Đào tạo

博士论文摘要:Nguyen Dang Nguyet Huong

2020年6月23日,星期二,05:28

越南河内国家大学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

 

 

 

阮登月香

 

 

辅音组合的发音特征

越南英语使用者中的英语

 

 

专业:语言学

代码:62 22 02 40

 

 

语言学博士论文摘要

 

 

 

 

 

河内 - 2020

 

该项目于以下时间竣工: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越南河内国家大学

 

 

授课教师:副教授林光东博士

                                   

 

引言 1:......................................................................................

 

 

引言 2:......................................................................................

 

 

该论文将在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基础级博士论文评审委员会会议上进行答辩。

2020年……月……日……时。

 

 

 

论文全文可在以下网址找到:

越南国家图书馆

- 信息中心 - 图书馆,越南国家大学,河内

 

介绍

1. 该主题的紧迫性

如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全球化的趋势,越南也不例外,它正逐步开放,并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融入国际社会。这就要求越南人广泛使用外语,尤其是英语,来进行交流和融入。人们最常用的两种交流方式是口语和书面语,其中口语在生活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由于越南语和英语在语言类型上截然不同,越南人在用英语交流时,常常会遇到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在教授越南学生英语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越南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英语方面存在困难,难以达到母语人士的标准。有些困难可以通过练习来解决,而有些则由于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而难以克服。这些困难或许只有通过基于科学研究、分析和比较的严谨训练才能克服,这种科学研究、分析和比较体现两种语言音位系统和音节结构等重要特征的异同点。因此,始终有必要了解学习者遇到的问题,对其进行分类,并找出原因和解决方案。

目前,关于越南人学习英语的发音特征已有不少研究,但这些研究较为分散,往往只关注一些细枝末节,例如越南人英语口语中的发音错误、重音错误和语调错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学习者,而非英语训练后的使用者。此外,由于研究参与者人数较少,且错误评估通常基于听觉感知,因此部分研究结果仍存在主观性、不准确或可靠性不足的问题。正是基于这些原因,我们选择此课题,并着重研究越南人英语辅音组合的发音特征。

2. n 的目的和任务研究

2.1 目的

本研究有三个主要目标:

a) 指出越南人英语发音的特点,包括说话时某一时刻的个体、暂时性特点(语音学)或抽象、一般性特点(音系学),以研究和分析越南人发音的英语辅音组合的语音和音系特点;

b)解释这些现象的原因;

c) 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和方案。这是本论文提出语音纠正方法以提高越南人英语教与学质量的科学依据。

2.2 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论文提出了以下待解决的科学任务:

  • 研究越南人英语辅音组合发音特征的描述和分析的理论问题和方法;
  • 建立一个越南人如何高水平地发音英语辅音组合的数据库;
  • 对越南语使用者发音的英语辅音组合的语音和音系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
  • 解释造成英语发音变体类型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方法论基础,以克服越南语英语发音的局限性。

3. 论文的范围和目标

3.1 范围

本论文研究了英语水平达到C1级(根据《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CEFR)的越南语使用者的英语辅音连缀发音。选取的越南语使用者为北部方言使用者,用于比较的母语发音为纽约人的发音。

3.2. 主题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48名越南考生(男女均有),他们使用越南北部方言,英语水平为C1级,测试其英语辅音组合的发音。此外,还有12名美国考生,他们使用通用美式英语/标准美式英语。

4. 研究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论文课题实施过程中,采用了以下方法:

  • 通过听觉感知描述语音学和音系学的方法
  • 实验语音法
  • 比较方法
  • 统计技术

5. 论文结构

除了引言、结论、参考文献和附录之外,该论文还包括以下3个章节:

第一章:研究现状及主题理论基础概述

本章论文主要探讨两个问题。首先,论文回顾了与此主题相关的既有研究,特别是关于世界范围内及越南英语发音的研究。其次,论文阐述了英语-越南语音节特征、辅音及辅音组合、比较语言学和错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本章还着重概述了越南语和英语在音节结构层面的语音特征,因为作者认为,越南人普遍存在的英语发音错误根源于越南语和英语在音节结构和语言类型学上的差异。

