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比奥斯卡奖更具“艺术性”吗?

2013年8月13日,星期二,04:15
值此第66届戛纳电影节之际,USH 隆重推出研究员 Tran Hinh(文学学院艺术研究系主任)撰写的一篇文章,比较了法国和美国这两个电影强国的两个电影节。

今天,2013年5月16日,第66届戛纳电影节正式开幕,这是法国规模最大的艺术盛会之一。法国对戛纳电影节的筹备工作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加周全、细致和专业。我虽然没有机会参加很多电影节,但至少有幸踏足过两大电影之都:洛杉矶,美国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地;以及戛纳,法国金棕榈奖的颁奖地。

自1946年创立以来,戛纳电影节已举办过65届,这项集艺术与商业于一体的盛事,堪称全球第七大艺术殿堂一年中最热闹的文化盛事。法国人明智地选择了戛纳,而不是这片六边形土地上的其他地方(我不禁纳闷,越南为什么不选择下龙湾或杜山?),来举办这场魅力四射的艺术盛会。因为戛纳拥有9公里长的海岸线和细腻的金沙,甚至比约20公里外的普罗旺斯著名海滨城市尼斯更加迷人。

要比较法国和美国这两个电影重镇中两个举世闻名的银幕胜地实属不易。洛杉矶是一座繁华的大都市,而戛纳则恰恰相反,它只是位于地中海沿岸蔚蓝海岸的一座充满诗意的小镇。洛杉矶及其首府好莱坞拥有数十家电影制片厂,既是电影制作中心,也是颁奖典礼的举办地;而戛纳,或许主要只是举办电影节的地方。

戛纳电影节和奥斯卡金像奖有何不同?这很难说,因为任何比较都显得苍白无力。我们只能说,戛纳和奥斯卡在组织形式上或许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表彰电影作品、导演、演员以及其他众多电影从业人员的才华和成就。如果说奥斯卡仅仅是一场名副其实的颁奖典礼,那么戛纳电影节除了上述活动之外,更是一场热闹非凡的盛会。来到戛纳电影节,人们可以参与众多活动:观影、与电影团队交流互动、交换和购买电影、与年轻电影人和赞助商会面、参加颁奖典礼;而奥斯卡只有一场颁奖典礼,观众只能远观演员,却没有机会与他们直接交流。

我不太清楚好莱坞之都到底有多少家电影院,但在戛纳——一个非常小的城市,甚至更像是一个小镇——电影院却随处可见。更不用说在电影节期间,就在会展中心、卢米埃尔剧院周围,还有几十家大小不一的卫星影院,可以容纳从十五人到三四百人不等的观众,专门为电影节观众提供服务。那些有机会以嘉宾身份来到戛纳的人,会获得一张单独的会员卡(取决于会员类型),他们热爱电影艺术,想要充分利用电影节短短十天左右的时间,尽可能多地观看展映作品,这与马拉松运动员在一天疲惫的双腿之后,就像比赛结束时的运动员一样(与奥斯卡不同,奥斯卡电影全年零星放映,观众甚至可以在去电影院之前购买光盘观看,然后只需等待颁奖典礼,兴奋地比较评委的决定是否符合他们的预测?)。

想要亲临柯达斯剧院观看奥斯卡颁奖典礼(自2013年柯达斯电影公司破产后,奥斯卡颁奖典礼移至杜比剧院举行),只有电影界和媒体界的知名人士才有资格。但要想受邀前往卢米埃尔剧院观看电影,恐怕就容易多了。因为在为期12至15天的电影节期间,除了最难抢票的颁奖典礼之外,在这座豪华剧院的其他竞赛单元影片放映中,只要你是官方邀请的嘉宾,或者认识评委或组委会成员,就能获得门票。当然,想要受邀前往卢米埃尔剧院观影,为了不“花光所有积蓄”,你必须格外注意自己的着装。法国人讲究“时尚”,所以如果你的着装不够得体,保安肯定不会放你进去。我和几个朋友2008年有机会去卢米埃尔剧院,就为此“付出了代价”。走红毯必须穿黑色西装、领带、白衬衫和黑色皮鞋(不一定是贵宾)。因为我们准备不足,只能每人租一套衣服,租几个小时,花了一百多欧元。换算成越南盾,这差不多是我们当时月薪的一半。在越南,用这笔钱,都能买到一套像我们从“明星”店租来的那种“正宗”西装了,这家店是法国店主招牌,店面设计极其浮夸炫目(我们后来愤愤不平地称他们为“新时代的德纳第”)。

戛纳虽小,且通常一年只举办一次电影节,却将整座城市都献给了被誉为“所有艺术中最重要的一种”的艺术活动。当然,法国人对电影的热爱远不止于此。作为一座位于地中海沿岸的浪漫海滨城市,戛纳魅力四射,每年吸引着数百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绵延的白色沙滩、清澈湛蓝的海水,以及全年宜人的20摄氏度左右的气温,再加上数百艘色彩斑斓、庄重典雅的游艇,以及成千上万的年轻男女,戛纳无疑是那些腰缠万贯的人们的理想度假胜地。

关于戛纳电影节和奥斯卡金像奖的艺术性,我听到许多人,甚至包括电影专家,都表达了同样的疑问:金棕榈奖和奥斯卡奖哪个更具艺术性?它们的评选标准又是什么?的确,要区分和清晰地评价一部在好莱坞获得奥斯卡奖或在戛纳获得金棕榈奖的影片的艺术性非常困难。我认为这两个电影之都都非常重视影片的艺术性。戛纳电影节的评审团由最杰出的电影人代表组成,他们在电影节期间观看并评判影片。奥斯卡金像奖的评审团则由数百位来自众多电影中心和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专家组成,他们在颁奖典礼前观看并评判影片。然而,一些业内专家认为,人们仍然觉得金棕榈奖更看重影片的发现性、新颖性和独特性;而奥斯卡奖似乎更注重影片的吸引力和票房收入。当然,我认为这只是相对而言,因为近年来奥斯卡颁奖的实际情况是,许多奥斯卡影片在获奖后很快就被人遗忘(而且票房方面也没有记录),也有一些金棕榈奖影片并没有给观众和专家留下深刻的艺术印象。最近有人评论说奥斯卡奖“政治化”了(例如2013年的《逃离德黑兰》),而戛纳电影节则“形式化”了(过分注重艺术表达而忽视娱乐性,例如2010年泰国导演阿彼察邦的《波米叔叔》)。奥斯卡奖的奖项类别更多,涵盖更多影片和电影人,而戛纳电影节则更具选择性。奥斯卡奖主要颁给美国电影(只有一个外语片奖),而戛纳电影节则不设门槛:任何参赛国家的优秀影片都有机会获奖。还有一件奇怪的事:自金棕榈奖正式颁发至今(65年)以来,美国获得的奖项数量明显多于东道主法国(仅统计1946年至1996年间,美国获得14座奖杯,而法国仅获得7座)。由此看来,法国人似乎完全客观公正,没有任何偏见。这是否就是为什么,尽管没有官方声明,人们却一直在“私下”宣称:金棕榈奖比奥斯卡奖更具“艺术性”的原因呢?

作者:Tran Hinh

该文章的总评分为:0 分(满分 5 分)

点击为文章评分
您尚未使用过该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