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姓名:张日荣
论文题目:北部三角洲地区中越村庄地名命名方法调查
论文研究领域:语言学
专业:越南少数民族语言 代码:62 22 01 09
研究生培训单位名称: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
1. 论文的目的和研究对象
1.1 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了北方村庄喃字和汉越语名称的特征。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将从语言学的角度提出关于北方村庄名称汉越化过程的假设和评论。
1.2 研究对象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带有喃字名称和相应的汉越语名称的村庄地名(以喃字-汉越语对出现)。
2. 研究方法
描述语言学方法
历史比较语言学方法
跨学科语言学方法
3. 主要结果和结论
3.1 主要结果
- 对越南村庄名称(特别是北部村庄名称)的研究概述。
- 收集、统计和识别北部三角洲地区有喃字和汉越语名称的村庄名称。
- 描述北方村庄和公社的喃字名称和汉越语名称的结构、语义和文学特征。
- 比较北部村庄和乡镇名称的喃字名称和汉越名称之间的语音和语法对应关系。
3.2 结论
- 该论文确定了北部三角洲地区 794 个仍然保留侬族名称和相应汉越名称的村庄。
- 关于结构特征:喃字名和汉越语名都具有由共同元素和特殊元素构成的复杂结构。两种名字的共同元素结构都很简单。喃字名的特殊元素结构也很简单,而汉越语名的特殊元素结构则很复杂。
关于名字的含义:喃字名字的含义通常不明确。汉越名字的含义一般比较容易确定,但必须特别注意名字的文字和发音之间的关联。
- 关于喃字和汉越文这两种名字之间的关系:语音关系比语义关系更为重要。
根据以上描述,本论文初步得出结论:在汉越语化喃字村名的过程中,语音方面是重点关注的方面,而语义方面则较少受到关注。从语音方面来看,汉越语化喃字村名的过程体现了以下原则。首先,汉越语化喃字村名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完全保留语音形式法和音译对应法。其次,采用音译对应法时,汉越语村名中的两个音节或其中一个音节会体现出这种对应关系。第三,汉越语音节和喃字音节之间存在语音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首辅音部分重叠,以及音节韵脚部分相互对应。总的来说,北方村庄和乡镇名称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不仅提供了有关村庄名称(特别是越南地名)汉越化过程的知识,而且还反映了越南历史语音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博士论文摘要
作者姓名:张日荣
论文题目:越南红河三角洲村庄喃字地名融入中越语言的调查
论文的科学分支:语言学
专业:越南少数民族语言 代码:62 22 01 09
研究生培训机构名称: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1. 论文目的和目标
1.1 论文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越南村庄的喃语和汉越语名称特征。研究结果将通过语言学方法,提出关于红河三角洲村庄名称融入汉越语过程的理论和论断。
1.2 论文目标:
本论文的目标是研究同时具有喃字和汉越语名称的村庄。(喃字和汉越语名称成对出现)。
2. 研究方法
3. 主要结果和结论
3.1 主要结果
- 对越南(特别是越南北部)村庄地理名称的研究进行了广泛的概述。
- 收集、分析并识别红河三角洲地区同时具有喃字和汉越语名称的村庄。
- 描述红河三角洲村庄的喃字和汉越语名称的形式、含义和特征。
- 比较一对汉越语和喃字名字在发音和含义上的对应关系。
3.2.结论
- 该论文确定了红河三角洲 794 个村庄,这些村庄既保留了喃字名称,又保留了相应的汉越语名称。
从语法角度来看,喃字和汉越语的名称结构都比较复杂,包含普通名称和专有名词。两种语言的普通名称都比较简单。喃字的专有名词是简单的,而汉越语的专有名词则是复合的。
- 从语义上讲:名通常没有明确的含义。总的来说,汉越名字的含义比较容易辨认,但应该充分了解汉字与发音之间的对应关系。
- 就喃字和汉越语名字之间的关系而言:语音关系明显比语义关系更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表明,侬族村名汉越转换过程主要侧重于语音特征,语义特征则相对较少。从语音角度来看,侬族词汇融入汉越语遵循以下规律。首先,侬族名称汉越转换主要有两种方式:保留发音和对应发音。其次,就发音对应而言,汉越名称的两个音节或其中一个音节都体现了发音上的关联。第三,汉越语和侬族音节在语音上的关系大多具有相同的元音和韵脚。总而言之,红河三角洲村庄地理名称的发音对应关系不仅有助于了解越南特定村庄名称乃至整个越南地理名称汉越转换的过程,也体现了越南语发音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
作者:乌什
最新消息
旧新闻