第二章研究方法

本章重点描述研究方法和步骤。作者详细阐述了选择词汇表、研究人员、录音方法以及处理录音材料的步骤的原因。本章的解释将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论文中的方法论选择和研究工具。

第三章越南语中英语音节开头和结尾辅音组合的发音特点

本章将介绍越南英语母语者在单个单词和语流中英语辅音组合发音的特征。作者还将描述不同位置、不同测试对象群体的英语辅音组合发音。本章重点描述和比较音节首位双辅音组合和三辅音组合的发音。基于收集的数据,作者对越南语母语者在音节首位英语辅音组合发音的标准偏差进行分类和描述,并根据分析结果,识别出可以克服的标准偏差,并提出相应的纠正措施,以达到更标准的发音。本章还重点描述和比较越南语母语者在音节尾位英语辅音组合(包括双辅音组合、三辅音组合和四辅音组合)的发音,并对偏差进行分类,提出相应的纠正措施。

 

第一章 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概述

1.1 研究概况

1.1.1. 世界英语辅音及辅音组合发音特征研究现状概述

Peter Roach (2009)、Ladefoged 和 Johnson (2010) 以及 Henry Rogers (2013) 所著的关于英语辅音基本发音特征的教科书被认为是辅音发音的指南。

欧洲地区已有关于英语变体的研究综述,例如Allen(2011)对西班牙英语的研究;亚洲地区则有Fachun Zhang和Pengpeng Yin(2009)的研究,Liang Enli(2014)对汉语英语辅音变体的研究,Kota Ohata(2004)对日语英语发音的研究,Jalal Ahmad和Mohammad Muhiburahman(2013)、Jalal Ahmad(2011)、Idriss Hassan和Elkhair Muhammad(2014)对沙特阿拉伯学生辅音错误的研究,Ingrid Mathew(2005)对印尼英语的研究,以及Sarmah、Gogoi和Wiltshire(2009)对泰语英语变体的研究。Hung(2005)、Deterding、Wong和Kirkpatrick(2008)研究了香港英语变体,Deterding(2003)和Lim(2004)研究了新加坡英语变体。 Hoang Thi Quynh Hoa (1965)、Giang Tang (2005)、Lan Truong (2005) 也提到了越南英语变体。

关于辅音组合错误,Fangchi-Chang (2004) 研究了汉语组合变体;Khanbeki 和 Abdolmanafi-Rokni (2015) 研究了伊朗语变体;Yuliati (2014) 研究了印尼英语在发音辅音组合时的情况。

1.1.2. 越南英语辅音及辅音组合发音特征研究现状概述

越南英语辅音发音特征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两种语言之间的语音干扰。Miller(1976)研究并预测了越南人在英语学习中的发音错误,重点关注辅音。Pham Dang Binh(2003)的《越南人学习英语语篇中的语言文化干扰错误调查》、Duong Thi Nu(2009)和Le Thanh Hoa(2016)都关注了越南人在英语辅音发音方面的一些变体。

对非标准变体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在硕士论文中也相当普遍,例如 Nguyen Tan Loc (2009) 对胡志明市交通大学学生辅音 /θ/ 和 /ð/ 的研究;Vu Doan Thi Phuong Thao (2011) 对越南河内国家大学外国语学院二语学习者常见英语辅音发音错误的纠正研究;Tran Thi Mai Dao (2003) 对越南学生英语辅音发音错误的研究;Dao Thuy Mai (2012) 对广义省越南学生英语尾辅音发音的一些常见错误的研究;Dao Thi Thuy Chi (2015) 对义安省一年级学生英语辅音发音的常见错误及其解决方法的研究;此外,阮寿福草还研究了广平大学非语言专业学生的常见发音错误。

