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大学嘉哈内部的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
段水琼
比较研究 从
在文章中唱歌英语阶段1980-2000年 附越南语翻译
(爱情主题曲)
专业:比较语言学
代码: 62 22 02 41
语言学博士论文摘要
2020年河内
项目完成时间: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越南河内国立大学
科学导师:副教授TS。 NGUYEN THI PHUONG THUY 和 NGUYEN HUU DAT 副教授
独立审查1:。 ………………………………………………
独立审查员 2:…………………………………………………….
反对意见1:…………………………………………………….……
反对意见2:……………………………………………….…………
反对意见3:……………………………………………….…………
论文答辩将在培训机构论文评审委员会会议上进行,会议时间为:..............................................
................................................................................................
在 ………。小时 …。天 …。可能………。
论文可以在图书馆找到:
越南国家图书馆
河内越南国立大学信息中心-图书馆
介绍
1. 选题原因
英文歌曲,特别是80年代至2000年代关于爱情的英文歌曲,因为歌词和旋律好,受到很多音乐听众的喜爱。歌词表达功能强,吸引音乐听众。几乎所有歌曲的歌词都具有大胆的艺术语言风格,这是歌曲的亮点,而且押韵很有音乐性。 1980-2000年的英文歌曲对社会产生了特殊的影响。听众可以了解到歌词深处隐藏着的、音乐家想要表达的感情、生活、人和周围环境的信息。因此,这一阶段的英文歌曲也被老师用来教授英语,增加课堂的吸引力,让学生获得语言和文化方面的知识。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以爱情为主题的英文歌曲的翻译也受到越南音乐听众的广泛欢迎。这一时期将越语歌词翻译成英文歌曲的典型音乐家有范维、黎有河、阮黄度、国宝、英雄、张祺等。他们翻译、抄录的乐曲吸引了大批国内外听众,因为译文中的语言材料具有艺术价值,既具有艺术语言的表现功能和风格特征,又具有原作的信息价值,可以向音乐听众传达信息。
英文歌曲及其越南语译本之所以如此受大众欢迎并对社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是因为其歌词朗朗上口。要想深刻感受歌曲,听众必须理解歌词所传达的内容和含义。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决定选择“案例研究从在歌曲1980-2000 年英语(含越南语翻译)(爱情主题)“从语义、语用、词组风格、语音(韵律)等方面对原歌词和译词进行比较,发现两种语言歌词的异同。将1980-2000年英文歌曲歌词与越南语翻译(爱情主题)进行比较研究,将具有现实意义和有益的贡献,为研究提供新的材料和方法,有效地支持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和学习。”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任务
本论文旨在寻找两种语言歌词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并对歌曲翻译方法和通过歌曲进行英语教学的方法得出结论和建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论文提出以下研究问题: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论文的研究任务是:
- 概述世界及越南歌词研究状况。
- 描述并比较原文和译文歌词的语义和语用特征,找出两类文本在语义和语用上的异同(运用Peter Newmark的翻译语用学策略)。
