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姓名:阮文庆
论文题目: 比较英语和越南语的请求动作(从礼貌的角度)
论文领域:语言学
专业:比较语言学 代码:62 22 02 41
研究生培养单位名称:河内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1.论文的目的和研究对象
1.1.论文的研究目的:我们的研究旨在实现以下基本目的:在礼貌理论(基于Leech开发和修改的礼貌模型)的指导下,发现英语和越南语习语的异同。
1.2.论文研究对象:从礼貌角度探讨英语和越南语中的请求动作(RE)。
2. 使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 描述方法
- 实用分析方法
- 比较法
- 统计技术
3.主要结果和结论
3.1. 主要结果
3.1.1. 确定一个理论框架。具体来说,Leech 的请求与礼貌模型或理论,以损失-收益为核心,保留选择权,并提出一些减轻请求压力的方法,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听话人的损失(听话人=H 或其他人=O,简写为咳嗽)。其他因素也特别令人感兴趣,它们不仅对确定请求组中请求的礼貌程度有重大影响,而且对指示请求的不同礼貌程度也有重大影响。
3.1.2. 运用250多句英语和越南语祈使句数据(检索自英越双语文学作品),我们基于Leech的请求判定标准,将祈使句分为四类:(1)祈使句是合法的祈使句;(2)祈使句不符合标准(ii),因此不是合法的祈使句;(3)祈使句结合语境来看不是合法的祈使句;(4)祈使句中的言语行为本质上是请求行为(根据语境)。本文作者成功地识别出了合法的祈使句和不合法的祈使句。作者还发现了祈使句不仅在结构层面上发生了变化,而且在伴随的减压方式上也发生了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他人造成的损害。咳嗽一旦S的愿望得到满足。
3.1.3. 作者识别了英语和越南语中请求动作的结构,包括大脑部分和边缘部分。大脑部分通常根据惯例分为直接动作和间接动作。由于各种补语的存在,大脑部分可以独立运作,也可以与一系列其他辅助动作协同运作。边缘部分或辅助部分起着削弱LYC的言外之力的作用。这些元素可以位于大脑部分之前或之后。它们包括各种元素,例如词语称呼形式、姓名、头衔、暗示性元素、给出理由、表示犹豫……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本论文的成功之处并不在于形式上的识别,而在于发现了在减轻请求式言外之力方面存在的异同。具体而言:(a) 在双语语料中,请求式的言外之力并不对等:在英语中,祈使句是命令,但在越南语中则是请求。这是因为越南语中的伴随手段将命令转化为了请求;(b) 两种语言在请求式的语用补语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3.1.4. 本文还对所讨论的两种语言中提出请求的策略进行了详细而细致的描述、比较和对比。比较结果使我们得出结论,很难肯定地断言,英国人喜欢使用疑问形式的间接请求,而越南人则倾向于使用祈使结构并伴有多种语用补语。我们的研究发现,在很多情况下,特别是在行政和外交语境中,英国人和越南人在使用疑问结构请求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在当今许多越南人的日常交流中,像英国人一样使用疑问结构请求的频率越来越高。
3.1.5. 本文作者对英越双语语料库中LYC的礼貌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描述、比较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总体上,与已发表的英越LYC礼貌研究结果存在诸多重合之处。例如,英国人在LYC(请求)中使用疑问句时,比在LYC(祈使句)中使用积极礼貌时,更倾向于使用消极礼貌,或者只使用礼貌。请',尤其是在句末使用升调时,有可能使LYC更加礼貌。LYC与修饰语(内部或外部)一起使用时,通常有助于缓解LYC的压力。在英语中,语法手段(语气、体和时态)在帮助缓解LYC的压力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意味着使LYC更加礼貌……然而,从……的角度来看,新发现的内容与之前发表的内容之间存在一些差异。消极礼貌(消极礼貌) 和积极礼貌(积极礼貌) 根据 B&L 的礼貌模型(还要注意消极礼貌,积极礼貌和消极礼貌,积极礼貌) 来做出 LYC。也就是说,我们很难(像人们经常声称的那样)过度概括越南人更倾向于积极礼貌而英国人更倾向于消极礼貌来做出 LYC。事实上,在一些具体领域,例如行政和外交场合,越南人和英国人拥有类似的 LYC 类型。此外,我们的研究基于 Leech 的模型,但在很多层面上存在一些差异(礼貌的概念、语用因素,以及最重要的一点——礼貌的核心 LYC;对于 B&L 来说,面子威胁会影响 LYC 的礼貌水平,但对于 Leech 来说,真实的是礼貌水平影响LYC生成的主要原因。因此,当将不同的研究模型应用于同一研究对象时,产生不同的结果也是很自然的。例如,我们的研究结果并不支持英国人更喜欢使用战略礼遇越南人重视日历标准提出请求时。
3.1.6.我们的研究结果还揭示了一些同样有趣的观点,即越南人使用词汇手段(各种补语)来传达英国人在LYC中通过语法手段(情态、体和时态)表达的礼貌;或者英国人利用附加疑问句来提高LYC的试探性水平,以及越南人使用相应手段来提高LYC的礼貌水平。
3.2. 结论
英越请求行为的比较与对比一直以来都是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并已被广泛探讨。然而,系统深入地从礼貌角度比较和对比英越请求行为尚属首次。此外,本论文基于双语文学作品中抽取的LYC语料库,运用HDYC和Leech礼貌理论框架,发现了一些新的东西,有助于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本文的研究主题。