1.1.3. 现有研究的评估

可以说,这些研究初步构建了一个基于语言接触和干扰的越南人英语辅音发音特征的理论基础体系。然而,这些研究仅限于处于学习阶段的个体,对语音参数的研究成果有限,主要集中于听觉感知导致的录音错误。北方方言似乎也较少受到语音变异研究的关注。通过录音和语音参数评估,研究外语水平较高人群的发音特征,并探讨其克服语音变异(如有)的方法,是一个尚未被众多研究者关注的新方向。上述研究的一个较大缺陷是,语音研究仅涉及语音学的一个方面——音系学,且参与者人数较少(不足20人)。研究结果缺乏可供比较和对比的实验要素,大多基于听觉感知。近期研究虽采用实验方法,但主要集中于培训机构的学习者,而鲜有研究关注接受过学校培训、外语水平较高的人群。此外,这些研究的参与者数量有限,不足以构建一个能够展现越南人英语发音特征的大型数据库。这也限制了研究中提及现象的普遍适用性。因此,研究者选择此课题,旨在系统深入地研究越南人英语辅音组合的发音特征、发音变体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2 理论基础

为了建立研究的理论基础,我们借鉴了英越音节特征理论、辅音及辅音组合理论、比较语言学中的发音理论、错误理论及错误分析理论。这些都是开展研究步骤的基本理论。

1.2.1. 美国英语和越南语音节特征理论

1.2.1.1越南语音节

越南音节理论主要研究越南音节的基本语音音系特征;越南音节结构;以及越南音节类型。

1.2.1.2.英语音节

TV音节和TA-US音节的区别总结如下:

 

电视音节

TA-美式音节

特征

  • 高度独立
  • 清晰分离
  • 语素边界与音节边界重合

 

  • 无声音连接现象
  • 没有辅音音节
  • 有音调
  • 以辅音开头

 

  • 以元音、辅音或半元音结尾
  • 数量有限
  • 依赖
  • 未明确分隔
  • 语素边界可能与音节边界重合,也可能不重合。
  • 存在一种声音连接现象。

 

  • 有辅音音节
  • 无音调
  • 最多可以以 3 个辅音开头
  • 最多可以以 4 个辅音结尾
  • 数量不限

结构

  • 音节结构
  • 结构:首辅音 + 韵脚

 

 

  • 结构紧密
  • 音系结构
  • 结构:首辅音组合 + 韵脚(元音 + (尾辅音组合))
  • 松散的结构

 

1.2.2 辅音及辅音组合理论

1.2.2.1.辅音的概念以及演讲

从语音学的角度来看,辅音被认为是“发音器官完全或部分闭合,导致气流完全或部分受阻而产生的音”(David Crystal,2008:103)。从音系学的角度来看,作者也认为辅音是“作为词首或词尾音的单位,包括单个辅音和辅音组合”。基于这些定义,辅音通常根据三个特征进行描述:发音方式、发音部位和元音特征。

一般而言,语音产生(特别是辅音产生)的过程可以提及三个基本要素,包括呼吸流动结构、声音产生和发音。

1.2.2.1.1. 英语辅音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纳了 Lagefodge (2010) 的观点,认为英语辅音的总数为 25 个,分别位于音节的开头和结尾位置。

1.2.2.1.2. 越南语辅音

在本研究中,我们借鉴了 Doan Thien Thuat (1980) 和 Kirby (2011) 的研究成果,继承了音节开头辅音、中间辅音和结尾辅音的知识。

1.2.2.1.3. 英语-越南语辅音干扰

两种音位系统之间的干扰体现在音节的首音和尾音上。可以看出,英语和越南语音节尾部辅音的差异远大于音节首部辅音的差异,因此研究者假设,发音时,尤其是发音时,音节尾部辅音的组合会给越南人学习英语带来更多困难。

1.2.2.2. 辅音组合

JC Catford (1988) 将辅音连缀定义为“出现在音节开头或结尾的辅音序列”。Ladefoged 和 Johnson (2011) 给出了更具体的定义:辅音连缀是指彼此相邻且中间没有元音的辅音组合。英语中的辅音连缀可以出现在音节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位置,但对于单音节词而言,只有两个位置:开头和结尾。

1.2.3.对比语言学理论

1.2.3.1.对比语言学的概念和作用

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通过比较不同语言来确定它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1.2.3.2. 源语言(原始语言)和目标语言

源语言,也称为原始语言,通常被理解为母语,即人们一生中接触和使用的第一种语言;被认为是第一语言,并被表示为 L1。目标语言由 Nguyen Thien Giap (2012:288) 定义为“人们正在学习的语言,与学习者的第一语言或母语不同”,通常被表示为 L2。