- 检查、描述、分析和对比原文和译文中的词语组合风格,找出相似点和不同点,看看译文是如何保留这些风格特征的。
- 考察、描述、比较韵律,找出韵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看译文如何保留韵律的特点。
三、研究对象与范围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英文歌曲歌词和越南语译文歌词(可唱译文)。
研究范围为1980年至2000年间有关情侣爱情的英文歌曲歌词以及越南语翻译的歌词。
4.研究方法
为了进行本论文,我们使用了比较法、描述法以及其他一些研究技术,例如语义词汇分析、直接成分分析和统计技术。
5. 研究资源
英语资料取自出版商出版的出版物。河内国家大学和出版社。由 Phuong Dong University 出版,越南语资料取自知名网站:lyric.karaoke.com/Album/nhac_ngoai_loi_viet 和 hopamviet.vn,由著名的越南音乐家和旅居海外的越南音乐家翻译。
6.理论与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巩固和澄清艺术语言、文体理论、对比理论、翻译理论、歌曲翻译理论等一系列理论问题。本论文将有助于推动越南艺术文本(歌曲)比较理论趋势的研究。
就现实意义而言: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对翻译研究,特别是抒情诗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且对外语教学和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
7. 论文布局
论文内容除引言、结论、参考文献、附录外,共04章:
第一章 研究概况与理论基础
第二章:从语义和语用角度比较英文歌曲歌词及其越南语译文(爱情主题)
第三章:英文歌词与越南语翻译(爱情主题)的词组风格比较
第四章:从语音(韵律)角度比较英文歌词与越南语翻译(爱情主题)
第一章 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概述
1.1.研究情况相关文献概述
1.1.1 世界抒情诗研究现状
目前国际上尚未有人对越语-英语、英语-越南语歌词的比较进行研究,只有英语歌词的研究。要对歌词进行比较研究,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考虑已经研究过的歌词。这些研究迄今为止主要集中于主要趋势:作文、语言学和翻译,其中有少数研究非常接近比较方向。
世界上从作曲角度研究歌词的著作并不多。我们发现两份出版物非常有趣且特别,“歌词、理论、技术、文化的新定义” 作者:Mark Jeffreys(1998)和“歌词创作的艺术”作者:帕梅拉·菲利普斯·奥兰德(2001)。
从语言学角度研究歌词受到世界各地许多学者的兴趣,从基础研究到语义的深入研究。典型的研究者如下:Travis K(2008)研究了 Funk 音乐歌词,Dwiki Rifardi(2017)研究了鲍勃·马利,Janne Harpela(2015)、Johansson(2016)、Wiji Lestari(2017)和Lydia Ankuno(2018)研究歌词中爱情的概念隐喻。
抒情诗翻译研究与比较研究方向密切相关,受到世界各国许多学者的关注,其中最典型的是 Low (2005) 的研究,其著作《歌曲与意义,Franzon(2008)的作品“歌曲翻译的选择:印刷品的可唱性、字幕和演唱”以及Damla Kaleg、Nantaporn Sangroj、Chrisna Leni、Athriyana Santye Pattiwael等应用了上述学者研究成果的学者。
1.1.2 越南抒情诗研究现状
在越南,尚未有人研究过越语-英语、英语-越南语歌词的对比。迄今为止,对越南流行音乐歌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音乐、语言学和翻译等主要趋势上。
越南从音乐角度研究歌词的先驱是 Duong Viet A (2005),他的作品是“越南音乐歌词,随后是 Tran Thi Ngoc Lan (2010) 和 Vo Van Ly (2011) 的博士论文。
