抗战建国的书籍;必须修改教学方法,使之适合培养抗战建国的人才;必须按照抗战建国的原则,培养新干部,帮助老干部;广大有识字能力的同胞,必须有一个进一步提高普遍文化水平的计划。(10)这是“适应抗战建国事业”的方针、计划、教材和师资队伍的全面教育改革方向。1951年,他在致全国教育代表大会的信中指示:“要认真审查‘改革’工作在计划、政策和执行等方面的情况,找出不足之处,加以弥补,并进一步发挥其优点。”(11)。
胡志明主席始终关心教师团队他肯定教师的职责非常重要,也非常光荣。他建议:做幼儿园老师,就是代替母亲教孩子。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爱孩子。孩子们常常很淘气,所以要耐心、用心地养育他们。教孩子就像栽种幼树,幼树栽得好,将来就能长成好人。他向为人民普及知识、为国家建设初步文化的普教教师队伍致敬。(12 )他们是“无名英雄”,“这份荣誉比不上任何一座铜像或石碑”(13)他对教师写道:“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干部的重任,光荣而艰辛。”(14)他还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更加重视教育事业,多方面关心学校,鼓励家庭和家长帮助办学。他说:“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人民全心全意地帮助教育。我希望今后,我们的人民要更多地帮助学校,每个人都要努力自学。”(15)。
从上述引文可以看出,胡志明教育事业思想主要集中于确定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培养我党和人民伟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光荣责任。(16)“教育是人民的事业”,全社会都积极参与。抗战时期的教育改革深入贯彻胡志明教育思想,完成了沉重的使命,有效服务于全民族的“抗战建国”事业。
4.进入国家革新与融入国际社会时期,越南教育事业面临新的任务、新的机遇和挑战。但胡志明主席关于教育的基本观点仍然是当今和未来教育发展的指南针。
胡志明主席在 1952 年 4 月致清化大学预科学校师生的一封信中建议:教育必须以诚实的为人民服务,师生员工必须诚实的团结起来,运用民主,诚实的自我批评和批评,互相帮助,不断进步。以上信函清楚地表明,胡伯伯特别关心的是诚实因为唯有诚实,才能教得好,学得好。或者说,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必须诚实地教,诚实地学,也就是要诚实地教,诚实地学。但需要补充的是,除了教和学这两个因素之外,良好的管理也非常重要。管理虚幻意味着追求成就虚幻会给老师和学生带来压力,从而产生产品虚幻多年来高中毕业考试几乎100%的通过率,是假冒产品整个教育领域的问题有目共睹,给整个社会、给国家的命运带来了许多难以预料的后果。
因此,在整个教育领域进行“根本性、全面性”的教育改革,其中一项应该被视为突破的事情就是创造诚实的精神,诚实的态度,所有学校真正的教学、真正的学习和真正的管理培养一代又一代真正的教师、真正的学生、真正的管理者,为建设真正富裕、民主、公平、文明的社会做出贡献。这才是我们学习胡伯伯给教育部门的信,回应胡伯伯对学校的期望,最实际、最有效的方式。
___________
(1、2、3、4、6、7、8、8、9、10、11、12、13、14、15、16). 胡志明:全集,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11年,第4卷,第35页;第15卷,第507页;第7卷,第400页;第10、176、186卷;第5卷,第575页;第7卷,第139页;第4卷,第556页;第7卷,第400页;第12卷,第648页,第15卷,第508页。
(5)1961年,胡伯伯在致全国少年儿童的一封信中提到了五件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好好学习,好好劳动;团结一致,严守纪律,讲卫生;诚实待人,勇敢做人。参见《胡志明全集》,上引,第13卷,第132页。
作者:教授、人民教师武阳宁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