1.2.33. 语言干扰

干涉一词源于物理学,指的是两个或多个波在同一点相遇时相互增强或减弱的现象。在语言学中,它指的是两个或多个社群在接触和文化语言交流过程中产生的相互作用。因此,尽管干涉并非总是由母语的影响造成的,但对源语言的了解仍然是干涉现象最根本的基础。许多语言学家已将对比分析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李(1968)认为对比分析法是教授语言最有效的方法;如今的教师需要掌握对比分析法,才能发现不同语言之间的异同。

1.2.4. 误差分析理论

错误分析基于对比分析,旨在找出差异,从而通过与母语(L1)的比较来预测学习难点。错误分析理论是寻找克服第二外语习得过程中错误方法的基础理论。本研究聚焦于越南高水平学习者在英语组合发音方面的独特之处,换言之,我着重研究其偏离标准的现象,并据此提出克服这些偏差的方法。事实上,这就是语言教学过程中的错误分析、错误纠正和错误预防理论;该理论决定了对标准和偏差变体的评估。

1.2.41. 误差分析的概念和步骤

与错误相关的偏见有两种: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

1.2.4.2. 误差的定义和分类

关于错误的定义有很多种,但本研究采用 Richards 和 Schmidt (2013: 2001) 在《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中的定义:“(外语或第二语言学习者口语或书面语中的)错误是指以母语者或熟练使用者认为不正确或未完全掌握的方式使用语言单位(例如单词、句子、语法单位、言语行为等)的现象。” 关于错误的分类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我们选择 Richards 和 Schmidt (2002) 的观点,将错误分为迁移错误、目标词错误和发展性错误。

1.2.4.3. 语音干扰错误的类型

Weinreich (1953) 将其分为亚区分干扰、超区分干扰、区分笔画重解释干扰和音素替代干扰。

1.2.44L每种发音

发音错误主要分为两大类:语音错误和音系错误。语音错误是指发音不符合目标语言音素的语音特征,导致母语者容易识别说话者的口音,但不会误解其词义和话语内容。音系错误是指发音不符合目标语言音素的语音标准,导致说话者误解词义和话语内容。

1.2.4.5. 错误原因

调查研究表明,学习者犯错的原因有很多。奥德林(1989)将错误原因分为两类:结构性因素导致的错误和非结构性因素导致的错误。

1.3 总结

对整体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的深入研究指出了本论文应重点关注的研究空白。大多数比较研究侧重于书面文本错误,缺乏与母语人士的实验对比,主要依赖研究者的主观感受。这造成了语言研究,尤其是语音错误研究的空白。语音研究仅涉及语音学的一个方面——音系学,且参与者数量相对较少。研究结果缺乏可供比较的实验因素,大多基于听觉感知。近期研究虽采用了实验方法,但主要集中于培训机构的学习者,而缺乏针对学校教育后外语水平较高的人群的研究。这些研究的参与者数量有限,不足以构建一个能够代表越南人群英语特征的大型数据库。这也阻碍了本研究中提及现象的普遍适用性。

第二章 研究方法

为了开展这项研究,博士生选择了一种结合两种研究方法的研究方向:一种是直接观察分析法(基于听觉发音、直接观察笔记和经典音系分析),另一种是实验研究法(仪器音系分析)。这两种方法并非相互替代,而是相辅相成。正因如此,博士生才能验证和证实他提出的假设,以及他通过听觉发音的观察和直接分析方法所得出的结论。这两种方法是本研究的关键方法。在误差分析过程中,博士生运用比较法分析误差,通过比较找出与标准偏差的现象,并以此验证所提出的论点。

2.1. 通过听觉感知描述语音学和音系学的方法

2.1.1. 构建单词板

本次调查词汇表中的词汇均为单音节词。本研究仅关注音节内辅音组合的发音,不涉及多音节情况。词汇表由单音节词构成,旨在测试辅音组合在词首和词尾位置的发音,并区分两种情况:单个词和连词。词首辅音组合分为两类:双辅音组合和三辅音组合。词尾辅音组合分为三类:双辅音组合、三辅音组合和四辅音组合。