当今许多越南作家感兴趣的从语言学角度研究歌词的著作有阮氏碧行、陈英雄、陈金芳、潘玉英、吴有黄、陶氏同合和范文静等人的研究著作。阮氏碧行 (2009) (2014) 对“郑公山歌词中的语言符号“ 和 ”郑公山歌词中的认知隐喻。 Tran Anh Tu (2018) 再次深入研究“义静民歌歌词声调与旋律的关系”。此外,在专业杂志上也发表过一些关于流行音乐歌词的文章,特别是“批评性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天官赐福》“ 作者:Ngo Huu Hoang (2019) 和 Dao Thi Dong Hop,”从语法角度看郑公山歌词中的不寻常组合” ,作者:Tran Kim Phuong(2011 年);郑公山歌词中表示时间和季节的名词,作者:Tran Kim Phuong 和 Phan Ngoc Anh(2011 年);“对今天歌词的一些想法” 范文静 (2003)。
从翻译角度研究歌词在越南也是新鲜事。典型的是,黎雄进(2010)的研究著作通过讨论在歌曲翻译中建立等值性,提及了歌词翻译的一小部分问题,阮宁北(2014)和吴子立(2016)则对如何翻译歌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综观上述研究著作可以看出,在越南乃至世界范围内,尚无学者提及对越英、英越歌词进行比较研究。因此,我们选择的研究比较案例从在文章中唱歌1980-2000 年英语(含越南语翻译)(爱情主题)具有新颖性、必要性,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1.2.理论基础
1.2.1 比较理论
裴孟雄(2008)提出了比较的五项原则:比较的现象必须描述得全面、准确和深入;比较的现象必须在其体系内考虑;比较的语言现象必须从实用主义的角度考虑;比较中所使用的概念必须一致;必须注意比较语言之间的类型学特征。
进行比较时,我们需要遵循三个步骤:描述被比较语言中的相关内容、确定可以比较的内容以及进行比较以找出相似点和不同点。
比较有双向比较和单向比较。本论文研究的原歌词与译文的比较是单向比较,英文歌词为源语言,越南语歌词为目标语言。
1.2.2 歌词理论
1.2.2.1 歌词的定义
歌词是歌曲的语言材料,承载着审美价值,与文学语言具有同等作用。
1.2.2.2 歌词的功能
歌词有三种功能:情感功能、表达功能、诗意功能。这些功能都属于语用功能。
1.2.2.3 歌词的一些风格特征
歌词中词语组合的文体价值表现在:倒序组合体、自然口语化的组合体、运用修辞手法的“奇”组合体。不同语言中不同语言单位的组合。
1.2.2.3 歌词押韵的一些特点
-英语押韵
押韵单位:英语押韵的基本单位是音节(单词押韵)和音节块(多音节词押韵)。
韵的种类:根据汤普森(2006)的说法,根据韵的位置,韵分为内韵和尾韵。根据韵脚所含音节的多少,韵脚分为单音节韵脚、双音节韵脚和三音节韵脚。根据韵脚组合后的和声功能,韵脚可分为完全韵脚、不完全韵脚和视韵。
-越南语押韵
韵律单位:越南语韵律的基本单位是音节(越南语的音节与词素一致,与词一致)。
韵的种类:据梅玉柱(2005)研究,按韵的位置,分为后韵和尾韵;根据韵律的和谐程度,人们把汉语拼音分为正韵、平韵、逼韵;根据押韵音节声调的变化,人们把押韵分为平韵和落韵。
1.2.2.4 歌词与音乐、诗歌的关系
1.2.3.翻译理论与歌曲翻译
1.2.3.1 翻译理论
彼得·纽马克翻译模型(1988):彼得·纽马克提出了八种翻译方法,包括逐字翻译、直译、忠实翻译、语义翻译、交际翻译、惯用翻译、意译和顺译,并以V形图的形式呈现,针对两种策略: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为了从语义和语用角度比较英文流行音乐歌词和越南语翻译,我们运用 Peter Newmark 的翻译模型来观察歌词中的哪些词和句子单位通过哪些翻译策略得以保留。
1.2.3.2 歌曲翻译理论
Peter Low的歌曲翻译模型(2005)
洛提出了三种歌曲翻译方法:直译、直译和意译。 Low 还根据翻译语义内容的优先级对歌曲翻译进行了分类。他提出了歌曲翻译的五项原则,包括旋律(singability)、语义内容(sense)、自然性(naturalness)、节奏(rhym)和韵律(rhymes)。对于歌曲翻译,歌曲翻译者可以自己决定原文的哪些特征是重要的,应该保留。