博士论文摘要
作者姓名: 阮文庆
论文题目: 英语和越南语请求的对比研究(从礼貌的角度)
论文的科学分支:语言学
专业:比较语言学 代码:62 22 02 41
研究生培养机构名称:VNU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1.论文目的及研究主题
1.1. 论文目的:本研究根据 Leech (1983, 2014) 提出和修改的礼貌理论,找出英语和越南语请求的异同。
1.2. 研究主题:出于礼貌,使用英语和越南语提出请求
2.研究方法
- 描述方法
- 实用分析方法
- 比较和对比方法
- 统计技术
3. 主要结果与结论
3.1.主要成果
3.1.1. 建立了研究的理论框架。即关于请求和礼貌的理论,其核心是成本效益,以及各种选择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咳嗽选择了由Leech开发的模型。其他一些因素也受到了特别关注,这些因素不仅对识别指令中的请求有很大影响,而且对请求中体现的不同礼貌程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3.1.2. Leech 将 250 多个英语和越南语指令(取自英越双语文学作品)按识别请求的标准分为四类:(1)适当的请求;(2)不满足标准 ii 的非适当的请求;3)结合上下文考虑,不适当的请求;(4)表达指示性力量的话语如果结合上下文考虑,则变为请求。作者成功地识别了适当的请求和不适当的请求。作者还发现,不仅结构上发生了变化,而且互补手段也发生了变化,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咳嗽一旦秒的愿望得到满足。
3.1.3. 作者指出,英语和越南语的请求句结构都由两部分组成:中心行为和修饰语。中心行为通常分为直接行为或约定俗成的间接行为。它可以独立起作用,也可以与各种修饰语配合使用。修饰语的作用是弱化请求句的言外之力。这些修饰语可以位于中心行为之前或之后,例如呼格、人名、头衔、开场白、背景词、犹豫词……然而,本文的成功之处并不在于这些形式上的区分,而在于发现了请求句在上述方面存在的异同。例如,(a) 对比双语请求句的言外之力,发现它们之间并无相似之处。更确切地说,根据 Leech 提出的标准,英语中的指令是命令,但在越南语中,它们不再是命令,而是完美的请求!这是因为,越南语的补充性手段将这些命令转化为请求; (b) 两种语言在请求的修饰语方面也存在差异。
3.1.4. 本文还详细描述、比较和对比了英语和越南语中请求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很难断言英语使用者更喜欢以疑问句形式提出间接请求,而越南人则更喜欢以命令形式提出直接请求并搭配各种语用修饰语。我们的研究表明,在很多情况下,特别是在正式和外交场合,英语和越南语在使用疑问句形式的请求时并没有太大差别。即使我们观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提出请求时的情况,也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越南人使用与英语完全相同的间接请求。
3.1.5. 针对英语和越南语中请求的礼貌问题(基于双语数据),作者进行了细致的描述、比较和对比。总体而言,对比结果显示,新的发现与之前关于两种语言中请求礼貌问题的论述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英语使用者更倾向于使用疑问句形式和消极礼貌的间接请求,而越南人则更倾向于使用祈使句形式和积极礼貌的直接请求,或者礼貌标记“请”的使用,尤其是在句末使用升调时,可以使请求更加礼貌。当请求与各种内部和外部修饰语相结合时,其语气可以得到缓和。在英语中,语法手段(语气、体和时态)在减少请求带来的压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样也使请求更加礼貌……然而,在以下方面,新发现与先前研究的结论存在差异:消极的和积极礼貌(还请注意消极的, 积极礼貌和消极礼貌,积极礼貌)提出请求。很难以偏概全的方式断言越南人在提出请求时倾向于使用积极礼貌,而英国人在提出请求时则倾向于使用消极礼貌。事实上,在某些领域,特别是在官方和外交场合……英语和越南语中也存在着类似的请求。此外,我们的研究是基于 Leech 模型进行的,该模型与 B&L 的模型在很多方面(礼貌的概念、语用因素以及最重要的一点——礼貌请求的核心)并不完全相同;对于 B&L 来说,面子问题会影响请求的礼貌程度,而对于 Leech 来说,成本是影响请求他人做事时礼貌水平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同一研究对象应用不同的研究模型,出现差异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例如,我们在请求策略和请求修饰语方面关于礼貌水平的研究结果,并不支持英语更倾向于策略性礼貌和越南人的青睐规范礼貌提出请求时。
3.1.6. 我们的研究结果还揭示了一些同样有趣的观点,即越南人使用词汇手段(各种修饰语)来表达英语中通过语法手段(语气、体和时态)表现出的礼貌,或利用附加疑问句来增加英语请求行为中的试探性水平,以及越南人使用相应的手段来提高请求的礼貌性。
3.2. 结论
许多学者已经对英语和越南语中的请求进行过比较和对比,但从礼貌的角度对这一言语事件进行比较和对比尚属首次。此外,本文描述和分析的数据来源于双语文字研究,并结合处理同一主题的新模型,新的发现为理解英语和越南语中的请求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作者:乌什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