2.1.2. 测试人员的选择

母语者包括 12 名美国人,其中 4 名男性和 8 名女性,他们出生、成长并目前居住在美国纽约市。这组说话者是第 1 组,由 12 名说话者组成,分别标记为 EM01、EF02、EM03、EF04、EF05、EM06、EF07、EF08、EF09、EM10、EF11、EF12(其中 E 代表母语者,F 代表女性,M 代表男性)。

为了研究辅音组合的变异,我们选取​​了英语水平达到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CEFR)C1级的越南籍参与者。48名参与者中,18名为男性,30名为女性。其中24名参与者曾在国外学习至少两年,并达到了硕士或博士课程的最低入学要求。在这24名参与者中,12名每天在工作中使用英语(5小时或以上),其余参与者使用英语的频率较低(少于5小时)。其余24名参与者的英语水平也达到C1级,但仅在越南国内学习,并根据他们每天使用英语的时间长短进行分组。由于数据收集过程中的条件和客观限制,我们采用了“便利抽样”法选取研究对象。在这些参与者中,我们将其分为4个小组,共48人,分别用VF01至VF48编码(其中V代表越南语,F代表女性,M代表男性)。

  • 第二组是曾在国外留学并大量使用英语(每天 5 小时或以上)的学生,包括 VM10、VM11、VF28、VF31、VF36、VF37、VM38、VM39、VM41、VF44、VM45、VF48。
  • 第 3 组是曾在国外留学且英语使用时间较少(每天 5 小时或更少)的群体,包括 VM09、VM12、VM13、VM14、VM15、VM16、VM17、VF18、VM40、VM42、VM43、VF46。
  • 第 4 组是在国内学习并大量使用英语(每天 5 小时或以上)的小组,包括 VF03、VF04、VF19、VF20、VF26、VF27、VF30、VF32、VF33、VF34、VF35、VF47。
  • 第 5 组是在国内学习且英语使用时间较少(每天 5 小时或更少)的组,包括 VF01、VF02、VF05、VF06、VM07、VF08、VF21、VF22、VF23、VF24、VF25、VF29。

2.1.3. 如何录制

参与者根据各自的时间和工作情况安排录音时间。录音前,每位参与者都会拿到一份词汇表,并被要求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缓慢地将每个单词读三遍,而语流中的单词则只读一遍。

2.1.4. 利用听觉感知处理音频录音

利用听觉感知对录音进行处理分为两个步骤:在检查者录音时进行直接观察,以及在录音后回听。

2.2.真语音法测试

2.2.1. Praat软件

使用ZOOM H2n便携式录音机录制语音,然后使用Praat程序进行数字化处理,采样率为22,050 Hz,16位,文件格式为.wav文件。辅音的声学参数提取自语音分析程序,在本研究中具体使用的是Praat软件。

音频文件首先被解嵌立体声,然后转换为单声道,之后进行分析。对于每个音频文件,使用 Praat 软件将其分割成单个单词和句子文件。对于单个单词,每个发音都用 1 到 3 表示,分别对应 3 种发音。因此,单词黑色的例如,当由美国男性考官 1 号朗读时,将分别表示为 EM01_black_1、EM01_black_2、EM01_black_3;对于句子中的单词,将加上一个附加符号。S对于句子 EM01_Sblack_1,录音材料将被再次聆听,并通过听觉感知确定发音变化。然后,听觉感知得到的结果将与语音分析软件的结果进行比较,以测量每种情况下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并最终得出测试人员的标准偏差水平。

2.22.木板范围实验语音学

该研究基于VOT声音的强度、持续时间和起始时间等参数。

2.2.3. 记录材料的实验处理

将发音数据分割成单个发音标记文件后,对其进行分析,将其分解为包括辅音和元音组合在内的组成部分,并确定发音起始时间。基于此过程,将测量辅音组合发音的参数,特别是平均强度、持续时间和VOT(元音起始时间)等参数。