论文提出了歌曲翻译的三种类型:直译、近译和远译。
第二章:从语义学和语用学角度比较英文歌词和越南语译文
我们运用Peter Newmark的翻译模型,从语义和语用两个方面对62首原版歌曲和62首译文歌曲中的人称代词、标题和主要内容进行了比较。。
2.1 比较原文歌词与译文的语义和语用特征
2.1.1 比较原文歌词与译文中表达人物的人称代词
使用下表所列的成语和名词/名词短语组将原文成语翻译成译文:
表2.2 全国单一窗口比对结果统计表
战略 |
DTNX |
数量 |
比率 |
全部的 |
语义翻译 |
专用手机 |
135 |
15.66% |
69.83% |
临时DTNC |
467 |
54.17% |
||
翻译公告 |
组合 DTNX |
151 |
17.51% |
30.15% |
名词/名词短语 |
109 |
12.64% |
表2.2显示了使用语义翻译和消息翻译两种策略翻译后的DTNX;其中DNN策略占69.83%,DTB策略占30.15%。语义翻译包括一组专门的语义翻译工具(我、我、我们)以及临时的 DTTNX 组(我/你 - 你/你或我/你)。公告翻译包括合并后的 DTNX 集团(我/你-我们) 和名词组、名词短语 (你这个家伙/女孩,她——最好的朋友)。
由于越南语习语具有表达功能,表现力强,人际价值高,将原文译成使用临时习语、成组习语、名词短语或专门习语的译文具有很高的语用价值。
2.1.2 将原文歌词的标题与译文进行比较
原文翻译成译文的标题如下表所列:
表2.3:标题比较结果表
标题 |
数量 |
比率 |
|
保留标题 |
保留翻译权 |
51 |
82.25% |
保留未翻译 |
3 |
4.83% |
|
标题未保留 |
8 |
12.90% |
点评:表2.3显示,保留标题所占比例非常大,为87.09%,而非保留标题所占比例较小,为12.90%。在所比较的 62 个标题中,有 54 个是保留标题,其中 51 个是翻译的保留标题(爱情故事– 爱情故事……),3 个未翻译的保留标题(唐娜-唐娜……)8 个标题未保留(奔放的旋律-等我回来…)。大部分翻译的保留曲目都是采用播报翻译策略进行翻译的,因此对音乐听众的冲击力较大。
2.2.3 将原文歌词的主要内容与译文进行比较
翻译后的原文歌词如下表:
表2.4 原文歌词主要内容与译文对比结果统计表
歌词 |
句子数量 |
比率 |
|
保留句子 |
保留翻译权 |
424 |
42.80% |
保留未翻译 |
82 |
||
判决不保留 |
676 |
57.19% |
表 2.4 显示了 62 首原版歌曲和 62 首译文的比较结果,其中 424/1182 句保留歌词被翻译(她满足了我的 心 非常特别的事情/我的心很充实,是一千个爱情故事),82/1182保留歌词不翻译(保留英文原版),676/1182歌词不保留(生命是空间中的一瞬间/人生将永远孤独)。翻译保留歌词大多采用播报翻译策略,对音乐听众产生较大影响。
2.2 应用比较结果对歌曲翻译进行分类
论文通过对歌词语义和内容的比较,对译文进行了分类,其中直译17个,近译32个,远译13个。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980 年至 2000 年将英文歌曲翻译成越南语的译者遵循了紧密翻译的主流趋势。
第三章:英文歌词与越文译文在词组风格方面的比较
我们选取了46首原版歌曲和46首译文歌曲(全译版,诗节数与原版相同)来比较词组组合的风格特征。
3.1 原文和译文歌词风格特征的概述与描述
原文和译文歌词文体特征的调查结果具体如下:
表3.1 原文与译文词组数量统计表
词组合类型 |
类型 1 |
类型 2 |
类型 3 |
原来的 |
99 |
724 |
323 |
翻译 |
97 |
864 |
292 |
表 3.1 显示,KNTN 风格的词组合数最多,其次是“独特”和“奇怪”的组合,最后是倒序组合。翻译中的 KNTN 风格的词组合比原文更多,但原文中不寻常的组合比翻译中的更多。
3.1.1风格特征原版歌词
- 以相反的顺序组合单词(类型 1)
例如:幸福请给我(名词倒装组合)。
- 与自然口语风格相结合(类型2)
例如:哦我的,我的,我的,今天天气真好(重复)
- “奇怪”组合(类型3)
例如:升一个夏天(拟人化的组合词),
3.1.2 译词风格特点
- 以相反的顺序组合单词(类型 1)
例如:幸福请给我(名词倒装组合)。
- 与自然口语风格相结合(类型2)
