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德国-越南关系 (Deutsch-Vietnamesische Beziehungen)

2011年3月23日,星期三,02:18
2010年,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庆祝了建交35周年(1975-2010)。您手中的这本书正是为了纪念这一重要时刻而作。它是河内歌德学院和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两家机构长期合作的成果。如果没有来自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越南两国科学家的贡献,这一构想肯定无法实现。
Quan hệ Đức-Việt (Deutsch-Vietnamesische Beziehungen)
德国-越南关系 (Deutsch-Vietnamesische Beziehungen)
2010年,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庆祝了建交35周年(1975-2010)。您手中的这本书正是为了纪念这一重要时刻而作。它是河内歌德学院和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两家机构长期合作的成果。如果没有来自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越南两国科学家的贡献,这一构想肯定无法实现。

本书收录了9篇文章,其中4篇出自德国学者之手,5篇出自越南学者之手,主题为回顾越德关系,展望未来。毋庸置疑,德越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特殊性体现在两国曾分属对立阵营,成为冷战时期最激烈的冲突地区。尽管两国最终走向统一,但路径却截然不同。冷战结束后,两国都积极参与区域一体化进程,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这些相似之处并不意味着两国关系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顺畅。事实上,在区域和世界局势诸多变化的背景下,两国关系相当复杂、错综复杂,有时甚至十分敏感。本书汇集了学者们提出的诸多问题,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越德关系视角。越南战争是如何从民族斗争演变为阶级斗争的(河内国家大学范鸿松副教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与西贡政府的关系如何(德国国际政治与安全研究所格哈德·威尔博士);战争期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亲越运动是否完全是为了越南(德国汉堡亚洲研究所约尔格·维舍曼博士);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与越南之间合作的国际无产阶级性质(华盛顿特区伍德罗·威尔逊国际中心伯恩德·舍费尔博士);在德国的越南人是谁(柏林洪堡大学亚非研究所马丁·格罗斯海姆博士);越南为何被动且无系统地吸收德国哲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阮光雄博士)文化因素和跨文化交流如何影响越德关系(范光明副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越南可以从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中学到什么(黎登营博士,中央经济管理研究院;梁文基博士,人文社会科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事实上,这只是作者们想要传达给读者的部分内容。值此本书出版之际,我谨向所有为本书默默付出、倾注深厚心血的人们致以诚挚的谢意。感谢河内歌德学院赞助本次会议并组织出版工作。我们期待收到您的宝贵意见。非常感谢。

作者:行政

 标签:消息新出版

该文章的总评分为:0 分(满分 5 分)

点击为文章评分
您尚未使用过该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