2.3 比较方法

本研究采用将越南语发音与母语人士的标准英语发音(在本研究中,指的是美国英语的纽约口音)进行比较的方法,来找出越南语使用者英语辅音组合的发音变化。

2.4 统计技术

除了上述方法外,在论文实施过程中,还运用了一些统计技术进行描述和分类,从而为证明论文每一章的论点提供了结果。

2.5 总结

本研究采用听觉语音音系描述法和实验语音法相结合的方法。这两种方法不能互相替代,而是相互补充,从而能够最全面地展现语音特征。

 

第三章 越南人在英语音节首尾辅音组合发音的特点

3.1. 英语辅音组合的越南语发音一般来说

3.1.1. 单个单词中英语辅音组合的发音

对于单个单词而言,以三个音节为开头的辅音组合组的标准差率最低(以 /skw-/ 组合为例为 0.7%),这证明越南人对这些组合的发音最接近母语人士;同时,以四个音节为结尾的辅音组合组的标准差率最高(以 /-lpts/ 组合为例为 92.4%)。

在音节开头的双辅音组合中,/mw-/ 对越南人来说是最难发的组合,发音偏差率高达 84.7%,其次是 /ʃm-/ (75.7%)、/bl-/ (60.4%)、/lj-/ (42.4%) 和 /sv-/ (29.9%)。三辅音组合的总体标准差最低,其中 /str-/ 的标准差最高,为 34.7%,其次是 /smj-/ (33.3%)、/spl-/ (8.3%) 和 /skw-/ (0.7%)。在音节末尾位置的组合中,四辅音组合的标准差率最高,分别为 /-lpts/ (92.4%)、/-ntθs/ (82.6%) 和 /-ksθs/ (70.1%)。三辅音组合的标准差率次之(/-lnz/ 78.5%,/-kts/ 77.1%,/-fθs/ 63.9%,/-ntʃt/ 54.2%),而双辅音组合的标准差率最低(/-ðd/ 88.2%,/-lm/ 74.3%,/-tʃt/ 47.2%,/-pθ/ 42.4%,/-ndʒ/ 20.1%)。

3.1.2. 会话中英语辅音组合的发音

同样地,就上下文而言,/skw-/ 也是越南人发音最接近母语发音标准的音节组合,而 /-lpts/ 是越南考生最难掌握的音节组合(95.8% 的发音与标准发音相差甚远)。

3.1.3. 根据词组位置发音英语辅音组合

根据研究结果,首音节组合和尾音节组合的标准差率相当相似,其中 3 个辅音和 4 个辅音的尾音节组合的标准差率远高于其他组。

3.1.4. 测试人员小组对英语辅音组合的发音

调查结果显示,在 4 组参与者中,第 4 组(在国内学习且英语使用时间较长的参与者组)的发音最接近母语人士,而第 3 组(在国外学习且英语使用时间较少的参与者组)的发音偏差最大。

3.2.越南语使用者对英语首音节组合的发音特征

3.2.1. 音节首辅音组合的长度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美式英语音节首辅音组合的持续时间,一对辅音中第一个辅音的持续时间为 80 毫秒至 175 毫秒;一对辅音中第二个辅音的持续时间为 82 毫秒至 122 毫秒。

越南语首辅音组合的持续时间,第一个辅音的持续时间为67毫秒至200毫秒,第二个辅音的持续时间为48毫秒至124毫秒。对于以塞音和擦音开头的组合,可以明显看出越南语的发音持续时间比母语发音更长;但对于以边音和鼻音开头的组合,美式发音的持续时间则比越南语发音更长。同样,对于以边音和鼻音开头的组合,也存在着语流中发音持续时间比单个单词发音持续时间更短的现象。

调查显示,在四组越南考生中,在国内学习且英语使用时间较长的越南考生组(第四组)英语使用时长的标准差最高,其次是在国外学习且英语使用时间较长的越南考生组(第二组)。英语使用时间较少的考生组(第三组和第五组)的标准差均高于前两组。

在考虑单个单词和语流中单词的持续时间时,我们也可以注意到这种差异:语流中两个辅音组合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单个单词的持续时间短,而语流中三个辅音组合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单个单词的持续时间长。

3.2.2. 音节首辅音组合的强度

可以看出,在时长和强度之间,时长比强度更稳定,数值也更明确。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辅音组合发音中,时长参数比强度参数具有更高的区分度。