例如,多么快乐的星期天!在街上(使用口语)。
- “奇怪”组合(类型3)
例如:银发随着雨水和阳光而褪色 (结合比喻翻译)
3.2.比较原文歌词和译文的风格特征
3.2.1 从形式上比较歌词的风格特征
表3.2:抒情风格特征形式对比表
组合类型 |
具体组合类型 |
原来的 |
翻译 |
逆向组合 |
名词岛 |
+ |
+ |
形容词岛 |
+ |
+ |
|
副词倒装 |
+ |
- |
|
颠倒词序 |
- |
+ |
|
以 KNTN 风格组合 |
重复单词 |
+ |
+ |
使用口语 |
+ |
+ |
|
缩短主题 |
+ |
+ |
|
缩短至 |
+ |
- |
|
运用修辞手法的奇怪组合 |
拟人化 |
+ |
+ |
隐喻 |
+ |
+ |
|
比较指标 |
+ |
+ |
|
矛盾的措施 |
+ |
- |
表3.2显示,相近词组的组合风格均为名词倒装、形容词倒装、使用词语重复、使用口语化和主语缩短;不同之处在于,原文结合了动词倒装、副词倒装和词语缩略,而译文则结合了复杂的词序倒装。
3.2.2 从翻译角度比较歌词的风格特征
我们选择“奇怪”的组合来对比翻译,因为它有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色彩。结果如下:
表3.3 抒情风格特征与翻译方法对比结果统计表
奇怪的翻译组合 |
数量 |
比率 |
原歌词有“奇怪”的组合,译文歌词保留了“奇怪”的组合。 |
119/323 |
36.84% |
原歌词有“奇怪”的组合,译文歌词没有保留“奇怪”的组合。 |
204/323 |
63.15% |
原歌词没有“奇怪”的组合,翻译后的歌词有“奇怪”的组合。 |
173 |
表 3.3 显示,译文中保留的奇怪组合占 36.84%,未保留的奇怪组合占 63.15%。
3.3.2.1 译文中保留的奇怪组合:36.84%的奇怪组合在译文中保留,但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原文有拟人化的词语组合,译文有拟人的译词组合,或者原文有拟人化的词语组合,译文有比喻、对比等译词组合……)
+ 原歌词使用拟人手法,译文歌词保留拟人手法。
原来的:
“我该如何继续寻找乌云遮住了白天”
(《绿色田野》——作者:四兄弟)
翻译:
“我 喜欢那对夫妇风 爱 云 天空”
(绿色的田野 - 译者:Le Huu Ha)
+ 原歌词使用比喻,译文歌词使用拟人。
原来的:
“你把我拥入你的眼中以你自己的特殊方式”
(我多么爱你——作者:恩格尔伯特·洪佩尔丁克)
翻译:
“你的眼睛如此热情安抚你的灵魂今天下午”
(爱情依然热烈 - 译者:Khuc Lan)
+ 原歌词采用对比,译词采用拟人。
原来的:
“当我小的,圣诞树高的”
(五一——作者:比吉斯)
翻译:
“夜幕降临在街上,圣诞节随风而来”
(圣诞回忆 – 译者:Khuc Lan)
3.3.2.2 不常见组合在译文中没有得到保留,63.15%的组合在译文中没有得到保留。比如,原歌词使用了拟人手法,译文歌词则没有使用任何拟人手法。
原来的:
“是的,会很酷 升一个夏天”
(以吻封缄——作者:最新消息)
翻译:
“我的生命将会过去,以后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生活中的爱情 - 译者:Truong Ky)
3.3.3.3 译文中出现不寻常的组合。比如,原歌词没有使用拟人手法,译文歌词却使用了:
原来的:
“我们去参加一个聚会,每个人都转过头去看
(今晚很精彩 – 作者:艾瑞克·克莱普顿)
翻译:
“我去参加晚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你身上,我的爱人
(《美好的夜晚》——译者:朱明基)
第四章:比较英文歌词与越南语翻译的音韵
我们选取了46首原版歌曲和46首译文歌曲(与原版歌曲的诗节数和段落数相同的全译版本)从语音(韵律)方面比较歌词特点。
4.1 原词与译词的押韵效果
歌词和译文中的押韵具有衔接歌词、标记歌词停顿、增加歌曲的音乐性、影响歌曲旋律的作用。
4.2 原词与译词押韵的调查与描写
46首原曲与46首译曲的押韵统计结果如下:
表4.2:按和声程度划分的韵型统计表
歌曲 |
完美押韵/主韵 |
完美押韵/不完美押韵 |
拼写押韵/强制押韵 |
全部的 |
原来的 |
261 |
66 |
