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国际研究项目设计:技能与经验”培训课程

2018年9月16日,星期日,12:56
2018 年 8 月 17 日至 18 日,为青年干部举办了培训课程,两位主讲人分别是:阮文征副教授(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和陈宝宝教授(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Tập huấn “Thiết kế các dự án nghiên cứu quốc tế: kỹ năng và kinh nghiệm”
“国际研究项目设计:技能与经验”培训课程

在报告开始时,副教授阮文征博士提到了设计科学研究的具体步骤:确定研究问题并分析其科学依据;研究和分析现有文献;构建假设以回答提出的问题;寻找可以指导研究的科学理论;定义研究中使用的概念/术语;选择方法、地点、研究和分析单位;考虑研究的可行性和计划实施时间表;估算每项支出的预算;确定研究结果的展示/报告方向;列出初步参考文献。

阮文征副教授强调了科学研究创新性的必要性,他指出:一项科学研究只有具备创新性和原创性才能被视为有贡献。因此,科学研究的创新性和原创性必须理解为:研究不能仅仅在继承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知识,而必须以另一种形式总结或重复利用现有知识。创新性可以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但有新的发现;也可以是一个全新的问题。

此外,发言者认为,对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所有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至关重要。“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核心任务,也是整个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从研究伊始到撰写科学报告,都离不开它。”发言者说道。

 

谈到文献研究的目的,演讲者说,文献研究的主要作用是审查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来源,确定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方向;从而确定研究问题/方法。

针对“如何进行文献检索”这个问题,阮文征副教授给年轻科研人员的建议是:首先要有一个想法/研究问题,然后查找与该主题相关的文献,了解谁研究过这个问题、研究方法以及已取得的成果。接下来,要参考/分析所研究文献提出的研究问题;寻找文献中使用的理论基础;分析研究文​​献中使用的方法和信息。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必须始终注意评估所用文献的真实性以及所提及的文献/证据的贡献。

阮文征副教授在报告中还提到了“科学辩论”的概念以及辩论时必须遵循的原则。这被认为是撰写科学论文最重要的目的之一。“科学辩论是指提出一个有科学证据支持的观点。辩论不是描述一个主题,而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论证。”阮文征副教授说道。

论证在作者写作时起到指导作用,在读者阅读时也起到指导作用,帮助读者评估文章。作者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我该如何做才能说服读者接受我的论点?如果作者在引言中清晰地阐述了论点,读者就能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并在文章中循序渐进地理解。如果论据支持论点,并且作者在整篇文章中都能令人信服地展开论证,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一篇好文章。

寻找并提出科学论证并非易事。因为一个好的科学论证必须具体、原创,并且与研究主题相关。一篇好的文章并非只是不断地陈述论点/主张,而是必须用证据来支撑这些论点。证据既可以强化论点,也可以使论点站不住脚。强化论点并帮助读者理解你所讨论问题的一种方法是提出反驳论点和反对意见。通过提出针对你论点的可能反驳论点,你可以向读者展示你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并最终说服读者接受你的论点。

第一位发言人之后,第二位发言人——Stan BH Tan-Tangbau教授——带来了题为“漏斗式研究设计”的分享环节。他介绍了研究项目设计的标准步骤,包括:创新/目标 - 主要研究问题 - 假设/背景/背景回顾/理论框架回顾/现有研究回顾。其中,研究人员必须回答以下问题:如何设定核心研究问题——假设?这项研究的意义何在?其科学性质是什么?

  • “国际研究项目设计:技能与经验”培训课程是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在“加强越南国家研究与创新能力(ENHANCE)”项目框架下组织的6门系列培训课程中的第2门,该项目由欧盟伊拉斯谟+计划资助。
  • “ENHANCE”项目旨在加强越南教育机构的能力,提高创新和科研的实施与管理效率。该项目包括两个越南管理机构:教育培训部和科技部;六所越南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太原大学、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VNU)、顺化大学农林学院、越南国家大学胡志明市分校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VNU-HCM)、芹苴大学和安江大学;以及三所欧洲高等教育机构,包括: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斯洛伐克理工大学(斯洛伐克)、格拉斯哥卡利多尼亚大学(苏格兰)和阿利坎特大学(西班牙)——项目协调方。项目周期为三年(2015-2018年)。
  • 其余培训课程包括:2018年8月3日至4日举办的“国际出版:经验与分享”和2018年8月24日至25日举办的“调查与访谈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作者:杜伊·安

该文章的总评分为:0 分(满分 5 分)

点击为本文评分

最新消息

旧新闻

您尚未使用过该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