因此,有时间在国外接受培训并大量使用英语的参与者组(第 2 组)的发音强度比最接近母语人士。

3.2.3. 越南人在发音英语首音节组合时常犯的错误

  • 辅音替换
  • 添加元音
  • 添加辅音
  • 辅音缩写

3.2.4. 越南语使用者对英语首音节组合发音的差异

这些变体将根据词汇表中设计的每种辅音组合进行呈现。对于每种情况,都会列出、比较和评估这些变体,以确定它是音系错误还是语音错误,以及它是否会影响实际交流。

根据上面的正弦图,最高音比例的差异主要归因于母语的影响(迁移),以及学习者运用英语知识来扩展其发音,学习新词(目标词汇)。

3.2.5. 根据受测者群体,越南语使用者在英语首音节组合发音上的异常变化

通过对越南语使用者英语首音节组合发音的标准差比率进行计算,结果与测量时长和强度参数的结果相似。测试组4的标准差比率最低,这意味着他们的发音与母语人士最为接近。同时,曾留学海外的测试组3的标准差比率最高,其次是测试组5和2。

3.3. 越南语-英语结尾音节组合的特点

3.3.1. 音节末尾辅音组合的长度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母语者和越南语使用者在词尾辅音组合的发音长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所有越南语受测者群体都倾向于将词尾辅音组合的发音长度延长。在越南学习并长期使用英语的受测者群体中,标准差率仍然是其他三个群体中最低的。

例如,对于音节末尾位置的四个辅音组合,单个单词的平均发音持续时间为 69 毫秒至 162 毫秒,而语流中单词的发音持续时间为 48 毫秒至 160 毫秒。

然而,与越南考生的发音相比,很容易看出,无论是单个单词还是语境中的单词,他们的发音时长都比母语人士要长。越南考生单个单词的平均发音时长在94毫秒到235毫秒之间,语境中单词的平均发音时长在96毫秒到157毫秒之间。

3.3.2. 音节中尾辅音组合的强度

我们发现,音节首辅音组合的发音强度差异不大。语流中单词的平均发音强度通常高于单个单词的平均发音强度。美国参与者单个单词的发音强度范围为 55 分贝至 68 分贝,而语流中单词的发音强度范围为 59 分贝至 69 分贝。

与越南考生的发音相比,这种差异并不显著。越南考生单字发音的平均音量在 61 分贝到 69 分贝之间,单词发音持续时间在 62 分贝到 74 分贝之间。大多数英语水平较高的越南考生,其英语母语者的发音音量都低于越南考生。

3.3.3. 越南人在英语词尾音节组合发音中常见的错误及解决方法

与词首音节组合相比,越南考生词尾音节组合的错误率相当接近。此外,越南语与标准发音也存在一些偏差,具体如下:

  • 省略组合中的辅音
  • 辅音替换
  • 组合订单岛

3.3.4. 越南人对英语尾音节组合发音的差异

这些变体是根据词表中设计的每种辅音组合呈现的。对于每种情况,都会列出、比较和评估这些变体,以确定其是音系错误还是语音错误,以及是否影响实际交流。可以看出,在音节末尾,组合的变体数量要多得多。在本研究中,作者仅简要提及几个变体较多的组合案例。其余案例请参见附录。

3.3.5. 根据受测者群体,越南语使用者在英语词尾音节组合发音上的异常变化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辅音组合发音的标准差分布相对均匀,集中在第 2、3 和 5 组;第 4 组所占比例较小。

3.4 解释原因

除了在关于首尾辅音组合强度和持续时间的章节中提到的原因之外,论文作者通过对考生进行快速调查和访谈,还发现了一些具体原因,包括:

  • 联系语言
  • 使用时间
  • 职业特征
  • 个人因素

3.5如何修复

根据前几节的分析结果以及英语教学经验,我们提出以下一些纠错方法:

  • 向学习者传授语音学和音系学知识
  • 使用音标图比较英语和越南语音素之间的差异。
  • 使用发音软件
  • 通过针对发音的练习,例如最小对立词,来构建练习体系。