1 |
328 |
翻译 |
157 |
67 |
25 |
249 |
表4.3:韵律数据按音节数统计表
歌曲 |
简单押韵 |
双韵 |
全部的 |
原来的 |
311 |
17 |
328 |
翻译 |
249 |
- |
249 |
4.2.1 原歌词的押韵
4.2.1.1 按和声程度押韵
从表 4.2 列出的原文 328 对押韵词中,我们统计了押韵的类型,包括:完美押韵(moon/soon)、未完美押韵(name/change)和拼写押韵(hear/bear)。
4.2.1.2 基于音节数的押韵
从表 4.2 所列歌曲中的 328 对押韵词中,我们根据音节数来检查押韵的类型,包括:单韵(run/sun)、双韵(窗帘/某些)
4.2.2 译词押韵
从表 4.2 所列的译文中的 249 对韵律中,我们根据和谐程度来考察韵律的类型,包括:主韵(sau/dau)、普通韵(hang/dang)和紧押韵(van/con)。
4.3 比较韵原文歌词,附翻译
4.3.1 关于表单
表4.4 原文与译文韵律形式对照表
韵律分类特征 |
特定类型的韵律 |
英文歌曲 |
越南语翻译 |
和声功能 |
完美韵(主韵) |
+ |
+ |
不完美韵(普通韵) |
+ |
+ |
|
拼写(强制押韵) |
+ |
+ |
|
音节数(长度) |
简单押韵 |
+ |
+ |
表4.4显示,从形式上看,原文与译文韵的和声功能相似,均具有以下几种韵型:正韵——完美韵;完美韵-非完美韵,强制韵-正字韵,但不同的是原文的韵律包括单韵和双韵,而译文的韵律只有单韵。
4.3.2 关于翻译
翻译中的押韵 |
数量 (包) |
比率 |
原歌词押韵,译词保留押韵 |
205/328 |
62.50% |
原歌词押韵,译词不保留押韵。 |
123/328 |
37.50% |
原歌词不押韵,译文押韵。 |
44 |
4.3.2.1 译文中保留的韵律:62.50%的韵律对在译文中保留,但呈现形式不同(原文有完全韵/主韵对,译文也有完全韵/主韵对,或者原文有完全韵/主韵对,译文有完全韵/主韵对但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
+ 原文有完美韵/主韵,译文也保留完美韵/主韵。例如:
原来的:
“我无法说出我感觉
我心中的喜悦无法用言语表达维亚升”
(一遍又一遍——作者:Nana Mouskouri)
翻译:
“我该如何表达我所有的感受?爱
谦卑的梦想,有你在我身边我”
(《热烈的爱》——译者:Anh Bang)
+ 原文为完美押韵/主韵,译文也保留了完美押韵/主韵(但诗句在文章中的位置不同)。例如:
原来的:
“从前,有一家酒馆
我们曾经举杯或二
记得我们是如何欢笑消磨时光
想想我们将会做的所有伟大的事情经过?”
(那些日子——作者:玛丽·霍普金斯)
翻译:
“坠入爱河的那天,我们带彼此去酒吧这
然后互相邀请喝几杯酒满的
像爆竹一样放声大笑 仿佛不知道悲伤
我梦想着明天,梦想着幸福的日子”。
(回忆我们相爱的时光 - 译者:范维)
+ 原文为完美韵/主韵,译文保留非完美韵/普通韵
实施例96:
原来的:
“我从来不敢伸手去拿月亮
我从未想过我会了解天堂很快”
(一遍又一遍——作者:Nana Mouskouri)
翻译:
“我不梦想过宫廷生活持续的
我并不贪图天上的福气。方式”
(《热烈的爱》——译者:Anh Bang)
4.3.2.2 翻译中未保留韵律
原文有完美的韵律/关键韵,翻译没有韵律。例如:
原来的:
“你不必说你爱我,只要靠近我手
你不必永远留下来 我会站立”
(你不必说你爱我——作者:达斯蒂·斯普林菲尔德)
翻译:
“我不需要说我爱你,现在只需要你。
你不需要说你爱我,只要相信,相信”
(无需说我爱你 – 译者:Pham Duy)
4.3.2.3 译文中出现的附加韵
例如:
原来的:
“有一天我们会再见面,我的爱人
每当春天来临 突破”
(某处我的爱人——作者:康妮·弗朗西斯)
翻译:
情人! 我们依然彼此相爱很多
追随春天的脚步,走进爱情,爱
(哦,我的爱人 Lara – 译者:Pham Duy)
4.3.3 注释
歌曲中的韵律受语言形式的影响。原文中的韵律都是有词汇意义的词的韵律(例如:二/做;感受/揭示;月亮/很快;手/理解)。翻译中的押韵也可以是具有词汇意义的词的押韵(例如这里/满;永远。然而,翻译歌词中的韵律是在复合词的第二个音节上押韵——这是一个产生重复词的元素(例如押韵对急流然后急流在单词中起疙瘩的,运河在单词中漂流)或作为构成复合词的元素(例如押韵词对持续的有话持续的在短语中持续的,方式在短语中天堂,押韵对句笑/生活有话笑在短语中笑声,生活在短语中热爱生活)。
我们看到,原曲和译文中的韵律不仅有语音关系,而且有语义关系。
结论
论文 ”案例研究从1980-2000 年英语流行音乐及其越南语翻译(爱情主题)”是越南从比较语言学角度研究抒情诗的一部开创性著作。本文运用比较法,明确了研究目的,即找出原歌词与译文在语义、语用、风格和语音方面的异同。论文中提出了一些以前的论文没有提到的新的理论问题,如英语押韵理论、翻译理论—翻译策略、歌曲翻译理论等。本论文取得以下成果:
1. 从语义和语用特点来看,论文表明,译入原文的代词主要有临时代词、名词性代词、组合代词以及专用代词。同时,本文阐明了越南翻译中临时人称代词(anh、em)、名词性代词(người yêu ngày cũ……)和组合代词(doi ta……)的语义和语用特点。论文表明,采用信息化翻译策略的译文主要翻译了原文内容(占保留歌词总数的92.45%),阐明了信息化翻译策略(实用翻译)在歌词翻译中是如何达到与音乐听众进行沟通的目的的。然后,本文运用语义比较的结果对译文进行分类,得出1980年至2000年期间将英文歌曲翻译成越南语的译者遵循了近译、直译和远译的主要趋势。
2.关于特别观点风方式,本文阐明了原文和译文中词语组合的文体特征。在形式和风格上,词组组合类似,都是倒装名词、倒装形容词、使用重复、使用口语化词汇、缩短主语;不同之处在于,原文结合了动词倒装、副词倒装和词语缩略,而译文则结合了复杂的词序倒装。从翻译来看,36.84%的译词保留了与原文相同的奇特组合,但表达形式有所不同(原文组词采用拟人,译词也采用拟人,或原文组词采用拟人,译词采用比喻、对比等)。译文中保留的“奇怪”组合,主要出现在与原文语义相关的诗句中。此外,63.15%的译词没有保留“奇怪”的组合。译文中没有保留的“奇怪”组合,主要是那些出现在与原文无语义关系的歌词中的组合。
3. 关于特别音标点本论文对原文歌词和译文歌词的语音(韵)特点进行了考察、描写和比较。从形式上看,原词韵与译词韵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具有完全韵/主韵、未完全韵/普通韵、拼韵/强韵等类型。原歌词的韵脚与译歌词的韵脚长度不同。原歌词的韵脚为单音节双元音韵,而译词的韵脚仅为单音节韵。在翻译方面,歌词保留了很多押韵的句子。译文中大量保留了韵律(超过62%),表明歌曲译者在译文中非常注重传达韵律。韵律增加了文字的表现力,提高了歌曲和翻译的艺术价值。
4. 新发现:本论文对原歌词和译词的研究还得出以下新发现:第一,歌词单元(包括标题)的翻译主要采用宣告翻译策略。其次,歌词风格特点是有很多“奇怪”的组合,尤其是在翻译歌词中。第三,原文和译文歌词中的韵律不仅在语音上相关,而且在语义上也相关(近义、同义、反义)。
5.一些建议:根据比较结果,论文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在翻译艺术文本,特别是抒情单元时,译者应该运用交际翻译策略。这种翻译策略除了保证原文意义外,还起到影响音乐听众、传达文化信息和译文艺术特色的作用。
第二,以歌曲为工具,辅助教授外语(语音、语法和翻译)。使用押韵较多的歌曲来教授语音和英语听力技巧,因为听众会发现更容易记住发音和词汇。使用具有许多“奇怪”组合的歌曲来教授英国文化元素(与越南文化相关),因为文化元素最清楚地通过歌曲的语言材料表达出来。使用原创歌曲和翻译(翻译中保留许多语义特征的歌曲)来教授翻译策略。
6.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一些问题:由于论文范围有限,在对英文流行音乐歌词与越南语译文进行比较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首先,与歌词相关的问题还有待解决,例如英越歌词中符号的比较研究、从认知角度研究歌词、理解从诗歌到歌词的路径等。
其次,本文从语用语义的角度对歌词进行了比较研究,但只提到了翻译中保留的语义。剩下的悬而未决的问题是,当翻译人员将英文歌曲翻译成越南语时,翻译中的风格链的研究。
作者已出版作品
作者:乌什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