结论

为了研究高级越南语使用者英语辅音组合的发音特征,我运用了比较语言学的语音音系理论基础、错误理论(如正迁移、负迁移、语音音系干扰类型),并阐述了一些语音音系分析的基本概念。为了分析和描述错误,我结合感知描述分析方法和语音分析方法,并使用了Praat和Speech Analyzer等语音分析软件。由此,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第二语言(本研究中为英语)与母语(参与者为越南语)之间的语音音系差异,导致语音音系层面的迁移和干扰模式,从而造成英语发音与越南人标准发音之间的差异。

2. 英语和越南语之间的差异体现在音节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音段和超音段单位的系统上。然而,在本研究中,我重点关注四组测试者与母语测试者在音节开头和结尾辅音组合发音上的差异。

对于单个单词而言,以三个音节为开头的辅音组合组的标准差率最低,证明越南人对这些组合的发音最接近母语人士;同时,以四个音节为结尾的辅音组合组的标准差率最高。

同样地,就语境中的单词而言,/skw-/ 也是越南人发音最接近母语发音标准的音节组合,而 /-lpts/ 则是越南考生最难掌握的音节组合。

根据研究结果,首音节组合和尾音节组合的标准差率相当相似,其中 3 个辅音和 4 个辅音的尾音节组合的标准差率远高于其他组。

在 4 组考生中,第 4 组(在国内学习且英语使用时间较长的考生组)的发音最接近母语人士,而第 3 组(在国外学习且英语使用时间较少的考生组)的发音偏差最大。

3. 在发音音节的首辅音组合时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在四组越南考生中,在国内学习且英语使用时间较长的越南考生组(第四组)的英语使用时长标准差最高,其次是在国外学习且英语使用时间较长的越南考生组(第二组)。英语使用时间较少的考生组(第三组和第五组)的英语使用时长标准差均高于前两组。

各组参与者在首辅音组合的发音强度上差异不大。因此,曾在国外接受过英语培训且英语使用频繁的参与者组(第二组)的发音强度比例最接近母语人士。

除了辅音组合发音的持续时间和强度的差异外,根据听觉感知,我们发现,即使英语水平很高的越南人在辅音组合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发音偏差,例如辅音替换、元音添加和辅音简化。

4. 在发音音节末尾辅音组合时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母语者和越南语使用者在词尾辅音组合的发音长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所有越南语受测者群体都倾向于将词尾辅音组合的发音长度延长。在越南学习并长期使用英语的受测者群体中,标准差率仍然是其他三个群体中最低的。

不同英语母语者在首辅音组合的发音强度上差异不大。因此,曾在国外接受过英语培训且英语使用频繁的考生组(第二组)的发音强度最接近母语者。大多数母语考生组的发音强度低于英语水平较高的越南考生。

除了辅音组合发音的持续时间和强度上的差异外,越南人即使英语水平很高,在音节末尾辅音组合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发音偏差,例如辅音省略、辅音替换和组合顺序颠倒。

5. 除了上述变化之外,我还提供了克服辅音组合发音问题的指导,例如为学习者提供语音学和音系学知识;使用发音图来比较英语和越南语音素之间的差异;使用发音软件;以及通过专门针对发音的活动来构建练习。

 

作者科学著作列表

与论文相关

 

1. Nguyen Dang Nguyet Huong (2018),“英语教学中的标准英语还是全球英语”,《语言与生活》杂志(270),第60-65页

2. Nguyen Dang Nguyet Huong (2019),“化石化——以越南语作为英语中间语言为例”,《语言与生活》杂志(283),第54-60页

3. Nguyen Dang Nguyet Huong (2019),“辅音群简化——以越南英语使用者为例”,语言杂志语言与生活(291),第78-82页

4. Nguyen Dang Nguyet Huong (2020),“以‘s’开头的辅音簇——以越南英语使用者为例”,语言杂志语言与生活(298),第135-140页

5. Nguyen Dang Nguyet Huong (2020),“英语辅音组合的越南语发音特征——以四个辅音组合为例”,词典编纂与百科全书杂志(65),第 119-125 页

作者:乌什

该文章的总评分为:0 分(满分 5 分)

点击为本文评分
您尚未使用过该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